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疫情下的大健康管理体系建设思考

在人类历史上有过数次大规模传染性疾病暴发流行,因疾病死亡的人数与因战争死亡的人数不相上下。仅在21世纪的20年间,就有SARS、H7N9、寨卡病毒、埃博拉病毒、新冠肺炎等传染性疾病的大规模爆发。此次抗击疫情是对我国整体医疗体系的一次突击的压力测试,特别是对各家医院公共卫生事件识别速度、应急事件的处置能力、物资储备及分配调运能力提出的严峻挑战。

疫情的应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德勤认为,作为政府机构,应当思考如何提升传染性疾病的预警能力和早期处理能力及效率并控制传染范围;对于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应该思考如何提升包括应急响应能力在内的综合管理能力,在疫情发生时既能快速响应切换至“战时状态”又能够兼顾其他患者的需求与安全;作为企业,需要思考如何在疫情期间持续关注员工的健康状况给与心理干预,并在疫情过后针对性地开展员工健康管理;在疫情过后,社会各方也应当探讨如何更多地运用数字科技和先进管理方式提升医疗机构的人才管理、供应链管理以及远程医疗的能力。

具体来讲,德勤建议大健康参与者当下与未来重点关注事项包括:


完善医疗机构应急管理体系:

医疗机构应急管理是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避免、减少和减缓突发事件负面影响和危害而建立的跨部门联合协调体系,其目的在于根据应急管理目标,设计和建立一套快速灵活的组织,确定职权关系,联合内部资源,以保障组织机构的有效运转。

医疗应急管理体系的设计通常分为风险评估、事件应对、能力恢复和调整改善四大阶段:

  • 风险评估:
    • 对医院运营风险进行定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结合公共事件紧急救援和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特点及需求,建立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应急计划和预案,定期开展相关培训和演练,加强人员的应变能力和熟悉度,评估应急流程有效性,并持续不断循环改进。
    • 医疗机构应基于对当地人口、环境、医疗资源等各方面分析,预测并准备应急所需的设备和物资,提前了解并建立能响应机构应急及后续恢复阶段的协助渠道。
    • 医疗机构应与医联体(医共体)、附近医疗机构共同开展评估,评估在风险事件来临时可以共享的医护人员、医疗物资、医疗设备是否充足等。
    • 充分利用风险分析工具 – 灾害脆弱度分析:分析风险发生机率、对医院影响程度及准备程度,以评估各项风险 / 危机事件对于医院之风险危害数值,并依据不同层级之风险 / 危机事件制定管理计划与演练频率。
      • 风险危害=风险发生几率×风险严重程度
      • 风险危害分析步骤:
    • 组织团队——列出危害清单——回顾历史资料——可能性评分——影响程度评估——危害排序——应对能力差距分析——组织应对
  • 事件应对:
    • 启动应急预案,执行应急事件的通报、指挥、跨部门协作等多方面标准工作流程。特别关注患者家属及工作人员的心理及精神状态,以便及时提供支持与保护。
    • 评估医疗机构自身应对能力,若自身能力不足立刻与医联体(医共体)、附近医疗机构开展协作。
    • 积极并持续保持与当地医疗卫生应急管理机构和其他官方机构的沟通和协调,以达到快速响应地方需求和提供如交通运输、受灾人员分流、物资分配等公共服务应对的决策支持,阻止危机扩大,将危机带来的冲击降到最低。
    • 保证全员信息上报渠道畅通,鼓励全体员工在第一时间上报风险事件,适当优化内部审批层级,让“吹哨人”能够随时发声。
  • 能力恢复:
    若事件进入明显缓和阶段,应及时开展医疗环境的清理整顿、医疗设备的维修维护、医护人员的归整调配及医疗物资的补给等复原工作。同时进行医疗机构的修复需求评估工作,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对应的实施计划,以重启基础医疗服务为先,对需求资源进行优先序分类,维持医疗机构的持续运营能力,使自身尽快恢复到常态。
  • 调整改善:
    事件结束后,对该次应急事件进行事件回顾与检讨,并提出改善对策,在分析危机发生原因及评估对医疗机构威胁程度后,制定与执行预防措施,并设置减灾的设施及系统,以降低危机的发生几率和冲击。

许多西方国家已建立了较为成熟的应急管理体系,其体系基于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原则,涵盖了突发事件的事前、事发、事中、事后全过程设计,保证了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系统化、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而大多中国医疗机构在顶层设计、分类管理、规范化等方面还有待加强。应急管理通常有完整的流程,但是更多的是“人制”,并且需要定期开展培训和演练。


紧急情况下提升医护人员与患者安全防护等级:

疫情发生时,每家医疗机构从上至下谨慎对待每一位来院患者,特别是有发热症状的会立即转移到发热门诊,并执行病毒识别流程。然而到医院就医的不仅有发热患者,更有其他疾病或因慢性疾病需固定时间回诊的患者,此时如何保护这些来院就医患者和家属,以及相关医务人员,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是医院同时需要认真面对的另一项任务。根据我国等级医院及国际医疗机构评审标准的相关要求,可采取如下措施,以保护患者、家属及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避免交叉感染导致更大损失

  • 加强人员进出管控:
    目前民众所居住的小区已经实施进出人员管理,医疗机构为了保护在院患者和家属、来院就诊的慢性病患者、以及全院其它部门的医务人员,更应加强人员进出医疗机构的通道及人数管理,在疫情期间减少出入通道和陪护人数,建议患者暂缓非紧急或必要的检查,同时严禁住院患者随意离开医疗机构,及时掌握患者、家属及医务人员动态,以做好人的管控工作。
  • 提高院内感控管理等级:
    疫情期间,医疗机构对感控要求标准相对提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动线管理,一是消毒规范。
    • 动线管理。在应急期间对医院动线进行调整。在开放的出入通道安排人员进行门禁管制,对入院人员进行体温监测和口罩佩戴要求,并进行初步预检分诊工作,以避免高危人群进入院内。同时院内对于高危人群,应设置隔离患者的独立运送通道,以避免转运过程中造成院内传播感染。
    • 消毒规范。除了要求院内医务人员彻底执行手卫生之外,还需加强环境卫生清洁,尤其是来访就医患者、家属可能碰触的地方,例如:手扶梯、电梯按键及扶手、候诊椅等地方,更要加强清洁消毒。院内除了需全面加强原有的院感要求之外,另需考虑降低医务人员曝露风险。


建立医疗机构供应链可持续方案:

通常情况下,医院依靠阳光采购平台或者医院采购办自行处理。但是在疫情突发情况下,医院缺乏应急寻源渠道,导致远水解不了近渴,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对等。在医院防治疫情过程中,医疗物资准备保障方面可能会存在以下问题:

  • 公立医院:
    被指定为疫情防治定点医疗机构的公立医院,由于前期对物资需求的预估不足、上游供应链无法及时响应等原因,可能造成疫情防治急需的医疗物资短缺。
  • 社会办医机构:
    众多社会办医机构虽未被指定为首批疫情防治定点医院,但由于区位因素等原因,也成为诸多患者的首诊医院,如果这些医院的物资保障尚未被纳入政府优先考虑的范围内,则可能会面临从缺乏资质的供货商处采购手续不全的高价医疗物资的困境。

为了有效应对疫情和保障日常运营,对于医疗机构的物资保障工作,德勤提出如下建议:

  • 建立物资库存预警体系:
    • 建立日常运行和不同风险等级下的医疗物资需求测算模型。
    • 综合考量储存成本、效期管理、短缺风险等因素,设置库存预警指标。
  •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供应商关系:
    • 兼顾各方利益,寻求供应链上下游在产品质量、成本、响应时效上的共同目标。
    • 在非紧急时期通过合同或者备忘录形式明确紧急状态下供应商在物资保障范围与时效上的责任。
  • 梳理物资供应端到端流程:
    • 梳理从临床科室物资需求到使用的端到端流程,提高物资计划与供应效率。
    • 民营医疗机构保持与政府主管部门的及时沟通,建立物资需求请求反馈通道。
  • 建立物资联合储备调配体系:
    • 明确紧急状况下医疗物资调配职能,建立透明化的医疗物资供应链信息系统,设置物资调配优先级。
    • 具备条件的民营医疗集团开展物资集中采购与联合储备,降低采购与储存成本。
    • 识别各医院、各科室超配物资,及时调整配置方案。
    • 利用数字化完善整个供应链体系,包括医院下单-供应商接单-物流商配送-政府相关部门监督,使得整个应急供应链体系透明,确保其连续性。


医疗机构建立动态人才管理与调配:

应对疫情,在医疗硬件方面,有国家主导搭建的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以及多家方舱医院来收治新型冠状病毒确诊患者,但在医疗服务人力上,虽然有逾万医疗队员支援湖北,但仍有两千多个的医护人力缺口。差距原因可能在于三个个方面,一是医务人力可能长期不足,二是疫情发生在春节期间,部分医务人员已经返乡,加上后续交通受阻而无法如期返岗,第三是湖北地区疫情蔓延迅速。在此期间,全国医护人员驰援武汉,也让我们深思这些支援医护人员的原医疗机构,是否会因支援人员的离开,而暂时造成现有医疗服务人力上的紧张,是否后续在人才管理与调配上有优化的空间,以下几点值得医疗机构思考:

  • 健全人才档案与管理:
    在人员档案上进行统筹管理,同时完善每位医务人员的专业学历及临床经验等相关信息,以便突发状况发生时,能快速搜寻出最合适的人员以及备选人员,同时也可检视院内相关人员的短板。
  • 随时掌握员工动态:
    除了要关心在职员工的的动态之外,对于已经退休的员工也应纳入档案管理,因为他们对医院的工作模式有一定熟悉程度,在应急状况下,是顶替部分医务人力的备用人选。
  • 建立医护工作人才匹配模型:
    建立不同医护工作的人才能力匹配模型,对部分工作建立正常状态与应急状态两套人才模型,人力模型包括不同工作岗位的人才能力要求与组织架构要求(例如医护比)。在医护人力需求紧张下,可以将部分工作内容转由无需医护背景的人员执行,部分工作转由有相关照护背景的人员执行。医疗机构需要在日常工作中,更加关注人才梯队的建设,对后备人员也要建立必要的培训与考核。


加快发展远程医疗与可穿戴设备:

疫情期间,多家互联网医疗机构开通了在线义诊,初筛普通感冒和新型肺炎,缓解线下压力,减少交叉感染,也让更多人体验了互联网医疗。在线医疗是近年来医疗行业的重要趋势,目前国家已有初步管理标准,包括《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等,但是在推广和普及上仍然面临一定的困境。

  • 在线诊疗行业仍处于爆发期,存在规模不等的公司,标准的诊疗机制推广和普及不足。
  • 互联网医疗仍受到较多政策限制,无法替代传统问诊手段。
  • 除部分慢病复诊外,互联网医疗线上与线下仍未打通,如何运营转化提升仍是一个挑战。

面对以上困境,德勤建议:

  • 医院应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
    医院未来应当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可以为在突发事件期间的患者,或者平时不愿或难以抵达医院进行诊疗的慢病等患者提供远程医疗服务,一方面可以免去轻症患者的路途奔波,另一方面为仍需抵达医院进行实际检查或配药的患者缩短医院逗留时间,降低患者感染风险。非传染病相关疾病的科室医务人员配置也可进行相应调整,护士配置人数也可相应减少,降低感染风险。
  • 慢病患者普及可穿戴式设备:
    通过可穿戴设备可以监测使用者的心率、血压、血氧、心电图数据,并将数据实时发送至服务器、APP。若相关数据达到预先设置的阈值,则家属、当地社区卫生中心可以收到设备预警,从而及时得知患者状态。此外,可穿戴设备采集的数据还可与互联网医疗结合,将数据共享至互联网医疗平台,作为慢病患者复诊的数据支持,便于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调整用药。
  • 依托远程医疗提升基层社区分级诊疗能力:
    基层社区通过远程医疗等手段,健全社区应急管理体系,掌握社区医疗资源、全科医生、家庭医生配置实际情况,并制定疫情紧急情况下居民健康保障快速反应机制。同时还可以完善分级诊疗的机制,以家庭医生为载体,向居民提供线下或线上首诊,加强各级医疗体系间的整合,加快以社区健康为单元的网格化健康管理体系以提升社区层面医疗能力。

需要提醒的是,由于医疗设备与科技手段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所有设备与网络都必须进行冗余管理并经过严格的容灾测试,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设备与网络的正常运行。


企业设计全方位的健康管理体系

目前新冠肺炎的疫情防控仍处于非常艰巨的阶段,根据国家及地方政府相关政策,各大企业即将迎来大规模复工热潮。在企业复工后,企业如何进行周密的防控部署,如何确保安全的企业办公环境,疫情下的企业健康管理体系应关注哪些重点,如何应对复工后的突发情况,德勤建议如下:

  • 应急体系及风险管理小组建立:
    组建疫情管控应急小组,制定企业应急预案与业务恢复计划,在确保企业员工健康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降低企业业务所受疫情影响。
  • 评估员工健康风险状况,调整经营计划:
    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前,根据不同企业自身特性,制定远程办公考核管理办法,在确保企业正常运营的基础上建立灵活办公制度。公司应组织员工结合过往经历、身体状况进行自我健康状况风险评估,并要求员工如实填报相关信息。企业可以考虑通过健康问卷形式对复工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筛查,对于必须复工且健康风险评估高危的岗位人员,企业可考虑复工前体检等措施,综合评估是否允许这些人员进入公司。管理层与人力资源部门应根据员工健康风险评估及体检结果适当调整经营计划。
  • 针对性建立员工健康计划:
    企业应主动建立员工健康档案并进行跟踪管理,同时为员工提供防疫工作健康培训;疫情防控期,企业可以考虑与保险公司合作,推出多元化员工健康保障方案,并完善快速理赔流程。另外,企业可以考虑与体检公司合作,除常规年度体检外,提供突发疫情筛查体检,并自动更新员工健康档案。与此同时,企业可以通过与健康管理公司合作,搭建企业健康管理平台,建立企业医务室或与社区医疗机构合作,为员工提供便捷的医疗支持;例如企业与社区合作,以家庭医生为载体,为每个员工甚至员工家庭设计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和健康干预方案,开展从健康体检到检后就医绿色通道的全程健康管理服务,提供便捷、及时、量身定制的医疗支持,形成企业健康管理闭环。
  • “疫情焦虑”管控:
    除了员工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也不容忽视。作为个体,员工容易出现焦虑、抑郁、应激强迫、抱怨、对“疑病”产生恐惧、回避人群与社交、工作倦怠等等情况。由于信息传播迅速,共情能力和同理心较强的员工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应向员工宣传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 员工心理援助)服务,为有需要的员工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疏导。


加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搭建

疫情期间,疑似患者的病史快速共享成为了难题。部分患者于发热门诊就医后,出于恐慌离开医院返乡,或去往其他大型城市就诊,加大了整体病情防控工作的难度。另外,春节期间人口大量流动,大量患者的就医医院缺少患者病史记录,较难有针对性地提供医疗服务。疾控中心进行流行病分析时难以快速获取人口健康各项数据进行分析,并提出传染病学的管控相关意见。

德勤认为,未来需加快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的建设步伐,联合政府与医院建设与联通平台级医院数据库,使得居民的健康信息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获取,并与铁路、民航、医疗保险等信息实现交互。另外,基于互联互通成果,患者的相关治疗过程也可通过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快速共享,医疗专家组成员可基于全国范围内的病例快速发布诊疗方案并进行迭代,其他地区的医生也可参考患者的类似病例对诊疗方案进行调整,从而提升整体治疗效率。在法律法规允许的前提下,人口健康信息的互通有利于加快商业保险对特定病种的覆盖,提升健康险模型准确度。

以上,是德勤结合国际领先实践提出的一些建议。我们相信,通过此次抗击疫情,中国医疗行业的大健康体系也会得到优化和提升,并且会越来越好。

此内容是否提供了您需要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