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渡过油价波动危机
石油、天然气及化学品行业
渡过价格波动危机
当前油价暴跌的缘由和供需模式与2008年截然不同。石油公司需要最大限度削减开支,以确保业务连续性,同时保护核心资产价值,为市场复苏做好准备。
双重打击
石油市场正面临需求萎缩和持续低价的双重打击。经济增长前景黯淡,加之新冠疫情蔓延,石油需求遭受重创。此外,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在减产问题上出现分歧,市场遭遇供给冲击,价格战全面引爆,导致3月油价进一步走低。
4月12日,在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主导下,OPEC+会议达成减产协议:5月和6月减产规模为970万桶/日,2020年下半年减产规模缩减为770万桶/日,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底期间减产规模进一步缩减为580万桶/日。为呼吁更广泛的减产行动,G20召开了会议,但未能达成最终协议。
OPEC+会议和G20会议并不足以改变市场情绪。事实上,由于市场认为减产难以抵挡全球石油需求下跌局面,自OPEC+协议最终敲定以来油价有所下跌。
市场态度也许会发生变化,取决于减产协议的执行情况,其他产油国采取的措施,以及接下来的石油需求情况。,
固有波动性
油价的波动性与生俱来。1948年至1970年,WTI原油价格一般介于17美元/桶至20美元/桶之间(经通胀调整)。自1970年以来,政治、经济和其他方面的变化一直冲击着石油行业,过去三十年间的油价波动更为剧烈和频繁。
自1998年1月以来的22年间,油价持续波动:1998年油价为10美元/桶,之后处于上行趋势,2008年7月油价达到一个峰值——逾145美元/桶;随后6个月油价跌幅达80%;2010年至2014年,油价在80美元/桶至120美元/桶之间波动;2014年年中,由于美国页岩油产量激增,油价开始持续跳水,跌破40美元/桶;2016年,油价在50美元/桶至80美元/桶之间波动;2020年4月,油价暴跌至18美元/桶。
图1:固有波动性(WTI原油,美元/桶,经通胀调整)
2008年历史重演?
一些人认为,此次石油危机是2008年石油危机的一次重演,或将持续一段时间。然而,这种观点忽略了当前油价下跌和2008/2009年石油危机的根本区别。与1991年、2001年和2014年等大多数油价暴跌局面一样,当前油价暴跌的根本原因在于需求下降或供应过剩。而2008年石油危机是金融机构崩盘所致。学术研究表明,银行系统导致的衰退往往更为严重,持续时间更长。
根据历史数据亦可得出这样的结论。1990年石油危机缘自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以及引发的海湾战争。两国石油供应遭受重创,沙特阿拉伯产油受到威胁,导致油价从7月底的21美元/桶上涨至10月的46美元/桶。在这种局面下,美国通过释放石油储备,致使1991年油价回落至20美元/桶。海湾战争石油危机持续约7个月后,油价恢复至战前水平。2001年石油危机是美国经济衰退和9.11事件共同作用的结果。油价从2001年8月的23.77美元/桶跌至12月的15.95美元/桶,直至6个月后油价才回归稳定。
2008年,全球市场疲于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石油消耗量和产量深受影响。油价从2008年7月的历史高位(约147美元/桶)一路跌至当年12月的33美元/桶,直到9个月后的2009年8月,油价才回归稳定。
当前油价下跌周期的消费模式亦与2008年截然不同。2008年和2009年,全球石油消耗量分别下降了0.5%和1.5%。然而这一次,随着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尽管各国步调不一,石油需求也将温和恢复。
作为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中国已经开始从新冠疫情中恢复。政府已解除对汽车、飞机和火车出行的禁令。航空运输初显复苏迹象。原油加工、钢铁和建筑行业逐步升温。截至4月底,中国石油需求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的90%,并持续向上。
鉴于全球石油产量和消耗量趋势已然改变,世界主要产油国的角色亦发生转变,此次油价下跌周期将不同于2008年。未来前景难以预料,但可以肯定的是,整个走向会与2008年后的周期大不一样。
图2:自1990年以来WTI原油价格波动的原因
化危为机?
面对此次危机,石油巨头的两大目标日趋明朗,即最大限度削减开支以确保业务连续性,以及保护核心资产价值以保持竞争力。中国的石油巨头需要维持充足的国内石油产量,以满足国家能源安全需要。中国已将零售燃油的最低限价设定为40美元/桶,以抵御国际油价波动。但已低于40美元/桶的产品价格不作调整。油价崩盘和需求疲软仍将拖累石油巨头的盈利。
德勤针对中国油气公司的最新调研显示,四分之三的受访者下调了2020年度业绩目标,原因在于他们预计原油和成品油价格全年将保持低位。在商业活动因新冠疫情而受到限制的背景下,油气公司在应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确保现金流、保护资产价值以及支持销售和营销上面临着巨大挑战。
调研发现,油气公司正在考虑搭建或加强应急管理机制、加速应用数字化工具、调整供应链模式和寻求成本管理工具,以应对新冠疫情的短期影响(图3)。此次调研是在3月中旬开展的,当时油气公司已经着手确定备选采购渠道或推出线上和移动业务应用程序,全力确保业务连续性。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油气公司倍感压力,成本管理在公司战略中的重要性日趋凸显,各大公司纷纷加入提高生产力和降低营运成本的角逐。
就中长期而言,为应对持久的市场波动,受访者将优先采取以下改进措施:加速数字化转型、加强供应链管理、落实新战略以及优化现金流和成本管理。一些油气公司从成本节约的角度看待数字化转型,并优先制定协调一致的整体数字化战略,而非针对具体项目制定相应计划。此外,对高管层而言,当前的主要任务在于构建灵活的供应链以提高业务弹复性。
图3:渡过难关的常见措施
面对双重打击,油气公司需要根据受影响程度采取相应对策:渡过价格波动危机,然后提高业务弹复性和改善资产组合,以便在价格回归稳定时把握增长契机。
成本管理
石油公司正在缩小油气勘探和开发规模。
壳牌已将营业支出预算从250亿美元削减至200亿美元,以确保财务实力和弹复性;今年还计划削减30亿美元至40亿美元的营运成本。埃克森美孚已将2020年资本支出预算减少100亿美元(30%)。道达尔正在削减资本支出,削减规模超过30亿美元,2020年净投资额将减少至150亿美元以下。
中国的石油巨头亦在采取行动。中石油已设立指导小组,致力于提高生产力、确保正向现金流、削减成本以及优化资本支出。伍德麦肯兹(Wood Mackenzie)表示,放眼整个亚太地区,2020年至2022年期间,将有近350亿美元的最终投资决定和开发支出面临风险。
已经宣布的预算削减主要集中在成本高昂的上游业务。中国的石油巨头亦不例外,尽管其首要考量是维持国内产油量和削减国外业务预算。除了减少成本高昂的上游业务外,各大石油公司也在考虑转变实现可持续成本管理的方式——评估业务价值链,确定存在成本节约潜力的环节。例如,工程和第三方承包商业务会严重影响石油公司的生产成本。石油巨头正与油田服务公司进行谈判,以期修订合同条款或采用新的合同范本,例如将油价变动因素纳入非固定服务费。改进采购方式亦对息税前利润影响重大。石油巨头正与设备提供商携手合作,期望通过租赁的方式将固定成本转变为变动成本。此举能够避免因勘探规模缩小导致的设备库存积压,从而使设备提供商受益。
弹复性
波动性是石油行业不变的现实状况,其影响力和频率均呈上升趋势。为应对日趋加剧的波动性和日益复杂的供应链,石油公司需要重新思考如何进行供应链管理。如果众多供应商涉及不同支出类别,则需要明确各个类别的成本考量和供应商选择,并确定适当的行动方案,例如寻求替代供应商和修订合同条款。与此同时,石油巨头意识到尽早与供应商接触有助于识别大宗采购的机会。此举可使石油公司享受折扣,而供应商能够消化库存并维持现金流。
数据资产优化亦至关重要。数据来自所有事业部和业务部门,具有不同的粒度水平和时间范围。石油巨头需要将信息战略与更广泛的业务方法和优先事项相结合,审查现有数据资产布局、确定亟待改进环节并开展有效的信息管理。
重组契机
由于收入骤减,许多油气公司面临如何偿债的燃眉之急。这类贷款通常以油气储备作为担保,而这些储备现今的价值低于其数月之前的价值。陷入困境的公司通常会期望通过并购寻得生机,因此,中国的石油巨头或将迎来收购高质量资产的机遇。但石油公司需要遵守有关交易方式的规定。
未来展望
油价涨跌反复,一如昼夜更迭;此次下跌结束后,油价将再次回升。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发布的《短期能源展望》指出,2020年的原油均价将为33美元/桶,2021年的原油均价将为46美元/桶,但期间偶尔会涨至60美元/桶或暴跌至10美元/桶。这种低油价环境将是经济下行、环境监管(例如针对燃料运输的新要求)及页岩油等替代能源持续供应过剩共同作用的结果。对石油行业的公司而言,采取积极的成本管理计划、构筑业务弹复性以及把握重组机遇是未来赢得增长先机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