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解析
2016年生技醫療產業趨勢
邁向整合轉型布局世界
勤業眾信生技醫療產業負責人 / 虞成全
全球生技醫療產業
由於老齡化人口比例增加、經濟發展、慢性疾病人口成長等因素,全球醫療保健支出穩定增加。全球各國持續加強控制醫療保健支出,透過政策改革提升醫療服務的質與量,例如美國可負擔照護法案(US Affordable Care Act)以及中國的新醫改政策。
同時,隨著全球醫藥市場環境漸趨複雜,稅務規劃對藥廠的重要性也日形重要,包括稅務風險、移轉訂價、稅基侵蝕與利潤移轉(Base Erosion and Profit Shifting, BEPS)以及併購/策略聯盟等。
傳統醫療服務為是以成本為導向的管理邏輯,為了改善醫療服務的品質及效率,全球開始引入價值導向的醫療管理。其最主要的精神是將品質及醫療成果也納入指標,醫療成果越好,給付越高,而非傳統給付方式,論件計酬。在歐美等國已陸續納入政策推動,其後續成果仍有待觀察。
全球生技醫療技術發展的三大重點:
1)癌症免疫治療的突破,為癌症病患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療。
2) 行動技術及大數據分析的發展,將大幅改變未來的醫療模式,如遠距醫療照護、行動醫療、穿戴式裝置等。
3) 精確醫療的崛起,不僅受到美國歐巴馬政府的重視,中國政府也將精確醫療納入未來的發展重點之一。
台灣生技醫療產業
台灣的製藥及醫材廠商因健保市場發展空間有限,主要關注高利基市場並布局世界盃,例如有些學名藥廠主打美國、中國、東協或日本市場,而醫療器材公司近年則主要布局中國及歐美市場。
台灣新藥研發公司在去年的資本市場表現亮麗,前五大IPO募資企業中,就有三家是生技醫療公司,但仍有些新藥研發還在初期階段的新藥公司募資困難。其他重大進展也包含中裕新藥及心悅生醫陸續獲得美國FDA的「突破性療法」資格認定,可加速上市流程。隨著國際曝光增加,新藥公司也須將價值評估、跨國稅務規劃等層面納入跨國授權合作的考量重點。
台灣醫療體系面臨資源分配不均、醫事人員過勞及人才流失的瓶頸,對五月將上任的新政府來說,如何落實各級醫療體系之間的資源整合,將是一項重大挑戰。
隨著台灣預計在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長期照護需求只增不減,不僅人力資源短缺,照護品質有待提升,且缺乏長期財務支持。期盼新政府在未來能落實政策內容,改善產業面對的問題,並健全長期照護的永續經營規劃,邁向「老有所養,老有所終」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