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聚焦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
新时代新金融 应对风险发掘机遇
展望未来金融服务业,领先的银行、证券公司、理财机构、资产管理公司和保险公司均已将气候变化有关风险(如极端天气、潜在损失、监管指引和利益相关方压力等)纳入广泛的风险议程。这些机构将引领、采纳甚至受益于将气候变化视为关键战略问题这一举措,并寻求方法积极应对气候挑战。资本市场及整个社会均可从其转型和创新中获益。
截至目前,纳税人承担了向清洁能源和节能解决方案过渡所涉及的大部分风险。但在未来,私营部门将需要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如何利用技术和解决方案应对气候相关挑战将主要取决于金融服务业解决关键资金缺口的意愿和能力。
在不远的将来,可持续金融将根植于金融机构,将气候风险纳入机构日常活动将成为常态。为应对这一挑战,金融机构可借鉴此前用以识别、模拟、衡量、管理和报告难以量化和跟踪的非金融风险的部分措施,进行充分准备。但在许多方面,将气候风险纳入现有风险框架将是独一无二,甚至具有颠覆性的挑战。
中国可持续金融发展趋势
伴随疫情、“双碳”承诺、以及中国经济转型步伐加快,利益相关方期待企业及金融机构能够提升其环境与社会绩效,并为气候转型做出积极贡献。中国气候转型面临年均上百亿人民币的资金缺口,私营资本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气候变化相关风险对金融机构的可持续运营影响日益加深,金融机构自身相关治理能力亟待提升。在此背景下,可持续金融在中国与整体社会经济气候转型不断融合、内涵不断丰富、治理能力不断增强。
一方面,在碳中和大目标的确立下,不同产业、企业的气候转型阶段、路径与需求各不相同,更灵活、更具针对性的气候金融应运而生,以解决庞大而复杂的资金需求。气候金融丰富了过往以绿色金融为主导的可持续金融的内涵,支持产业与金融产品更加丰富。随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完善,基于碳信用的碳金融将进一步激发可持续金融的活力。
另一方面,监管方将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系统性纳入金融系统可持续性考量,强化ESG信息披露、国内外趋同的可持续金融标准、气候风险管理能力建设等将增强中国可持续金融的整体治理能力。此外,金融机构亦在转变理念与行动,突破合规,将环境、气候相关因素纳入机构治理与投资决策体系,以应对气候变化相关风险为动能,推进机构整体可持续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