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稿

开放政策下外资险企在中国的新机遇

未来三到五年将成为外资险企开发中国市场的关键时期

  • 2019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年保费收入达到4.3万亿人民币(0.63万亿美元),但在保险深度上仍与发达国家有明显差距
  • 外资险企如今可通过更多途径进入/重新进入中国市场,把握中国对外开放新政所带来的红利
  • 外资险企的竞争可以促进内资险企学习借鉴国际领先企业的市场实践,推动中国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
     

发布日期:2020年6月23日

随着中国进一步放宽保险行业外资企业准入条件,中国保险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变化。2019年,在华外资/中外合资险企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9.9%,是中资险企增长率(12.2%)的两倍以上。外资/合资险企总体市场份额也同比上升了一个百分点,达到7.2%。

德勤中国今日发布《开放政策下外资险企在中国的新机遇》白皮书,深入分析和探讨了中国保险市场的巨大增长潜力。

对外开放新政包括:不再要求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险企经营年限达30年以上;取消了针对合资险企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允许外资险企100%控股;删除了仅针对外资险企的管理细则,采用统一的监管规定。

德勤中国保险行业主管合伙人黄逸轩认为:“随着宽松准入政策的落地,外资险企的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高。外资险企进入中国市场,可促使内资险企更好地借鉴国际优秀险企的市场实践,从公司治理、风险定价、投资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塑造优势,缩小与成熟市场的差距。”

白皮书指出,外资险企在华开展业务长期面临两大制约因素。首先,外资险企需满足一系列要求,其保险牌照申请才能得到受理,从提交申请到最终批复可能需要几年时间。获得保险牌照后,外资险企在中国不同地区开展业务还需满足区域性监管要求。如果想在全国十个以上省市开展业务,至少需要3-5年的准备时间。其次,对于在中国市场尚未开展业务或并未建立合作关系的外资险企,如果想要构建覆盖多个省市的直销和代理人网络,需要3-5年甚至更长的建设周期和大量的前期投入。

新政颁布以来,已有多家外资险企尝试通过加持其在现有合资企业的股份,成为主要控股方。另外一些外资险企则通过收购、合资、战略合作的方式建立外商独资或外资控股保险机构。虽然现在评估新政给保险牌照申请和审批带来的影响还有些早,但在2019年获银保监会批准的36个重要事项中,已有15项与外资险企相关。

德勤中国金融服务业财务咨询主管合伙人陈尚礼认为:“开放新政之下,外资险企将有机会重新考量其在华业务模式。如何把握新的政策红利,应该是众多外资险企目前考虑的问题。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内资保险企业往往拥有比较复杂的股权结构。这增加了收购的难度,需要收购方尽早开展与各方股东的磋商和尽职调查。”

陈尚礼补充道:“通过与中国优秀的保险科技公司合资/合作,外资险企可以快速获取百万甚至千万级的客户数据,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开发定制化产品,进行精准营销。”

同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线上保险销售规模迅速攀升。疫情正加速传统险企业务模式的转变,这会推动外资险企与科技平台间更多的合作。

黄逸轩总结道:“相信未来三到五年将是外资险企进入中国的关键时期,不仅是新政的颁布与实施落地,还有很多中小型险企面临经营压力,寻求新的投资和业务突破,这些都将给外资险企带来更多的市场机遇。”

此内容是否提供了您需要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