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觀點

新冠疫情下展現的包容力量

新冠疫情持續肆虐至今尚未受到完全的控制,我們誰都無法精準預測這樣的狀況還要持續多久,在面對未知的焦慮時,您是否曾經想過下列的問題:

一、假若確診的是您日常相處的同事,您會有什麼樣的反應?您又會如何面對這位同事?

讓我們換個角度思考:

二、假若確診的是您本人,您周遭的親友同事會有什麼樣的反應?您又會如何面對周遭的親友同事?

沒有人希望自己是確診的那一位,也沒有人希望自己、親友或工作夥伴們受到確診者的影響,這樣的焦慮與擔心是可以被理解的,然而因為疫情延伸許多對立面的現象,在國際間我們觀察到種族、國籍、膚色等的歧視或偏見,在社會上我們觀察到應不應該獵巫確診者資訊的爭論,在工作場域上我們觀察到要不要開放遠端在家工作(Work from Home)的討論,這些議題的對與錯沒有絕對的答案,但共通點皆從「利己」的角度出發而產生的相互對立,而不是從「利人」的觀點去展現多元與包容的力量!

 

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感的時期,我們更需要透過人與人之間彼此尊重、理解、關懷與支持來構築與展現溫暖的包容力量,下列是提醒自己可以做得到的三點建議:

一、時時地展現同理心:要真的做到同理心不是口頭說說那麼容易,唯有把自己放在對方所身處的環境,設身處地的站在他人的立場,才可能感受他人的心境,了解他人的想法與感受,才能減少彼此對立的歧見;

二、切誤將他人標籤化:每個人都不喜歡被偏見貼標籤,但只要有人際相處的地方,標籤化很難不存在;標籤化是大腦偷懶的一個印記,當我們願意讓大腦不偷懶多周全的想一步,願意用更包容的心來看待周遭人事物,就可以降低標籤化的行為;

三、容許說真話的空間:現今常有探討確診者是否有隱匿疫情之情事,會隱匿通常都是在我們不敢說真話、不想被貼標籤、不知他人是否會展現同理心下的不安及恐懼所形成的行為反應;但從防疫的角度,不說真話反而形成防疫的破口,這也是從「利己」或「利人」不同思維下的結果。從工作的角度而言,企業的文化是否容許說真話的空間,是否能「把愛給夠、把話說透」,是能真正激發團隊更多元想法,提出更周全解決問題的方案、創造高績效團隊的關鍵。

 

推動多元包容的事務所文化是勤業眾信需要持續強調並關注的共同價值觀(Shared Values),因此,我們需要每一位同仁將多元與包容的思維及實際行動投入在勤業眾信的文化、工作及生活中,一起共創更美好的未來!

是否找到您要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