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勤業眾信發布2023全球交通運輸趨勢
五項顛覆性趨勢 加速綠色智慧運輸發展
【2023/02/13,台北訊】疫情讓消費者移動模式大幅轉變,再搭上永續與數位轉型的潮流,徹底翻轉了大眾通勤與生活的型態。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今(13)發布《全球交通運輸趨勢報告》(Global Transportation Trends 2022: Future ready transportation)並歸納出「永續收費機制、電動車、人本交通願景、網路安全韌性與科技創新」五大2023年發展主軸,期望隨著科技的進程改善交通運輸日常外,同步驅動綠色運輸,助企業躍升進軍國際市場趕上全球發展步調。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政府與公共服務產業負責人林彥良資深執行副總經理表示,近年來全球政府均積極推動智慧運輸系統發展等計畫,當交通與運輸更加智慧化,其應用場景也越趨多元,更應正視衍生而來的網路安全與隱私保護風險。建議企業佈署網路安全防護網,以識別風險並從營運流程中加以控管,以鞏固資訊防禦能力並帶給大眾最佳的交通體驗。
未來交通運輸五大關鍵趨勢
關鍵趨勢一:交通永續收費機制設計
為提升環境的永續性,電動車是交通時代改革的基石,而道路交通也須根據此改革調整收費機制。在電動車使用率以及市占率大幅度崛起之前,須預先設想若未來電動車普及率提高,燃料稅將如何調整;收費基準在使用者付費與公平性原則下,本報告提出可以車行里程作為計算。
目前各地區已朝向禁售燃油車輛方向努力,而台灣的交通部曾在106年交通部運輸研究所的「汽車燃料使用費制度檢討研究報告結果」點出,正擬定汽燃費徵收方案,未來台灣制度可望逐漸與國際趨勢接軌。同時也須同步推廣公民使用者付費的觀念、重新定義利益關係者的價值定位、建立公眾信任,以利更無痛接軌新政策與新收費機制。
關鍵趨勢二:電動車迎來交通移轉型時代
政策及消費者環保意識抬頭,電動車已成為綠色運輸政策中的重要一環。根據Deloitte《2022全球汽車消費者調查》(2022 Global Automotive Consumer Study),有越來越多消費者表示在未來三年考慮購買電動車。而台灣電動車在2022年有顯著的成長,在總市場占比從2021年的1.5%,提升至3.7%。
然而,面對交通工具革命的同時也帶來交通設備轉型的挑戰,不論電動車或大眾運輸電氣化,提供完善充電環境與足夠的充電站是短期內最大的挑戰。充電站的設置考量涵蓋充電樁規格、智能充電、台電電力調度系統等充電相關科技技術。若台灣國發會預計於2040年達成新售汽機車電動化的目標,營運商也需要思考如何串聯各服務與業務,提供更充足完善的充電環境,解決民眾首要需求。
其次,電動車的公平性也是一大議題。全球各品牌相繼推出電動車款項,基於新科技技術與新產業,電動車價格相對昂貴,導致低收入公民無法負擔。台灣為提升民眾購買意願,也透過各部會與地方政府加碼補助,以提升電動車價格公平性與市場普及率。
面對各項挑戰之於,報告中點出,有七成的充電站設置在高度城市化的地區,此數據顯示電動車的基礎設施擴充不平均,交通環境公平性同時伴隨商機一同浮出檯面,也間接影響到勞動力結構改變,包括:電動車維修、軟體問題、內部系統校準和診斷等相關技術,都需要熟練的電池技術人員,對於電動車產業技術人員的巨大需求仍需待解決。面對產業鏈中工作崗位改變,公司和政府需要積極產業策略和培訓措施,預防與協助解決缺工問題。
關鍵趨勢三:以「人本交通」的願景推動運輸系統的現代化
為更廣泛實踐社會與經濟目標,諸如大眾購物、移動、工作與娛樂等綜合因素促使過去以「以車為本」的道路規畫,正轉型成「人本交通」的發展概念。聯合國為此制定「建構具包容、安全、韌性及永續特質的城市與鄉村」永續發展目標,意旨為所有群體,尤其弱勢群體、婦女、兒童、身心障礙者及年長者提供永續的通勤運輸系統。
由於COVID-19疫情影響之關係,促使部分民眾捨棄大眾運輸改以其他工具代步;加上「混合工作模式」(Hybrid work models)成為新常態,因居家辦公與通勤模式改變,搭乘大眾運輸人數遞減連帶影響運輸業的運營模式。
台灣由於部分地區仍受限於偏鄉的地形,導致交通運輸工具普及率仍待加強。為此交通部積極與地方政府合作建設幸福巴士、幸福小黃、噗噗共乘等。例如,自2018年起於花蓮推出「多元車輛共享服務(噗噗共乘)」,透過輔導在地非營利組織,招募當地車輛與司機,以共享運輸服務模式來運營。另外,根據國發會推估,台灣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super-aged)社會,2036年更將進入極高齡(ultra-aged)。若要實現「人本交通」的願景,不同族群的通勤需求應被納入考量,以讓整體設計更平權與完善。
關鍵趨勢四:提升交通運輸系統的網路安全韌性與災害應變能力
公共運輸系統透過在各類設備上安裝感測器與物聯網等科技進行即時監控,但隨著軟硬體的虛實整合也伴隨網路安全威脅與隱私保護風險。根據Deloitte《2022全球基礎設施調查》 (2022 global infrastructure survey)顯示,全球平均有三成的受訪者擔憂其關鍵基礎設施是否能夠抵禦網路安全攻擊。
而本次的運輸報告中也提到,全球2020年六月到2021年六月這一年期間,大眾運輸遭受勒索病毒攻擊的頻率成長高達186%。例如,在2021年10月,加拿大多倫多大眾運輸系統遭受勒索病毒,導致其APP與螢幕無法正常顯示路線資訊,造成企業面臨營運中斷、財務及資料損失、聲譽受損等風險。除了一般常見的駭客攻擊等網路安全問題外,極端天候事件所導致的運輸系統受到破壞或基礎設施坍方等,亦是相關業者須要納入持續營運管理的注意因素之一。
林彥良指出,數位時代的網路安全與隱私保護議題攸關企業能否永續經營,故尋求專業顧問協助強化風險治理,打造網路安全防護機制,以提升營運韌性與對事故的應變處理能力至關重要。
關鍵趨勢五:加速數位化與創新轉型
隨著5G、智慧物聯網、大數據、雲端應用服務等數位科技的演進,驅動全球數位經濟時代來臨,數位化佈局已從過去的「nice to have」 變成「must to have」,透過導入新技術與推動計畫,期許能提供便捷安全的智慧移動場景。
舉例來說,2022年八月英國政府推出法案並投入一億美金,期望在今年能在高速公路上提高無人駕駛車的所占比例,和預計到2025年擴及到其他道路上。聚焦台灣,根據國發會2050淨零路徑規畫,預計2030年將市區公車及於2040年將新售汽機車全面電動化;經濟部也設定了2030年電動汽車新售占比30%中期目標。此外,行政院與國發會也共同推展「臺灣5G行動計畫」,以智慧交通和與民眾生活相關的面向,提供創新解決方案。例如,在運輸系統中導入輕軌防撞服務與緊示提醒,偵測人車動態,有效降低發生事故的次數。
綜觀來說,隨著數位化普及與交通工具的多樣化,期許有更多政府與業者緊密跨域的合作火花,藉由聚合各界資源形塑兼顧網路安全與隱私保護的整合性交通行動服務(Mobility as a Service, MaaS),以共創永續城市的生態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