洞察解析

金融機構數位轉型的九大挑戰

隨著新興科技不斷創新,以及消費者對於金融服務的期待日益提升,促使金融環境近數年產生重大變化。許多金融機構正在積極進行數位轉型,以期能在這一波產業轉型浪潮中維持競爭力。本文將分享由國際金融協會(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和Deloitte共同針對全球60逾位金融機構高階主管之研究訪談結果,以了解金融業在數位轉型時面臨之內外部挑戰及經驗見解,望能供國內業者作為參考借鏡。

 

外部挑戰

一、投資者缺乏對金融機構數位轉型的信心,將影響金融機構取得足夠資源

相較於新創公司和Fintech公司,成熟金融機構的投資者之風險承受力往往較低,因為這些投資者大多期待金融業能產生穩定的報酬率。因此,當金融機構宣布將進行大型數位轉型計畫時,可能無法取得投資者的積極回應,將造成在取得資源上有所侷限。

二、組織或區域之間不一致的資料管理制度,將有礙金融機構藉由數據創造價值

金融機構可以取得大量的客戶資訊及交易數據,但由於各國的資料保護制度不一致,且對於數據共享框架的要求亦不對等,都可能對金融機構在使用數據上有所限制。此外,隨著隱私保護和資安意識的抬頭,金融機構在分析及運用數據時的挑戰也越來越大。

三、新創金融科技公司因缺少足夠的成熟度,將不利於與金融機構建立合作關係

金融機構與跨產業或Fintech公司建立聯盟或合作夥伴關係,對於取得新技術或建立生態圈十分重要。然而,有別於金融機構,Fintech公司通常不需受到高度監管,且較缺乏實際的經驗,故可能無法順利將創新技術或構思順利落地至金融企業的複雜營運流程中。因此金融業者在找尋合作夥伴時,應評估其是否符合企業要求,並具有相同的價值願景。

四、法規是否與時俱進,將影響大規模數位轉型計畫是否能順利啟動

新興技術更迭快速,也正考驗著監管法規反應市場變化的敏捷程度。如上所提,與新創和Fintech公司相比,金融機構受到高度監管,也正因如此,這可能會阻礙金融機構嘗試更具創新性的轉型計畫。受訪的高階主管大多希望法規是基於原則和技術中立的,再輔以適當的監督和指導,以使監管能更加靈活。

 

內部挑戰

一、不斷進化的人力需求,迫使許多金融機構重新思考如何留住優秀人才

金融機構所需人才的類型已與以往有所不同——具備數據、設計和技術背景,又同時熟悉金融業務,此類跨領域人才的需求不斷在增加。況且,許多Fintech公司也都在爭奪同樣的人才,故金融業現面臨的挑戰較多是在於人才留用,而非招募。呼籲業者應將視野放遠,去創造一個員工可成長並具有願景之工作環境,以保持具競爭力的人才選用籌碼。

二、缺乏企業敏捷性、跨業理解力和協作力來激發創新的合作夥伴關係

藉由建立創新的合作夥伴關係,可以為金融機構的文化、思維模式及技術層面帶來正向刺激,進而有助於數位轉型。然而,此影響係一體兩面。如上所述,由於金融機構需嚴格把關風險與合規議題,導致在與新創或Fintech公司合作的內部審核流程會更加複雜並延遲,這可能會限制金融業者建立有效合作的時效性。

三、金融機構傳統的風險意識文化,將成為推動高風險數位轉型之阻力

金融機構因具有較高風險意識的文化,故在推動變革上經常會遇到阻力。此時必須與利益相關者針對轉型目的達成一致共識,並建立起允許冒險和嘗試的文化環境。

四、管理階層欲實現的短期業務目標,與組織的長期轉型需求不符

許多轉型計畫是由負責現階段單一專案的主管所主導,然而,若要達成整個組織的轉型突破可能需要5到10年,故很難在短時間內體現於該主導者核心業務的績效中。金融機構應重新思考績效指標,以激勵正確的轉型行為。

五、為因應監管要求,致使數位轉型的預算、資源及管理層支持度皆不足

動盪的經濟環境、為滿足監管要求而需付出的高昂成本及資源,皆使得金融機構屢屢面臨獲利挑戰。為達到短期盈利目標,可能會影響組織對於長期的策略性研發投資,進而削減了可進行大規模數位轉型的資源。


是否找到您要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