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因應新冠疫情重大會計議題與財務報導考量

勤業眾信:在美國上市之外國企業(FPI)應留意五大關鍵

①前瞻性資訊 ②資產可回收性與減損 ③金融資產會計處理 ④合約修改 ⑤繼續經營假設

【2020/04/29,台北訊】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全球證券發行服務會計師賈小音今(29)表示,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為各國政府與企業帶來嚴峻挑戰,隨之低迷的經濟狀況,也將造成金融市場動盪加劇、市場價值下降、貸款惡化等問題,各國政府紛紛推動抗「疫」紓困及救濟方案。然而,疫情對企業重大會計議題與財務報導之考量造成不同影響,各類產業及規模的企業所遭受的衝擊亦將有異,賈小音彙總多數企業會面臨的「前瞻性現金流量預測編、資產可回收性與減損、金融資產會計處理、合約的修改、繼續經營假設」五大關鍵,提供在美國上市之外國企業(Foreign Private Issuer, FPI)參考。

 

一、前瞻性現金流量預測編製(Preparation of forward-looking cash flow estimates)

「前瞻性資訊」普遍使用在「非金融資產之減損(包含商譽)、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可實現性、企業之繼續經營假設」;編製前瞻性資訊時,應全面考量其特殊複雜因素,包括:1. 傳染病專家亦無法預測新冠疫情之嚴重性;2. 新冠疫情大流行中止與回復平穩狀態所需時間之不確定性;3. 新冠疫情大流行相關對經濟衝擊的要素是難以預測的;4. 企業須以宏觀經濟狀況的影響編製未來現金流量預測。

儘管如此,企業在編製前瞻性現金流量時,需以最誠實的方式估計並準備相關證明文件,同時,也要清楚的揭露所使用的關鍵假設及敏感度分析。

 

二、資產可回收性與減損(Recoverability and impairment of assets)

「前瞻性資訊」之準備,衝擊最大的項目莫過於「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及商譽」等非金融資產之減損測試,其皆以編製未來現金流量考量資產可回收性之減損模型來評估,並受上述重大不確定性因素影響。然而,在財務報表當期報導期間,企業可能會因其所評估之前瞻性資訊,而記錄重大減損金額,若在日後發生不可預期、對公司有利的發展且相關減損跡象不存在時,在美國一般公認會計原則下亦不能進行迴轉。

 

三、金融資產會計處理(Accounting for financial assets)

由於近期許多金融資產(特別是權益證券)之公允價值嚴重下降,另外債務人遵守債務條件的能力也受到不利的影響,提醒企業需仔細考量適當的減損及虧損認列的準則。

 

四、合約的修改(Contract modifications)

新冠疫情持續延燒引發經濟活動大幅度改變,導致企業可能須重新協商現有合約或協議,例如:客戶合約、員工獎酬協議、租賃合約,以及許多金融資產與負債的條款。賈小音提醒,企業需確保這些調整與改變,皆符合疫情之下相關準則及規定。

 

五、繼續經營假設(Going concern)

企業需考量在疫情等特定情況下,是否有能力於發佈期中或年度財務報表日起一年內,無繼續經營假設之虞。企業管理階層在規劃營運計畫初期,亦需將「新冠疫情導致企業營運中斷的影響程度、新冠疫情影響客戶對企業產品或服務需求減少情形、新冠疫情期間或預期一年內到期需履行之合約義務、企業是否有資產流動性降低或營運資金短缺、現有資金之來源(例如:可使用的信用額度)」等事項納入考量。

若企業於發布財務報表日後一年內,有繼續經營假設之虞者,也可透過一些計畫,降低繼續經營假設疑慮;此外,一旦發生重大事件與情況,使得企業產生繼續經營之疑慮,儘管企業已執行有效計畫、降低繼續經營假設疑慮,也必須在期中和年度財務報表中完整揭露相關資訊。

最後,賈小音提醒,此議題的討論雖以在美國上市之外國企業為主,但上述相關重大會計議題與財務報導之考量,仍可供台灣或其他地區公開發行公司考量使用。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全球證券發行服務會計師賈小音
是否找到您要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