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觀點
退場不等於結束:私募基金如何為家族企業創造新起點?
勤業眾信Deloitte Private策略、風險與交易服務 / 賴柏勳執行副總經理
一、前言
根據台灣董事學會發佈之《2024華人家族企業關鍵報告》,截至2024年9月,台灣家族企業整體市值規模逾0.64兆美元,約佔台灣整體市場市值27%,顯示家族企業在台灣經濟中扮演著舉足輕重之角色。;然而,隨著全球市場高度競爭及瞬息萬變的經濟環境,台灣家族企業經營者面對長期策略規劃及接班傳承之安排均正面臨複雜且困難的挑戰。
二、私募股權基金於家族企業退場之角色
近年,台灣家族企業經營者於規劃接班傳承時,常因兩代理念分歧、溝通不足或接班人專注於自身熱衷的事業發展,而導致其對接掌家族企業意願低落,進而產生退場需求。
面臨退場需求時,引入私募股權基金可作為家族團隊的一項策略性選擇(潛在優勢彙整如下圖)。私募股權基金不僅能為家族團隊提供股權流動性,亦能注入資金與專業策略,以協助企業在家族經營團隊退場後,仍能靈活應對高度競爭及瞬息萬變之市場環境。
三、家族企業引進私募股權基金之合作案例
回顧過去幾年,台灣家族企業已有引進私募股權基金後成功轉型或退場之案例,包含:
1. 國際私募股權基金收購醫療器材大廠,協助家族成員退場,並加速企業拓展新領域市場
成立於1981年之醫療器材大廠-百略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百略醫學),以血壓計及體溫計等醫材產品享譽全球,且擁有自有品牌Microlife,係一營運亮眼之上櫃公司。
經營近37年後,創辦人林金源先生決定交棒,於2018年由私募股權基金Morgan Stanley Private Equity Asia及Midas Fund,取得百略醫學100%股權並私有化下櫃。
透過私募股權基金之助力,百略醫學不僅實現家族成員之完全退場,亦引進專業經理人而強化內部管理及營運效率。
在新冠疫情期間,百略醫學成功應對供應鏈危機,提升產量確保顧客有充足的貨源並使專業醫用血壓計之營收達翻倍成長;同時,新的經營團隊也鎖定潛在專業領域市場,與管理團隊共同投入資源,達到提升毛利的目標。此外,藉由私募基金的全球網絡和資源整合幫助百略醫學拓展國際市場,於2023年成為台灣第一家通過SGS歐盟醫療器材MDR驗證及取得CE證書之醫材公司,使其血壓量測系統及額溫槍等相關產品成功進軍歐洲醫材市場,為企業發展立下重要里程碑。
2. 台灣隱形冠軍出售予國際私募股權基金,除實現股權流動性外,更促進企業國際化及提升價值
詠創精密股份有限公司(IDAH;宜大)成立於1974年,經歷了多年產業經驗之累積、創新研發技術及家族成員接班後,IDAH除已是全球第一之蝦飼料生產解決方案供應商外,其產品應用領域更包含寵物食品、畜產飼料及組織化植物蛋白(TVP)等項目。
2023年5月,私募股權American Securities透過旗下全球領先的工業設備和工程技術解決方案供應商-CPM Holdings Inc.(CPM Holdings),收購IDAH 100%之股權。此次合作不僅使家族成員之股權增加流動性,更進一步鞏固IDAH及CPM Holdings在水產飼料、寵物食品和植物蛋白加工市場的全球地位,並透過兩家公司產品之互補性提供客戶更多創新解決方案。
四、擬透過釋出全部或部分股權引進私募股權基金,需考慮之事項
根據Deloitte Private於2023年1月發佈的《Pivotal moments for family enterprises The future of the business: How to prepare for a sale and other exit strategy options》,如家族團隊已決議釋出全部或部分股權以引進私募股權基金時,可透過下列四個步驟進行預先準備:
1. 採取買方視角:經營團隊可嘗試透過買方視角來分析家族企業之優勢和弱點,以突顯價值增強的優勢並解決可改進的不足之處,也可考慮尋求企業外部人士之觀點以取得改進措施,進而取得更好之股權收購價金。
2. 聚焦盈餘品質:企業盈餘品質係多數私募股權基金最為著重之項目,除可瞭解企業哪些財務表現具長期穩定及可持續性外;如屬一次性之財務表現,則可能降低企業之估值。此外,私募股權基金亦會要求提供企業成長預測之合理解釋;此時,經營團隊可考慮投資更為有效之會計系統或數位化工具,以提升財務報告和分析之能力。
3. 提前處理財務/稅務問題:家族企業應充分了解並能清楚解釋企業之財務表現、稅務申報情況以及潛在的財務/稅務問題。例如,經營團隊可考慮委託顧問(例如Deloitte)協助準備財務事實手冊(Financial fact book)以及稅務事實手冊(Tax fact book),除可全面描述企業的營運模式、財務表現、及稅務狀況外,更可促使企業採取措施以減輕潛在財務及稅務風險,並於交易協商時作為參考資料、以利買賣雙方確立對彼此均有利方案、並加速交易之推進。
4. 採取措施保護出售所得:除了積極規劃準備股權出售並完成交易外,亦建議家族企業股東提前採取財富規劃措施,例如評估交易完成後是否需要設立家族辦公室以利後續出售所得之管理等。
五、總結
台灣家族企業在成長與轉型過程中,與私募基金合作提供了更多元的發展方向。透過引入私募基金,家族企業可獲得資金支持、專業管理資源,並提升公司治理與國際競爭力。此外,透過百略醫學與詠創精密之成功案例可見,私募股權基金亦能協助家族企業提供退場機制,並讓企業於退場後保持競爭優勢,甚至能開創更為廣闊之市場版圖。然而,家族經營團隊在決定引進私募股權基金前,仍需審慎規劃,以確保交易過程順利並最大化收益。
展望未來,若家族企業能秉持開放及前瞻之態度,將私募股權基金列為潛在引進之對象為其注入新的價值及活力,透過私募基金資源,家族企業將有機會迎來更具競爭力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