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觀點
不可不知的東協投資注意事項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部 / 廖哲莉會計師
根據勤業眾信「2016全球製造業競爭力指標」報告,受惠於人口紅利、靈活的製造能力與快速成長的經濟與市場需求,馬來西亞、印尼、泰國、印度、越南等「強力五國」因應而生,逐漸取代中國成為新的「世界工廠」,其中四國位於近在咫尺的東協。
政府近來積極推動新南向政策,希望促成台灣與東協各國經貿、科技、文化等密切交流。在全球各地經濟成長趨緩、中國經濟轉型及工資上漲之際,新南向政策適時提供台灣企業在國際尋找新布局的選擇。
留心各國稅制差異 為引資而不斷調整
東協十國經濟快速發展,各會員國皆有不同幅度的租稅制度改革,以吸引外資企業投資。
其中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屬經濟發展較高且租稅體制較完善國家,然而近年柬埔寨、緬甸等國家興起,亦吸引眾多台商,視為南進的選擇之一。
目前東協各國公司所得稅率,從17%到30%不等,其中新加坡稅率最低,菲律賓稅率最高,各國近年皆有下修之趨勢。
為吸引投資人,東協各國近年來分別進行眾多改革,例如外人投資及工業發展政策改變、強化基礎建設、協助外國投資人投資及稅制的改革。
印尼、馬來西亞及緬甸更新租稅政策;泰國延緩調增增值稅稅率的計畫;汶萊宣布簽訂多國簽訂租稅協定等。
在經濟共同體成立前,汶萊、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及泰國早已於2010年達成零關稅協定,柬埔寨、寮國、緬甸及越南亦已於2015年底達成零關稅 (部分商品將於2018年全面達成零關稅),完成東協十國區域內貨物流通全面零關稅的目標。
東協十國亦制定共同目標,致力增加各國與其他國家之租稅協定、與國際稅務資訊交換之趨勢接軌等。依國際租稅發展趨勢,各國亦將重視反避稅、移轉訂價等議題,並探討稅基侵蝕與利潤移轉(BEPS)對各國財政之影響等。
台灣東協經貿密切 但出口競爭力削弱
台灣不僅是越南、馬來西亞、泰國的重要貿易夥伴,東協也是台灣第二大貿易夥伴及第二大出口市場。
但隨著東協經濟共同體成立,在貨品、服務貿易及投資自由化的基礎上,可能快速帶動東協區域內投資與貿易成長,對台灣造成貿易及投資移轉效果。
擁有充足勞動力、龐大內需市場,加上經濟共同體將整合成員國間文化、經濟發展等差異,有助於東協供應鏈形成。
台灣與東協目前並非經濟合作夥伴,也尚未加入由美國主導的TPP等任何區域經濟整合,台灣商品進入東協可能因此逐漸削弱競爭力。
經建發展參差不齊 應特別注意差異性
東協各國紛紛提供租稅優惠,加上成員國之間的關稅減讓、貿易便捷化與投資自由化,吸引全球企業前進東協投資。但東協各國發展情況不盡相同,同時包括已開發、開發中及未開發國家,許多國家基礎建設仍有不足,財政與法律體系等制度亦未臻健全;各國政治、文化及社會背景也有很大差異,未來諸多整合項目有待持續努力。企業進行投資評估時,應特別注意這些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