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A股通》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投资环境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前瞻(上)

近年来,中国企业在国内资本市场不断扩张的同时,还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寻求并购契机,渴望获得优质资产,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与此同时,企业还要迎来国际和中国大陆资本巿场带来不同的机遇和挑战。在本期《A股通》中,德勤中国全国上巿业务组A股资本巿场服务团队将会为大家逐一剖释。

首先,我们应放眼注意,目前中国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时,国际和中国大陆投资环境中的多个机遇与挑战:

点击放大图片

 

一、我国海外并购现状

中国企业想要顺应新一轮海外并购热点的潮流,洞悉投资环境中的机遇与挑战就显得尤为重要。

点击放大图片

1. 交易总量呈大幅增长

近年来,中国企业经历了由自身改革到合作改革的过程,逐步把眼光投向国际市场,寻求更多跨境合资合作。2016年一整年内,中国企业已经宣布且有资料可查的海外投资并购交易达到438笔,较2015年的363笔交易增长了21%;而累计宣布的交易金额为2,158亿美元,较2015年大幅增长了148%,达到历史峰值。

2017年上半年,在政府的调控下,海外并购逐渐回归理性,交易额有所下滑,但长远来看,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浪潮,中国大陆不断创新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为巨额海外并购交易提供了可行性,海外并购前景依然乐观。

2. 民营企业成交易主力

从2016年的数据来看,民营企业交易数量较上年增长三倍,并首次在交易金额上超越了国营企业,根据2017年第一季度的数据分析,83%的海外并购交易都由民营企业参与发起的,民营企业已成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主要推动力量。民营企业兼具活力和流动性,近年来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迅速,当海外并购有例可循,民营资本向境外流动成必然趋势。

3. 并购领域多元化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进行,消费品和工业产品依然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主要领域,占每年成交量50%以上,但能源等传统领域已逐渐向科技、媒体和电信、房地产、金融等新兴领域过渡,科技、媒体和电信更是在2014年超越能源,成为海外并购成交量第二的行业。从产业的角度来看,中国政府对“一带一路”国家的海外并购主要集中于能源和电力产业,以及工业和金融服务业领域。

 

二、国内政策及监管要求

国内监管环境的现状是:方向上的支持方式上的限制

我国政府对海外并购的监管总体呈现与时俱进、宽严结合的状态,近年来国家各部门陆续配套出台了以下政策:

发布时间

颁发部门

政策  

内容  

2014年
4月8日

国家发改委

《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 

规定了国务院、国家发改委、省级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对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的权限,以及核准和备案的程序及条件

2014年
9月6日

商务部

《境外投资管理办法》

规定了适用于商务部和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实行备案和核准管理的企业境外投资的不同情形

2015年
2月28日

国家外汇管理局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简化和改进直接投资外汇管理政策的通知》

将“外汇登记备案制度”改为银行直接办理,同时强调了银行在直接投资外汇管理中合规意识、培训指导和事后监管的提高

2016年
6月29日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完善关联申报和同期资料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

对关联申报、国别报告进行了更为详细规定,加强了对于跨国企业集团的管理,强调了对于转让定价的报送要求

2017年
1月18日

国资委

《中央企业境外投资监督管理办法》

对中央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及责任追究机制做出具体规定

2017年
6月12日

财政部

《国有企业境外投资财务管理办法》

对国有企业的境外投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作出具体要求

2017年
8月4日

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人民银行、 外交部

《关于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境外投资方向的指导意见》

主要对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境外投资进行了限制

 

对于在A股上市的并购方,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会”)及两大交易所也出台了相关规定:

2016年9月8日,证监会修订颁布了《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在2008年版本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更新和补充,就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的原则、标准、程序、信息管理,以及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同时特别针对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和重大资产重组后申请发行股份或公司债券作出了规定。

另外,《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6号——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申请文件》、《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信息披露工作备忘录第1号至第6号》、《上市公司业务办理指南第10号——重大重组停牌及材料报送》及《信息披露业务备忘录第13号——重大资产重组》等等规定也对重大资产重组的披露要求进行了详细规范。

那么,企业应该如何在当前针对海外并购的监管政策和限制,还有环球经济及政治环境下,能够长期成功步入国际资本市场?全国上巿业务组A股资本巿场服务团队会在下一期《A股通》与大家再进一步分析。

此内容是否提供了您需要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