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Deloitte Research Monthly Outlook and Perspectives

视角

德勤中国研究《月度经济概览》

第五十六期

2020年4月24日

经济形势观察

中国能否引领亚洲复苏?

下半年中国经济有望强劲反弹,助推地区复苏

今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下降-6.8%,考虑到新冠疫情造成的停工停产、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采取了流动限制,取得这一成绩着实不易。我们认为,这一数字也体现了中国消费者的韧性(储蓄高,而杠杆相对较低)。我们预计二季度经济将是一个较平缓的增长(基本将是零增长);而下半年经济有望出现8%左右(甚至更高)的反弹,全年增速预计将达到3-3.5%。

图:中国经济展现复苏

数据来源:Wind

从三驾马车来看,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9.0%,生活必需品和网上零售增长较快;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6.1%,电子商务、专业技术服务和抗疫相关行业投资增长;外贸表现好于预期,出口和进口金额(以美元计)的同比降幅分别为13.3%和2.9%。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尽管美元势头强劲(这由全球现金为王的潮流导致),但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的价格已经升值。

对于未来的外需展望,我们认为,首先,由于几个主要欧洲国家仍受到疫情封锁影响,未来外贸仍存不确定性。如果北美和欧盟的复苏晚于中国若干季度,短期内中国从邻国进口中间产品的需求或有所放缓。第二,区域贸易正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如越南已取代多个工业国家,成为中国前五大出口市场之一。最后,在全球贸易结构重新调整的背景下,中国的部分制造业已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地区,越南因此成为受益者,这也和我们先前的展望一致。

图:加强的区域贸易将支持地区复苏

中国前五大出口市场份额

中国前五大进口来源地份额

数据来源:Wind

随着疫情逐渐控制和复工复产推进,我们预计二季度经济明显好转,但仍将是一个较平缓的增长,这是因为目前市场信心和居民消费仍处于修复阶段,并且受疫情冲击最严重的部门——中小企业,也由于银行缺乏放贷动力,而较难受惠于货币宽松政策。

不过,若美国和西欧的疫情在二季度能得到控制,并且随着中国国内产能恢复正常,并推出超预期的刺激措施,中国经济在下半年有望出现强劲复苏。3月27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提高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以推动经济复苏。此后多项相关措施出台,部分城市购房购车的限制也出现放松。由于当前政策制定者极力避免出现2008年那样“大水漫灌”的局面,我们认为刺激政策会更加谨慎,具体包括新基建投资、刺激居民消费、以及定向信贷宽松。这些刺激或足以推动今年全年GDP增长超过3%。

而对于亚洲其他国家而言,来自主要发达经济体(普遍陷入衰退)的外需下降,而中国作为亚洲邻国最大的经济伙伴,中国的复苏将为它们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亚洲其他经济体将推出货币和财政刺激提振经济

亚洲其他经济体的大幅刺激措施将有利于下半年出现强劲复苏。亚洲各国政府已宣布了广泛的货币和财政措施,以缓解疫情带来的冲击,并防止经济进一步下滑。货币当局推出大幅降息、向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及一些超常规货币政策;在财政方面,各国政府已经意识到,由于外需急剧下降,必须出台大幅度财政刺激来支持经济增长。因此,我们预计在经历了疲软的上半年后,下半年将迎来明显复苏,为明年经济强劲反弹奠定基础。

下行风险:金融压力依存

此次疫情冲击导致流入新兴市场的资金戛然而止。根据国际金融研究所的数据,仅2020年第一季度新兴市场的资金流出量就达到了833亿美元,比全球金融危机顶峰时的流出量还要大得多,而且亚洲新兴经济体受到的冲击尤为突出。

尽管许多央行正努力向市场提供前所未有的流动性支持,但作为全球银行体系信贷压力衡量指标的美国LIBOR-OIS息差急剧上升,反映银行间拆借的意愿下滑,金融压力仍在加剧,存在进一步爆发金融动荡的可能,而这将对亚洲经济体产生不利影响。

目前来看,亚洲的货币、股票和债券已经受到了拖累,且在当前的避险情绪下,可能会进一步下跌。尽管在G3央行最大规模的货币刺激下,新兴市场和发达市场的收益率差距已缩小,但这不太可能给亚洲资产带来多少喘息机会,因为亚洲资产对经济震荡更为敏感。

受避险情绪影响,美元最近升值可观,加大了亚洲新兴经济体的美元债务压力。大多数亚洲新兴经济体都会受到影响:中国(占GDP的5.5%),韩国(占GDP的14.0%),印度(占GDP的5.1%),印度尼西亚(占GDP的7.2%),马来西亚(占GDP的8.1%)和泰国(占GDP的5.8%)。

在亚洲企业部门的债务方面,很大一部分企业债券将在一年内到期。鉴于当前不利的市场条件,再融资将比以往更困难,而这一情况在今后大半年都将难以缓解,因此企业债务风险值得警惕。

由于增长急剧放缓、金融压力增大以及部分地区杠杆高企,亚洲国家国内稳定也潜藏风险,这将加剧未来的经济冲击,考验银行体系的稳定性。根据IMF估计,在经济大幅放缓的情景中(严重程度相当于全球金融危机的一半),企业持有的难以支付利息支出的债务可能增加至19万亿美元,接近主要经济体企业债务总额的40%。

在亚洲经济体中,香港(占GDP的219%),韩国(占151.1%),中国(占153.6%)和新加坡(占97.9%)的企业债务水平较高。 越南,泰国和马来西亚的居民债务水平上升,在私人部门的信贷总额中占很大比例,突显了居民部门发生债务危机的风险。由于居民债务主要由房贷组成,如果房价出现衰退,将进一步冲击居民部门信贷状况。除了绝对杠杆水平,还本付息能力也同样重要。结合这两个指标来看,情况就会有所不同——香港和韩国的杠杆虽高,但偿债能力也较强,而马来西亚和泰国的情况就显得较为危险。

总结

总之,如果欧美的新冠疫情在今年第三季度能得到控制,再加上各国积极而广泛的逆周期政策,我们预计中国有望带领亚太经济体在第三季度出现复苏。而下行风险仍然存在,除了上文提到的金融压力,中美贸易关系问题也不容忽视。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要落实好“中方在未来两年内进口的美国商品和服务增加2000亿美元”并不容易,故不能盲目乐观。即使贸易战不再出现,中美贸易局势紧张也很可能是一个长期性问题,并且两国的国内政治和地缘政治因素都会使局势进一步复杂化。

科技

"新基建"将带动数字经济增长

需求端风险正在增加

过去一个月,随着中国多数工厂恢复运营,科技行业的供应端风险有所缓解。在线会议应用和移动工作工具持续在企业中获得极大的吸引力,而视频网站和游戏的时间增加导致网络流量和带宽激增。科技行业对云计算和数据中心芯片的需求也在上升。然而, 随着智能手机和消费电子产品需求因之前的疫情管控而有所下降,造成当前风险已经转移到需求端。今年2月,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38%,至6180万部,为智能手机市场历史上最大降幅,预计这一降幅将持续至第二季度。

刺激措施促进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从2020年初开始,北京、广东、重庆、湖南等多个城市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到了“新基础设施”项目。“新基础设施”是指用于高科技和可持续目的的基础设施,包括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领域。虽然这些措施并不是专门针对需求端的,但它仍将为经济提供动力,同时为未来高科技驱动的经济模式提供基础。因此,与铁路、公路、机场等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相比,新型基础设施是服务于新型工业化需要的设施。

图表:与技术相关的新基础设施投资

数据来源: WIND, Pingan

5G - 未来两年是建设高峰期

5G在本质上是所有新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因为它为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其他领域铺平了道路,5G也是中国在连通技术方面领先世界的重要基础。今明两年是5G建设的投资高峰期,运营商的资本开支将逐步上扬以建设基本覆盖全国的5G商用网络。5G网络的快速扩张将会推动5G业务和应用的快速普及,从而带动数据流量高速增长,数据中心、云计算服务需求也会随之提升。产业互联网也将受益于5G的快速发展,以物联网、车联网、工业生产和远程服务为代表的典型应用实现加速增长。5G商用也将促进云计算产业高速增长,云服务商有望进行新一轮设备扩容;电信运营商也为应对5G时代数据服务陆续推出服务器采购计划。整体来看,2020年及未来3-5年,我国服务器行业将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数据中心 - 发展空间大

相比美国拥有全球44%的大型数据中心份额,我国仍不足其1/5 体量,未来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新兴产业的发展依赖于数据资源,因此从国家政务到各大行业,建立数据中心将有助于促进行业转型和实现企业上云,其中互联网数据中心是最重要的趋势。数据中心显着受益于流量爆发,在疫情期间荣耀流水新高、抖音首播电影、互联网教育免费提供课程。所有的互联网应用背后,都需要数据中心提供相关的基础支持。预计未来国内数据中心项目会出现快速增加,尤其是一些大型的数据中心会增多。北上广深地区由于政策限制增长空间有限,但周边省市数据中心新建、扩建的投资需求将会显着增多,另外一些电价优惠、土地资源相对充裕的地区,如西北、西南等,数据中心数量也会有较大的增长潜力。按照信通院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 年的全国 IDC(互联网数据中心)的机架数量为 203.4 万个,到 2020 年有望增长到 326.7 万台。数据中心的扩容,直接拉动的是服务器、存储、网络以及安全产品的需求。

人工智能 – AI芯片是应用普及关键

现在,人工智能在交通、金融、政务、教育、农业等其他重要场景中的应用越发广泛。 人工智能在技术商业场景应用需求提升,产业规模将持续增长, 2020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增速45%,远超全球市场规模增速水平。AI芯片的发展离不开人工智能技术的日趋成熟,而人工智能的持续进步也离不开AI芯片的强势助力。不只芯片厂商纷纷加快布局,一些人工智能创企、科技互联网公司等也开始入局,试图分一杯羹。对于AI芯片这个关键领域,不论是各国政府、还是各大企业都不愿意错过。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升级和普及商用的基石,AI芯片未来走向规模化部署必然。并且在5G网络加速应用, VR、AR迎来复苏,物联网、云计算趋于成熟等因素影响下,AI芯片将有望取得更加显着的市场表现。

工业互联网:进入发展快车道

工业互联网建立在工业大数据基础上的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体系,能够深度提取制造业基础数据、具备高度“know-how”属性的工业自动化产品,实现工业互联网的基础与前提。按照工信部的规划,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将按照“三步走”战略推进,2025年属于第一个规划期,重点是进行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预计“5G+工业互联网”将是投入的重点和突破口。工信部2月25日公布的《2019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名单》明确了81个示范项目,其中“5G+工业互联网”集成创新项目就有10个之多,涵盖了大飞机制造、电器制造、港口管理、装备加工等多个领域。

诸多障碍有待清除

此前,中国的刺激性支出让国有企业参与重大建设项目发挥了更大的作用。然而,对于新的基础设施项目,这些领域的大多数专业实体大多是非国有企业,如阿里巴巴、腾讯和百度,以及初创企业。投资资金如何分配,这些项目如何实现公共和私人一致目标,将是一个需要解决的复杂问题。此外,新基础设施的投资回报率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为这些技术相对较新且尚未完全成熟,可能需要数年才能回本,无法与一般的硬基础设施相比。

汽车

外需锐减和供应链二次冲击

3月以来,海外疫情持续恶化,欧洲、北美大面积停工停产、民众居家隔离,消费支出减少、投资计划搁置。海外需求的锐减,已经经全球贸易链条,在中国和亚洲新兴国家等地区激起层层涟漪。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经历了双重冲击:从1、2月因中国封城无法按时交付海外订单、被客户控诉违约,到3月末复工后面临出口订单取消,被要求延长付款、货物滞留海外港口的糟糕局面。一旦海外疫情继续拖延,汽车零部件将因订单减少、配件断供等迎来二次打击,这还不包括因客户寻求替代生产或采购以及背后隐含的供应链转移等风险。

上一期月报,我们集中讨论了作为贡献了全球制造业近乎50%的产出、提供了全球10%的中间品的中国,其供应阻断给全球其他地区带去的冲击。在本期中,焦点变成当中国“成功”治疫、欧美发展为疫情“震中”后,中国本土汽车产业将受到哪些影响。

首当其冲的是汽车零部件企业。2019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销售收入超过4万亿元,其中零部件出口金额达到530亿美元(约3744亿元),主要出口目的地包括美国(26%)、日本(11%)、韩国(6%)和德国(4%)。绝大多数出口零部件均为中低端且劳动密集型的配件,例如保险杠、刹车片、离合器、线束等等。随着海外客户停产周期延长,出口业务占比较高的零部件企业将面临巨额损失。

产品劳动力消耗高但技术含量低,意味着极其容易被替代。当中国疫情形势严峻时,一些外资主机厂已经着手在越南以及其他地区找生产点生产或是寻求替代供应商。因此,一个更长远的顾虑是,当疫情缓解后,这些海外客户是否将重返中国?我们认为供应链采购有其惯性,汽车零部件的替换更是需要较长时间的审核和产品验证,短期内外资企业仍将维持在同中国零部件企业的供货关系。但另一方面,疫情引发的反思在于一些供应链/采购过于集中在中国的海外企业,在疫情第一阶段深受中国零部件断供有影响,他们或将重新考虑其在亚洲的供应链布局。4月7日出台的日本经济刺激计划中,日本政府拨出20亿美元帮助日本企业将零部件生产线,尤其是高附加值产品的制造迁回日本,并拨出2亿美元支持日本企业多元化供应链,将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到东南亚等国家。

第二个影响在于整车生产。中国汽车制造业的自给率相对较高(国内零部件企业实现进口替代或合资品牌加大了本土化生产),但一些中高端零部件仍大量依赖进口,例如铝合金型材、半导体元器件、车规级集成芯片等。此外,外资车企在一些关键零部件上仍坚持进口,来自德国、美国、意大利等国家的进口零部件约占全年进口金额的40%。欧美疫情如果继续扩散,国内零部件企业(包括外资零部件的本地工厂)将在库存耗尽后出现原材料/产成品断供风险,影响刚刚复苏的国内汽车生产。另一方面,零部件短缺也缩小了车企终端销售的让利空间,对本就脆弱的消费情绪形成负面影响。

因封城、工厂停工以及抗疫举措等影响下的供应链阻断风险,将随着疫情的缓解而减轻直至最终消退。但在每次破坏性事件过后,汽车产业都需要反思事件暴露出的企业能力短板和风险漏洞。如上文所述,短期内不会引发外资从中国撤退并在海外新设生产基地(尽管背后有强劲的政治动因),但外资车企将明显多元化其采购来源以分散风险,并待现金流修复后重启供应链布局调整, 这也是后疫情时期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最值得警惕的。

图:中国受海外汽车零部件断供的影响程度

数据来源: UN Comtrade

生命科学与医疗服务

新冠疫情全球流行,中国医药行业无法独善其身

当地时间4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第76期新冠疫情报告中宣布中国抗疫已经从“遏制阶段”走向“缓疫阶段”,中国经验可以帮助疫情初期国家更好的应对疫情,与之相对应的欧美部分国家的疫情还处于初期相对快速发展阶段。快速变化的全球各国疫情为中国的医药行业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

疫情相关医疗用品繁荣背后的产业升级需求

随着中国疫情的缓解和海外疫情的加重,疫情相关医疗用品的海外需求不断上升。产能恢复和国内上下游企业复工复产使得中国医药产品生产企业可以开足马力生产疫情相关医疗用品,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4月5日新闻发布会公布,从3月1日到4月4日,全国共验放出口主要疫情防控物资价值102亿元,主要包括口罩约38.6亿只(相较于2019年全年口罩出口约35亿只),价值77.2亿元;防护服3752万件,价值9.1亿元;红外测温仪241万件,价值3.3亿元;呼吸机1.6万台,价值3.1亿元;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284万盒,护目镜841万副。相关医疗产品生产企业迎来了与疫情高度相关的高速增长,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口罩、防护服、护目镜包括病毒检测试剂盒的技术门槛相对较低,附加值不高,对产业的创新能力建设促进有限,而在技术门槛相对较高的呼吸机领域,中国生产企业对上游如压缩机、传感器、芯片等进口依赖程度相对较高,这也是面对海外高企的需求限制中国厂商产能快速提升的主要原因,另外我国呼吸机厂商主要集中在提供中低端呼吸机产品,高端产品市场仍被GE、Philips等厂商占据。

图:呼吸机产业链

数据来源:MedTrend医趋势;德勤研究

高端医疗设备的本土替代目前进展缓慢,超声和CT产品的本土替代率不足30%,核磁共振不足15%而消化道内镜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不足10%。针对此情况,政府也在持续鼓励医疗器械核心技术研发突破,3月2日习近平主席在考察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要加快补齐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短板,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技术装备瓶颈,实现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可控”,未来几年,政府会出台更多相关鼓励政策,本土企业应利用良好的政策环境加速科研投入实现产业升级。

临床试验受阻影响未来2年内新药上市进度

疫情期间,全国超过70%的临床试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湖北内除新冠病毒相关的临床试验几乎全部停摆,预计武汉临床研究受试者脱落率超过70%,武汉以外地区可能会高达50%。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临床医生被派往湖北支援而无法继续临床试验,受试者出行受限导致被动脱落,需要跨省工作的临床协调员由于需要14天的隔离而无法正常开展工作等。

临床试验受阻最直接的影响是相关新药预期上市推迟至少3个月,甚至长达6个月或更久。上市时间的延迟减少了药品专利保护的时间,也使药企失去了尽早占领市场的机会。

另外,临床试验受阻也使CRO/SMO和医药企业的现金流压力增大。CRO (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SMO(Site Management Organization,协助临床试验机构进行临床试验具体操作的现场管理组织),作为临床试验的承办方是临床试验延期的最直接受损方,一般该类组织与医药企业的工作服务模式是按小时计费,延期期间无法向医药企业收费但是需要付钱给CRC (clinical research coordinator)/ CRA(clinical research assistant)以及其他员工,这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现金流压力;同时医药企业承受的现金流压力主要是临床药品上市延缓导致的资金回收延缓的间接压力。中央政府及时出台的复工复产税费优惠政策、疫情专项贷款等财政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对受影响的医药企业起到了纾困作用。

随着中国情况有所缓解,临床试验以及包括中国的多中心临床试验也逐渐回归正轨,但是海外疫情的不断蔓延使得中国企业的海外临床试验暂停,延缓了未来海外药品上市的进程,这为大中型药企开拓海外市场带来了新的阻力。但是与此同时,海外疫情的蔓延,也使得中国的一些CDMO (Contract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e Organization)公司得以承担更多的海外订单。

原料药全球供应格局变化

在过去的10年里,由于中国原料药行业的技术水平发展、人工成本相对较低、环保要求相对欧美国家更加宽松以及大量生产的规模效应,许多欧美国家均将污染严重利润较低的原料药产能剥离,从中国进口原料药而集中资源生产附加值更高的成品药,中国目前约提供全球原料药28%的产能,是全球最大的原料药产能提供国。

在中国爆发疫情期间,由于停工停产政策导致原料药产能停滞,部分国家出现了药品断供的危险,如美国的抗生素产品、印度的多种化学仿制药等,叠加最近两年变化的国际政策环境,许多国家均提出逐步降低对于海外尤其是中国的原料药供给依赖,以及分散原料药供给国家分布从而降低风险。考虑到产能建设周期以及部分国家高企的人工成本,原料药产能不会迅速从中国转移出去,但是在3-5年内,中国原料药出口预期会经历低增长甚至负增长,中国原料药厂商应提前布局应对挑战,如与中国本土的药品生产企业进行更密切合作以应对药品集中采购的利润压缩,提升成品药生产能力,或者通过合并收购等方式与国外原料药厂商合作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能源

石油天然气:克服价格波动

当前油价波动与2008年油价暴跌的起因和供求模式有很大不同。石油公司需要尽量减少支出以确保业务连续性,同时保护核心资产的价值为市场恢复做准备。

双重打击

全球石油市场正在经历需求和价格的双重打击。 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与疫情压制了石油需求。 此外,供应过剩的环境下,三月份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减产谈判破裂,引发价格站并进一步压低油价。

欧佩克+和G20会议并没有提振市场情绪,参会国家面临各自不同的问题,难以达成最终减产协议。而且,未来对协议的遵守情况也并不乐观。但会议的召开是一个正面的信号,说明全球产油国自愿或被迫共同对抗市场波动以避免油价进一步下跌。

4月12日,欧佩克及非欧佩克产油联盟(OPEC+) 达成减产协议,并计划在5月和6月减产970万桶/天,随后逐步放缓减产步伐,直到2022年4月底协议到期。然而,减产的消息并没有提振级市场情绪,油价不升反降,显然市场认为此降幅还不足以补偿需求下降。

图:与生俱来的价格波动(WTI,美元/桶,根据通胀调整)

来源:macrotrends.net

2008 历史重演?

有观点认为,当前的石油危机是2008的历史重演,并且持续时间更长。这种观点忽略了当前经济下行与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之间的根本区别。当前石油价格暴跌的根源可以追溯到需求下降或供应过剩。相比之下,2008年的石油危机由金融危机造成。学术研究表明,源自银行体系的经济衰退往往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且持续时间更长。

2008年,全球市场疲于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石油消费和生产均受到打击。石油价格从2008年7月的每桶147美元的历史高位下降到12月的每桶33美元,然后花了9个月的时间到2009年8月才企稳。全球石油消费量也在2008年和2009年连续分别下降0.5%和1.5%。

而此时我们有理由期待经济在下半年逐步恢复,从而带动全球石油需求增加,并在2021年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生产和生活正逐步恢复。政府取消了对公路,航空和火车旅行的禁令。原油加工,钢铁和建筑业都有回暖。三月份工商业用电增加,其中化学、电子行业达到正常用电量的90%,钢铁、机械制造、纺织品则达到80%。随着中国工业生产恢复正尝,石油需求也将回升。

比较2008年与本次石油危机,原油的生产和消费趋势以及世界主要生产及消费国所扮演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尽管石油市场未来走向还不能确定,但必定与2008年周期不同。

企业影响

石油公司应对危机的趋势已十分明显——在确保核心资产价值以保持竞争力的同时,尽量减少支出以确保业务连续性。

石油公司正在缩减其油气勘探和开发规模。壳牌将业务支出从计划的250亿美元减少到200亿美元,并削减30~40亿美元运营成本以确保其财务实力和业务弹性。伍德·麦肯齐(Wood Mackenzie)表示,纵观整个亚太地区,2020年至2022年,接近350亿美元的最终投资决定和发展支出将被延期或取消。

德勤对中国石油和天然气公司的最新调查显示,有四分之三的受访者降低了2020年的绩效目标,因为他们预计全年原油和成品油价格都将保持较低水平。公司在管理商品价格波动,确保现金流和保护资产价值以及支持销售和营销都面临挑战。

我们认为原油价格将再次上涨,油价波动就像昼夜更替。据IEA预计,2020年全球原油平均价格约为每桶33美元,2021年为46美元。当然,油价偶尔会飙升至60美元,然后跌至10美元。造成未来低油价环境的主要因素是:1)经济放缓; 2)更严格的环境法规,例如新的运输燃料法规,3)持续供过于求(包括页岩油)。对于石油公司而言,采用积极的成本管理计划,增强抵御能力并抓住重组机会是保留未来增长潜力的关键。

物流

危机中蕴藏发展拐点

全球物流网络震荡延续

随着全球疫情蔓延,多个国家(地区)陆续采取限制性措施。封国、封城、停飞、停运、入境隔离等各类因素都在冲击全球物流的运转,并导致全球物流成本上升,价格上涨,整体物流时效变慢,全球供应链受到重大冲击。

空运资源紧张:由于各国政府旅行限制,据不完全统计,在今年的2月份到3月份期间,整个国际航空市场的运力比正常时期至少减少了60%以上,只有部分航空公司保留了货运航班。

铁路运输呈增长趋势:国铁集团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和货物发送量稳步增长,开通班列和货运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5%、18%。但预计中亚和欧洲深受疫情影响,未来外贸产品的进口需求会受到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海运运力紧缩:海运指数连续下跌,同时还迎来更严格的船舶管控,包括对所有14天内靠过感染国家的船舶增加严格检疫程序,人员不得登陆入境,更有部分港口开始关闭服务,停止货物接收。

中国物流行业逐步恢复,航空货运业连获政策支持

对比全球物流停摆,中国已经率先恢复物流发展。2020年4月2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1.5%,较上月回升25.3个百分点;中国仓储指数为52.7%,较上月回升13.7个百分点。同时新订单指数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均有明显回升,尤其是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回升至58.1%,反映出企业对未来预期较为乐观,物流行业的复工复产在进一步加快。

图: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LPI)

来源:wind

注:物流业景气指数LPI反映物流业经济发展的总体变化情况,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高于50%时,反映物流业经济扩张;低于50%,则反映物流业经济收缩。

航空货运业连获政策支持。2020年4月2日,国家邮政局、工信部日前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快递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提出支持快递企业建设辐射国内外的航空快递货运枢纽,打造临空经济区。另据民航局信息显示,通过持续降低国际航空货运成本等6项举措,政策公布后的一周内,我国的国际货运航班量比疫情之前增长了17.85%。 航空货运的运力提升将有利于我国布局跨境电商和物流的发展。

中国应抓住机遇重构全球供应链

目前中国已经在全球中率先走出疫情危机,此时应该更加重视疫情期间与疫情后全球供应链的巩固与拓展,要与全球国家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贸易合作和海关协作,尽快打通跨境物流通道壁垒,确保跨境供应链通畅。

从进出口贸易来看,海外疫情导致全球供应链受阻,我国也需要加快高附加值产品国产化进程,逐步提高国内产业配套水平。通过扶持国内高技术产业发展,收购、吸引国外企业向中国转移,形成国内完整的产业供给体系,以应对可能产生的持久性影响。

在重构新的供应链模式中,还需要加强三个方面的调整,一是供应链的结构性改善,如大力改善采购、市场供应多点布局的状态,避免单一来源采购;二是供应链的精细化管理提升,三是端对端的供应链透明化升级。而这些调整都离不开供应链的数字化智能化变革,借助科技来重塑竞争优势。

零售

受全球疫情冲击,零售行业全面恢复仍需时日

随着疫情在中国陆续得到控制,零售行业也加快了复工复产的步伐。超市、便利店和线上销售渠道正逐渐走出疫情的影响,在客流和营收方面恢复甚至超过疫情前水平。截止3月底,商务部数据显示,99.5%的超市及95.4%的便利店已经实现复工,收入水平超过去年同期水平。但对于受本次疫情最严重的餐饮、旅游、奢侈品、时尚、百货及购物中心而言,恢复销售和客流将是一个较为漫长过程。截止三月底,95.8%的百货复工,但销售额仅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的一半左右。

与此同时,在疫情持续在全球蔓延的严峻形势下,中国的奢侈品行业和出境游受到的冲击将持续。一方面,出于对可能出现的“第二波”疫情爆发及全球疫情发展的担心,消费者信心并未完全从本次疫情中恢复,特别是对于非必需品及娱乐类的消费。另外,从供给端来看,由于疫情在欧美各国的肆掠,多数奢侈品牌关闭了其在欧洲的生产。加之疫情下各国对出境游的限制下,之前中国消费者通过出境游购买奢侈品的渠道被阻断。以上情况都将导致奢侈品在中国市场的收入大幅下降。

为快速推动各个行业复苏, 各地政府加大了对消费行业的政策扶持力度。除了在税费减免的基础上,加大了消费端的激励政策。例如,超过50个地方政府相继推出了消费券,消费券可抵用消费的范围涉及餐饮、美妆、服饰、家居、电子产品等多个品类。

危机影响下消费者行为变化

本次疫情使消费者的习惯和行为悄然发生改变。在疫情影响下,部分中国家庭的收入水平正出现不同水平的下降,而可支配收入的减少或将直接影响消费者对于奢侈品及康乐消费的支出。相比之下,消费者对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将持续和增长。从消费场景来看,出于对疫情的担忧,更多的消费者正在通过电商平台、商超O2O和生活服务平台替代线下对生活必需品的采买。

图:疫情后希望增加购买的品类

本次疫情过后, 消费者将更加注重健康、卫生和绿色消费。预计对于可及时满足消费者视觉、味觉和安全感的消费品类将迎来快速的增长。如食品、饮料等生活必需品和在线游戏等有助于保持社交距离的品类消费。

零售和消费品行业新趋势

折扣店或将强势回归。由于消费者对奢侈品及时装等非必需品的需求大幅下降,过季的时装和奢侈品将存在大量的库存,商家只能通过折扣店的形式消费库存,而折扣店的商品对于消费者而言仍然具有较大吸引力。未来,如唯品会在内的在线或线下实体零售店的销售额或将在疫情后出现快速增长。

直播电商快速崛起。在疫情影响下,抗菌防疫类产品将为个护和家庭清洁用品品牌带来新的市场机遇。此外,行业巨头将从产品开发到营销策略方面迎来革新。如实行全渠道战略,建立私域流量及通过电商直播、微信社区团购等多种形式拓展自身业务。

平价品牌将拥有广泛的受众。由于疫情影响下消费者对未来收入的期望和预计遭到打击,以及在供给端中国零售供应链的出口贸易下降,闲置的制造业产能可以大量的支持国内评级按品牌的生产。预计疫情过后,在化妆品、服装和速食等品类中或将出现现象级的平价品牌。

此内容是否提供了您需要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