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公私合伙制 ?

文章

什么是公私合伙制 ?

公私合伙制(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PPP)是指政府机构与私营部门主体之间的合同约定,其允许私营部门更广泛地参与从事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参与合作的私营部门需承担一定风险和管理职责(世界银行2012)。此举既能将部份风险转架私营机构,同时也可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私营部门的职能包括为项目提供融资、设计、建造、经营、管理和维修等服务。

公私合伙制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用于建造经济和社会基础建设,并且已被广泛运用于全球过半数以上国家。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经济基础设施的建设,如道路,桥梁和公共交通系统,它也可以用于社会基础设施,如学校,监狱和医院等。

公私合伙制在中国的发展始于八十年代后期,而2014 年则被视为公私合伙制模式在中国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国政府发表过很多重要文件鼓励私人投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发改委建立PPP项目库,为有需要的私营机构提供支援,培训及咨询等服务。同时,发改委亦公开发布了1043个PPP项目,总投资约为1.97万亿元人民币。毫无疑问,2014年对于中国的公私合伙制是重要的一年,众多不同元素让公私合伙制模式蓬勃发展。

在中国的 PPP项目将会涉及政府机关、 金融机构、 项目投资者和工程总承包商,他们都会受到各种协议和合同的捆绑。因此在进入中国公私合伙制项目前,我们建议机构及项目投资者务必于项目融资模式,法律条款审查和税收的考虑及规画等三大范筹寻求专业意见。

此内容是否提供了您需要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