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企业重拾快速增长

视角

新常态 新金融

《德勤新视界》

2015年(第四辑)

文/  许思涛  黄伟

新常态(New Normal),在过去一年已然成为诠释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方向最热门的术语。201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中国在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以及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趋势性变化,表明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同时,强调在未来,中高速增长、发展方式转变、结构深度调整、发展动力转向是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基本特征。

有别于数年前的金融危机,在应对此轮经济下行压力和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定向调控和精准施策将是中国宏观政策的基本思路。在2015年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报告显示政府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全国财政赤字预算1.62万亿元,比2014年增加2700亿元。而且,不仅从总量上加大了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在结构上也注意发挥先导和优化的作用。同时,从2014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行业范畴有望进一步扩大, 通过降低税负来增强实体企业活力,扩大民间资本投资信心,进而获得相对稳定的经济增长。

由于通胀走低、2月份官方PMI仍低于枯荣线、地产销售年初以来持续放缓,业内普遍预期比稳健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2015年3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三个月内的第二次降息,将存贷款基准利率下降0.25个百分点;3月3日,央行在降息之后的首次公开市场操作中继续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开展350亿7天逆回购。因此,2015年继续降息和降准可能性颇高。同时,货币政策也将着力调整结构,优化信贷投向,加大支农、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力度,提高金融服务小微企业、“三农”和支持服务业、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及重大民生工程的能力。

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作为承担着协助经济运转和资源配置重要责任的金融行业在2015年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呢?我们认为,2015年金融改革将继续深化,促进行业竞争和有序发展;金融机构将密切关注资产质量和风险管理,积极探索新的业务和盈利模式。

 

许思涛   德勤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 合伙人

黄 伟   金融、地产、资本市场研究员

此内容是否提供了您需要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