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櫃買中心攜手勤業眾信 廣納優質海外企業來台上櫃

勤業眾信: IPO前進行併購 優化企業經營與資金運用

①完善IPO布局 ②加速IPO計畫 ③掌握併購時機

【2020/06/30,台北訊】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櫃檯買賣中心今(30)攜手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共同舉辦「優質海外企業來台上櫃線上說明會」,為企業獻策IPO與數位化策略應用之道。勤業眾信指出,企業IPO前若藉由併購策略,將有機會最大化企業經營與資金運用,惟須特別注意程序遵循與交易規畫等細節;同時,應持續強化數位流程及自動化,以敏捷化地維持企業營運彈性和適應性。

 

海外企業來台上櫃常見議題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櫃檯買賣中心上櫃審查部副理林佩姻指出,為吸引更多優質海外台商企業來台掛牌,並強化台灣資本市場競爭力,櫃買中心近年來已多次出訪海外進行業務推動,海外台商企業若能利用台灣資本市場借力使力,籌措充裕資金進行新產業布局,將可投入更多研發資源及招募優秀人才,達成強化公司經營體質的目標。海外企業亦可透過準備上櫃,推動公司朝制度化運作、吸引優秀人才,更可妥善規畫接班傳承、永續經營。

林佩姻建議,海外台商企業可就建立有效之公司治理及內部控制制度、調整企業組織架構及強化團隊職能分工、確立公司商業模式及未來營運規畫、加強法令遵循作業等面向預做準備,以強化企業經營體質,俾順利通過上櫃審查進入資本市場。

 

布局全球新戰略 IPO前併購三大優點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財務諮詢服務部執行副總經理李紹平指出,為強化經營效率與更符合公司治理的目標,企業於上市櫃(Initial Public Offering, IPO)前進行組織重組及經營調整,是行之有年的常態性做法;值得注意的是,台灣企業可評估於IPO前執行併購,以最大化企業經營與資金運用。舉例而言,鴻騰精密於2017年赴香港IPO前,完成收購安華高(Avago)光模組事業單位,補足相關技術產品的需求缺口,完善於香港IPO時的經營布局。整體而言,勤業眾信歸納,企業於IPO前執行併購策略,主要可獲得「完善IPO布局、加速IPO計畫、掌握併購時機」三大優點。

一、 完善IPO布局  : 

從企業的角度而言,IPO是一次性的發行新股籌資行為,自然在IPO時應當要以最完善的經營布局爭取最大估值。因此,IPO前如有機會藉由併購「完善市場布局、取得關鍵技術、提升獲利規模」,將有助於IPO時取得更佳的市場評價。

二、 加速IPO計畫:

台灣市場具有「以中小型企業為主流」的特點,企業除了致力有機成長(Organic)外,近年來,各地興起以併購加速經營發展及快速達成IPO目標的趨勢。企業經由併購滿足IPO必要條件後,再運用IPO所籌集之資金加速發展,以強化市場競爭優勢。

三、 掌握併購時機:

在傳統的企業經營理念中,大多會避免IPO前進行併購,以防影響企業上市櫃之核可,卻也可能錯失極佳時機,造成難以彌補的經營與競爭力遺憾。不過,相較其他地區台灣具備彈性的IPO前併購空間,如在專業團隊協助下,企業應可兼顧IPO及併購達到雙贏局面。

李紹平提醒,企業在IPO前所執行的併購活動,須較一般併購留意程序遵循與交易規畫執行,例如:內稽與內控的控管、交易評價與盡職調查、法規制度與時程掌握等,建議企業須與專業團隊充分溝通規畫,以免造成企業未來資本市場計畫之影響。

 

小兵立大功!RPA 助攻企業數位流程大躍進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風險諮詢服務部執行副總經理張益紳表示,企業IPO前常透過系統和流程優化,改善業務流程並強化內部控制。近年來,更強調以「數位轉型」提升員工和客戶體驗;成功的數位轉型須以強大的流程自動化為基礎,而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是一種新興的電腦作業自動化系統,其可模擬員工操作電腦,取代人力投入於重複性高、有規則或系統整合度較高的作業。

短期之內,RPA可為企業創造節省時間、人力成本並提升準確率,同時協助流程標準化;長期而言,RPA可節省人員薪資與訓練成本,更可形塑RPA與AI協作模式,發展更多的自動化應用。

張益紳指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COVID-19)對企業內部和工作環境造成結構性改變,「數位流程」在當前的背景下更顯得緊迫。根據《Forrester》五月所發布的報告,隨著COVID-19的影響性逐漸趨緩,企業仍會透過數位流程及自動化減輕勞動生產力依賴度,並將加速對RPA、AI的投資,以提高企業的彈性和適應性。

(左起)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財務諮詢服務部執行副總經理李紹平、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櫃檯買賣中心上櫃審查部副理林佩姻、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風險諮詢服務部執行副總經理張益紳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櫃檯買賣中心上櫃審查部副理林佩姻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財務諮詢服務部執行副總經理李紹平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風險諮詢服務部執行副總經理張益紳
是否找到您要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