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酒店行业的复苏动力
泛旅游行业历来是各类突发状况的“重灾区”。本次新冠病毒疫情对于酒店、航空、旅游、景区、餐饮等业态,以及背后提供支持的地产行业都带来了严重影响。随着疫情得到一定程度有效控制,各行业和企业在继续进行疫情防控的同时,也在积极思考顺利度过复工复产期,并在未来恢复增长动力。
行业冲击——影响严重 全员应对
作为受本次疫情影响最严重的行业之一,以资本密集和人力密集为特色的酒店行业受到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营业收入急剧下降:作为高投资且回报周期长的业态,酒店营业收入水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根据中国饭店协会公布的数据,本次疫情使得中国酒店(样本数量5,109家酒店,位于中国28个省份)营业收入相比去年春节期间平均降低67.81%(图表1),共计损失12.3亿元,其中还有超过120家酒店报告本次春节营业收入降比超过九成。从酒店档次来看,经济型及三星级营业收入受影响最大,平均降比在85%左右,而五星级酒店由于其收入可以通过适度提升平均房价和其他收入有所弥补,平均降比在60%左右。
数据来源:中国饭店协会
入住率急剧下降是主要原因。根据知名酒店数据提供商STR透露,2020年1月中旬中国大陆地区的酒店入住率达到了近70%的高点,而这一数据在未来的10天内开始大幅下跌,到1月26日左右跌至17%。对于重点城市而言,北京和上海在迅速下滑到15%后,在2月初维持在5%到10% 的区间。香港酒店市场受疫情影响相对适中,入住率下滑至25%左右。而作为春节超旺季的三亚酒店市场,由于在春节前已经有部分旅客抵达,下滑比其他城市来得迟缓一些,但随后也出现断崖式下滑,2月初也已跌至10%以下(图表2)。
数据来源:STR
2. 运营成本高企:相比其他行业,酒店行业有着非常高占比的固定运营成本。首先,作为一个人力密集型传统行业,人力成本在很多酒店运营过程中都为占比最重的成本,其占比多在30%以上,而整体行业来看中国大陆区域的酒店人房比(雇员数对应可售客房数比例)大约在1.0至1.3左右,也就是说一家配备300间客房的适中规模全服务型酒店大约需要300至400名员工,如此规模的员工数量及人力成本水平在疫情期间无疑会造成非常大的经营压力。其次,酒店另一个成本大户是能源,星级酒店常配备中央空调、集中管理给排水系统及能源系统以保证其高品质服务。而且根据品牌标准要求,绝大部分公共区域的灯光、冷暖、新风系统使用并不随客流量减少而变更。另外,据中国饭店协会的数据,为了响应国家防疫政策,约1,750家酒店自春节前后歇业,至现阶段歇业造成的直接成本支出(员工工资、租金、设备维护、能源等)达5.93亿元,平均每家店至现阶段歇业造成的直接成本支出约34万元。另外,据统计各家酒店在疫情发生后用于采买防护消毒用具的成本大致为每天1,063元,而其中超过160家被政府无偿征用及义务接待医务人员的酒店直接成本约每天6,797元。综上所述,无法摊销的高额固定成本和额外相关支出,对于收入锐减的各家酒店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3. 从业人员士气受影响:由于其服务行业特殊性,许多地区,尤其是疫区的酒店从业人员是持续值班或者最早复工的工种之一。大多数酒店员工也跟普通民众一样,缺乏应对疫情的知识和经验,也缺乏有效的个人消毒防护物资。每天面对酒店这样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在防护自身的同时更大的责任是做好疫情防护,这样的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环境难免使得酒店员工焦虑疲惫。另外,酒店人力密集型的行业特征以及近期锐减的酒店营业收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员工的个人收入,使得员工对于未来发展产生更多不确定性。
综上所述,本次新冠状病毒疫情已经对酒店行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行业内各大集团也很早出台应对措施。应对措施主要分为以下三类:第一,在本次疫情初始期,除为疫区捐款捐物外,很多国内及国际酒店管理公司及时叫停旗下疫区内(后扩展至全国区域)酒店预订,并宣布为已经预定的各个渠道的客人提供免费退改政策;第二,安排旗下位于疫区内的酒店积极投入抗疫前线,参与医护人员接待保障工作。第三,免除费用及提供贷款资金。随着疫情的加剧,很多管理公司如希尔顿、华住、开元等均宣布免除疫情期间的酒店管理费和许可费,免除区域也从湖北逐渐扩大到全国范围。锦江集团还提供35亿元专项低息贷款资金(封顶年利率4.5%)用于支持旗下加盟商现金流、采购筹建及升级改造。携程、飞猪、美团、同程等在线预定平台也相继发布政策支持商家,政策涵盖疫区商家免佣金、提供周转基金、优惠利率小微贷款、保险等方面。总而言之,整个行业在突如其来的疫情之下仍旧反应迅速,体现了相当高的专业性及社会责任感,为未来行业复苏打下坚实基础。
何时恢复——年内复苏、影响深远
我们可以参考2003年“非典”时期酒店行业的复苏情况来大致推测本次疫情之后行业所需时间。值得注意的是,整体社会环境在2020年相比较2003年有诸多区别,如:整体旅游业取得长远发展;国内游客成为国内及国际市场主力;公共交通如高铁和航班等高度发达;中国经济体量在此期间增长6倍,由全球第七大经济体升至全球第二等。因此,对比2003年时的情况可能无法完全准确预测本次疫情后的复苏情况,但“非典”时期作为中国最近一次的大规模传染疫情还是对预测未来情况有一定借鉴意义。
“非典”疫情自2002年底在广东省被发现上报之后,2003年三月中旬世界卫生组织发出全球警告,直到2003年七月宣布疫情成功控制。在此期间,根据STR提供的数据,中国大陆酒店市场整体入住率由2003年三月份的近70%大幅下跌,在五月份达到最低点18%,同时平均房价相比较前一年同期也有8%的下降。在警告解除后,仅过了一个月,八月份整体酒店市场入住率就恢复至67%,并于次年五月左右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图表3)。
数据来源:STR
就此次疫情,我们预计整体酒店行业的复苏时间会略长于“非典”时期,主要有以下原因:本次疫情感染人数远高于“非典”。此次新冠状病毒疫情已经造成中国内地感染人数超过77,000人,死亡超过2,400例(截至2020年2月25日,*阿里统计数据:根据国家卫健委、各省市区政府卫健委,港澳台和海外权威官方渠道和媒体的公开信息整理而成);对比“非典”时期中国内地累计报告的5,327例,死亡349例(截至2003年8月16日)的数据有着数量级的区别;本次疫情感染区域广于“非典”。目前此次疫情已传染全国全部31个省区市,345个县(市、区),全部一线及二线城市均有较为严重的疫情。疫情也已蔓延至海外近40个国家和地区,感染人数已超过1,700例并呈快速上升趋势; 而“非典”感染了24个省区市,266个县(市、区),其中96.73%的病例集中于广东及华北五省,一线城市中广州和北京疫情严重。“非典”对于国际社会的影响也相对而言较为有限,集中于越南、新加坡、加拿大、美国及港台地区,感染人数2,769人(截至2003年8月16日)。本次疫情对酒店市场影响甚于“非典”。如前文所述,由于国家更为严格的旅行限制和隔离政策,以及酒店很早出台的灵活退改政策,目前主要城市的酒店入住率均已跌至5%至10%的区间,这相比“非典”时期18%的市场最低点显然更为低迷;而且此次疫情使得整体酒店市场在两周内就跌至低点,这对比2003年的两个月时间也显得更加迅猛和猝不及防。另外,目前大幅下降的营业收入使得目前以低成本维持运行的酒店需要重新规划预算以期在复苏期全力恢复,这也需要各个合作伙伴及业主方的配合及支持。
综上所述,相比较2003年“非典”时期的1至2个月复苏期,我们粗略估算酒店行业会大致在疫情结束后3至6个月左右持续复苏。如果疫情在未来3个月内解除警告的话,凭借整体酒店行业近年来稳健增长的态势及行业韧性,以及相比较“非典”时期更为蓬勃的旅游业基础,整个行业有可能在年内完成复苏,但此次疫情对于员工和消费者客人的信心、以及未来酒店行业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复苏期准备——挺过严冬、希望未来
目前来看,本次新冠状病毒疫情相比爆发高峰期已经得到有效控制,我们也应该提前筹划,为行业复苏做准备。复苏期需要酒店运营方、酒店业主及投资商和政府机构紧密配合,对此,我们建议如下:
1. 酒店需要精诚协作,努力维持存续。对于倚赖现金流的酒店行业而言,此次疫情不可避免会造成一部分酒店无法维持。因此,各个酒店的首要任务便是努力维持存续。各酒店应该重点从开源及节流两个方面提升现金流。首先,各个岗位的全体员工都应该参与营销推广,甚至可以动员和激励上下游企业及其员工为酒店进行推销。一荣俱荣,在复苏期,每个员工都应该被鼓励主动思考酒店未来的方向和如何完善及推销自身产品。其次,酒店需要全力增加复苏期的收入来源。在防疫现状和政策的限制下,如果开放全部服务面临较大挑战,酒店可以尝试各种增加收入的方法如餐饮外卖、预售客房及餐饮优惠券、预定宴会等。从成本角度而言,酒店在这个时期需要保持最低成本运营,实行人员轮休及高效率人员配置,同时需要额外注意调节员工之间的士气及信心。节能减排也是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最低配置能源使用计划,整体关闭未营业区域和服务线以降低能耗。此外,酒店还应保持库存物品在最少需求量,并积极尝试与各供应商沟通延长回款时效事宜,总而言之,尽可能维持酒店的现金流,帮助酒店熬过严冬并保持复苏期结束后的增长活力。
此外,在此期间酒店之间的扶持及协作显得额外重要和珍贵,人员、设施、物资的共享都有可能帮助现金流动性低的酒店度过寒冬,这对于疫情过后整个市场的复苏有着积极的意义。另外,酒店仍要尽全力配合政府及相关机构继续进行疫情防控。在复工复产过渡期,酒店要坚持执行酒店的公共区域和客房区域的消毒防疫工作,对于所有进出人员登记排查,并对当班员工实时测量登记健康状况,保证酒店范围内健康可信。
2. 酒店在此时期应宣传与培训并重,缜密规划复苏期后营销策略。此次疫情期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酒店在正常生命周期内难得一见的休整期,酒店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加强自身。第一,修订和有效执行复苏期的公关宣传策略非常重要,此时期应该是公关宣传的活跃期,及时与市场沟通,了解市场动态需求,为未来全面复苏打好基础。同时,根据市场反馈制定复苏期之后的营销计划,减少客源流失及全年损失。第二,通过各种手段(网络、电话、小课等)培训员工自身职业技能及交叉培训其他岗位技能,尽量在保证员工收入的基础上加强员工业务技能、工作信心及一专多能性,这样的培训在未来复苏期之后也能取得长足的效果。第三,大多数酒店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都很少大面积停业,因此平时无法停运的机电设备如锅炉、空调、给排水系统等在此时迎来了一个非常理想的检修维护时段。同时,酒店可以提前执行已经安排的酒店翻新或改造计划,对于已经不符合市场定位的产品进行重新定位及设施更新。
3. 对于酒店业主及投资商而言,应该认真审视自身抗风险能力及调整未来投资计划。对于此次疫情最直接的受害者,酒店行业背后的支持者 – 地产开发商和投资商而言,在努力恢复自身业务的同时,可以考虑以下几点作为复苏期的准备工作。首先,酒店业主应该重新审视及评估自己的风险分摊能力及酒店投资策略。对于有一定数量酒店的业主,应该以全生命周期资产管理的角度对于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酒店单独制定投资、运营及退出策略以提高整体酒店组合的抗风险能力,并在投资研判阶段便对各个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及长中短期战略规划,做到未雨绸缪,在未来出现此类不可抗力时有所准备。其次,就中短期而言,业主应该回顾今年的开发计划,时刻保持市场敏感度,选择合适的开发时间节点及酒店开业期。另外,业主方可以充分研究酒店保险条款,尽量争取合理补偿及未来保单优惠。同时,还可以尝试与关联机构(如银行等融资机构、酒店管理公司、供应商等)积极沟通减免或暂缓缴纳贷款、货款及相关费用,降低自身损失的同时为旗下酒店复苏期后争取更为有利的运营环境。
4. 建议政府在此时期通过政策优惠扶持酒店行业,助力企业经营走上正轨。1)我们建议通过减免疫情期和复苏期间的税收及贷款利息在经济上支持企业复苏,同时可考虑对影响严重的企业放低贷款门槛和融资成本。如三亚市政府已发文指示各金融机构为资金周转困难的重点旅游企业和贷款困难的中小旅游企业提供低息贷款,市财政给予贴息扶持。并对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可申请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2)政府也可考虑奖励及补贴在疫情中表现积极、支持作用明显的企业及个人,这在复苏期可起到经济扶持和增强整体行业信心的作用。如厦门市政府已出台政策规定,在2020年3月底前对于符合规定的旅游企业完成奖补拨付,并退还旅行社已交纳保证金数额的80%。海南省三部委发文通知及时奖励在疫情防控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对符合条件的人员实行优先聘用、优先晋升的奖励,对于其他获奖人员可采取通报表扬、评选先进、发放一次性奖金等形式奖励。3)对于酒店日常运营来说,适度减免员工社保个人及企业负担部分,在一定期限内对于能源费用采取优惠费率也可以帮助酒店更有效度过难关。如上海市政府发文宣布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对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及旅游企业返还单位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总额的50%;另外,推迟调整社保缴费基数至3个月,延长疫情期间社会保险缴费期至疫情解除后3个月,并对疫情期间停工组织职工线上培训的培训费用享受95%的补贴。
面对过去的数次冲击:金融海啸、汶川地震、“非典”疫情、巴厘岛爆炸和911恐袭等,酒店业也一直维持并显示了足够的韧性,总会在受灾后积极重建并快速反弹。 我们有信心认为,本次疫情不会改变整个泛旅游行业的基本增长逻辑,疫情解除后行业将延续过去多年来的快速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