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统筹分类治理引导连片微更新

德勤政府及公共服务行业“城市更新洞察系列”第三篇

发布日期:2022年2月16日

中国城市微更新发展趋势

微更新是新时期推动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在中国城镇化水平逐步跃升的背景之下,城市发展正从增量开发转向存量挖潜,从硬实力导向走向软实力导向,从大拆大建的粗放式发展步入到精耕细作的内涵式发展新时期。未来的城镇化仍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大拆大建是对历史文脉以及邻里关系的破坏,急功近利的城市更新模式终将难以为继。未来城市将注重城市内涵品质的提升,以人的需求与参与为导向,通过对小空间、小问题进行小改造,焕发旧城活力并提升大众幸福感。微更新作为一种重内涵、渐进式的城市复兴模式,未来将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微更新的实施对象较为多元,涵盖老旧小区、老旧厂房、老旧街区、历史文化地区等存量片区。在成片连片的微更新行动中,更新对象往往是多类型并存的,每一类更新对象都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更新方式、更新主体有较大差异。不同更新对象的更新诉求各不相同,同一更新对象也面临多样的更新诉求,传统“大水漫灌”式的治理方式难以显现真实诉求,连片的微更新需要基于多元诉求,统筹探索更有效的治理方式。统筹划分更新对象类别,对症下药实施精准治理方案,将成为连片微更新面临的新议题。

国际实践和启示

微更新在全球范围内已有广泛实践。多数发达国家城市更新已步入微改与保护融合的阶段,在分类治理方面有较多成熟经验。香港、新加坡、澳门及台湾等地区从居住空间、产业空间、社区商业空间与历史保护区等方面提供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历史保护区空间规划治理方面,香港重视历史建筑保护的灵活性,按历史建筑的历史价值、建筑价值、组合价值、社会价值和地区价值、保持原貌程度和罕有程度,对历史建筑进行分级鉴定,随着建筑级别降低不断放宽修复措施。台湾注重整体历史空间风貌的保护,通过划分严格控制区和环境协调区,在严格控制区内采用全部或部分保留、立面保存、原貌重建、功能活化等方式保存维护,在环境协调区内采用限制协调建筑立面风格、管制楼层及高度、规范建筑斜屋顶/屋顶突出物朝向等措施。

在产业空间规划治理方面,香港通过推出“工业大厦活化”更新策略,包括出台有效的财政优惠、扩大工厦用途等政策,成功地为文创、商贸产业腾出发展空间。台湾主要通过建立“先罚后卖”机制、公有土地回收机制、扩大工业用地使用范围和出台工厂改造计划等方式,释放现有产业空间资源。其中,“闲置工厂/工业园转型升级”作为最典型的微更新策略,通过将标准厂房改造成观光工厂,实现了产业转型和升级。

在居住空间规划治理方面,新加坡推行小规模细化灵活的修缮计划,供市民针对性地灵活选择修缮内容。台湾关注重建对象的历史、文化、艺术及纪念价值,灵活采用“都市更新单元”模式,推动人文价值突显的楼宇及老旧住宅片区式更新。

在(社区)商业空间规划治理方面,澳门以小区特色为基础,积极推动文化创意和旅游业融合带动小区经济发展。通过推行“论区行赏旅游计划”、“北区WIFI街”等计划,鼓励社团与商户合作在核心旅游区延伸或开辟更多步行街,持续完善街区配套设施,便利居民和旅客,带动小区商业、文化、环境的改善。


连片微更新统筹分类治理创新实践建议

城市更新事关政治、经济、社会民生等方方面面,微更新规划治理不仅需要借鉴国际经验,也需要结合中国国情。从微更新的发展趋势看,随着各地对集中连片式更新的深入推进,微更新的实施范围也逐渐扩展到连片地区。从微更新的外部环境看,随着“双碳”、数字经济、内循环、新基建等战略的深入部署,微更新迎来更多融合发展机遇。展望未来,连片微更新将受到更高的关注,针对连片微更新的统筹分类治理也将呈现更多的创新实践:

(1)老旧小区微更新,重在破解空间无序与配套不全的难题,依托绿色智慧全域治理,引导小区实现便民发展。针对老旧小区脏乱差、民生设施存在缺口、能耗高、空间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可借助低碳智慧全域治理规划得以有效解决。针对脏乱差现象,采取杂物景观改造与替代方式防止方杂物堆放回潮。针对配套设施短板,通过增加绿色智慧设施完善供给服务。针对建筑能耗问题,借助低碳或零碳技术实现节能改造。针对闲置用地问题,实施文创介入的空间挖潜的行动,通过在闲置用地创造标志性的艺术装置、举办品牌型的文化活动事件等形式,增加土地利用价值;

(2)老旧厂区微更新,重在破解产能落后与空间衰败的难题,依托产业升级空间重塑,引导厂区实现价值再造。针对落后产能,一方面鼓励传统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注入新兴动能,例如将原有厂房改造升级为低碳工厂、智能工厂;另一方面加快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传统企引入机会产业,例如利用腾挪空间引入小试中试、科学研究、精密制造等新兴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针对空间衰败问题,一方面可以依托工业记忆打造工业遗产观光项目,另一方面可根据空间形态打造休闲商业、文化艺术展览、文创办公以及娱乐体验等项目,将“工业锈带”改造成“生活秀带”,实现空间重塑价值再造;

(3)老旧街区微更新,重在破解业态过时人气低迷的难题,依托消费升级场景营造,引导街区实现经济重振。针对业态没落,可迎合Z世代消费趋势,通过导入国朝文化IP、科技体验、沉浸式商业、潮玩购物、休闲度假、文化市集等业态,满足年轻消费人群对文化精神的追求。针对人气低迷,可借助地标打卡、节事举办等形式吸引人流,通过动态艺术装置、特色网红店招与重大文化节事创造主题场景,提升街区的吸引力,重振商业经济;

(4)历史片区微更新,重在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平衡关系,依托文化保育文创活化,引导片区实现持续发展。历史片区在以保护为目标的微改造过程中,应将保护和利用作为有机统一的整体。针对文化保护,为保持传统历史文化风貌的完整性,保护需涵盖各个层面的要素,除了保护历史建筑、空间肌理等物质空间,还应保留原有生活方式、再现历史人物事件以及传承非遗文化。针对文化利用,可依托文化资源划定部分经营性空间发展文创产业或开展文化消费。一方面可依托原有历史文化主题,吸引艺术家、匠人、美术家等文创从业人员成立文创工作室,另一方面可结合历史建筑形态打造博物馆、艺术馆、展览馆等项目,以文化消费激活历史片区发展活力。

综上,连片微更新是一项复杂的更新行动,更新过程中面临多种对象的多元诉求。统筹分类的规划治理对指引连片微更新具有重要作用。划定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以及历史片区等更新对象的类别,并根据每一类更新对象的诉求量身定制规划治理方案,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提高运营与全域治理能力,能够更精准指引连片微更新的落实,推动微更新项目高效实施。
 

 

德勤服务案例:某市城市更新项目

Fullwidth SCC. Do not delete! This box/component contains JavaScript that is needed on this page. This message will not be visible when page is activated.

-video-no-top-padding- , -fullwidth-scc-

此内容是否提供了您需要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