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
德勤中国研究《月度经济概览》
第二十五期
2017年4月14日
经济形势观察
中国经济增速与企业利润 — 经济学家与企业家视角各异
4月6日至7日,习近平主席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与特朗普总统举行会晤,取得超乎预期的成果。目前看来,由于中国暗示将从美国增加进口和放开市场准入(市场准入是中长期内的棘手难题),中美贸易摩擦似乎能得以避免。然而,此次会晤并未提及曾被特朗普在竞选时重点强调的人民币汇率问题。与此同时,美国在4月7日对叙利亚政府军的空袭使中国暂时得以喘息,因为从去年11月起,许多政策专家担心美俄或会联合牵制中国。不过,这次空袭也让人担忧美国是否会对朝鲜半岛施以同样举动。
从美国方面来看,尽管此次会晤实质性进展不明显,但它有助于中美两国元首建立私人关系,正如习近平在会晤中所强调,“我们有一千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朝鲜远程导弹威胁是接下来的焦点问题,美国对此难以继续容忍(因为这可能对美国构成核威慑)。那中国会对朝鲜加强制裁吗?由于中国在制裁方面尚未有过大动作,因而有较大的行动空间。然而,但是这次会晤并没有产生之前有人预期的中美两国的“大交易”,美国承诺“一个中国”原则和缩减对台军售并未被提及。唯一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表示将访问中国,来推动美国企业所期望的中国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
由于在贸易方面持续受到美国压力,中国很可能继续通过采取严格的资本管控来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同时,近期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表态不会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并表示美元“正在变得太强”,宁可美联储保持低利率。这一言论会使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在2017年走高吗?今年3月的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调研(一项面向30余位中国经济学家的问卷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经济学家预测2017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速将达到6.8%;并且,考虑到特朗普废除奥巴马医改失败,预计之前被他大力鼓吹的税改法案也难成功实施,因此支持美元持续走强的动力不足。而德勤全球首席经济学家Ira Kalish认为,尽管美元由于美国长期以来的贸易赤字而存在高估可能,但是利率差与地缘政治因素会导致美元在短期内走强。我们认为,如果中国经济保持增长,更大的商品进口需求可能会使贸易顺差回落。数据显示,3月中国外汇储备小幅回升,表明居民和企业囤积美元的行为减少,市场信心会使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走高吗?然而,由于一揽子货币中除美元外的其他货币仍旧处于低位,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将不利于中国的出口形势。因此,央行不太会让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而可能在美元走弱时减少对人民币的干预。特朗普对人民币和美元的评价,或可被视为美国政府欲获取中国更开放的市场而为之的示好。
中国的经济学家相对于企业盈利状况,更重视政策变动。然而在现实中,并非只有纯粹的经济学理论起着唯一作用,企业高管的观点亦值得我们关注。他们即使可能对宏观经济运行缺乏了解,但对各自的经营领域却有着深刻见解。
企业高管调研洞察经济先机
在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上,德勤中国组织来自中国领先民营企业以及主要跨国公司的高管集聚一堂,就中国经济前景和商业环境交流了看法。
表:调研结果
重要观点
- 由于中国经济增长正从由基础设施和投资拉动转向由内需消费拉动,许多中国民营企业以及跨国公司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将放缓至6.5%以下;
- 蓬勃的国内消费正积极助推企业营收增长、战略重塑,那些优质公司正通过提供独具特色的服务而在业内获取成功;
- 中国的监管和法律环境对民营企业和跨国公司而言都具有挑战;知识产权保护、货币政策、融资成本、以及中央和地方层面商业法规实施不一致,均是民营企业和跨国公司的关注焦点;
- 英国脱欧和美国大选后的地缘政治格局(尤其是贸易规则)引发的担忧仍未消散;
-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主要担忧,源于本土企业竞争加剧和某些市场准入限制而引发的成本上升和利润下降的双重束缚;
- 对外投资仍是中国民营企业的优先重点,民营企业热衷于通过购买国外技术和品牌来扩大国内市场版图。
圆桌会议概览
会议主要讨论点包括:美国大选及英国脱欧等因素导致的地缘政治格局变化对2017年企业经营的影响;中国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策略;以及中国监管机构如何与企业界合作确保政策支持企业增长。
经济增长放缓、劳动力成本上升、监管趋严以及国际不确定性增加
2017年无疑是许多中国民营企业以及跨国企业最具考验的一年,企业须克服经济增长放缓、劳动力成本上升、监管政策收紧等困难,同时还须应对英国脱欧和美国大选后愈加难以预测的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出席圆桌会议的代表均坦言面临这一困境。
- 在民营企业圆桌中,逾60%的与会嘉宾认为2017年中国经济增速不会超过6.5% — 这甚至低于2016年6.7%这一26年来最低值。同样,超过70%的代表认为今年中国民营企业的利润很可能会下降。
鉴于整个欧洲地区政治局势不明朗、美国新一届政府政策仍有不确定性、实际利率不断上调,以及美国和欧洲部分地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许多代表在展望海外市场时均表达了对全球宏观经济环境的担忧。
代表们对这些重大变化的连锁反应心存顾虑。一方面,许多代表并未过度担心:逾60%的代表认为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政策不会对其企业运营产生实质影响。另一方面,多数代表认为地缘政治问题始终是首要考虑因素,尤其在评估对外投资和收购机会之时。
- 跨国公司中国区总裁圆桌的讨论也颇为相似。超过70%的与会嘉宾认为2017年中国的经济增速不会超过6.5%。中国民营企业的代表非常关注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而大部分跨国公司高管则表示成本上升是他们关注的首要问题,其次是市场准入限制。
一家美国公司的大中华区总裁表示:“在中国,做事难,但能成事;而在欧洲,做事虽易,却成事无门。的确,中国充满了机遇,但同时存在许多挑战。”
过去几十年间,许多跨国公司将中国视为“世界工厂”,以极低的成本为全球顶尖品牌大量生产从玩具到运动鞋等各种产品——但这已成为过去。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中国工资水平也无可避免地上涨,制造业不再具备成本优势。如今,部分跨国公司正将工厂转移至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等劳动力更为低廉的国家。
与此同时,中国的监管环境变得愈加严格。在金融领域,中国的资本账户虽然在逐步放开,但仍处于封闭状态,且会计方法落后于国际准则。严格的资本管控使得跨国公司汇入和汇出资金时困难重重。
同样,中国一直致力于成为互联网发展领域的领导者,但不断加强对外国技术尤其是传媒公司的监管。跨国公司担心受到不公平的审查、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并认为设置市场准入限制并不公平,尤其考虑到在欧美等市场经营的中国公司无需面对相应限制。
最后,近年来许多中国本土企业 — 从智能手机制造商到运动服装供应商 — 发展迅速,如今已具备与跨国公司正面竞争的实力。这种局面在意料之中,毕竟市场是公平的。然而,部分细分市场竞争加剧、过度饱和,对不少境遇艰难的跨国公司又新增压力。
机不可失:抓住消费热潮中的机遇
根据预测,中国的购买力将呈指数型增长。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将于2030年增加5亿以上的中产阶级,相当于美国市场规模的近两倍。虽然对经济前景低迷、成本上升和监管加强存有疑虑,许多中国民营企业和跨国公司代表仍聚焦于中国新出现的增长动力。
此外,中国中产阶级消费者不再满足于普通消费,许多人出国旅游并花钱寻求独特的定制产品和体验。因此,中国民营企业和跨国公司需更加注重服务和品牌,以吸引投资并独占特定细分市场。他们需要通过树立品牌形象、迎合消费者追求的个人生活方式,为日渐富裕的中国消费阶层创造新的购买点,刺激消费热情。
- 对中国民营企业而言,质量承诺是亟待改善的领域。近年来,许多中国公司依靠低质产品和服务迅速进入市场,或者模仿国际知名品牌并开展价格战。但如果他们希望提升在价值链上的地位、赢得日益苛求的消费者忠诚度,这些策略已不再奏效。
一位专业服务公司的中国副CEO表示:“为维持长期竞争力,中国民营企业应向德国和日本等市场的企业看齐,追求工匠精神。”
好消息是,中国民营企业在国内市场已具备一定优势。相较于跨国公司,民营企业对本地消费者的需求更为敏感,他们往往能够与金融机构、分销商和其他商业合作伙伴保持更好的联系。
另一方面,与很多效率不高的大型国企不同,民营企业并不依赖于政府。尽管不能享受政府的财政支持,民营企业却能自由地采取更有效、更具竞争力的方式来应对不断变化的消费者偏好。
一位中国资深银行家指出:“相较于国企,民营企业不仅能够自主决策,还具有做出最佳决策的动力。他们更灵活,并且能够迅速解决出现的问题。” - 这对跨国企业影响重大。更准确的说,更加激烈的竞争将在中国市场持续。中国公司采用最新技术,吸引最优秀的国际人才,为其直观了解的特定消费者群体定制产品,从而快速提升他们在价值链上的地位,这一趋势已成定局。未来的成功可能均在于细节,为特定群体提供最佳产品的公司或将取胜。
为应对这一新的现实,跨国公司需要调整在中国的预期,加大力度为消费者提供独特产品和体验。依赖国际品牌力量已经远远不够。针对中国仍处于起步阶段但跨国公司已经专精的领域(例如健身行业),跨国公司完全有能力占据相当可观的中国市场份额。
一位日企大中华区负责人表示:“跨国公司不能只是复制总公司的发展成果,还需要考虑研发并根据中国本地需求进行调整。”
资本竞争激烈,最糟糕情形还未到来
除了中国消费者的眼光变高,中国的监管制度也在诸多方面更加严格。总体而言,跨国公司对中国政策制定者持支持态度,但是政府在推行大规模金融改革时,包括逐步开放资本账户、整顿银行体系和管控资本外流等,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偏差和矛盾。
在这两种不同情形的共同作用下,对跨国公司而言,投资中国已变得更具挑战性,他们从董事会和股东处筹集更多发展资金会变得更难。
一位欧洲企业中国区负责人认为:“中国过去的确是首选或至少前三大的理想投资市场,但现在情况有所不同。由于中国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速度远快于欧洲,我们越来越难以说服总公司认可在中国投资的必要性,我们必须需要更加积极地应对。”
近年来,除了中国外,还涌现出许多更有吸引力的投资意向,包括投资印度和东南亚等高增长市场。近几个月,美国和欧盟已经公布了企业税改革计划,旨在吸引和留住国内外资本。连中国公司也意识到本地市场存在的内在障碍,其中很多公司更是通过积极收购海外资产和品牌,来刺激国内经济增长。
因此,资本竞争不断加剧:部分曾看好中国的跨国公司正在另做打算,而许多中国本土品牌则认为,通过海外投资他们将会收获更高的资本回报。
尽管挑战重重,但境外投资热情不减
由于国内经济增长放缓,许多中国企业转而将资金投向国外,收购新兴技术和成熟品牌,包括披萨店和视频电子游戏的特许经营权。这种收购通常有两大目的,一是增加新的收入增长领域,二是获取在本土市场管理全球品牌的经验。
一位中国大型电子企业CEO表示:“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这对任何中国企业而言都十分重要。因此,我们拓展海外市场、收购品牌和资产,最终目的还是要回归国内市场。”
近几年,多家中国企业和投资集团通过海外收购,成功竞拍大小不一的成熟消费品品牌。比如,中国弘毅投资斥资15.4亿美元收购英国PizzaExpress连锁披萨店;最近,腾讯控股作价86亿美元收购顶级手游开发商Supercell(开发了“部落冲突”等深受欢迎的手机游戏)。
当然,境外交易并非没有风险。事实上,由于最近几个月资本外流,中国政府出台了更为严格的政策,防止国内资本因人民币疲软而大量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企业进行海外收购的意向。但多数代表认为,即便如此,海外投资活动也可能更为活跃,但是应对地域和文化风险的困难不容小觑。
一位曾负责中国对外投资的高级官员表示:“大家都知道海外投资存在风险。各个国家的情况均不相同,我们在投资之前需要做好充分调研。中国企业没有在海外经营的丰富经验,往往缺乏开展海外业务的适当人才。”
确保监管不阻碍经济增长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民营企业可以与国内的监管机构携手合作,确保减小不确定性的冲击、为企业发展创造有利的商业环境。
许多与会代表认为,中国的监管机构应与商界领袖合作,共同推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变革。这不仅能够减轻在华跨国公司的担忧,亦有助于保护积极打造自身品牌的中国企业。
在国内市场经营的企业所需负担的税费和其他相关费用亦是值得关注的领域。中国的标准企业所得税率为25%,相比欧美等发达国家而言,税负似乎不高。但税负之外的一系列劳工和保险相关费用导致经营成本居高不下,进而阻碍企业拓展业务,限制投入运营的可用资金。
如上所述,中国企业需要与国内决策层共同努力,一方面确保商业政策和工作重点支持增长,另一方面创建审核框架,复核相关政策在国家和地方各级是否都得以贯彻执行。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地方官员自行解读国家政策的现象屡见不鲜,阻碍企业发展,令企业高管与监管机构深受困扰。
上文提到的中国银行家指出:“随意性过于严重。标准规范缺失,政策不能得以始终如一地贯彻执行的现象时有发生。而民营企业有赖于法律支持,法规政策的贯彻执行与企业成功息息相关。”
总之,经济学家与企业高管对经济展望和政策预期并不一致。大多数经济学家更重视解读GDP增速,但企业高管则看重盈利表现。我们认为,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放缓GDP增速有利于扩大施政空间,进而政府也有能力聚焦于改善营商环境,增强经济引擎;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推动结构性改革。
金融服务
社会资本入局,债转股聚焦国企高负债
国际清算银行(BIS)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二季度末,中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债务/GDP比率)为167.6%,超过警戒线77.6个百分点,且远超世界平均水平(95.6%),而国有企业债务更为集中, 2008年之后持续升高,根据财政部数据, 2016年末中央和地方国企债务与GDP比率为177%,偿债风险高度集中,企业和银行压力陡增,极易引发严重债务危机。2016年10月10日,国务院下发《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和《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时隔17年之后,以化解企业债务为主的新一轮债转股大幕开启,债转股实施机构管理办法将于今年上半年出台。
目前,工、农、中、建、交五大行均已宣布成立全资控股资产管理公司,出资100-120亿元人民币,专职市场化债转股运作。自2016年10月宣布重启以来,截至今年3月份,债转股已签约金额5228亿元,涉及近40家企业,五大行领跑密集落实了多单项目;4月5日,兴业银行与鞍钢达成100亿元债转股合作,则成为股份制银行首单债转股项目。
聚焦“高大上强”国企(高负债率、大型国企、上市主体、处于强周期行业)。上世纪90年代银行不良率高达20%,资本充足率为负,国家于1999年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AMC),实施政策性债转股旨在挽救银行体系,而今天银行业已不可同日而语。此轮债转股目的为降低企业杠杆率,目标企业集中在煤炭、钢铁、石油等国企产能过剩行业和周期性行业,已落地项目如云南锡业、中钢集团、山东能源、酒钢集团、中国建材等均为行业龙头企业,根据发改委提出的普遍降低负债率10-20个百分点的目标,预计初期债转股规模约为1.6至2.9万亿,按照目前每月870亿(5228/6)的实施进度,将需要1.5到2.8年实施。
图:债转股规模(万亿)
政府不兜底,不是免费午餐,不为僵尸企业续命。与政策性债转股不同,本轮市场化债转股旨在缓解企业债务困境,银行更倾向将关注类和正常类贷款转股而非不良,严禁对僵尸企业、失信企业、助长过剩产能和增加库存的企业实施债转股。同时强调市场化运作,没有行政指标计划并且鼓励民营资本参与。
随着监管办法出台,债转股市场化运作流程、资金来源、定价办法、机构退出机制将进一步明确,对企业、银行和实施机构都蕴藏大量机会:
助推“国企混改”。长期来看,债转股后多元化股权结构,有助于提升国企公司治理水平;市场化运作模式则为民间资本参与国企混改提供了通道,在山东能源与建行债转股框架协议中,建信资本成立了专项基金,吸纳社会资本以置换企业高息负债的模式已得到业界普遍认可。
为银行和AMC带来新契机。对于银行而言,债转股无疑是剥离不良资产、增厚利润的好机会,股权投资也有利于投贷联动业务创新;然而持续输血转股企业的压力可能影响银行稳健经营甚至需额外补充资本。万亿资本盛宴将吸引资管机构积极布局,市场竞争将异常激烈,急需吸纳大批专业人才,并须严防名股实债、抽屉协议交易,加强风险控制。
警惕道德风险。债转股对深陷困境的企业具有巨大吸引力,濒临破产企业为力争不破,可能夸大债务落实债转股以甩包袱,而这对优质企业则显得不公平,出现“劣币驱逐良币”;而银行、实施机构和企业或三方合谋令政府最终兜底。因此必须强调内控及合规检查,严格甄选债转股对象,令企业管理者承担压力,改进公司治理以保障业绩持续改善。
作为去杠杆途径之一,债转股短期可帮助企业缓释债务风险走出困境,长期来看可助推国企混改和转型升级,但贷款债务转为股权方式去杠杆非治本之策,根本上解决企业债务问题仍需构建长效的债务约束机制。
能源
独立炼油厂:规则改变者还是昙花一现?
沙特国王萨勒曼最近的中国之行不仅是一次豪华旅程,更是带着使命而来 — 确保沙特作为中国首要石油供应商的地位,其计划也透露了向中国的独立炼油厂出售更多的原油的强烈意愿。
独立炼油厂兴起
中国的独立炼油厂(又称“地炼”或“茶壶”炼油厂)是指与国有石油公司相比产能相对较小的私营炼油厂。
自从中国政府于2015年进一步放开独立炼油厂的原油进口许可证和落实配额后,独立炼油厂已成为原油进口增长的主要推动力。2016年中国原油进口量为3.81亿吨(760万桶/日),同比增长13.6%。其中,独立炼油厂进口约6000万吨(120万桶/日),占进口总额的16%。
与此同时,独立炼油厂的开工率不断提高。2017年 1月和2月,山东独立炼油厂的开工率为58%至61%,高于去年同期的53-54%。相比之下,中国石化和中石油两大炼油厂则由于各种原因及来自独立炼油厂的竞争压力而下调产量。
图:独立炼油厂开工率持续上涨
然而,政府在2017年加大了对独立炼油厂的监管力度。政府不再分配全年进口配额,而改为分批多次分配。另外,政府尚未恢复独立炼油厂的成品油出口许可,没有出口许可,炼油厂将无法享受成品油出口的免税待遇。鉴于这一意料之外的政策举措,有人认为,独立炼油厂将会失去前两年的增长势头,甚至被淘汰。
只是昙花一现?
我们并不否认由于一些独立炼油厂的第一轮进口配额已大部分被使用,需要等到6月份再度进行二次采购,独立炼油厂在未来几个月的原油进口将放缓。
但我们认为独立炼油厂的崛起并非昙花一现。不管目前的政策是多么有利于国有石油公司,能源改革要求政府必须打破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垄断以达到预期的效率提升。能源行业“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国有企业在石油和天然气部门价值链上的大量资源占有将通过纳入竞争性市场机制来削减,也符合决策者将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放在公平的市场环境的目标。
下游进一步放开的前景已经吸引了不少新兴投资者。华信中国能源公司已经接触了几家独立炼油厂,力图获得其首个国内炼油业务。沙特阿拉伯国有石油公司正在寻找国内合作伙伴建立合资企业以整合炼油、化工、零售和分销。
但炼油企业必须直面现存的一个巨大风险 — 不断增长的炼油产能过剩。据估计,目前中国的炼油能力达1500万桶/日,独立炼油厂的产量约为450万桶/日。 2016年中国加工原油1088万桶/日,据此测算,中国近三分之一的产能是过剩的。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面对国内需求疲软和产能过剩的情况,中国独立炼油企业将在未来几年内经历大规模整合。
在200多家独立炼油厂中,很多将由于缺乏竞争优势而被逐步淘汰或被合并。大型独立炼油企业将借此机会通过收购国内竞争对手来增加市场份额。中国最大的独立炼油厂东明石化正在考虑收购其他独立炼油公司。该公司认为,中国炼油行业最终将由包括国有和私有的10家左右炼油企业主导。
独立炼油厂也将在海外进行扩张。东明石化在新加坡设立贸易办事处以促进跨境业务。恒源石化收购荷兰皇家壳牌公司在马来西亚港口迪克森炼油厂51%的股权。最近一些新闻还指出,中国独立炼油厂们正在汇集财务资源建立基金用于海外上游资产的收购。
我们相信,尽管面临各类挑战,少数新兴的市场冠军有可能从众多独立炼油厂中脱颖而出,成为市场游戏规则的改变者。
汽车
新版汽车销售管理办法旨在打破渠道垄断
实施12年之久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终将迎来变革。作为整车及零配件在流通、经销、售后环节的关键指导文件,旧版文件很大程度上赋予了主机厂较大的主导权和定价权,但同时对下游经销商自主经营的权利进行过度限制,使得厂商关系失衡。自两年前酝酿改革以来,新版办法有望对品牌授权、经销商话语权、配件流通、售后市场等各环节带去重要影响。
4S店不再是唯一合法渠道。区别于非授权的区域代理商或独立经销商,品牌授权4S店是目前合资和自主品牌厂商的主要销售模式。旧版办法中的单一品牌授权模式规定经销商只能根据汽车供应商(包括整车厂和总经销商)的授权从事相应的经营活动,大大限定了4S店的经营范围。2014年工商总局宣布停止备案制(备案制是4S店单一品牌销售的政策基础),为经销商试水多品牌经营提供了政策依据。新办法在此基础上明确将打破单一品牌授权的销售模式,推进授权与非授权销售并行。此举表明4S店将不再是唯一合法流通渠道,非授权经营模式也有望获得合法身份,同时经销商可以进行多品牌销售,意味着汽车卖场、汽车超市等多元模式将同时存在。
汽车供应商对经销商的管控将被削弱。长期以来主机厂对下游经销商拥有较强控制权,从建店、销量配额、销售策略、营销体系都有硬性规定。在新版办法下,厂商支配权将受到严重制约,例如经销商将不再被要求同时具备销售和售后功能,主机厂压库、搭售非畅销车型等行为将被限制。新政最直接的影响是改善经销商新车销售利润率,此前受制于厂商的强势地位,经销商毛利率持续下滑,大型经销集团的新车销售利润明显低于国外经销商集团。与此同时,新办法在为经销商松绑的同时,也通过规范市场行为加强对消费者的保护,给经销商传统经营方式带去挑战,例如强制购买车险、收取车辆上牌费、限定金融供应商等金融销售方式将受到限制。
原厂配件加速自由流通。主机厂通常以知识产权等为由,限制零配件供应商向非授权经销商、非授权维修企业、独立维修厂转卖原厂配件。改版后上述限制将被取消;新办法还允许经销商向其他品牌厂商提供配件和售后服务。至此,主机厂通过控制渠道和信息不对称而建立起的在配件采购、销售、定价的支配地位将明显受到影响。与此同时,配件的自由流通有助于规范和壮大独立维修市场,促进行业的有序竞争。
物流
中国物流企业与电商巨头抱团出海
电子商务拓展了国际贸易的空间和场所,缩短了国际贸易的距离和时间,推动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电商企业亦在全球化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2017年3月22日,由阿里巴巴马云推动的中国境外首个eWTP(Electronic World Trade Platform电子世界贸易平台)落户马来西亚。菜鸟物流计划建立的超级物流枢纽则位于吉隆坡机场,这里不只是航空货物仓库和配送中心,它是一个综合园区,包括物流、通关、贸易、金融等一系列供应链设施和商业服务。预计2019年将投入使用。
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中国物流企业的快递运力已经占到全球近半数。包括圆通、中通、申通、百世、韵达等在内的中国快递物流企业,以及心怡、北领、万象、晟邦等中国仓储和落地配公司,都参与了此次超级物流枢纽项目。这个物流枢纽将为eWTP在全球范围的后续落地做出示范。
消费者跨境购买商品时最担心是货物的真假,以及物流的不确定性问题。其中对商品真假的疑虑也来自于国际物流无法追踪,不能确定商品来源。应对于此,去年菜鸟在香港和澳大利亚开设了的全球订单履行中心(Global Fulfillment Center)。如果商家使用GFC发货,消费者可以在物流详情中实时看到订单揽货、入库出库、干线航班、转关清关等信息。由于整合了消费者的交易、支付和物流信息,GFC的货品在入境清关时,海淘买家也无需另外提供身份信息,大大简化了跨境购物流程,在物流效率上的提升是巨大的。
进出口跨境物流方面,菜鸟网络与合作伙伴们已在上海、杭州、宁波、广州、重庆、郑州等地储备19个进口保税仓,并在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等9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全球集货线路。在海外仓库的接入方面,菜鸟网络接入了境外110多个仓库,辐射全球224个进出口物流网络。境外仓库解决了配货的问题,这会使得国内和国外的商品的周转更加有效率。
eWTP的发展还面临重重挑战,例如全球化的交易网络、物流网络和支付网络建设难度大,亚马逊等国际对手的市场竞争激烈,以及新兴技术可能产生的颠覆性影响等,但eWTP模式依然备受肯定。
德勤面对中国在全球电商物流业务的发展,可以为国内物流企业提供更多战略咨询、税务筹划以及境外投资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业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