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跳出(监管沙盒)的思维定式

金融行业在本质上面向国际,金融科技的创新发展亦是如此。一年一度的香港金融科技周正是本地监管机构体现国际合作重要性的良机,同时奠定香港作为创新及领先金融中心的地位。

去年,澳洲举办了首届金融科技周,而香港及新加坡借助2016年举办的金融科技周的经验,使得去年举办的规模更大,成效更出众。

2017年10月 23日至27日,第二届香港金融科技周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成功举办。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于科技周亦宣布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及深圳市人民政府

金融发展服务办公室("金融办")开展金融科技合作。

金管局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达成的合作协议涉及创新业务转介、合作开发创新项目、信息共享,及专业知识交流等范畴。此外,金管局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首个合作项目将与贸易融资相关。

同时,金管局与金融办的合作将侧重于金融科技竞争(以鼓励跨境合作)、互相转介计划(以便进入彼此的市场),以及人才发展计划(提供实习机会,以拓展并巩固人才库)。

香港另外两家主要金融监管机构亦无怠慢。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去年宣布已开放其监管沙盒,而沙盒旨在为现有持牌法团及初创企业提供一个受监管的环境,使得他们测试其内部监控措施及透过金融科技提供金融服务的情况。此外,于6月 26日新成立的保险业监管局亦宣布开放其「保险科技」沙盒并推出一项针对使用全数码分销渠道的保险公司的快速通道试点计划。

有趣的是,在一份欧洲商务协会意见书中,地方金融服务监管机构的措施在两个关键领域被视为支持不足 — 监管环境和人才吸纳渠道。该意见书将香港与其他六个市场相比较,而比较标准如下:1)融资渠道;2)人才吸纳渠道;3)基础设施;4)法规、5)对金融科技初创企业的需求;6)金融科技初创企业的供应。由本文作者联合撰写的相关意见书已分享予欧洲委员会。

亚洲(澳洲、香港、新加坡)及英国当地的监管沙盒

我们来仔细探讨以下各地提供的沙盒:澳洲(隶属澳洲证券及事务监察委员会的创新中心)、香港、新加坡及英国(隶属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的「创新项目」)。

上述所有沙盒均有助减少金融机构及金融科技企业将创新理念投入市场的时间及成本,有助创新者获得更多融资渠道,并有助于在商业可行性、消费者接受程度、定价策略以及实际科技等方面进行产品测试。

此外,沙盒亦帮助监管机构在制定以监管提供产品及服务的新兴科技的方法时,「跳出思维定式」。

申请者范围 – 集中于现有金融机构或创新型行业新晋

实质上,地方监管机构仅在金融机构及金融科技公司从事受监管活动时对其监管。而有关活动是否属受监管活动并不完全清晰,在金融科技发展的早期阶段(目前亦然,只是程度较轻)引起监管机构、金融科技公司及其顾问之间争辩。当谈到地方监管沙盒的焦点及公司范围时,各地监管机构的取态略有不同。

澳洲的监管沙盒主要着眼于金融科技企业,新加坡与澳洲相似,其金融机构已可在没有明确监管批准或不需监管沙盒的情况下自由推出新产品。

设有独立银行业监管机构(金管局)及证券业监管机构(证监会)的香港,须同时着眼于申请其监管沙盒的现有金融机构和创新型行业新晋。而保险业监管机构则要求金融科技企业需与现有保险公司合作并获得其支持,以符合进入他们的监管沙盒的格。

英国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的监管沙盒在公司范围方面可能是最全面的监管沙盒之一,其公司范围涵盖金融机构(经授权)、金融科技公司(未经授权)以及支持金融机构的科技公司。

原则、使命及愿景

金融服务监管机构的核心使命是透过市场监督,保障消费者、投资者及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

任何监管机构 — 尤其是国际金融中心的监管机构 — 都应该解决平衡其市场监督的核心使命与市场发展愿景的难题,以促使其所属司法管辖区成为发展蓬勃的金融科技创新枢纽。

澳洲、香港、新加坡及英国倚赖现有法定豁免或法律的灵活性,为使用监管工具以支持监管沙盒中的企业提供法律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澳洲引入金融科技豁免及宽免领牌制度的概念,用于测试其沙盒中的特定产品及服务时,仅向监管机构发出通知,即可开始测试。不符合豁免领牌资格的产品及服务可以申请个别宽免。

监管机构的积极参与

原则上,所有监管机构均对希望在其沙盒中测试自家产品及服务的公司进行积极审查及甄选。

在澳洲,对于符合豁免领牌资格的产品及服务,监管机构不会审查其拟定的测试方法等。

监管工具

监管机构在接洽从事金融科技的企业(无论是现有金融机构还是行业新晋)时可运用多种工具。

客户保障措施(并非详尽)

有效及高效的客户保障措施是监管机构在其市场监督(包括客户及投资者保障)职责与市场发展职责之间取得适当平衡的关键。

时间及持续时间

除英国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就选择及接受监管沙盒申请定有具体时间表(每年两次)外,澳洲、香港及新加坡大多数监管机构均未制订特定的沙盒申请期限。

监管机构对企业测试其产品及服务的期限设有上限,例如澳洲的期限为12个月。

迄今取得的进展

澳洲已有四家使用其豁免领牌资质来进行测试产品及服务的活跃金融科技企业,而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新加坡已进行三次沙盒试验。

截至2017年底,香港金管局已测试 28 种产品及服务,其中16个案例由银行与金融科技企业合作进行。证监会及保险业监管局尚未公布任何与监管沙盒内企业数目相关的统计数字。

英国在这方面较为领先,因为它已成功测试第一组中18家企业(从69份申请中选出),第二组中24 家企业(从 77 份申请中选出)的产品服务,并已接受第三组中的18家企业(从61份申请中选出)的申请,同时亦正在启动第四组的申请。

结论及全球沙盒兴起

目前,各国沙盒基本上面向当地,因为它们仅允许企业在某一司法管辖区进行测试。英国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正考虑将其金融科技合作(即与国际监管机构的正式协议)提升至更高层次,并创建全球沙盒,容许在多于一个司法管辖区测试产品及服务。难题是哪家监管机构将成为主要监管机构(并因此拥有最大项目控制权)。

地方法律及监管架构、金融服务行业及金融科技生态系统的成熟程度、以及政府的整体目标,将最终形成不同监管沙盒模式,其成功与否取决于地方及全球监管机构、金融机构、金融科技企业及支持组织的相互合作及谅解。

 

本文乃基于作者对公开资料及数据源的诠释。如需法律建议或其他专家协助,请寻求合资格专业人士提供服务。

“本文首次发布于由Ninehills Media出版的香港上市公司商会官方出版物2018年春季刊的Momentum 内。”

 

作者

李立民
德勤中國风险咨询合伙人
电话: +852 22387700
邮箱: lapmanlee@deloitte.com.hk

此内容是否提供了您需要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