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
2021年中国经济及行业展望
德勤中国研究《月度经济概览》第六十一期
2020年12月24日
经济形势观察
亚太经济复苏前景乐观
2020年全球经济挑战重重,但随着疫情得到控制、经济逐步复苏、疫苗接种在望,2021年亚太经济情况有望出现好转,将有三股力量帮助重塑亚太经济前景:
第一,各国经济将经历一段恢复期。政府会采取各种政策措施使经济步入正轨,企业也会逐步开启正常运营。
第二,亚太地区可能会经历整顿的过程。此次危机期间,经济基本面良好的国家应对疫情和重振经济的表现亮眼;而有些国家在过往发展中忽视了修正经济基本面,这些缺陷在此次危机中被放大。如今,各国都意识到要弥补经济短板,以便今后能更好应对诸如疫情等突发冲击。
第三,部分亚太国家可能实施重大改革,推出全新的经济管理和发展模式,以适应疫后新变局。例如,印尼在推动劳动力市场改革,中国也在加速金融开放(拜登上台后,重回多边主义的美国也将关注中国金融开放进程)。
中国领先复苏态势持续
自今年二季度疫情得到控制后,中国经济出现V型复苏。继1月23日武汉封城后,中国政府及时采取了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即使是和疫情管控很好的国家诸如韩国、新加坡相比,中国的密切接触追踪措施也是最为有效的。每当出现本土感染事件时,中国会发起大规模的核酸检测,例如10月青岛在出现感染案例后,五天内完成了900万人检测。
在有效控制疫情的基础上,中国政府迅速整合资源复产复工,而国外生产活动因疫情而停滞,在此情况下,中国出口部门因替代性影响而表现强劲,11月的出口增速更是突破了20%,表明国际大环境的复苏会反哺中国经济增长。此外,强劲的复苏和活跃的房地产市场也提振了消费者信心。
由于美元持续疲软加上利率差异,下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强,中国开始吸引更多资本流入。今年11月外汇储备已达3.18万亿美元,较年初增加了630亿美元。
基于良好的复苏态势,政策制定者可能会注重提高增长质量。针对投资和消费复苏节奏不平衡的现状,决策者会在2021年加大扶持中小企业和消费者。另外,杠杆问题也不容忽视,2020年三季度全社会杠杆率已攀升至270%(而2019年末为245%)。对此,央行行长易纲表态“明年GDP增速回升后,宏观杠杆率将会更稳一些”。可见,相较于过去两年允许逐步增加杠杆率促增长的做法,中央政策立场出现明显变化——政府不太可能出台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措施(特别是大型基建),但在减贫和民生领域会有一定的财政扶持力度。
中国经济的最大风险是中美摩擦加剧。中美争端已从起初的贸易领域,扩大到技术领域。贸易不平衡问题仍是双方争端的源头问题——在加征关税后,中美贸易逆差在过去两年内并未显著缩小(双边贸易差额在2019年减少8.5%,而2020年1-11月又增加了5.4%),并且拜登已明确表示短期内不会降低对华关税。不过,中国通过进一步扩大开放寻求双边关系出路的努力并未停止,例如加速金融业等服务领域的开放,通过放宽许可和所有权限制提供更多市场准入机会。中美双方可能会以此为契机,寻找新的双边关系平衡点。此外,中美双方在环保领域也存在着合作潜力(拜登任命了前国务卿克里作为总统气候特使)。
最后,由于2020年基数较低,预计2021年中国GDP增速至少可以达到7.5%。考虑到2020年推动人民币升值的以下三大因素至少会出现部分扭转,预计明年美元会出现回弹:第一,中美相对增长势头将发生改变;第二,中美利差将缩小;第三,2020年中国居民海外旅行锐减,对美元需求萎缩,而上述趋势可能在明年发生逆转。
金融服务
开放型中国金融接轨国际
疫情爆发以来,金融体系为稳定经济和纾困企业提供了多方面支持,这也体现中国金融体系已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
2021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的起点,随着国内经济复苏,中国金融体系将稳定发展。随着外商投资金融业准入负面清单正式清零,中国影子银行治理、资本市场注册制开闸,系统重要性银行(D-SIBs)监管框架确立,我们看到了开放型的中国金融体系正在逐渐接轨国际。
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接轨国际
近日,《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办法》发布,从规模、关联度、可替代性和复杂性四个方面确立了中国D-SIBs的评估指标体系。
自金融危机以来,“大而不倒”成为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重点。2011年起,金融稳定理事会每年发布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名单,中国D-SIBs监管办法出台一是防范银行系统性风险,二是服务金融改革开放,与国际监管框架和规则接轨。随后,监管还会制定附加监管要求,并发布中国D-SIBs名单。预计六大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等都将入选D-SIBs,而其他非D-SIBs(如城商行和农商行)未来得到的监管支持会比较有限,由于这类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已经较高,来自业务运营的压力将更大。
资本市场加速繁荣
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是 “十四五”时期的重点任务,具体包括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受政府支持,中国资本市场驶入了快车道。一方面,中国政府鼓励优秀外资证券基金机构来华展业,发挥鲶鱼效应,促进良性竞争。如高盛、摩根大通等投行以及贝莱德基金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已获准设立;另一方面,中国的银行、保险体系以及境外机构投资者资金持续流入,这将持续改善投资者结构,向国际资本市场看齐。
资本市场走向成熟,最直接正面效果就是中国证券及资管行业迎来扩张发展期。此外,大型商业银行也将支持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监管可能向银行发放证券牌照,支持中国商业银行集团提高竞争力,接轨国际综合性银行。
养老金第三支柱保险有望加快发展
保险业协会《中国养老金第三支柱研究报告》预计未来5至10年,中国有8万亿至10万亿养老金缺口。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到来,为缓解中国养老保险支出压力,养老金融改革措施有望进一步出台。
中国养老金体系有三大支柱: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占绝对主导地位,覆盖近10亿中国城乡居民;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覆盖面较低,约几千万人口;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包括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等),规模尚小,长期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缓慢,对养老的支撑明显不足。中国的养老险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下一步,预计监管将逐步出台制度框架推动养老金第三支柱发展,具有良好市场信誉的外资养老金管理机构将受到中国政府青睐。
政府对债券违约容忍度提高
11月13日,包商银行65亿元二级资本债券本金全额减记;同时间,地方政府国企出现债券违约。两者类别虽有不同(银行资本补充债券和非金融企业债),但都表明监管容许债务违约,不一定出手救助。
包商银行的资本补充债券发挥了损失吸收功能,这将提高中国债券市场的风险意识,政府的隐性支持对债券定价的影响更加具有不确定性,预计未来区域中小型银行资本补充债券的发行利率会走高。
非金融企业债券违约预计还会增加。监管对债券违约的容忍度提高,只要不触及系统风险底线,若非战略重点行业企业,地方政府对于陷入财务困境的国企也不一定会提供支持。投资者对财务状况不佳的企业会保持更多警惕。
影子银行持续整治,关注新型“大而不能倒”风险
受疫情影响,金融资产违约压力加大,但金融体系整体运行仍然比较稳健,金融市场没有大起大落。银保监会表示,这主要由于2017-2019年去杠杆、努力压降了影子银行规模,2019年末中国广义和狭义影子银行规模分别为84.80亿和39.14亿元,中国金融风险水平大幅下降。
11月初,监管叫停了蚂蚁科技集团上市,同时出台了针对“网络小额贷款”的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网络贷款P2P属于影子银行范畴。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称应关注新型“大而不能倒”风险——一些大型科技公司涉足各类金融和科技领域,跨界混业经营,少数科技公司在小额支付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涉及广大公众利益,具备重要金融基础设施的特征。须关注这些机构风险的复杂性,消除新的系统性风险隐患。
影子银行将和传统金融体系长期共存。在当前经济金融环境中,各类影子银行活动将陆续纳入监管,相关风险分类、拨备计提标准等将逐步完善。
科技
高速发展基调不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新兴技术引领着企业推进和实施数字化转型。但疫情以一种我们从未见过的方式加速了科技的发展。例如,仅今年一年,视频会议就从一种工作交流形式变成了我们的工作常态。展望2021年,我们认为中美科技争端在政治层面将会趋缓,然而商业上的竞争以及话语权的争夺仍将会持续。在此大背景之下,科技行业仍会高速发展, 并影响着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进程。特别是云和边缘智能,将成为各行业的重要基础设施,同时虚拟现实也将扩大在企业和教育领域的发展。同时,数字化还将在一些新兴行业加速发展,例如数据在体育行业的商业化等。
智能边缘登上大舞台
我们预测,到2021年,智能边缘的全球市场规模将扩大到12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35%。2021年市场规模的扩大主要是由于电信业为5G网络部署智能边缘,以及超大规模云供应商优化其基础架构和服务产品。这些资本雄厚的领导者们正在建立案例,探索跨行业公司更容易获取智能边缘功能的最优实践方式。到2023年,70%的企业可能会选择在边缘运行一定数量的数据处理。
边缘智能在中国已经逐渐渗透到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车联网等领域。例如智慧城市的建设急需多种计算模式融合,5G边缘智能可以满足更多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对于移动网络大带宽、低时延的要求,同时使得未来低成本的、小型的传感器海量连接成为可能,为大规模的城市数据决策和治理提供基础保障。
云计算依然是重点
考虑到在新冠病毒流行和连带的全球衰退的推动下,多个领域的支出减少,云端支出在2020年下降几个点也不足为奇。但与之相反,云市场显示出十分显著的韧性。可能的原因是:疫情、封城和远程办公(WFH)都增加了需求,随着越来越多企业选择上云以节省资金、增加敏捷度和推动创新,我们预计2021年至2025年的收入增长将与2019年的水平(即大于30%)持平,甚至将高于该水平。
在国内新基建及疫情的双重影响下,在线办公、医疗、教育、电商用云持续增长,全行业积极上云,进入普惠发展期。云计算也是中国数字化转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包含数据传输量的暴增,以及数据存储量提升,导致了企业对于数据的计算量要求越来越高。
从虚拟到现实
随着沉浸式技术在企业和教育领域的发展,VR市场正在升温。到2021年,VR头戴设备的单位销量以及相关软件和服务的销量将比2019年翻一番。随着企业和教育头戴设备销量的增长,需要牢记的是,销量与软件、开发、内容和服务相比,只占数字现实项目总支出的很小一部分。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硬件组件占项目价值的比例可能会增长,因为许多其他成本往往是前期的,而随着全面部署,数字现实头戴设备变得越来越重要。如果数字现实头戴设备遵循与其他几种工作场所设备相同的发展轨迹,则可以进一步推动企业设备销量的增长。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虚拟现实终端产品生产地,小米等公司的虚拟现实终端产品出货量位居全球前列。虚拟现实消费级市场在游戏、娱乐、影视等领域的产品形态更加丰富,商业模式逐渐走向成熟。2021年中国5G将进一步推动虚拟现实技术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
体育运动的数字化
从板球到曲棍球,从棒球到篮球,体育运动的数字化转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俱乐部、球队、联盟、广播公司、场地运营商和运动员正逐渐意识到分析的价值,并致力于实现这一价值。 诸如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高级无线连接和可穿戴式传感器之类的技术正在改变运动员训练、竞争和管理职业的方式。
使用个性化数据量化运动员表现能为运动员提供更有效的训练,提高其竞争力,更能增加明星运动员保持健康的可能性——这些好处正如组织所熟知的那样,将带来更高的出勤率、更多的赞助和更大的广播收视率。比较困难的是弄清楚这种数字革命将如何为团队、联盟和运动员本身创造新的收入流。例如中国职业拳击KOK赛事不仅推出了冠军赛+俱乐部联赛的超大规模新赛制,还与直播平台对赛事构成矩阵传播,更利用大数据作为赛事发展、品牌推广、营销互动的重要依托。
尽管小型体育竞技中已有不少创新,但许多大型的联盟才刚刚开始测试如何利用运动员的生物特征数据和位置数据获利,有些联盟甚至禁止运动员数据的商业化。要建立清晰的数据所有权政策、提供公平的收入分配并确保对运动员的保护,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但是,将运动员表现数据商业化的潜力巨大,这可能会鼓励有关各方在中短期内开始解决这些问题。
8K浪潮的兴起
8K对消费者的核心吸引力是提供了一种未来视频的选择,它将有能力同时用情感和理性两方面的理由吸引买家。拥有8K屏幕能实现在像素密度、色彩范围、屏幕亮度和声音方面以最佳质量欣赏电影和电视节目。8K屏幕还提供了在最佳屏幕上显示下一代8K视频游戏的可能性。同时8K屏幕也让消费者可以选择以全新的方式使用大型电视机,它们将不再仅用于观看视频内容,还可以用于显示数字墙纸,或者对于居家办公的消费者而言,可以用作生产力工具。
在中国, 从政策角度,国家和地方政策陆续出台,按“4K先行、兼顾8K”的总体技术路线,大力推进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和相关领域的应用。从技术维度,在新基建的大背景之下,5G建设火速,为8K电视的视频传输提供了更大的带宽、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同时芯片技术的研发,AI算法实现内容转化,为8K电视提供内容支持。从需求端看,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力不断提升,对8K电视的价格承受提高; 此外,重大体育赛事、国际会议等试点,8K视频的播放,将刺激消费者购买8K电视。
汽车
竞逐新赛道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将继续引领全球汽车业疫后复苏。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估算,2020年中国的汽车销量约为2530万辆,其中包括2020万辆乘用车和510万辆商用车。2021年汽车销量预计将在今年基础上增长4%,达到2630万辆,因为消费者出行时仍然倾向使用私家车而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高端电动汽车兴起
在政策支持和消费者需求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在11月猛增105%至200,000辆,连续五个月保持增长。新能源汽车包括电池供电的电动汽车,插电式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
从1到11月份的累计销量来看,两个品牌表现突出。特斯拉的Model 3在今年1月至11月供销售113,655辆,其次是宏光Mini,销量为77,370辆。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品牌采用的市场战略截然不同。特斯拉Model 3售价在人民币27万到42万元,主要针对富裕城市的消费者。宏光Mini是通用五菱旗下品牌,其售价约为人民币3万到4万元,主要瞄准较不富裕城市的消费者。
特斯拉Model 3的受欢迎程度表明,如果消费者对电动车的安全性、续驶里程和便捷性有信心,高端电动汽车在中国市场潜力可期。受特斯拉成功的鼓舞,国内主流厂商也开始推出高端电动汽车品牌,包括北汽新能源的ARCFOX,东风的“ 岚图”和广汽的“埃安”。上汽集团和长安汽车也计划打造高端电动汽车品牌。
图表:高端电动汽车潜力可期
软件定义汽车
在汽车业电气化的背景下,软件、人工智能和5G正在改变汽车的生产方式到消费者的体验方式。
未来的车辆将包括基于AI平台构建的软件定义的计算架构。这意味着消费者不仅将购买汽车本身,还将购买汽车的软件功能,包括自动驾驶,娱乐,联网等。
特斯拉将软件功能带到了汽车上,使其成为可扩展的平台。 英伟达正在与梅赛德斯-奔驰合作,以帮助其车队从2024年起可以不断进行软件升级。
本土品牌也正在研发和推广软件定义的汽车增值服务。上汽集团已经建立了软件中心,通过开发统一的数据平台来加速自动驾驶和移动服务的升级。 蔚来汽车的NIO Pilot服务推出精选套餐和全套套餐,价格分别为15,000元和39,000元。精选套餐的功能包括自适应巡航(ACC),道路自动维护(LKA)等常用功能。 完整套餐可配备其他自动辅助导航驾驶等功能。国内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由于车载电气架构仍在开发中,因此除了自动驾驶仪之外,大部分软件解锁服务都不可用,并且升级仍以硬件升级为主导。
总而言之,我们预计电动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将在2021年继续增长,软件定义汽车趋势将推动传统燃油汽车向高性能、可升级的计算设备转型。
生命科学与医疗服务
政策为轴,数智化医疗成为大趋势
2020年中国医疗行业的转变主要体现在数字化建设的加速带来的产业链转型,预测在2021年“数智化”将是行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带来更加创新和个性化的医疗服务。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也将持续推动医疗行业的改革,2020年出台的诸多政策也为2021年的市场环境埋下不少变动因子,对优质创新企业的发展将有所帮助。
整体来说,我们预测在2021年的医疗行业会有更多的创新升级和疫后的医疗服务消费需求提升。
从行业的大环境来看,2020年的重点变化有四点:数字化创新升级、政策改革、外部环境转变和后疫情时代的需求增长
• 数字化创新升级 – 产业链结构的变革和升级
疫情对于各行各业都带来了数字化变革,在中国的医疗和生物科技行业中,远程医疗、数字监控和互联网药房的发展皆有了大幅的进步,对整个行业产生了自上而下的整体变革。除此之外,5G与医疗的结合也是未来的行业发展重点之一,尤其在与终端网络的结合方面,对于医疗数据的整合和用户体验方面都有所提高,以及缓解医护人员人手不足的问题。
• 政策改革的目标:行业标准化和带量采购常态化
2020年内卫健委、药监局和国家医保局陆续出台了新政策和变革,加强行业标准化。行业标准化的二大重点:
1. 质量标准化:加强对药品的一致性评价,加强对仿制药和生物类似物的管控以及提高对First-In-Class创新药的关注
2. 支付标准化:在集采和带量采购的实施基础上实现医药/医用品价格标准化。
• 外部环境转变带来的出口和CXO医疗外包服务新机会
中国的出口贸易自2018年的中美贸易战起一度受到影响,包含我国的医用耗材和API(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的出口业务。随着 RCEP贸易协定的签署,与东盟和日本的关税壁垒的取消有望为医用耗材和API的出口业务带来爆发性增长,再加上全球第二大API供应国印度为确保疫情之下的内供需求而减少API出口,部分国际订单逐渐转移到中国,2021年的中国API市场发展前景乐观。
同时,在疫情的影响下,随着我国的疫情稳定控制以及海外国家仍未能有效控制疫情发展,许多海外药企选择中国作为其医疗服务外包的首选国家,促使中国的CXO医疗服务外包行业在2020年蓬勃发展。
• 后疫情时代下健康意识的提升带来的消费需求增长
中国的社会进入了后疫情时代,许多民众的健康意识在疫后也有了大幅的提升,预计对于2021年的医疗服务行业有正面的增长影响,如疫苗等预防性医药品及疾病早筛等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将会增长。
机遇 – 2021年中国医疗和生物科技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将是数字化医疗的创新发展
受疫情影响,中国的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加速,预测在2021年持续向上发展。后疫情时代下行业发展趋向个性化医疗,以及随着中国的5G建设的逐渐成熟,对于行业整体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建构将带来强而有力的发展。同时,政府也在2020年推出了《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工作的指导意见》 和《关于进一步加强远程医疗网络能力建设的通知》的两个互联网应用相关政策,给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又打了一针强心剂。
表:目前医疗行业常用通讯技术性能对比
性能 |
有线网 |
Wifi |
4G |
5G |
用户终端速度 |
可达1Gbps以上 |
Wifi 6最高可达9.6 Gbps |
0.05-0.1 Gbps |
0.1-1 Gbps |
通讯时延 |
无 |
≥100ms |
10-100 ms |
<1ms |
连接密度 |
受端口和传输速度限制 |
Wifi 6较上一代标准在高密度环境中性能提升4倍 |
<1万/km² |
<100万/km² |
适用场景 |
院内医疗检测、诊疗等设备; |
可穿戴、便携式医疗监控设备 |
线上问诊 |
所有已应用场景及5G救护车、远程手术&问诊等场景 |
成熟度 |
广泛应用在生活、生产等各个场景 |
Wifi 6于2019年第三季度最终确定 |
广泛应用在生活场景 |
2019年启动,2020年敲定Release16标准,2021年投入商用 |
移动性 |
固定设备 |
固定场所 |
≤350km/h |
500km/h及以上 |
数据来源:Ericsson, 3GPP, Huawei, Deloitte Research
除外,考量到海外其他国家的恢复还需要一段时间,我们预期中国在全球的CRO和CDMO市场,以及API出口业务的市场份额在2021年能够有进一步扩张。
最后,根据我们对2020年的行业变化分析以及对2021年的行业发展预测,我们认为中国的医药行业重心逐渐从泛泛创新的本土药企转为“优质创新药企”,建议关注中国医疗和生物科技行业的创新研发公司。同时,在后疫情时代下,对医疗服务型的企业的关注度也不断在提升,对互联网医疗平台、连锁药局、医疗服务提供商等细分行业的也预期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挑战 – 中国中小型本土企业在带量常态化之下的生存空间紧缩和市场价格下跌,以及医疗信息的整合
2020年开始了医疗耗材地方性带量采购的实施,在国家医保局的“带量采购为原则,不带量采购为例外”的招采体系原则下,2021年医用耗材和药品企业的生存空间将受到严重紧缩,未能成功中标的企业将面临断崖式的份额下跌,再加上质量标准化的严格管制,中国市场的医用耗材和药品企业的转型势在必行。
同时,随着医疗服务的数字化创新和信息化建设的升级,如何在保障信息安全和使用者隐私的前提下完成跨机构信息整合将会是无法避免的一大难题,监管方面的推进将会是核心影响因素。
能源
寻求疫后复苏与低碳增长之平衡
2021年将是中国寻求经济复苏与低碳增长之平衡的一年。
受疫情影响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预计下降0.1%。之后随着经济复苏,2021年能源需求有望增长3.6%。化石能源和高耗能基础设施仍在推动经济复苏中发挥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宣布中国争取在2030年达到排放峰值,并力争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中国还推后了低碳能源补贴退坡时间,政府将本该到期的新能源汽车补贴延长至2022年。
化石能源仍然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主要的能源消耗大省和生产大省正计划投资数千亿元用于化石燃料项目。尽管这些项目不一定获得最终批准,但它透露了省级政府和国有企业决策者的优先投资事项。
Carbon Brief对中国八个占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一半的能源消耗和生产大省重点项目进行分析,发现在总投资接近20万亿元的4,348个项目中,6.2万亿元人民币与化石能源和高耗能行业直接相关。其中,用于化石燃料项目的投资超过2万亿元。相比之下,用于低碳能源的投资相对较少,可再生能源投资为3,330亿人民币,核能投资为1,240亿人民币,电动汽车、电池和储能为770亿人民币。
化石能源和高耗能基础设施仍是某些地区推动经济复苏的选择。这对中国2030年达到碳峰值和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构成挑战。
科技创新成为国企重要任务
中国需要在疫后复苏与低碳发展之间找到平衡,这无疑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化石燃料仍将占据重要地位,这意味着技术创新,特别是低碳解决方案,将成为该平衡战略的关键。
创新是中国“十四五”规划重要议题之一,国资委加大重视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
2020年4月,204家国有科技型企业被选中进行“科改示范行动”。“三桶油”、两家电网公司和五大发电公司都榜上有名。选定的能源国有企业被要求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取得技术突破,并建立技术创新模式以供进一步推广和复制。国资委还计划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促进国有企业创新。所有的动向都表明,技术创新将成为国有企业的关键绩效指标,并影响从高层领导到员工的每个人。政策指导下,越来越多国有企业将科技创新建立到企业战略和管理中,如中石化建立了新能源办公室,并建立了由48名员工组成的研发中心。
新兴低碳解决方案
十多年来,中国是世界上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试点项目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在促进电动汽车、智能电网等战略领域的发展同时,有机会优先部署CCUS助力碳中和目标的达成。
中国的石油巨头已经优先发展CO2-EOR(强化石油采收),并在中国进行了试点项目。在电力行业,中国近3000座燃煤电厂中60%的电厂在役时间仅有10年,这些电厂的退役时间将超过2030年,是部署CCUS的合适目标。
虽然目前在建CCUS项目规模较小,但拟建项目规模较大。随着CCUS从示范阶段发展到工业应用,国家支持政策和相对成熟的碳交易机制不可或缺。
与CCUS一样,氢能也将成为中国绿色发展的支柱。 据WoodMac估计,到2050年,中国的氢气产量将增长五倍,平均分布在以绿色燃料和化石燃料为基础的能源中,并与CCUS相结合。考虑到中国庞大的重工业和机械行业,没有此类新兴低碳解决方案,中国实现碳中和将极具挑战。
物流
以创新、融合、增效实现突破路径
中国物流行业正在加速发展与演进
线上电商加入推动物流行业快速增长。新冠疫情影响了线下消费的发展,人们消费方式逐步转到线上,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1至10月线上实物零售额同比增长1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线上消费的增长带动物流行业呈全方位增长态势。与此同时,截至10月,快递业务收入已达6910亿元,快递业务量达到644亿件,超过2019年全年业务量之和。2020年预计中国快递收入将达到9000亿元左右,快递业务量达到800亿件左右,这凸显了我国快递市场的蓬勃活力和巨大潜力。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也在不断从政策层面发布法规,强化物流市场的规范发展,迫使一些缺乏核心竞争能力、依靠原有非合规优势存活的运输企业逐步出局。展望未来,中国物流企业不断走向规模化、科技化和专业化。如何在激烈竞争和高压成本之下找到创新、融合和增效的突破路径,是物流企业实现持续增长的关键所在。
图:近五年快递量及业务收入变化
从物流行业发展来看,中国物流企业应重点关注并落实“两进一出”战略
- 国际贸易增多,快递出海成为企业不可忽略的发展重点。今年3月,国家邮政局提出了“两进一出”工程(即包裹进厂、快递进村、企业出海),以便进一步提升物流网络服务能力,所以快递出海在今年成为快递企业的发展重点之一。同时在11月,随着RCEP贸易协定的签署,东盟成员国间贸易壁垒的取消将很大程度上促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给中国本土第三方国际物流行业带来爆发式的发展机会,存量企业有望实现跨越式增长。未来快递企业需加快在海外当地建设仓储管理系统,提升在海外的综合通关能力,推动快递企业与出口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强化境外资源共享,促进伴随出海的协同发展。
- 国家政策加大物流覆盖区域,最后一公里环节体现快递领域核心价值。4月,国家邮政局发布《快递进村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并对其进行解读。随着线上消费的普惠发展,农村快递服务需求逐渐增加。快递进村能畅通城乡经济循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快递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全国96.6%的乡镇已有快递网点,26个省(区、市)实现了乡镇快递网点全覆盖。疫情加快了无接触配送的发展进程,物流公司通过无人机配送、设自提仓库、建设智能快件箱等措施,丰富了最后一公里配送模式。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多元化寄递需求不断涌现,物流行业需要积极鼓励快递末端服务采取以降本增效为主的集约发展方式,处理好新型末端投递方式与现行服务标准之间的关系,满足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
- 从消费到制造,下一步ToB物流业务将迎来大发展。国家大力推动高新科技行业发展,将促进我国制造行业的转型升级,随着高端制造业的企业的增多,ToC业务将大幅度转向ToB。同时,高科技产品也对物流运输有了更高维度的要求,将促进物流行业ToB的发展。当前,中央和地方财政加大对铁路专用线、多式联运场站等物流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研究制定铁路专用线进港口设计规范,促进铁路专用线进港口、进大型工矿企业、进物流枢纽,加快推动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这些基础设施的兴建将会极大提升大规模货物的运输能力。
从物流企业发展来看,创新、整合与增效将成为企业实现跨越成长的重点
- 数字化升级加速,物流企业需加速实现全链路智能化。 数字化是近年来物流企业发展的重点,尽快推动企业供应链实现全面智能化转型是抢占未来市场的关键。国家大力推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为企业全面智能升级提供了可能,利用5G等新兴技术让企业满足智能制造发展需要,开展物流智能化改革,推广物流机器人、智能仓储、自动分拣等新物流技术,提高生产物流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未来,物流公司要加快物流枢纽的建设,对平台的数据信息进行聚集形成规模,以抓住未来发展机遇。
- 创新、整合与增效将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目标。物流企业应认真分析所在细分行业的特征及企业自身基因,构建差异化核心竞争能力,并利用技术手段实现创新、整合与增效的关键目标。具体体现为:根据客户需求创设服务产品,针对性的进行产品的运输服务的改革创新;整合社会资源,实现众包协作,从而实现互惠互利;快速建立扁平化组织结构,提高冷链物流平台的反应速度。
零售
需求侧改革推动消费市场提质扩容
2020年临近尾声,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国家提出需求侧改革,这意味着扩内需重心转向消费驱动,其中完善分配制度、继续出台促消费举措、推动配套制度、改善消费环境等将是需求侧改革的抓手。如在完善分配制度方面,进行税制改革、社保改革,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在宏观政策、新消费需求、技术革新的共同推动下,预计2021年,中国消费市场将迎来以下发展机遇:
· 国潮、健康、智能化引领疫后消费市场
一方面,国货将继续推动中国消费市场的增长。以化妆品为例,“颜值经济”下,化妆品、护肤品从可选消费转变为生活必需品。自2020年4月开始,限额以上化妆品增速持续扩大。随着90后、00后对国潮的追捧,国内化妆品新品牌快速发展,加上疫情爆发以来,直播电商、社区种草等的助推,物美价廉的国货化妆品已成为疫后年轻消费者青睐的品类。
此外,健康、智能化继续引领消费。得益于疫后居家及各级城市消费者消费升级,精致、养生类小家电将成为家电存量时代下的新增量。2021年,随着疫后消费观念向高端、绿色、健康、养生方向发展,以及5G、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在应用层面的进一步落地,精致家电和智能化家电将在居民对优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增加和升级中迎来快速发展。
· 技术和政策红利下的新兴消费将迎来新发展期
2021年,在国内国际双循环、RCEP和需求侧改革的助推下,符合国人消费需求升级,助力扩内需的跨境进口电商,以及跨境出口电商将在2021年获得长足的发展。在跨境进口电商方面,中国消费者将在RCEP协议下以更加优惠的价格购买到如日韩化妆品、高端家电等品类的优质的进口商品。而对于中国的跨境出海电商而言,RCEP将在简化海关程序、提高跨境物流、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等方面带来便利。同时依托国内供应链优势,中国出海东南亚的跨境出口电商将在2021年快速发展。
此外,随着5G技术的快速落地,围绕5G技术的零售商业场景将有望在中国迎来快速的迭代升级。此前,相较于线下购物,线上购物由于地理空间的限制,缺乏产品细节等沉浸式的购物体验。在5G+8K技术的支持下,消费者将快速、清晰、直观地了解产品细节,使线上销售的商品“所见即所得”。未来一段时间,包括直播电商、品牌种草平台在内的新兴线上销售模式将在5G技术支持下大幅提升消费者线上购物体验。
· 最后一公里成为线下重要的消费场景
在防疫常态化下,实体零售企业将加速构建全渠道并推动贴近新兴消费主体消费习惯和生活场景的商业模式的发展。除了疫情中迎来快速发展的商超O2O,未来一段时间,包括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购物中心等更多类型的实体零售业态将借助微信、小程序及社交媒体构建引流渠道和会员机制,并围绕最后一公里的社区生活圈为消费者提供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体验。
机遇之下,未来中国消费市场也将面临诸多考验。首先,疫情仍将是影响未来中国消费市场的关键因素。若疫情在未来一段时间出现反复,势必会对中国经济造成负面影响,而消费者逐步恢复的消费积极性或将再受打击。其次,野蛮生长的新兴模式亟需规范和调整。疫后,新兴消费模式在爆发式增长后,其短板和局限性也快速凸显。如直播电商售卖的商品质量问题、消费者索赔无门等行业乱象频出。此外,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大数据杀熟、平台“二选一”、“价格补贴”等垄断行为将在在未来面临更加严厉的政策监管,行业将从无序竞争期进入整合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