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中小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的束与释
德勤观点
资管新规、理财管理子公司的建立、理财业务的净值化转型正在深刻影响和重塑银行的理财业务,也对中小银行理财和储蓄业务产生了冲击也带来了挑战。
应对可能带来的吸存压力,开办结构性存款业务可能是中小银行在建立自身理财子公司之前、中短期内易于开展的应对之策。为了具备结构性存款业务能力,银行应申请具备金融衍生业务资格,加强资金业务各项能力建设,在变革中寻找业务新天地。
一、理财子公司纷纷开业,中小银行存款业务承压
二、应对中小银行的揽储压力,结构性存款产品应该有姓名
旧有模式的理财发行规模持续压缩使中小银行承受比大型银行更多的揽储压力。
☐ 一方面,中小银行面临与大银行同样的监管要求,这就使得原有的理财业务进入“限期清零”的倒计时阶段。但是对旧有的理财业务模式进行替代模式,即理财子公司和净值型产品的完整运营机制的建设对中小银行而言,存在“三高一长”(即建设成本高、人才要求高、维护成本高、建设周期长)的特点,难以短期投产、见效。
☐ 另一方面,面对竞争对手采用互联网和移动端平台大规模推广,利用优势产品掐尖获客,上线、迭代速度快,来势迅猛,使得中小银行存款承压、猝不及防。这种情况下使得中小银行面临比大行更高的揽储压力。
面临这样的压力,中小银行有什么样的应对策略呢?
德勤风险咨询的专家认为,发行结构性存款或能成为中小银行可以采取的 “速赢”举措之一。
截止至2019年6月30日,存续的结构性存款产品数量共计2449支。其中,股份制银行发行量占比最大,约46%;国有银行发行量占到38%,中小银行(城商行与农商行等农村金融合作机构)与外资银行发行占比分别约9%和7%。可见中小银行结构性存款产品发行提升空间较大。
从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结构性存款余额占银行存款余额比例持续走高。2008年央行按照资产规模超2万亿为标准定义大型银行,2019年3月末大型银行持有的结构性存款余额占存款余额总量的4.8%,近4万亿人民币;同期,中小型银行结构性存款余额占总存款余额约9%,余额超过7万亿人民币。
三、3问结构性存款
四、持续建立做大做强金融市场业务,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的坚实基础
与业务专精、资源雄厚及管理成熟的大型商业银行不同,中小银行要开展结构性存款业务除了有明确的银行业务发展战略支持外,也要对开展结构性存款业务相关流程、工具、人才、风控和管理架构等方面的能力体系有深刻的认识。德勤将围绕金融衍生业务开展所需的必要能力和关键能力切入阐述。
从本质上讲,金融衍生工具是结构性存款产品的核心内容或核心条款,金融衍生工具的应用和管理水平也代表着银行对此类产品真实的运作情况。企业客户和个人高净值客户均有资产增值保值和抵御风险的基础需求,中小银行通过必要能力和关键能力的提升,增强结构性存款产品管理能力,满足客户保值和风险需求及在同业竞争环境下缓解储蓄压力。
必要能力
必要能力是指中小银行开展金融衍生业务需要具备的各项条件。包括,市场研究、业务人才、风控技术、科技支持以及业务运营流程和管理架构。
- 市场研究方面,银行需具备与货币市场、外汇市场相关的宏观和微观研究方法以及必要的研究工具。对内向决定层提供本机构对金融市场研究洞察,对外向客户提供市场信息和趋势建议。
- 业务人才方面,银行招募和培养金融衍生业务管理和金融衍生交易的专业人才。尽管银行会对结构性存款中内嵌的金融衍生部分找其他同业机构平盘或委托其他机构代理平盘,但其交易实质和策略完全依赖第三方的方案,中小银行前台部门的自主研判不足。
- 风控技术方面,风险管理早已不再是应对监管要求的管理动作,更多是作为本行管理层和决策层事前决策的建议和观点的重要输入依据。金融衍生品业务对银行风险管理的技术要求较高,中小银行在重视业务拓展的同时也应当重视风险管理环节的资源投入。
- 科技支持方面,信息科技驱策银行业整体发展。“科技兴行”不再只是大型银行的发展战略,中小行在信息技术方面投入的必要性不言而喻。
- 业务运营流程和管理架构方面,清晰的运营流程,明确的职责划分是所有业务顺利开展和有效管理的基本保障。尤其在金融衍生交易发起、授权审核、限额调整和批复、交易清结算等重要流程环节基础上设定各岗位的职责和日常汇报及重大事件的汇报路线和反馈机制。
关键能力
关键能力是指中小银行在同等群体竞争中建立可持续优势的能力。就结构性存款业务而言,在提供相应产品外,如果中小银行能在产品设计、市场研判和风险管理等视为关键能力的领域投入资源,并作为综合服务输出给客户,不仅满足各类客户的资产保值和风险管理的基本需求,同时也提升中小银行的业务实力和品牌。
结语
监管驱动下银行理财业务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小银行在殚精竭虑地争夺存款时,也应正视和提升业务能力短板壮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