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
2022年中国经济与行业展望
第七十期
2021年12月30日
经济形势观察
房地产业攸关经济增长
明年中国经济表现正备受市场关注——如果不依靠2008年式的大规模财政刺激,2022年中国经济能否实现理想增长水平?如果可以,需要依赖什么工具?从实际情况看,受奥密克戎影响,中国政府加强了“零容忍”的防疫政策力度。尽管当前防疫政策的经济成本很高(如对旅行和餐饮业等),但总体上居民正常生活基本不受太大影响,因此相关措施得到了社会的普遍支持。考虑到中国将于2022年2月4日至20日举行冬奥会,预计防疫政策很可能会更加严格;而且未来两到三个月内,为了保障冬奥会期间的空气质量,北京和河北的工业活动会因环保要求而受到限制(国家统计局已默认会有工厂停工,不过总体影响有限);再加上冬奥会恰逢春节,届时更为严格的防疫措施会推高运营成本,部分餐馆很可能会延长歇业时间。此外,占中国经济较大比重的房地产业也受到了恒大事件溢出效应的冲击。因此,2022年GDP增长率若要维持在5%左右,更大力度的刺激政策不可或缺。
12月10日,中国央行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出两大信号:1)中国将采取与发达国家(如美联储和英格兰银行)不同的政策取向;2)中国央行意图稳定房地产市场。随后, 12月20日中国央行再出举措刺激经济——下调了LPR一年期贷款利率,从3.85%降至3.80%,这与鹰派的美联储截然不同。我们预计,明年中国央行和和美联储之间的政策分化或将更为明显;在此背景下,人民币基本会回吐2021年的涨幅。这是因为,如果中国央行为了提振房地产投资而持续增加市场流动性,人民币和美元之间的利差势必会扩大。鉴于中国CPI攀升压力并不大,人民币微贬将促进中国货币环境更为宽松。在财政政策方面,预计中国将加强在财政纾困,并对财政困难的地方政府增加转移支付(地方财政与土地拍卖紧密相关)。可见,中国政府拥有充分的提振经济政策工具,但后疫情时期的政策组合十分关键。这是因为,首先,维持国内供应链韧性已显示出很强的重要性;其次,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中小企业而言较难显著受益,且奥密克戎加重了中小企业的经营挑战;第三,如果地产表现持续低迷,消费部门则会被赋予驱动经济增长的期望。所以,关注中小企业、以及受旅行限制和社交隔离冲击的企业,出台相应减税和补贴政策十分有必要。
12月,备受关注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六稳六保”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特别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为促进社会稳定,“保就业”被放在首要位置。尽管人民币汇率表现强势,但出口增速目前看来依旧亮眼,因此贸易部门毋需过度担忧。金融和投资活动与市场预期紧密相关,而明确的政策是确保市场预期稳定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预计政府在减小恒大事件对实体经济冲击方面会发出更明确的信号,以做好稳预期的第一步。
能源
重新聚焦能源转型
中国能源行业经历了震荡的2021年——上半年能源消费增速创下历史新高,下半年全国多地拉闸限电。2022年随着大多数国家恢复到疫情前的能源消费水平,以及疫情对供应链影响逐步消退,中国能源行业将重新聚焦能源转型,以下是 2022 年值得关注的五个趋势。
能源消费增速放缓,清洁能源消费上升
中国2021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预计为52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4.4%。 较高的涨幅主要由工业部门的复苏推动,当世界其他地区仍在为对抗疫情而限制生产活动时,中国制造业已经如火如荼展开。 2022 年随着季节性能源需求的平复和对节能的大力推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预计将小幅增涨至 53亿 吨标准煤。 从长期趋势来看,中国能源消费增速出现放缓迹象,但清洁能源消费稳步上升,才有可能实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20%,并在2030年达到占比25%的目标。
能源供应向多元清洁的综合能源体系转型,可再生能源配置储能部署加速
中国已经形成以煤炭为主的高碳能源供应结构,且能源基础设施呈现大型化、集中式特点。能源转型意味着能源供应由高碳主导向多元清洁的综合能源体系转型,实现“电、热、冷、气、水、氢”多能协同。储能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推出鼓励或强制可再生能源项目配置储能设施的政策,储能装机配置比例为可再生能源装机的5-20%。
能源服务模式及消费者角色发生变化
能源转型过程中,能源服务向多元化、综合化发展,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用能选择,能源消费者与供应者的关系逐渐从单向供需关系向双向互动模式转变。能源消费者正从单一消费角色转变为消费、生产、交易和储存等多种角色,能源消费者的购买决定将不仅取决于价格,能源的品质、使用便捷性、环境影响、技术变革等因素也成为重要的考虑因素。
数字化和智能化提升能源系统整体效率和安全性
向综合能源体系转型的过程将伴随着各类能源间的灵活转换和互通互济,以及生产、传输、消费环节数据利用效率的提升。数字化和智能化将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类能源全生命周期数据价值:5G技术为能源系统提供超大带宽、超低时延的通讯能力,物联网技术实现海量设备在线接入和数据采集,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提高能源大数据的计算、处理和分析效率。能源企业通过数据分析优化决策,从而提升能源生产、传输、交易与消费的运营效率,最终提升能源系统整体效率与安全性。以电力系统为例,清洁能源大规模接入,分布式能源、储能、电动汽车、智能用电设备等交互式设施大量使用,伴随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力系统向更加高效化、互动化、智能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
零碳转型、能源转型和数字化转型推动新模式、新业态发展
零碳转型、能源转型与数字化转型的深度融合,正在驱动能源供需方式和商业生态发生深刻变化,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和新业态。例如通过整合能源咨询、绿能替代、多能互补、投建运一体化、能效管理、碳资产管理、数字化平台等能力提供一站式智慧能源服务,实现与用户双向互动和能源生态数据共享;数字技术及互联网公司等非传统能源企业加入市场,形成传统能源企业与新兴服务商共存的商业生态。
物流
向集约高效深度探寻
中国物流业增速预计达8%,前景向好
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在新发展格局引领之下,从国际市场角度,我国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快,物流服务业特别是与国际贸易伴生的供应链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并成为我国物流业未来发展的新亮点。从国内市场角度,在行业规模趋于饱和及市场需求愈发多样的刺激下,物流行业从传统的商贸流通物流向综合性供应链管理服务的升级需求迫在眉睫。
与此同时,中国物流企业在规模化、科技化和专业化发展上取得进展,这主要受益于中国物流行业的法律法规和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供应链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智慧科技全面赋能物流发展等因素。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数据,2021年1-10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61.8万亿元。我们保守预测,2021年中国物流业总额至少将达到324万亿元,同比增长8%左右。
2021年11月18日,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综合运输服务“十四五”发展规划》,结合新的经济形势对物流行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和创新驱动,遵循深化改革、安全发展、绿色低碳的基本原则,到2025年,全链条、一体化的货运物流服务系统基本建立,运输服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显著提升,服务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2022年物流业发展将向集约高效深度探寻
- 构建集约高效的货运与物流服务系统
依托多式联运的发展建设,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目前国内多式联运规模较小,与发达国家仍差距较大,进一步推进、强化多式联运系统建设,多式联运运行水平的提升,依旧是“十四五”期间我国交通和物流领域的重要任务。政策方面,《综合运输服务“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了,需要巩固“公转铁”“公转水”成果,持续推动大宗货物和中长途公路货运向铁路、水运转移;同时,全面加快集疏港铁路建设,具备条件的主要港口的重点港区基本接入铁路,加快推进铁路专用线进港区、进园区、进企业。
- 打造安全畅通的国际物流供应链服务系统
从畅通方面考量,中国需要依托现有主控的国际班列平台,推进班列通道集约化组织、平台化运营、产品化服务、市场化运作,同时积极稳妥扩大航空物流境外辐射能力。从安全方面考量,在疫情反复的大背景下,把握安全性是国际物流通常运行的前提。我国现在应对疫情已形成了有效的流程,但国际疫情情况依旧不容乐观,近几次国内疫情的反复,追根溯源主要是境外传入,因此如何让国外货物安全的流入国内是接下来政府和物流业关注的重点。
- 发展清洁低碳的绿色运输服务体系
目前,低耗高效、节能环保已经成为物流业的发展理念。在政府层面,将加快推进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推动绿色物流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并逐步启动物流行业碳资产管理。在企业层面,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先科技实现低碳智慧化运营,通过减碳科技的应用降低碳排放,这不仅可以帮助物流企业进行成本管控,也是其提升自身竞争力的一大机遇。
对中国物流企业的启示
- 制造业与物流业的深度融合,对物流企业提出更高要求。
制造业向 4.0 模式发展,而智慧物流是智能制造的基础设施,将持续受益。我国的制造业正处于向柔性化生产阶段升级的关键时刻,对分工细化程度、自动化率、全产业链协同和生产效率再提高等方向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与之配套的物流服务也急需提升,即1)原材料需求的动态变化,需要物流系统的快速响应;2)物流将在生产中承担比以往更多的角色,如生产计划、库存管理、供应商补货、逆物流处理等,对增值服务的需求持续提升。 - 数字供应链和智慧物流相结合,物流科技企业将持续受益。
未来两年智慧仓储将迎来黄金发展期。智能仓储物流主要应用于工业生产物流和商业配送物流两大领域。通过“数字贸易+数字货运”协同,实现由“交易闭环”向“交付闭环”转变,让采购与运输无缝衔接,从而打造全生命周期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从投融资角度来看,我国物流科技领域投融资正在回暖,单笔投资额不断提升,体现出融资企业的扩张、研发力度正在加强,行业正向头部化集中。 - 物流行业整合仍将继续,中国将出现更多国际物流龙头企业。
2021年12月6日,我国以综合物流作为主业的新央企——中国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此次央企重组的目的便是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综合性物流企业集团。纵观物流行业巨头的发展史,国际物流企业基本都是通过收并购实现从单一业务向物流综合服务提供商升级的,从而保证了他们在快递、小包、零担货运、物流、零售电商运输及相关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兼并收购是成长为全球型物流企业过程中一个无法跳开的环节,而各大物流公司在2021年积极合并的动作也证明了这一观点。随着技术和市场的不断升级,中国亦将出现更多能够与国际物流巨头媲美的龙头企业。
科技
在风雨中加速前进
数字科技重塑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人工智能、云计算以及5G技术也已经贯彻生活与工作中。步入2022年,我们预期产业数字化的进程将持续加速,自主创新与智能革命将迎来颠覆性的技术变局,科技可持续议题也将得到重视。然而,全产业将持续面临监管以及供应链上的风险,以及中美之间持续的科技战。
半导体芯片短缺持续: 在2022年,将有更多的数字化产品内置芯片。消费者、业界和政府都对芯片需求不断,而半导体行业正不断的增加产能。我们预期芯片在2022年仍将处于短缺状态,部分交货时间将延至2023年。这意味着短缺将持续24个月,累积的经济影响超过5000亿美元。如果一辆30,000美元的汽车缺少一个关键的1美元芯片,就无法销售。也因此,全球芯片公司正在花费超过2000亿美元建立新的芯片厂,而政府也花费超过1000亿美元建立更多的工厂,但建立一个新厂需要几年时间,因此半导体芯片短缺将持续。
VC对芯片公司投资达新高:我们预期2022年全球风险投资公司对半导体公司的投资将超过60亿美元,比2021年略有下降,但远高于过去20年的平均10-20亿美元。这些投资中的大部分可能会流向中国的公司。世界需要创新节能、安全智能、以及廉价的芯片,而数十亿美元的风险投资不可或缺。高估值使得对芯片初创企业的投资比以往更具吸引力,每笔交易的美元在过去两年中增加了两倍。随着风险投资公司持续投资初创企业,半导体生态系统将成为赢家。
智能手机减少碳排放: 我们预期2022年全球45亿部智能手机将产生1.46亿吨的二氧化碳或当量排放。大部分(83%)的排放将来自于预计在2022年出货的14亿部新智能手机的制造、运输和第一年的使用。由于制造几乎占了智能手机碳足迹的全部,能够减少智能手机碳足迹的最大因素是延长其预期寿命。这将有赖于一个繁荣的交易和翻新市场,以及尽可能多的软件和安全更新。
Wi-Fi6 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前5G所获得的宣传力度最大,但Wi-Fi 6设备正在悄悄地以很大的幅度超过5G设备。我们预期2022年Wi-Fi 6设备的出货量将超过5G设备 - 至少有25亿台Wi-Fi 6设备,而5G设备约为15亿。Wi-Fi 6和5G一样,在未来的无线连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对消费者,而且对企业也是如此。作为5G在先进无线解决方案中的重要合作伙伴,Wi-Fi 6在实现企业通过下一代连接所追求的利益方面将越来越重要。
量子计算竞争加大: 量子计算(QC)将在2022年取得进展,尽管该市场仍然是小众市场。包括中国、印度、日本、德国、荷兰、加拿大和美国在内的各国政府对量子的投资,可能使今年的投资总额超过50亿美元 。在十年内,量子计算机将变得有用,并每年产生数十亿美元的收入。企业现在应该开始对QC的影响进行一些思考,量子对自己的行业以及相邻的行业会产生什么影响?从战略、运营和竞争的角度来看,这意味着什么?
万物皆可“元宇宙”: ‘元宇宙’是一项涉及底层架构的创新,目前处于概念状态,可能是下一代互联网。今年除了改名的Facebook外,微软、谷歌、苹果等巨头也先后宣布将进军“元宇宙”。在传统互联网的基础上,元宇宙在沉浸感、参与度、永续性等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将会由许多独立工具、平台、基础设施等来支持其运行。随着 AR、VR、5G、云计算等技术成熟度提升,元宇宙有望逐步从概念走向现实,在不久的将来涌现出一批新的产品以及商业模式。此外,‘元宇宙’的底层架构搭建横跨众多软件硬件设备,因此即便是巨头,也无法全部涵盖,对初创企业来说,在单点技术的突破上,仍然有望在这个巨大市场得到一定份额。
人工智能监管变得严格:2022年的人工智能将面临不断加强的监管审查,其影响将在各行业产生影響。2022年的人工智能比五年前要强大得多,但监管机构对人工智能对公平、偏见、歧视和隐私的影响表示担忧。2022年,欧盟、中国、美国和其他国家正在提出更系统地监管人工智能的建议,尽管在2023年或以后才有可能执行。一些法规可能试图完全禁止人工智能的整个子领域,而欧盟的提案征收高达6%的收入的罚金。监管人工智能是必要的,因为人工智能会做出决定,但监管人工智能也是非常困难的。
数据安全议题不断:在大数据无处不在的背景之下,数据安全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安全的角色。在中国,我们预期2022年跨境数据传输监管将更严格,对于拥有海外业务的中国公司和中国境内的跨国公司来说,在将数据转移给海外方之前,应仔细评估自身是否属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商的范围,并且必须密切关注未来的立法发展,以避免合规风险和潜在的处罚。此外,从事数据交易、信息比对、软件开发等相关活动的企业,应事先对自己设计的数据分析和产品进行社会公德和伦理审查。
汽车
中国汽车产业的近忧与远虑
2021年中国汽车产业并未迎来此前预期的报复性增长,二季度以来的缺芯危机笼罩着整个行业,主机厂停产停工,消费者持币观望,中断预期的反弹行情。而新能源汽车一枝独秀,渗透率一举突破10%,产业正式从0-1走向1-100,开启高增长新篇章。如果芯片短缺造成的供应链约束是汽车行业的近忧,那么由新四化趋势所引发的产业链价值重构则是远虑。站在变革的战略窗口期,本篇月报将简要回顾2021年,并梳理新的一年产业发展脉络。
汽车销量短期波动有余,中长期韧性十足。自2020年以来,疫情和供应链干扰,放大了汽车销量的波动和震荡。芯片短缺使得部分热销车型产能吃紧,交付周期延长,影响终端销量。预计2022年,供给端的干扰仍将持续,但有望在下半年有所缓解,前期积压的消费需求也有望进一步释放。全年预计新车销量将实现3%左右的同比增长。从细分市场看,增换购比例上升,消费升级趋势明显。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增换购需求占比从2016年的39%,提升到了2021年的52%。从价格分布来看,2021年前7个月,10万元以下车型占到25.9%,较上年全年减少3.3个百分点,10-20万元、20-30万元和30万元以上车型占比,则分别提高0.8、0.8和1.6个百分点,凸显中国汽车市场当前由消费升级主导的结构性增长特点。
Z世代消费者入场,汽车加速从出行工具转变为超级电子终端。人口结构变化下形成的新兴消费群体也将进一步影响汽车销售。尤其对首购市场而言,Z 世代将成为新车市场的重要人群,而Z时代的消费理念则更关注个性型、悦己型消费,更重视体验和参与,更愿意为新服务和新技术买单。这也同当下汽车产品从机械硬件向电子消费品的转变相呼应,进一步强化汽车产业从量向质转变的迫切性。
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展开同燃油车市场的正面竞争。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从0增长到5%用了近十年,但从5%到完成10%的突破,再增长到12%却花了仅10个月时间。2021年已然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分水岭。展望2022年,产品力、综合性价比、消费者认可度、基础设施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增长的主要抓手。
- 新产品加速导入,产品竞争力显著提升。20余款覆盖不同细分市场的新车型将于2022年上市,弥补当前有微型车和中大型车、低端车和中高端车哑铃型的产品结构;电动车因其精简的结构和易控性,使其同智能化和自动驾驶技术天然结合,一些车企凭借先进的软件、智能化技术和创新的服务,在竞争中形成较强的差异化优势。
- 从成本端来看,实现与燃油车价格平价,甚至总拥车成本更优,是电动车加速渗透的关键。作为电动车最大的成本项目——动力电池将在生产工艺进步和规模效应的双重作用下继续下降。
- 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态度正在发生显著变化,一些影响电动车购买决策的障碍正在逐步消除,例如行驶里程不再是消费者的头号问题,相反越来越多消费者关心充电所需时长、充电安全等,反映消费者开始将电动车视为现实选择。
- 充电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仍将保持高速扩张,重点解决充电设施覆盖不均匀,并且升级现有的充电桩以支持快充,缓解随电动车普及而出现的充电时长焦虑,包括新造车势力和传统合资品牌均宣布了建设超级快充站的计划。
随着量产进程加快,自动驾驶赛道融资热潮或将延续。2022年主机厂L2+级产品迎来正面较量。以ADAS起步、走渐进式路线的主机厂,随着激光雷达的量产,将在L2.5+级自动驾驶迎来正面竞争。目前主机厂主要通过两条路径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能力,一是通过全栈自主研发,例如特斯拉和小鹏汽车。二是借助投资或参股自动驾驶初创企业,共同开发技术。例如上汽旗下智己和momenta的合作,北汽旗下极狐和华为,威马和百度等。后者更是促进自动驾驶领域投融资额创近三年新高,其中仅Momenta一家便完成10亿美元融资。我们预计2022年自动驾驶相关赛道,例如芯片、传感器、系统级软件等领域的融资仍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汽车厂商将加速向软件公司转型,软件能力进一步内化。软件对汽车行业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产品层面,例如智能座舱内的人机交互、实现自动驾驶的神经网络算法、提升电池利用效率的BMS系统,均离不开软件的加持,它将对主机厂的产品开发流程、供应链管理和商业模式都将带去深刻影响。首先,车企必须重塑开发流程和开发速率以适应软件和电子消费技术的更新速度。其次,汽车传统链状供应链将加速走向环状扁平。越来越多主机厂不满足于tier-1黑盒的供应方案,希望增强对底层代码的可视性,回收部分软件开发主导权,加大自主研发比例,这也催生了一批新型软件供应商的崛起,尤其诸如入芯片、系统级软件企业,跳过tier-1同主机厂深度绑定探索共同开发模式。最后,驶向软件时代的汽车行业将迎来新的商业模式。对汽车制造商而言,今后硬件带来的性能优势将被抹平,硬件逐步标准化和商品化,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减。与之相对的,随着整车实现OTA后,软件和数据产生的价值与服务将成为中长期主机厂利润的重要来源。商业模式的变化也体现在资本市场对全球汽车企业的估值上。2020年疫情之前,全球整车企业的估值范围一般在6-15倍PE。但自去年以来,车企的估值分化之剧烈反映了投资人对整车企业在智能电动车时代的估值逻辑正在发生重要变化。
零售
在品类升级和业态创新中显现韧性
2021年即将接近尾声,消费品和零售行业在疫情反复中逐渐复苏。自2020年8月以来,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增速出现正增长,销售逐渐恢复。虽今年8月份增速受恶劣天气、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出现短期回落,但总体回升趋势并未改变。截止2021年11月底,2021年社会消费品累计增速为13.7%,与2019年同期比较累计增速已达到8.2%。预计2022年,中国消费品零售行业将在数字化推动的品类升级和业态创新中继续保持韧性。
2022年消费行业虽具备较强的韧性,但仍将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消费需求方面,疫情的反复及严格的房产调控政策下,居民的消费意愿或将进一步被挤压,行业整体面临降速风险。其次,竞争格局方面,新技术将带来新商业模式迭代的常态化,而传统业态也将面临新入局者的挑战;再者,行业环境方面,国家日趋严格的反垄断、数据安全和低碳减排方面的监管政策,将提高企业的合规成本,对企业进一步优化运营提出挑战。未来一年,线上、线下零售以及消费品的发展或将呈现以下新趋势:
线上零售虽面临流量红利见顶、获客成本高企引起的降速,但线上消费向更多年龄层级的扩张和快速迭代的新模式、新业态,仍将持续推动线上销售规模和占比持续扩大。一方面,随着Z世代为代表的“数字原住民”逐渐具备较高的消费能力,加之疫后中老年网民数量显著增加,品牌商家进一步加快不同品类向线上渠道渗透,以获得各年龄段消费者的青睐。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止2021年6月,国内50岁以上网民数量同比增长5.2%,占比已达28%。此外,数字化推动下的线上业态和模式快速的升级迭代,进一步降低了不同品类、业态、城市层级及价格层次商品和服务的线上化运营的资金和技术门槛。例如私域流量运营不仅有助于解决品牌商家线上成本高企的问题,同时也能帮助商家更加精准和高效的完成对消费者的心智和钱包份额的占领。
销售线上化、业态社区化和持续细化的防疫措施将使疫情对线下零售业态影响逐渐减弱。
从线下零售来看,随着疫情对消费者线下购买习惯的影响,线下业态也呈现了各自的新趋势。首先,疫情加速了餐饮等服务业态的零售化。例如,餐饮外卖、咖啡外送等使线下服务业摆脱线下场景的束缚,提升了效率和收益。其次,疫情使消费者的生活半径进一步缩小,加之生鲜电商、社区团购的竞争,也使包括商超大卖场、便利店、甚至购物中心在内的线下业态逐渐向社区聚拢,并且加快自身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如,推动到家业务模式落地。此外,线下零售加快布局业态的娱乐、社交和休闲的服务属性。如,疫后新开业购物中心从传统的零售卖场逐渐向为消费者提供社交、娱乐的生活服务空间;疫后便利店成为了拔草新品和打卡的网红场所。
从消费品类来看,数字化和消费升级将是影响后疫情时期消费品增长的关键因素。
必选消费方面,由于属于刚性需求,必需品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小。但疫情的反复会推高部分品类需求的快速上升,如农产品、粮油加工、纸品等。与此同时,随着疫后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以及消费者日趋高端化、健康化、品质化的需求之下,头部企业加快向附加值更高的中高端品牌发展,同时还通过开设线下品牌体验店(如品牌咖啡店、啤酒吧、零食专卖店等)增加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互动。这些举措均将推动包括饮料、休闲食品、宠物食品、速食在内的必选消费品类的快速增长,并因为其“确定性”将获得更多资本的青睐。据Wind数据显示,疫情爆发以来,食品饮料企业A股新上市的消费品公司数量中占比居首。
可选消费方面,由于其属于非刚需市场,因此受疫情、人口结构、消费观念、消费者购物偏好和方式变化等外部因素影响较大。未来,对于可选类消费的品牌和商家而言,其对于多元化、个性化、动态的消费者需求的数字化洞察能力,数字渠道的运营能力,以及围绕消费者需求变化进行的品类创新、品牌升级和产品研发能力,都将是决定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以服装鞋帽为例,随着服装鞋帽已进入存量市场,除运动服饰以外的服装品类销售疲软。由于头部运动鞋服企业加快业务数字化转型,加之恰逢Z世代的崛起,国潮兴起,部分头部企业通过数字化工具快速洞察消费者需求,在存量中找到新的突破口,抓住运动服饰的潮流、悦己、社交等功能属性,加快自身产品研发和数字化推广,在去年疫情中仍实现了“逆周期”增长。
政府及公共服务行业
以数字化与绿色化为发展重心
2021年是“十四五”时期的开局之年,“高质量发展”成为中国产业经济长期发展目标。党的二十大2022年下半年召开,在此之前地方政府也将陆续完成换届。换届之年需要稳定的宏观环境,长期改革任务可能与短期稳增长重新平衡。 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考虑到2021年中央政府采取了相对保守的财政政策,2022年实施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合理的。
2022年基建投资继续加码。基建投资的重点投向是城市更新和绿色基建。首先,政府通过城市更新投资提供市政基建蓝图,是十四五规划中的系统性工程,以补短板、惠民生为导向,要旨是对城市建成区存量空间资源提质增效、完善城市功能,投资主要围绕市政基础设施展开,包括道路、管廊、停车场、安全设施和公共活动场地等,一、二线城市可能更多布局5G等新基建,而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也在城市更新的范围当中。财政资金以外,新成立的城市更新平台公司可避开历史隐性债务问题,改善基建融资渠道。其次,政府通过绿色基建投资加速能源和产业转型。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一方面要加快绿电及配套基建投资,包括大力发展光伏风电、因地制宜开发水电、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以及配套电网与储能;另一方面,方案提出市政基建节能降碳改造、交通基建绿色化提升改造等要求,有更大投资空间。财政资金以外,绿色基建还受益于政策性贷款、绿色债券、低碳转型基金等多渠道融资支持。
智慧城市建设进入以数字孪生为驱动的发展阶段。智慧城市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城市运行的新模、城市管理的新方式和城市建设的新机制,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普遍重视,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健康码、行程卡等智慧城市新应用在疫情精准防控、企业复工复产等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数字孪生城市是指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在网络空间构建一个与物理世界相匹配的孪生城市,以数字为基础对城市治理进行运营、决策。在政策、技术、产业的共同推动下,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呈现逐步加速的态势。在政策推动方面,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探索数字孪生城市建设,20余个省市将数字孪生城市作为地方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举措。2022年,随着各个城市开展建设工作,数字孪生城市建设的路径更加清晰。
绿色产业投资将获得更多的政府政策支持。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氢能源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2020年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氢能相关政策,使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政策框架得到进一步完善。预计国家将尽快出台氢能产业的顶层设计,在地方政府配套政策下,行业发展将继续加速。同时,由于清洁能源项目建设投入大、周期长,需要多元化的绿色融资支持。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部署密集展开,加大绿色产业投融资支持力度,预计2022年政府政策支持将扩大。2021年11月人民银行创设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重点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三个领域。随着该项工具的应用推广,将为绿色产业领域提供更多增量资金支持。
优化营商环境将进一步做深做细。一方面,对标国际前沿指标,深化相关领域改革,补齐实现在纳税、信贷、跨境贸易、办理破产、办理施工许可等领域的普遍性改善。通过对持续完善法律法规,强化对市场主体各项权利的保护,营造公平、诚信、自由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加速政务数字化转型,实现企业和个人业务的“一网通办”。推动各类平台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进一步完善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和各省市政务服务平台功能,形成国家—省—市三级互通的业务办理平台。
积极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发展质量,强调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中央企业主动融入国家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创新体系,针对工业母机、高端芯片、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努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肩负起产业链“链主”责任。
生命科学与医疗
健康中国战略全面深化和再加速
自2016年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后,中国的医疗体系不断完善,从“疾病治疗”转往“疾病预防”,并在2020年疫情爆发后有了更加快速的发展。2021年作为“十四五”时期元年,整个生命科学与医疗服务行业也再次迎来了新的变化,朝着“创新化”、“数字化”和“规范化”三个方向持续深度发展。
健康中国加速建设下的医疗改革进行式
作为国家重点扶持行业之一,2021年中国生命科学与医疗行业在多维度政策的引领下发生了许多转变。政府正持续推动医疗价格改革以覆盖更大范围的医保和带量采购,加速国产替代进程,实现药品耗材的价格管控,提升医保基金的利用效率。2021年的医改主要里程碑包含:
- 公立医院分级诊疗的明确和实施:提高有限医疗资源的利用率,扩大诊疗覆盖范围,利用数字科技来突破地理限制,达到更高效更广阔的医疗服务覆盖。
- 支付模式的改革和创新:DRG/DIP支付(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按病种分值付费)、线上医保报销和异地结算等创新支付模式的建立和推动在2021年皆有新进展,进一步改变中国医疗付费模式格局。
- 科技助力体系完善,促进医疗公平化:数字化医疗的进程在医保支付改革,以及物联网,5G和AI等方面的建设和发展下持续推进。
另一方面,企业端也在国产替代、带量采购常态化、数字化升级等因素影响下,从研发到商业营销推动了全产业链的升级:
- 外资企业 – 加强本地部署,实现在地化
2021年,与人类遗传资源相关的规定正式被纳入《生物安全法》中,且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工作也正在推动中,对外资药企来说,研究能力本土化近年来日益重要,不论是在中国建设本地研发中心来进行“在中国,为中国”的研发项目,或是利用境内的全球供应商和国内供应商,来进行本地数据分析。 - 本土企业 – 创新突破,走出中国
随着创新收获期的到来和政策助力,2021年中国本土医药和器械企业实现国产替代加速。本土药企的创新药获批占比从2019年的26%到2021年的72%1,反超外资。同时,截至2021年11月底,中国制药行业的对外授权许可交易共发生近50笔,已公布交易金额共约436亿元,超2020年的交易金额总额两倍2。显示出中国本土医药企业的本土创新实力逐渐受到国际认可。
高速发展下的数据痛点和人才短缺问题也被放大
在行业整体的快速升级和发展下,数字科技应用的隐患、新体系下的企业和机构管理办法以及产业人才短缺问题也逐渐突显。
- 数智化时代的临床数据存储和共享困难
有别于其他产业,临床数据具备更高的存储和隐私要求,随着信息化程度加深,数据的安全保存和有效清洗对各个企业和医疗机构而言都变得格外重要,力求在保障患者隐私的前提下,有效利用临床数据助力创新产品的开发和医疗服务升级。 - 顺应新医疗体系和管理体系变革带来的挑战
对于中国生命医疗与医疗产业的所有企业和机构而言,如何快速发展新管理体系,诸如支付渠道多元化下的医院成本管理、集采常态化和数字化下企业的创新产品开发和营销管理等,已然成为急需克服的难题。 - 跨产业合作的复合型人才短缺造成发展转型阻碍
数智化发展背景下,对复合型人才短缺的问题也在被放大。在互联网升级转型阶段,企业需要对于行业有高度了解,同时对科技技术也有一定程度掌握的复合型人才。市场上有限人才的争夺对发展转型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碍。
创新带来新的医患交互模式和产品迭代;数字科技带来发展瓶颈和地理限制新突破;新法规和政策的整顿清理带来新健康发展格局,我们预测未来几年将迎来新一轮的市场变革和体系改革。 结合中国人口结构往老龄化的方向迈进,对于更加个性化和科技化的医疗服务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养老服务和商业保险将会成为医疗行业的发展重点之一。此外,助力研发创新突破的人工智能应用和产学研合作也将更加深化,科技融合的新产业模式发展也将成为未来企业转型的重点方向之一。
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
减排机制加速完善,绿色竞争加剧
2021年,伴随中国政府“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承诺以及一系列政策文件的颁布,脱碳议题引起企业前所未有的关注。尽管各行业反应速度与程度不一,毋庸置疑,来自日益严格的监管规定、正在加速的低碳商业模式竞争、以及呼声不断的绿色消费诉求,驱动着环境等多维绩效融入商业基因。减排政策的精细化、可再生能源加速建设和市场机制的统筹完善将加剧绿色竞争,不断重塑企业竞争力。
减排政策精细化,“两高”产业淘汰加速
“碳达峰、碳中和”的“1+N”政策体系*的顶层设计已经出台,“十四五”作为碳达峰的关键窗口期,以能源利用效率提升、能耗强度与碳强度下降为主要任务,明年,与2030碳达峰行动方案相匹配的重点行业行动方案,如煤电、钢铁、化工、建材、有色等将加速出台,绿色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监管压力变大。
同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明年将扩容,纳入有色、建材、钢铁等行业,配额发放及交易机制的加速升级,将进一步激发碳交易的金融属性,碳价格的不确定性对减排成熟度较低企业带来合规压力上升。此外,甲烷减排开启系统化进程,技术就绪程度将加剧行业和企业间的绿色竞争。最后,碳排放MRV(监测、报告、验证)手段及体系的完善,将深化减排对全产业链的影响,加速高耗能、高排放主体的淘汰。
可再生能源建设加速,保障发展与减排的动态平衡
12月初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料不纳入能源双控总量控制,指明了加大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供应,化石原料资源化和清洁化利用的方向,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石化等行业的碳排压力,强调了可再生能源在保障发展与减排动态平衡上的战略地位。
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碳强度双控转变是必然趋势,在可再生能源装配增量的同时,土地和投入成本的有限性突出了可再生能源有效供应与消费的重要性。以“节约优先”和能源效率提升为大前提下,可以预见可再生能源相关精细化管理要求在明年将加速落地。
市场机制统筹完善,碳资产管理成为能为制胜关键
碳排放的信用化和资产化进程正在加速,国内碳排放权、用能权、电力交易等市场将加紧建设并统筹衔接,国际碳交易市场机制探索业已开启,自愿减排、碳普惠等更多元的碳信用产品不断主流化,排放企业的成本效益与碳资产管理能力的关联程度日益增强。领先企业已经开始布局,突破仅关注自身节能减排的局限,以全生命周期盘查、生态链协作和工具赋能等方式推动碳减排价值实现。
由450家金融机构组成、管理资产近130万亿美元(覆盖全球私营资本40%)的格拉斯哥净零金融联盟宣布将投资行为与《巴黎协定》目标对齐,中国金融监管部门正加速推出减排金融工具,可持续金融相关标准的国际化趋势不断推进,企业可持续性表现与融资能力将进一步挂钩。在此趋势下,以技术与市场手段并行,通过碳资产管理能力提升,加速驱动环境绩效改善对企业维持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 。
*“1+N”政策体系:“1”是碳达峰、碳中和指导意见,“N”包括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及重点领域和行业政策措施和行动,包括能源、工业、交通、建筑、金融、技术、碳市场、自然碳汇等领域。
跨国企业脉动
跨国企业仍将在不确定性中拥抱潜力市场
2022年,跨国公司将对中国的商业环境持谨慎乐观的态度。随着中国企业的收入增长以超预期的速度逐渐恢复到疫情爆发前的水平,国外企业将加大对中国业务的投资力度。汇丰银行对2000多家跨国公司的调查显示,2022年97%的跨国公司将继续在中国投资,其中42%的跨国公司将把11%至25%的营业利润投资在中国。中国庞大的市场和良好的经济前景,以及国内创新和成熟的供应链,将是推动投资的主要因素。
基于前几年的经验,明年外国企业将在中国业务注入更多精力。据中国欧盟商会的数据显示,只有9%的欧洲企业计划将业务迁出中国,这是该调查历史上的最低水平。然而,其他外资企业将继续通过在国内生产和把更多的价值链带到中国来实现业务本地化,同时也寻求扩大市场份额。例外是拥有与国家安全有关的敏感技术的公司。在这种日本企业中,42%已经或正在考虑在离开中国实现供应链多元化。
中国市场的对外开放也为跨国公司扩大规模提供了机会。随着几个行业的股权限制被取消,许多合资企业中的欧洲企业纷纷做出反应,获得了中国合作企业的控股权或全部买断。随着新的市场开放的到来,例如修订后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以及2022年完全取消汽车行业乘用车的股权上限,这些开放可能令跨国企业增加投资。然而,从以往的情况来看,实施的滞后性和中外体系的壁垒可能仍将是许多跨国企业利用新开放机会扩大投资的阻碍。
进入明年,跨国企业将更多地探寻两大潜在趋势带来的机遇:国内技术创新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中国领先的采用人工智能、云解决方案、5G和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再加上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将为各行各业的外资企业提供新的机遇。跨国公司也看好中国政府的“净零议程”。有碳中和目标的欧洲公司中,约有一半的公司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净零碳”,主要是通过能源使用脱碳和减少能源需求来实现。基于国外已有的环境标准已经很高,许多跨国公司将发挥关键作用,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帮助中国实现“碳减排”目标。
尽管媒体纷纷猜测,但企业将以务实的态度面对政府出台的共同富裕的政策,他们将拭目以待,持续关注政府是否会对此出台具体的政策。中国英国商会的数据显示,目前42%的英国企业预计这不会对它们2022年的业务产生影响。实际上,还有23%的企业预计,共同富裕将对他们的商业导致积极影响,相关政策可能会帮助增加收入,并扩大已经在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
2022年,跨国公司将面临的最普遍的挑战—人才流失问题。由于中国仍保留旅行限制以及针对外籍人士的个人所得税优惠制度发生变化,明年可能会有大批外籍员工和高管离开中国。尽管有人预计,中国的边境的限制可能会在11月的第20届党代会之后放宽,但高传染性的“Omicron”变异病毒的突然出现,使得中国的边境很可能会继续保持关闭状态。这将进一步加快跨国公司已经开始的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跨国企业还将面对不断上升的劳动力成本,以及越来越多的本地员工跳槽到竞争对手的公司的所带来的当地员工高流动率的问题。60%的上海美国商会会员表示更好的职业前景,55%的会员也表示更高的薪酬,本地员工正在跳槽到竞争对手企业中。因此,外国公司需要仔细考虑,除了高薪,他们还能为潜在人才提供什么,比如公司价值观、个人成就感和未来发展的多样性。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日益严格的网络安全环境所带来的挑战将持续到明年,甚至更久。然而,尽管如此,约有60%的美国和英国企业仍视中国为其近期投资的三大优先市场之一。在全球经济形式仍不确定的条件下,跨国企业如果想继续在各自行业维持全球参与者的地位,势必要在中国日益复杂的商业环境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