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稿
中国汽车行业海外并购持续升温
德勤提醒相关企业,交易风险与挑战不容忽视
出版日期:2016年6月6日
德勤中国今日发布《2016中国汽车行业对外投资报告》。报告指出,自主品牌汽车和零部件企业自2013年起,三年内已完成海外并购交易共计60宗,涉及金额177亿美元;另外还有近百宗绿地交易,涉及金额也高达100亿美元以上。从增长趋势来看,中国汽车企业海外建厂速度虽有小幅放缓,但海外并购的交易数量和规模则趋势渐长,尤其是2015年的整车和海外零部件企业海外并购交易额更是创下了历史新高。德勤分析称,中国汽车企业进行跨境并购的目标市场以美国和西欧等成熟市场为主, 而绿地投资则仍然集中在拉丁美洲和东盟等新兴市场。此外,报告也详细分析了中国汽车企业对外投资的驱动因素,例如“中国制造2025”和“一带一路”等国家政策的支持,海外优质资产的性价比相对较高,国有企业“弃产能”和产业升级面临压力,以及国内经济增长空间暂时缩水迫使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等。
报告对中国汽车行业企业“走出去”的情况作出研究分析发现,2013至2015年海外并购超越绿地投资成为中国汽车厂商和零部件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方式,并购发起方也逐渐从早期的大型国有企业向行业领先的民营企业转移,并购目的地也从原先的新兴市场国家向欧美成熟市场渗透。
德勤全球并购服务主管Charles Knight分析道:“由于当前国内企业整体技术实力不强,因此大部分的海外并购以获取海外优质资产为主。数据显示,单是中国汽车企业在德美两个汽车制造强国发起的跨境并购项目,便已占总体交易近四成,而两国的并购目标均为零部件企业。并购活跃度是行业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在过去两年中,全球汽车零部件市场并购整合趋势加强,国际企业不仅通过横向和纵向整合实现规模经济,还针对趋势性和前瞻性技术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在金融危机过后,很多西方汽车企业在财务压力之下,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寻找合适买家,这一趋势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巨大的机会。”
德勤还分析出,从并购主体而言,零部件企业是海外收购的主力军,涉及交易在交易总量和总额方面分别占比超出七成和八成以上。部分国内汽车零部件巨头早已活跃于海外并购市场,随着国内经济增速放缓、消费需求疲软,外延式并购已成为企业实现非有机增长的重要途径。
就并购金额而言,报告称,一亿美元以下的并购交易最为集中,占总交易量的一半。中国企业倾向收购高度专业化、细分领域市场占比高、中等规模的外国企业。从长远来看,零部件企业跨境并购渐趋理性,企业更关注并购能否带来更稳定且长期的投资回报,以及整合后能否发挥协同效应。
随着中国车企进一步走向世界,很多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都希望借助跨境并购容身高端价值链,然而对外投资也为这些企业带来了各种风险和挑战。德勤中国汽车行业企业并购服务合伙人虞正认为:“尽管很多企业都在国内并购项目上颇有经验,但是,国内项目与跨境并购交易还是存在重大差异的,因此也衍生出了更多的额外风险与挑战。例如,跨境并购需要买卖双方各自聘请专业顾问管理整个交易流程,项目流程规定和报价等重大材料递交节点也比境内并购严格得多。此外,政府规定跨境并购项目必须向发改委、商务部和外管局等政府机构提交备案审批,对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来说,备案审批程序会相对繁复一些。”
德勤中国汽车行业税务服务主管合伙人肖天晶从税务的角度坦言:“税务成本也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中的一项重要成本。目前,仍有一些中国车企仅关注并购交易的商业性而低估了其中的税务风险。并购交易过程中常见的税务风险包括缺乏合理的税务筹划,海外财务合规执行不善和对投资当地的税务优惠政策缺乏了解而白白浪费了投资税负优化的可能。此外,财务信息的质量和尽职调查也是跨境并购交易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建议投资者委聘经验丰富的专业咨询顾问,指导企业顺利推进交易流程。”
Charles Knight总结认为,中国与欧美等西方国家无论在社会文化、商业环境和法律法规等方面均存在各种差异,并购后的整合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此,企业必须注意海外资产的管理和整合风险,且买卖双方应在就未来运营体系、预算和绩效考核体系、业务发展战略达成一致后,建立相应的整合计划。收购方尤其需要充分了解当地企业的内部文化,当地的法规要求、工作方法、薪酬福利体系和信息系统等各方面的差异,妥善处理,从而建立互信和谐的工作环境,避免流失当地的整合资源、内部人才资源和外部利益相关方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