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Deloitte Research Monthly Outlook and Perspectives

视角

2023年中国经济与行业展望

发布日期:2022年12月29日

 

 

经济形势观察

政策助力兔年“报复性消费”到来

2022年底,中国防疫措施出现重大调整,继出台“新十条”后,中国将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于2023年1月8日起实施;多地政府还鼓励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干部职工有序返岗。在近期各类充分的政策支持下,我们原先对于2023年GDP增长4.5%的预测变得非常实际,而不再是被认为过于乐观的。

对于这一系列政策调整,人们普遍关心——1)为什么选择现在这个时间?2)对于冬季流感高发季和放开后的各项应对措施,中国政府准备好了吗?3)中国经济是否会在“报复性消费”的带领下强劲反弹?

回答上述三个问题并不难。理想情况下,中国政府在做出防控措施调整之前,应该做足充分准备;但现实中的决定往往是在各方压力下被迫做出的。从经济数据来看,2022年四季度中国经济正面临房地产困境、出口增长放缓(2023年出口压力可能更大)等几大不利因素;而且中国整体社会已对长期的“动态清零”及其衍生的“过度防疫” 表现出疲惫。尽管如今事后看来,人们认为政府本可以在放开之前做出更多努力,如向老年人推广疫苗接种、集中采购感冒药并以家庭为单位分发等,但金融市场对中国迅速的防控调整做出积极反应,在几周内,几乎所有与中国相关的金融指标(如恒生指数、人民币汇率)都出现了大幅上涨。与此同时,在许多大城市,由于病毒蔓延迅速,大多数尚未感染新冠的人决定减少外出。根据新浪微博上一项参与人数近5000人的调查显示,在河北、北京、湖北、四川和辽宁五地,已有超过60% 的人自述已经感染过新冠。

香港自2022年3月以来的疫情防控经验表明,强制性的疫苗接种会使得感染曲线显著变平。但中国内地面临的挑战是小城市和农村的医疗设施不足(在大多数省份的农村地区,每一千人口拥有的医院床位数只有五张左右) ,而且春节也将带来额外的挑战,因为将有数百万农民工在三年防疫以来首次返乡。在经济方面,假设消费者因担忧病毒传播而有更多观望和焦虑情绪,12月份的数据可能仍会像11月份一样疲软(特别是表现在PMI、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房地产投资方面) 。因此,2022年的 GDP 增速可能会略低于之前的3.5%预测值。

从中国政府的角度来看,能否迎来“报复性消费”并不是唯一的风险。12月15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如果要扭转需求收缩的趋势,那么必须促使私人投资和“报复性消费”尽快恢复。在地缘政治风险日益突显的背景下,稳定供应链则意味着要改善营商环境,即相较于东盟和印度等其它投资目的地(这些地区可能会从中国的供应链转移中获益),中国要依旧维持住比较优势。好消息是,自11月上旬以来,金融投资者信心大幅改善,这得益于防疫政策的调整以及对房地产行业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凸显了中国有能力权衡经济增长与公共健康之间的平衡,也有助于消除投资者对中国政府是否依旧将经济发展作为首要议程的疑虑。

图:防疫政策调整和房地产支持政策促使房企股价回升


数据来源:Wind

消费者面临的主要风险仍然是来自房地产市场的不确定性。我们一直认为房地产行业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概率极低,因为中国政府有充分的手段来防范这种风险;但如果消费者认为房地产作为金融资产的价值较低,他们可能会增加储蓄而不是投资房地产。与大多数国家不同,房地产在中国居民财富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并且中国文化有着强烈的安土重迁观念。当然,住房负担能力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中国主要城市极高的房价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不少年轻人出现“躺平”心态。问题在于,如何在防止房地产泡沫的同时,提高住房自有率。长期来看,解决方案是,地方政府不再依赖土地出让金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但这种转变只有在建立起市政债券市场的前提下才能逐步实现。而从短期来看,稳定的房地产市场是提振消费者信心的关键,这也就意味着有必要持续出台对房地产开发商的支持政策,因为政策的目的是为了保交楼、并鼓励发展健康的开发商增加投资并整合产业。提振房地产市场的任务艰巨,但在一系列支持政策下(如出台信贷政策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发债支持和12月21日证监会表示会重启房企借壳上市),离岸美元债表现出现回升。

假设房地产市场趋于稳定,在进一步的政策支持和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支持下,将出现更强大的房地产公司。随着美联储进入加息末期,中国的货币宽松政策将面临更少约束,就如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已从两个月前的7.3回升至7.0左右。

如果消费者信心进一步提振、“报复性消费”即将到来,中国就可以避免出台大规模刺激基建的财政政策。然而,最大的挑战仍然是重振房地产行业以外的私人投资。正因为如此,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突出强调了民营企业的作用,重申了“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并强调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我们预计,在这些信号出现后,具体措施将陆续出台。例如,教培行业可能会得到恢复。中国政府目前正急切提振消费和私人投资来促进内需,因为2023年外需可能会面临更具挑战性的环境。总而言之,我们预计2023年的 GDP 增长将略高于我们先前4.5%的预测。

能源

坚持打造低碳未来

在中国3060“双碳”目标的背景下,能源和资源行业践行低碳目标不再单纯意味着为排放买单,亦将从可持续发展中获益。以下是我们认为值得关注的几点趋势:

可再生能源加速发展,新一代技术有望量产

尽管存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贸易不确定性,可再生能源仍将继续加速发展,因为能源低碳转型必须同步保障安全供应已成为共识,这使得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扩张成为可能。中国已经设定了到2025年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总量消纳责任权重达到33%的目标,在致力于2025年实现煤炭消费达峰以及2030年实现碳排放达峰的前提下,可再生能源——主要是太阳能和风能——将在未来三年内实现支撑全国用电量增量的70%以上。

可再生能源技术正飞速变革并将在几年内改写市场格局。以光伏领域为例,当前主流的钝化发射极及背面接触电池技术(PERC)已逼近效率极限,而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电池(TOPCon)和异质结电池(HJT)等新一代技术有望在几年内实现吉瓦级量产。隆基绿能的硅基HJT太阳能电池已实现了26.81%的光电转换效率,比主流PERC太阳能电池高出3%到4%。通常来说,转换效率每提升1%,就有可能带动发电成本降低3%。几乎所有的主流厂商在其版图中都布局有类似的高性能产品,赢得竞争的关键在于其需要多长时间来实现合理成本下的大规模量产。

图1. 光伏电池平均转化效率变化趋势


来源: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 德勤研究

电池金属成为投资并购的主要目标

脱碳技术的应用推广及相应原材料的需求增长受到来自中国的极大影响。许多原材料正面临行业的扩产能力已无力满足日益高涨的需求。以锂资源为例,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到2030年锂的开采规模与原材料需求之间可能会存在15万吨的缺口。

中国企业正在海内外积极寻求和收购锂矿项目。2022年矿产企业之间的并购活动相当活跃,自紫金矿业集团于今年1月以7.37亿美元收购加拿大新锂业公司(Neo Lithium Corp)开始,中国的上游锂业公司全年都致力于扩张其海外资产。为保障上游资源供应稳定,下游电池以及电动汽车制造商也提高了其对电池金属的投资力度。今年3月,比亚迪完成了对盛新锂能超过5%股份的收购,而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则于11月被正式确认为斯诺威矿业公司的第一顺位破产重整投资人,后者在中国西南部拥有一座锂矿。

石油公司持续扩大化学品产能

当前每桶原油中约有80%被用于提炼汽油、柴油和航空燃料,剩余部分则被转化为石油化学品。随着对石油燃料的需求逐步下降,更多的原油将会用于化学品的生产。石油公司开始扩大其业务领域以适应全球脱碳化趋势,积极布局投资低碳能源,并加强提高其化学品产能。

图 2. 乙烯、柴油及汽油的表观消费量变化趋势


来源: Wind, 德勤研究

中石化计划投资超过六百亿人民币在天津南港工业园建设由11个项目组成的高端新材料项目集群,作为其中的核心项目,120万吨/年乙烯炼化项目已于今年3月16日启动土建工程。埃克森美孚在惠州建设的乙烯项目则在10月份完成首个急冷油塔的顺利交付,标志着一期工程已接近完工。该项目规划年产乙烯160万吨,预计每年将创造390亿元营收。

这与低碳之间有何关联?石油企业可能将分几步来推动其化学品业务 :首先通过节能增效措施来降低碳排放,其后开发石油化学品的可持续替代品以实现零碳, 最后采用CCUS技术或碳转化技术达到负碳。

循环经济促进二氧化碳再利用

许多公司正在尝试通过利用可再生能源或剩余资源将二氧化碳回收并转化为具有价值和用途的产品,而非仅仅将其捕集后储存于地下。这一方法有助于减少工业中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同时能降低生产过程中对化石燃料的需求。

受可再生能源成本下降以及碳税和其他气候激励措施等诸多因素推动,二氧化碳回收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与此同时,化学家们不断提升底层技术的效率,许多公司开始尝试从生物工艺到电化学电池催化等一系列多种多样的二氧化碳回收技术路线。

位于河南铜冶镇的一家工厂即将建成全球最大的将二氧化碳回收并转化为燃料的装置,该装置将二氧化碳在焦化炉中合成以生产甲醇,预计每年可回收约16万吨二氧化碳,相当于数万辆汽车的排放量。

二氧化碳回收逐步受到关注,围绕其产生的辩论仍在继续。一些人认为回收只是推迟了二氧化碳进入大气,还有一些人则坚持二氧化碳回收制成的产品需求极为有限。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气候效益,将回收的二氧化碳封存在可维持数十年的产品中,例如聚合物和建筑材料,才是更有意义的。

物流

创新驱动,稳定发展

2022年至未来一年,中国宏观经济将在“稳”的总基调下进行深度结构优化,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在此背景下,中国物流服务市场逐步从“高数量”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转变,更加关注科技创新对物流质量的影响,与此同时绿色物流发展已上升为国家行动。

中国物流业将呈现稳定发展趋势。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数据,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247万亿元,同比增长3.5%左右。但受11-12月疫情影响,我们保守预测,2022年中国物流业总额将与去年持平,预计在336万亿元左右。而2023年物流业随着疫情放开实现小幅增长,中国物流业总额将达到350万亿元左右。

图表:中国物流业总额(万亿元)


来源:Wind,德勤研究

中国将建设适配双循环的安全的供应链物流体系。新发展格局中,中国将安全可控的循环生态圈作为发展目标,继续促进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可着力点包括,支持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发展,拓展国际航空、铁路、海运等常态化跨境寄递渠道,重点强化RCEP区域服务网络,推动物流企业从单一供应商服务体系向综合物流服务商体系升级转型。

提升运输产品供给质量,实现交通强国目标。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目标下,完善基础设施布局、深化运输结构调整显得更为重要,这将有助于提升运输产品供给质量,推动基础设施体系高效运行。具体表现为,从布局上完善基础设施的整体功能,统筹规划城乡基础设施网络,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提升农村寄递物流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从结构上深化运输结构调整,强化不同枢纽间的快速货运通道,建设多式联运信息系统,从而实现综合运输效率的提升。

中国将构建绿色物流服务体系。交通物流作为联通生产、流通和消费的重要环节,其可持续发展将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为实现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目标,物流企业仍需打通仓储、运输、包装、回收全链路的多个环节,开展物流业碳足迹认证,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建设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

对中国物流企业的影响
增强端到端一体化物流服务能力

在建设适配双循环的安全的供应链物流体系的需求之下,企业的物流能力发展必然与所服务的产业融合更深,所以这就要求中国物流企业加强“端到端”的能力建设。物流企业在协同推进生产经营的时候,更要加强上下游合作的理念,并提供更精细化与数智化的物流服务。在全球物流服务过程中,物流企业需要进一步高效整合国内外各类资源和要素,提高企业、产业和区域间的协同发展能力,以实现全球供应链管理能力建设。

借助数字化、智能化实现降本增效

数字化和智能化是实现降本增效的关键解决办法,物流企业需要精准把控物流全过程,提高仓储运输数据可视化程度,提高物流系统分析决策和智能执行的能力,以改善物流在生产计划、库存管理、供应商补货、逆物流处理等各环节的经营效率和效益。最终还需打通上下游企业的数据和业务,将数字世界、物理世界、商业和客户体验充分融合,实现更多物流创新应用新模式。

通过兼并收购成长为全球型物流企业

兼并收购是成长为全球型物流企业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兼并收购可以扩大企业规模和渠道范围,增强抗风险能力。当前兼并收购也加速了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显著提升了现代物流企业的建设和发展进程,是物流企业发展的不可忽视的战略之一。今年发生的两起重要并购案例也正证明了这一点。2022年3月,京东物流以89.76亿元收购德邦66.49%股份,双方在快递快运、跨境、仓储与供应链等领域展开深度战略合作。G7物联与易流科技也于今年完成合并,成为行业中唯一具备完整IoT SaaS能力的技术公司。

科技

独立自主,释放科技新动能

培育独立自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数字化产业生态,实现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科技行业的既定方向。2023年将继续关注芯片、核心软件等关键技术环节,对产业链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掌控,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供应链韧性。同时,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性发展,培育如元宇宙, VR场景的经济发展新动能。此外, 技术高管将净零排放视为优先事项。

AI助力芯片设计:更快、更便宜、更有效

当今主要的芯片制造商和设计师正在使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来设计芯片,而未来的芯片会更加复杂,更加依赖人工智能工具。先进的人工智能也将通过电子设计自动化(EDA)云平台提供服务,为小型企业扩大市场、为其发展赋能。在未来,大型半导体公司可以加强其图神经网络(GNN)和增强学习(RL)能力,为顶级客户提供设计和协同设计服务,包括共同开发垂直特定芯片。我们预测,2023年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将在AI工具上花费3亿美元用于设计芯片,这一数字将在未来四年内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到2026年将超过5亿美元,并将创造出价值数百或数千亿美元的芯片。

抗辐射芯片将太空和核能推向新高度

依靠屏蔽、特殊的硅技术或氮化镓(GaN)、碳化硅(SiC)化合物半导体可以实现芯片的抗辐射。我们预测,2023年抗辐射电子市场在全球的销售额将达到15亿美元。无论是在太空中或高轨道,还是在地球上的核反应堆,电离辐射对芯片都是有害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将会导致错误或降低芯片质量。在抗辐射芯片技术进步之前,太空中的芯片甚至比消费类设备上的芯片功能要弱几代。在中国,抗辐射集成电路技术创新已取得诸多成果:成功研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FPGA、CPU等多款宇航核心集成电路产品,已在北斗导航、载人航天、探月等重大航天工程中使用,实现了我国集成电路研制能力的跨越式发展。2023年,中国将进一步推动抗辐射技术的开发和研究,致力于提升抗辐射芯片的国产化率。抗辐射芯片对军事和国家安全也很重要:例如军事监视卫星和核武器。在未来,通过将AI功能与新一代抗辐射芯片集成在一起,空间设备可以自行处理所有高级分析——图像检测、图像分类、自动决策、及时行动。

优质内容将决定VR成败

VR实现增长的关键在于利用虚拟现实独特功能的应用程序。我们预测2023年VR市场将在全球产生70亿美元的收入,比2022年的47亿美元增长50%。90%的收入将来自VR头显的销售,其中1400万台,平均每台450美元,预计将在2023年售出。VR内容(主要是游戏,也包括一些企业应用程序)将在2023年获得约0.7亿美元的收入。到 2023 年,活跃使用的 VR 头戴设备的安装将达到 2200 万台,比 2022 年年中高出近 50%。

2023年的新款VR头显将会提供更高的帧率、更高分辨率的显示器和增强的空间音频。游戏将是VR在消费领域的主要应用之一,特别是第一人称射击游戏、赛车游戏和模拟器等沉浸式类型。对于企业用途而言,VR的发展机遇在于模拟工作体验,通过可视化企业和工业系统来克服距离的挑战。为了推动VR在消费领域的蓬勃发展,专用VR应用程序需要更多创新。截至 2022 年中,VR 应用程序的数量只有几千个,而智能手机应用程序数以百万计。 对于企业用途的VR,鉴于商业应用在短期内仍在发展,领导者应该非常清楚不同应用的独特性以及对设备的适用性。同时,企业需要进一步实现计算、连接、安全性、技术支持来推动VR发展。

元宇宙进一步实现价值创新

目前,大众对于元宇宙的印象和感知更多来源于游戏或社交类的应用,而元宇宙的未来远不止这些内容。我们预计,到2023年,元宇宙的价值在以下五方面将得到进一步实现:娱乐性:游戏和社交等活动,玩家进入其中获得沉浸式逼真体验,产生游戏和社交的体验;体验第二人生:创意协作平台,创作者在虚拟空间里建造自己的个人世界,使得个人有机会体验不同于现实世界的人生;促进现实世界的效率:教育、生产等领域,不受时空限制,升级体验,提高生产效率,增强效果;拥有新的财富:虚拟货币、虚拟物品的交易将在2023年被更多消费者所接受;拥有新的影响力和社会地位:虚拟社区的概念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普及。

而目前,元宇宙仍处于发展的萌芽期,现阶段仍有一些较为突出的瓶颈。在连接入口方面,目前人们进入元宇宙的途径仍以穿戴设备和人机交互为主,未来进入元宇宙和互动方式将更加灵活便捷。AR/VR已朝向轻量化、便捷化发展,我们预计10年内AR隐形眼镜会发展成熟。在信息安全方面,网络安全和数据隐私问题近年来愈发严峻,元宇宙的永续性、实时性、可连接性等特性也说明其中的数据量将在未来呈指数级增长,数据的调取和使用也更加频繁。因此,也要前瞻考虑在发展元宇宙的同时平衡好信息和安全的关系。

科技界正加快气候行动的步伐

根据德勤2022年CxO全球可持续发展调查发现,技术高管将净零排放视为优先事项。我们预期2023年科技行业的气候行动将比非科技行业更快。与非科技公司相比,更多科技公司表示他们的目标是在2030年实现净零排放。科技行业的首席执行官在2030年实现零排放的可能性比非科技行业高13%。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科技行业的领导者将需要考虑如何调整公司的使命、运营、商业模式、产品和服务。1)致力于实现净零排放。关键是明确公司实现净零排放的计划和时间表。领导者应考虑让外部组织验证其公司的减排目标。 2)完善管理和治理。科技公司将需要更新管理和治理,例如设立高级职位来推动气候倡议,将高管薪酬与可持续发展绩效联系起来,并且改进数据管理流程以确保准确的 ESG 披露。3)调整运营和产品。企业将需要更加节能的建筑、设备和制造环节,使用更多的可持续材料,减少旅行,培训员工了解新实践,并购买可再生能源。他们将会选择加倍使用最有潜力减少碳排放的产品与服务。4)解决价值链问题。在科技领域,价值链排放量约为运营排放的7倍。企业可以与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合作,以满足可持续性标准。

汽车

从小众到主流,新能源汽车的规模化之路

2022年中国汽车行业跌宕起伏,供给端经历大宗商品涨价、疫情造成的生产和供应链中断,需求端则受疫情、经济下滑等多方面影响,购车需求和信心减弱。不过随着多地刺激消费举措出台,汽车市场逐步走出低谷,迎来反弹。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一骑绝尘,渗透率从年初的17%,增长至前十月的27%;年销量有望突破560万辆,同比增速翻番。相较之下,燃油车销量已经历三年负增长,2022年下跌幅度有望扩大至13%。燃油车市场的萎缩将进一步带动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升。但前进之路阻碍重重:包括财政补贴退出、矿产资源约束、消费群体多元化需求分散化、以及充电设施数量不足充电效率低等难题。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在突破30%后是迅速突破40%并爬升至50%,还是增长势头有望放缓,呈渐进式递增趋势,行业尚未能达成一致。除中国之外,全球多个国家将淘汰燃油车提上议事日程,而且禁燃令最早将于2030年开始实施,那么新能源车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电网企业、城市运营者是否做好准备全社会转向电动汽车?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成为主流,还需要跨过以下几道坎,而创新技术和新兴商业模式将是重要突破口。

跨越创新扩散曲线。创新产品的扩散往往遵循S型曲线,一项处于技术萌芽期的行业吸引的大多是早期尝鲜者,但随着技术成熟、成本下降,越来越多主流消费者将转化为用户。新能源汽车以面向早期尝鲜者为主,因此产品定位多突出差异化和个性化,这部分人群接受新生事物的意愿度和宽容度更强,支付能力也更强。但当新能源汽车普及率提升后,主流消费者将成为目标人群,这部分消费者更注重可靠性和性价比,且对新技术往往不拥有高容错度,因此如何满足主流消费者的需求成为主机厂在新能源汽车普及阶段需要思考的关键议题。

打破资源约束。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上涨,建立一条安全、稳定和可持续的动力电池供应链成为全球争相关注的焦点。围绕动力电池的供应链矛盾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供给紧缩、资源分布不均衡、矿产活动的负外部性。碳酸锂价格在过去两年上涨了10倍以上,尽管分析认为随着新锂矿项目投产,最晚2025年锂资源供给短缺局面将得以缓解;但从长期看,锂资源或面临长期供应不足(如图1)。

图1:全球锂资源供给和需求增长趋势(2020-2030年)


数据来源:JP Morgan

电动车作为全球交通部门脱碳核心举措,其需求的增加将推动上游矿产活动变得更频繁,如何确保负责任且低环境影响的采矿也成为电动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供应链的约束不仅影响了电动汽车价值链的利润分配,并且严重制约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长远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要建立经济和环境均可持续的供应链,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 建立围绕电动汽车的循环经济。政策和资本正推动电池循环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例如,欧盟新电池法案对动力电池的回收率和再生利用率都提出了最低阈值要求;中国政府也在加快制定动力电池回收管理办法和相应标准。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吸引了主机厂、电池企业、第三方回收商等对电池回收业务的投资。新兴投资主要流向了专注更环保的回收技术和创新模式的企业。
  • 确保当前资源获取方式的可持续性。电动汽车发展初衷在于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但电动汽车对稀缺矿产的高消耗,使其陷入另一种资源依赖。而这些矿产资源的开采所产生的环境影响和碳足迹远比燃油车上游活动更高。欧洲主机厂和电池企业已经开始行动,投资可持续的矿产开采。包括宝马、通用、福特等欧美主机厂均和采取直接提锂技术的公司签了长期供应协议,该技术比传统提锂举措的碳排放要低90%以上。
  • 积极关注替代技术的发展和商业化路线图。随着资源端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产业链开始研发锂离子电池的替代技术,包括钒液流电池、锂硫、锂空电池均受到了行业关注,但目前尚未有一项技术路线能完全替代锂电池;最寄予厚望的是钠电池,但也源于能量密度低、循环寿命但等瓶颈不能实现对锂电池的替代,不过有望随着规模化的推进率先在入门级纯电产品中实现量产。

化解充电难题。自新能源汽车发展以来,充电难题始终未消退,充电基础设施不足仍是影响电动车更大范围普及的一大制约因素。从数据看,国内充电桩保有量在过去7年间增长6倍,达到了449万个,车桩比从2015年的5:1,降低到2022年前三季度的2.6:1(如图2)。但数据背后,却是私桩配建率低、公共桩数量少且分布不均衡等难题。

图2:新能源汽车车桩比变化


数据来源: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

随车建桩率在2021年之前长期低于20%1,私人充电桩的建设面临客观条件(包括停车位、小区电力扩容等)的限制,据统计中国家庭具备私人固定停车位的比例不到15%,意味着约4.2亿中国家庭不具备安装充电桩的条件。此外,充电便利性和充电时间也成为阻碍消费者购买电动车的重要因素。新能源汽车行业企业正致力于以下举措来打破充电障碍:

  • 共享私人充电桩,让存量资源流动起来,补充公共桩不足局面
  • 增加对公共充电桩建设高压充电设施的激励,提升充电网络中快充桩的比例
  • 为公桩运营商建立多渠道的盈利来源。目前国内充电桩运营企业除国家补贴外,主要靠电费差价和充电服务费作为收入来源;但由于充电桩利用率低、充电技术迭代(意味着更多资本开支),充电桩运营企业尚未实现大规模盈利。未来如果电桩企业能参与电力现货交易、辅助服务,有望提高其内部收益率

应对电网过载。随着高比例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大量接入电网,电网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面临不小挑战。电动车作为大功率的用电设备,其充放电时间也具有高度随机性和无序性,当一定数量车辆集中充电时,所在区域的配电系统将面临超载风险。据国网研究院预测,电动汽车无序充电将导致2030年全国峰值负荷增加1.53亿千瓦,相当于当年峰值负荷(无电动汽车充电情景)的13%2。除增加负荷峰值外,当前主机厂均在布局800V超充基础设施,快充技术将增加电网的瞬时供电压力。这一背景下,双向充电技术(V2G)和虚拟电厂进入新能源主机厂视野。目前,国外多家主机厂正在探索V2G技术,它允许电动汽车车主根据电网负荷、电价等因素优先安排充电时间,例如在夜间电费低、电网负荷低的时候充电;而在电费较高、电网较紧张的高峰时段,智能地暂停或减少充电功率,或是将车辆多余电力反哺电网,参与电网削峰。从用户角度看,消费者能够利用电网的峰谷电价来降低充电成本,同时参与电网的调峰辅助而获得额外收益。

零售

消费复苏形势逐步明朗

疫情爆发已近三年,中国消费市场经历了诸多变化。零售方面,随着消费者习惯在疫情影响下逐渐线上化,国内线上消费规模持续扩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2022.1-11月,线上实物零售占比由2019年20.7%升至27.1%。同时,疫情反复冲击下,线下业态客流下降,线下零售恢复缓慢。据赢商网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购物中心日均客流量较2021年前三季度下降7.5%。2020至2022年11月间,线下商品零售额有14个月同比出现负增长3。消费品方面,可选和必选消费持续分化。疫情爆发以来,食品饮料、日用品等基本生活类消费保持稳定增长。可选消费方面,非生活必需类商品销售持续受到疫情的冲击。在此情形下,消费品零售行业亟需新动力来发展消费新增量。

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子类目占比和增速情况


来源:国家统计局

进入12月,国务院出台《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并提出将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同时,国内将从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以上措施都有望促进居民消费信心的回升。预计2023年消费将进一步复苏,零售和消费品市场趋势如下:

后疫情时期消费热情回归理性,可选消费将逐步反弹。随着各地防疫政策逐步优化,接触式的消费场景将逐渐恢复。预计未来一年,服装鞋帽、化妆品、奢侈品等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和餐饮娱乐等线下服务消费将实现复苏。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经历了疫情接连的影响,消费者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对未来收入预期相对保守,且在优化措施下,部分消费者仍然担心感染风险。因此,消费者的消费态度将逐渐回归理性,短期内不太会出现报复性消费。

线上实物零售增速放缓,线上线下业态加快融合寻求新增量。随着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趋于饱和,电商红利下降致使线上渠道获客成本高企,传统消费品零售行业面临巨大的挑战,电商、线下零售和餐饮行业亟需新模式推动行业实现后疫情时代的复苏和突围。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为8.41亿,较2021年12月下降153万。以美团、京东达达、饿了么为代表的即时零售因满足了消费者即时性、线上化的需求,正迎来快速发展;未来一段时间,伴随着“懒人经济”下消费者对于线上下单、即时配送模式的依赖度增加,同时其对于即时配送的需求也将从餐饮外卖逐渐延伸到日用必需品以及生活方式类非必需类商品。从供给端来看,随着数字技术推动下,供应链和履约能力的逐步完善,即时零售的参与者将从商超、便利店、夫妻老婆店、零售品牌,逐渐向专业店、专卖店、购百等更多生活方式类业态延伸。

与此同时,2023年消费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 践行可持续发展路径成为行业“必选项”。随着政策端倡导绿色消费、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深入,消费者正在将产品的可持续性作为消费决策的重要考量。在此趋势下,加快践行绿色责任,将绿色理念根植于生产和产品中的消费品和零售企业将在未来获得更多政策支持。
  • 乡村振兴背景下,下沉市场继续释放潜力。今年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战略。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将促进城乡人员和资源的双向流动,同时优化各层级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消费供给, 更有效地推动消费下沉 。后续针对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等促进消费扩容的政策实施将继续利好提前布局下沉市场、关注下沉市场消费者需求偏好的升级类消费品、电商平台及线下零售企业。
  • 加强消费者数据安全保护。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安全面临较大的挑战。如大数据“杀熟”等行为损害了消费者权益。二十大报告也进一步强调提出以人民安全为宗旨。随着《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政策的出台,将进一步规范和监管市场。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消费者数据的保护,避免消费者数据泄露带来的负面影响。

政府及公共服务行业

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基建投资强调质量与效益

“二十大”召开后,一系列聚力经济建设的政策举措陆续出台,稳定经济增长被赋予更高的重要性。2022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3年经济工作目标是推进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政务信息化、城市数字化转型、新型城镇化、开发区集约化发展等政府重点工作领域将继续推进深层改革和提质增效,向高质量发展稳步迈进。

政务信息化高速成长,迈入大数据一体化新阶段

政务信息化历经十余年发展,由数字服务向数据赋能稳步迈进。政务信息化将在“政务服务一体化”的基础上,通过政务大数据的管理、归集、治理、分析,进一步实现“政务大数据一体化” 。2021年,国家明确提出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同时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充分盘活数据资源价值。2022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进一步聚焦政务大数据的生产要素价值,要求建立覆盖国家、省、市、县等层级的全国一体化政务数据目录,形成全国政务数据“一本账”,支撑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数据有序流通和共享应用。在数据运营层面,按照“管运适度分离”原则,支持具备条件、信誉良好的第三方企事业单位开展运营服务。2023年,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将聚焦摸清政务数据资源底数、改善数据质量,完善人口、自然资源、电子证照等基础库和医疗健康、社会保障、生态环保等主题库,有效满足数据共享需求。

新基建投资继续加码,夯实城市数字化转型底座

新型基础设施正在帮助中国从全球数字化转型的追赶者向引领者转变。我国在2019年将“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历经3年的探索和发展,在2022年召开的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目标。近70家中央企业宣布在新基建领域加大布局,在未来五5年规划投资项目1300多个,计划总投资超过10万亿。国家要求适当扩大专项债支持领域,优先考虑将新型基础设施项目纳入专项债支持范围。2022年下半年两批合计7400亿元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为政府专项债项目提供资本金,促进更多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在2022年和2023年形成实物工作量,包括5G基站、数据中心、智慧道路等。这些项目作为数字化转型的硬件基础设施,为智慧城市应用数字孪生、深度学习等前沿技术创造了前提条件。2022年下半年深圳、上海、重庆等多个城市发布智慧交通相关规划,上海临港新片区更是提出2025年前产城融合区的骨干道路车路协同覆盖率要达到100%,预计23年各城市智慧道路、车联网示范区等项目加速落地,推进城市道路智慧化改造,同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支撑自动驾驶加快实现。

深入实施城市更新,政策发力补县域短板

在城镇化增速继续放缓的大背景下,城市群和大都市圈位势持续上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为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城市更新是提升大城市城镇化质量的重要途经,住建部总结了城市更新试点城市的经验做法,于2022年底发布《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一批)》。《清单》从城市统筹机制、城市更新模式和配套支持政策三个角度,给出了北京、上海、重庆、苏州等城市的经验做法,预计2023年面向全国更多城市推广。此外,中国常住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4.72%,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46.70%,在过去十年里二者之间一直存在16%-18%的差距。为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县城将承担起容纳更多农业转移人口的任务,县域城镇化迎来加速。国家22年多次强调要推动县城补短板强弱项,重点指出了交通设施、水利设施、安置住房、园林建设四个大的基建发力方向。预计23年国家会综合采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基础设施REITs等多元化资金确保县域城镇化顺利开展。

2012年-2021年全国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德勤分析

推广“工业上楼”,产业园区进一步集约化发展

产业园区正在步入存量时代,大中型城市工业用地愈发紧张,需要更高效的土地集约化利用方式。广东省产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始于2005年试水“工业上楼”4,历经十多年发展,“工业上楼”已在珠三角全面开花。在自然资源部评价的430个工业主导型国家级开发区中,参评的广东省开发区工业用地综合容积率为1.0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0.16,其中粤东地区的开发区更是达到1.81,大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单位用地税收贡献方面,参评的广东省开发区工业用地地均税收和综合地均税收达到1588万元/公顷、1106万元/公顷,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34倍和2.05倍。党的二十大召开后,深圳市提出未来五年每年建设“工业上楼”厂房不少于2000万平方米,广州市黄埔区则出台新政策,允许普通工业用地基准容积率上限可达3.5-4.0,推动建设“摩天工厂”,继续加码“工业上楼”。广东经验为国内其他城市的产业园集约化发展提供了参照,北京、上海、苏州等城市的部分生物医药园区已开启“工业上楼”试点,预计23年将有更多长三角产业园和京津冀产业园加入推广。

广东省开发区地均税收水平与全国开发区地均税收水平


数据来源:国家自然资源部,德勤分析

生命科学与医疗

健康中国发展的新拐点

2022年的中国生命科学与医疗行业经历了较大的变动。在基础研究和研发方面,药监局陆续出台多项文件推动原创性创新的发展;医疗价格改革的推动进一步深化,国家和地方集采的实施愈发频繁;资本市场进入冷静期,直到2022年11月上旬开始出现反弹。进入2023年,随着全国各地的防疫政策陆续优化,地方医疗资源的调度和利用变得更加重要,同时经济复苏下将带动健康中国的建设加速和线下医疗的恢复,从而带动生命科学领域商业合作新机遇和消费医疗的需求增长。

图一:中国生命科学与医疗资本市场指数变化(A股和H股)


来源:Wind, 德勤研究

随着中央国务院在2022年12月7日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全国各地陆续响应并调整防疫政策,对于核酸检测和风险区域划分进行了详细的规范和优化,全国正式进入后疫情时代。然而,后疫情时代下的公共卫生资源压力将成为全国各地首当其冲要面对的挑战。根据卫健委公布,目前我国每千人口医疗床位是6.7张,每10万人口的重症医疗床位不足4张,突显出医疗资源与患者人数的不对等情况严重。随着全国各地防疫政策逐步调整优化,跨省间的人群流动加大或将带来短期内新冠肺炎确诊人数的上涨,进一步加大医疗资源和人力的负担。

此外,对如老年人口等特定人群的疫苗保护率的提高需要全国上下共同加快推进。截至2022年11月,全国60岁以上人群疫苗接种/全程接种/加强针接种人数占总老年人口的90.7%、86.4%和68.8%;80岁以上的疫苗接种/全程接种/加强针接种率则仅有76.6%,65.8%和40.0%。在2022年的新冠感染死亡比例中,未接种疫苗的老人占最大比重。对此,今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加强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方案》,要求加快提升80岁以上人群接种率,继续提高60-79岁人群接种率,以实现覆盖面更大和保护力度更大的全人口疫苗防护罩。

展望2023年,根据十月份的二十大报告,健康中国的建设将进一步提速,重点关注供需两端的改革推进,主要聚焦在以下二个层面:

  • 加深医疗价格改革:医疗价格改革将在2023年进一步加深,尤其在新一轮的医保谈判中加入了新的竞价规则,提高非独家药品间的价格竞争,对集采政策进行补充和完善。新医保支付方式的落地将更好的降低医保基金和患者的医疗经济负担。同时,国家集采覆盖产品种类稳定扩张,地方集采持续进行对生物药、中成药和大型医疗设备等的探索性集采方案,预计将在短期内快速扩大全国集采的覆盖面。

图二:药品带量采购和医保目录动态更新成果


来源:公开资料,德勤研究

  • 完善多元化支付体系:中国的医疗保险支付体系呈现阶段性发展,目前已经实现广覆盖性和提高可负担性。在2023年,多元化支付体系的优化方向将放在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医疗支付体系,重点从最高层面来统筹医疗支付体系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深化医保基金和商业保险及惠民保等产品的互助互利来提高和确保未来对高价创新药物的支付能力。

在国产替代进口基调不变的发展下,2023年外资企业的本地化部署将加速,寻求与本地企业构建多元化战略合作,来加速高端产品的引进和本地生产布局。2022年11月9日,国家财政部表示将积极推动政府采购高水平对外开放,保障内外资的公平竞争 。在2022年7月国家财政部发布《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再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中明确“对在境内生产的产品达到规定的附加值比例等条件的,应当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享受评审优惠”,意味着在中国境内实现生产制造的外资医疗器械企业也将获得相关的支持。2021年10月,国家财政部就已经发布《关于在政府采购活动中落实平等对待内外资企业有关政策的通知》,明确不得区别对待内外资企业在中国境内生产的产品,意味着只要是在中国境内生产的医疗器械产品,不论是内外资企业都可以在政府采购中享受同等待遇。因此,为了深化在中国医药市场的布局,外资企业陆续加大本地化布局和寻求本地战略合作,尤其在“双循环”的发展基调下的十四五时期,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的合作将带来1+1大于2的效益,有效在加速本土布局的同时助力本土创新产品出海国际。

随着经济回暖和线下医疗服务的复苏,消费类医疗服务的需求呈现快速增长,预期在2023年有机会进一步扩张。

  • 在后疫情时代,医美行业监管持续加强带动了行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以及多款医美相关的创新再生医学产品也于2021年下半年陆续上市,如“童颜针”和“少女针”。在创新产品陆续上市和行业规范化提高双重加持下,以及防疫政策的优化,高消费属性的医疗服务需求将快速增长。
  •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慢病管理需求和疾病预防意识的提升持续推动数字医疗高质量发展。在2022年,“亚健康改善服务”(55.9%)、“家庭健康管理式服务”(37.1%)和“慢病管理”(32.8%)占据数字医疗中使用的健康管理服务类型的前三名5 。未来对于数字医疗和智能可穿戴设备的需求预期会有快速增长,活用数字科技能有效降低医患交流的时空成本,成为未来医疗资源负担的解决方案之一。

金融服务

需求修复释放新机遇

2023年,实体经济回暖将修复投资和消费需求,推动社会融资重回稳定增长轨道,对银行业带来正面效应;同时,个人养老金业务启动、债市进一步开放也持续为中国金融领域带来新的活力。

融资需求修复在即,“M2-社融”裂口趋缓

2022年全年宽货币宽信用,但防疫限制导致需求疲弱并伴随房地产领域风险事件频发,月度融资数据持续低于市场预期,并且波动非常大。

展望2023年,防疫政策有望逐步放开,随着中国宏观经济持续复苏,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需求有望恢复,特别是房地产领域的一系列金融支持政策逐步显露成效。据此,预计2023初至上半年,信贷及社会融资数据将加快反弹,至高点后增速逐步趋缓;届时,融资需求的修复也将带动贯穿2022年全年的偏宽松货币政策逐步退出,广义货币供给M2增速顺势回落,自2022年4月开始的“M2-社融”剪刀差裂口也将缓和,或整体恢复至社融增速略高于M2增速的常态化水平。

图: “M2-社融”增速—剪刀差裂口趋缓(%)


数据来源:人民银行,Wind

经济修复利好资产质量,银行业以量补价稳定盈利

经济是金融的基础,银行业总资产在中国金融体系中占比超过90%,银行业是中国经济的压舱石。2023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企稳,将正面利好银行业资产质量改善。2022年实施的各类宽信用政策工具仍将延续至2023年,包括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以及金融稳地产16条、民营房企发债融资安排等。实体经济领域获得资金支持,企业经营状况改善,对银行业资产质量将带来正面效应。

银行业不良资产情况延续“一升一降”趋势。疫情爆发以来,信贷投放加大,使得不良资产规模上涨;但受益于信贷资产规模扩张、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加大等因素,不良资产率自2020年三季度末高点1.96%持续滑落,至2022年三季度末降至 1.66%,这已经是2015年的水平。展望2023年,银行不良资产压力有望继续减轻,进而可减少拨备计提,释放更多资金增加信贷投放,以量补价稳定盈利——扩大信贷规模,减轻低利率环境下息差收窄对盈利的影响。据二十大确立的现代化经济建设目标,银行业将围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提供金融支持。

此外,近期金融对房地产的授信支持将增加大行的房地产开发贷敞口,但六大行有充足资本和盈利计提拨备,不会构成负面影响;但部分中小银行仍面临压力,房企贷款敞口或持续侵蚀其资本。

万亿规模个人养老金业务正式启航,银行、理财、保险、基金均有可为

2022年11月4日,五部委印发《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银保监会、证监会陆续发布配套文件,对银行、理财、保险、基金等参与个人养老金业务做出了明确规定。11月25日,人社部宣布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全国36个试点城市、首批23家银行启动实施。在试点城市参与基本养老保险的居民可在银行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其资金可购买符合监管规定的养老理财产品、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并投资公募基金等。个人养老金账户由个人主导,自愿缴费和投资,并享有节税优惠。未来,金融机构需强化投资研究能力开发多元化商业养老金融产品,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客群需求。

个人养老金业务即商业养老金融,补齐了我国养老保险体系中第三支柱短板。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目前已积累了5万亿规模养老责任准备金,中金预计到2030年个人养老金规模有望迎来1~3万亿元的增量资金。除了本土各类金融机构,外资公募基金正在跑步入场。11月,路博迈成为贝莱德之后第二家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公司。国外商业养老金运作的实践经验有助于带动中国个人养老金市场加快发展,彰显金融开放的效果。中长期来看,中国个人养老金业务将为资本市场注入长期稳定的资金,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支持企业直接融资,债券市场进一步开放

2022年5月,人民银行、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公告,确立“一套制度规则、一个债券市场”原则,正式迈出债券市场整体制度型开放的重要一步,同步推进银行间和交易所债券市场对外开放。11月18日,央行、外汇局发布规定,明确境外机构投资债市的资金跨境管理办法。

中国债券市场规模自2016年起稳居世界第二,目前,债市余额逾140万亿元人民币,外资持债比例不足3%。中长期来看,推动债券市场开放有利于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服务实体经济:一方面,经济转型升级需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通过降低实体经济对银行间接融资的高度依赖,可降低银行体系风险集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另一方面,债券市场开放将提升人民币资产的国际地位。与股票市场相比,债市容量大、市场波动小,可吸纳较大规模境外资金,而不会对资本市场和宏观经济造成重大扰动。中长期来看,以人民币计价的离岸债券市场将畅通跨境资金循环,有望逐渐推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1 虎嗅网,2022, 一个充电桩难倒电动车,
https://www.huxiu.com/article/713124.html

2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2018,电动汽车发展对配电网影响及效益分析
 

3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子类目计算所得。

4 “工业上楼”是一种让企业在高层楼房中进行工业生产的新型产业空间模式,集研发、办公、生产于一体,可在不改变工业用地性质的前提下,提升楼宇的容积率,适合承载电子产品组装测试、生物医药等轻型产业。

5 艾瑞咨询, 《中国在线医疗健康服务消费白皮书》, Sep. 2022

此内容是否提供了您需要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