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上海发布经济恢复和重振方案
齐抓共管重振经济,转型升级促可持续
发布日期:2022年7月8日
一、疫情冲击,ESG重要性凸显
新冠疫情的爆发对全球经济、环境、社会等都提出了较大挑战。根据2022年1月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22年全球风险报告》,未来十年内全球最紧要的十大风险中,包括“传染性疾病”在内的ESG相关风险超过半数。其中,“社会凝聚力侵蚀”、“生计危机”等形式的社会风险成为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恶化最严重的风险。
尤其在上海市本轮疫情期间,供给端、需求端均受到严重影响。根据上海市统计局数据,在今年4月、5月,上海市各类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了61.5%、27.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了48.3%、36.5%。经济恢复和重振所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因各类企业经营遇困所次生的民生保障不力、就业形势动荡等社会危机,也进一步暴露了经济社会系统对于突发公共卫生危机缺乏足够的治理韧性等问题。
后疫情时代,ESG理念将会成为政府及监管机构提升治理韧性、投资者优化投资决策,以及企业强化可持续战略管理等愈加广泛的可持续行动的基石。如何有效防控及充分应对ESG相关风险,政府和企业都需要更深刻的反思。
应对政策陆续出台
面对疫情中暴露的经济社会系统脆弱性,政府及监管机构陆续部署创新机制来应对具有不断变化特征的公共卫生危机。
2022年5月,上海市政府公布《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聚焦“全力助企纾困,复工复产复市,稳外资外贸、促消费投资,强化支撑保障”四大板块,着力提振发展信心。其中多项举措从ESG视角为经济社会的短期复苏与长远发展带来思路,例如:
- 员工健康安全:《方案》提出“督促指导企业做好防疫消杀、员工健康管理等工作,支持企业建立抗疫应急处置体系,确保复工复产复市后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措施落实到位”,为企业在复工复产复市方面提供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的相关支持,通过打好“防疫+安全”组合拳,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反复风险及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企业有序恢复生产、员工安全复工。
- 稳定民生就业:《方案》从“多渠道挖掘就业潜力”、“加大培训补贴力度”、“全面加强就业服务”和“全面落实各类人才计划和政策”四大角度稳定和扩大就业,通过发放各类补贴、扩大就业、优化人才制度等方式将稳就业举措和经济发展相结合,吸引和留住人才,短期推动产业复工复产的修复进度,长期有望促进上海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 助力中小微企业:中小微企业量大面广、遍布各行各业。在疫情冲击下,中小微企业遭受的困难更大,甚至面临生存压力。《方案》在融资纾困、社保缓缴、房租减免等方面,向中小微企业重点倾斜,助力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此外,为应对相互紧密关联的其他ESG风险,政府及监管机构在政策层面既立足当下,解决突出问题,又着眼长远,增强发展后劲。
- 2022年5月,国家财政部印发《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在有利于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下,具备相关ESG要素的产业、企业将获得更有利的财政倾斜;
- 2022年6月,在加快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的背景下,上海市正式通过首部绿色金融法规《上海市浦东新区绿色金融发展若干规定》,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投向绿色发展领域,构建全方位的绿色金融产品及服务体系。
二、同心战疫,ESG构筑企业护城河
随着经济复苏和复工复产的推进,企业如何建立风险防控体系、关注员工健康与权益、帮助社区发展和助推产业链的稳定,均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于领先的企业而言,他们针对疫情建立了全面而完善的制度及措施,既要保证内部治理的有序性,实现严防控稳生产,又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驰援防疫前线,保供应稳就业,带动行业复苏及可持续发展。
对内:回归新常态
- 稳定运营
保障稳定运营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短期内,企业制定风险防控制度、加强风险防范与风险应对预案,全面建立防控体系,从而有效应对公共卫生风险;同时,面对疫情的反复,企业与运营所在地政府及卫生机构保持密切沟通,确保应对举措满足最新的防疫要求,实现疫情的精准防控和预防。长期来看,企业一方面制定业务连续性保障计划,通过完善的审查与评估体系降低重大风险事件带来的后果,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免疫”能力;另一方面,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投入,关注线下业务同线上的结合,发展在线营销和业务拓展的能力,实现技术赋能企业,数字化助力业务发展。
- 健康安全
企业最关键的利益相关方之一是员工与客户,确保他们的健康安全是首要任务。短期内,针对复工复产,企业严格遵照疫情防控要求,采取一系列政策和举措保护员工职业健康与安全,避免职业危害,如避免人群聚集、公共区域定时消杀、提供远程灵活办公、提供防护设备、普及防疫知识等。此外,企业也为客户提供相应的疫情保障支持,保障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安全性。长期来看,将员工健康安全管理实践和绩效考核纳入董事会层级的日常工作职责之中,制定健康安全事件应急计划及缓解控制措施,推动全面搭建健康安全管理及评估体系,提升员工健康劳动力,强化企业竞争力。
- 员工福祉
尽管疫情的爆发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带来影响,员工的福祉与权益则仍然是投资者与企业关注的重要领域。短期内,企业在充分保障每一位员工基本权益的同时,结合业务发展需求,加快项目投入建设,多举措稳岗、带动就业,践行社会责任,彰显企业担当。长期来看,企业应定期审查人才管理和发展制度,及时了解员工需求评估员工福祉计划的有效性,适时调整举措加强对员工的支持,持续提升雇员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对外:助力新发展
- 社区投资
面对新冠疫情,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捐款捐物,开展志愿服务行动,共抗疫情;此外,部分企业立足于自身优势及业务特点,以技术为引领,针对疫情需求提供支持性服务,为疫情带来的各类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如提供远程办公、物流运输支持、投入新冠疫情相关药品的研发、为医护人员及公众提供医疗防护物资支持等等。长期来看,企业应当推进可持续城市和社区的建设,加强与外部利益相关方的合作,带动行业和社区共同关注风险防控能力建设,推动建立社区整体的可持续发展环境。
- 稳定供应链
新冠疫情冲击下,全球供应链脆弱性上升,“即时”库存模式的缺陷逐步显现,增加了企业供应链在安全性和稳定性上所面临的挑战。供应链的安全可控与企业生产运营稳定同等重要。短期内,企业需开展多样化的采购,制定替代性采购战略,减少单一供应商的依赖性,加强本地化供应商部署,优化库存实现安全缓冲,有效应对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供应链风险。长期来看,企业应打造数字化供应链,对不同情景进行模拟,设计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和流程,从而打造更加安全稳定的供应链体系。此外,企业通过整合资源,加强与产业链的合作,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扶持上下游的中小微企业,推动供应链走向“共赢链”。
三、转型升级,提升企业发展韧性
随着疫情等不可预测的风险逐步常态化,投资者越来越关注资产的品质,企业对于社会因素的应对能力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ESG涵盖了财务指标以外的非财务性指标范畴,企业在后疫情时代需要意识到ESG对于企业管理和发展的重要性,将前瞻性的ESG理念融入企业战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升顺势而变、化危为机的发展韧性。德勤认为,优秀的企业ESG管理应具备以下特性:
完善管理体系
企业应当自上而下建立ESG战略及管理体系,一方面,积极对标国内外先进的企业管理实践,梳理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方向,充分考虑行动策略的全面性与优先级;另一方面,立足企业发展现状,强化董事会在ESG事宜中的领导角色与问责性,建立完善的ESG管治架构,明确ESG管理制度及工作机制,形成可持续发展工作的管理闭环。
响应市场需求
随着外部监管的持续完善,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要求的不断强化,ESG评价体系的日趋成熟对企业ESG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商品市场也对上游企业的ESG管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诉求。企业应遵循重要性、量化、平衡、一致性等原则,将ESG管理与实践成果客观、透明地呈现给市场,以积极回应资本市场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的诉求与期待,突出企业长线价值。
呼应企业文化
ESG战略的落地离不开自上而下、全员参与的企业文化。企业应当探索ESG理念与企业宗旨、使命和价值观的契合点,将ESG理念融入于主营业务管理中,推动实践于责任治理、产品与服务、员工发展、环境友好、社区关怀等方方面面,并将ESG绩效纳入企业业务评价体系,实现ESG与企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维护公共关系
领先企业除了持续提升自身的ESG管理水平之外,也在通过参与ESG标准制定,构建产业链上下游的可持续准入、评估、监控、退出机制,积极开展合作为合作伙伴提供技术和资源支持,推动上下游企业可持续能力建设等途径,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进一步提升行业影响力。
着眼未来,随着经济重振脚步的加速,企业需要多举措并行来提高治理水平,从而应对后疫情时代的机遇与挑战,通过深入贯彻ESG发展理念,加快自身的ESG管理能力建设,转型升级和合作共赢并举,以不断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保持企业长期的竞争力,全面推动可持续发展。
德勤积极运用专精的知识、丰富的服务经验和科学的工作方法,协助企业将ESG理念融入运营模式转型升级中,建立完善的ESG管理体系,助力企业在重振经济的同时,成为更具韧性和有价值的公司,与多方携手共同实现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价值链可持续发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