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解析

挖掘永續新能源 探討數位帶動金屬產業轉型新生機

勤業眾信金屬與礦業產業負責人 / 許瑞軒會計師

2023年受通膨導致物價高升,增加營運成本;烏俄戰爭與美中角力等地緣政治因素打亂供應鏈及物流,且由於俄國斯及烏克蘭是重要金屬及原油供應國,戰爭使原物料短缺、能源價格上漲,對各金屬與礦業造成直接且深遠影響。隨著全球對於氣候變遷與永續意識興起,改變產業競爭態勢與製程,再加上各地區碳排放相關法規即將上路,迫使業者加速轉型。如何妥善利用現有的資源和再開發新的能源素材及搭配數位科技將是接下來業者即須面對的議題。

金屬與礦業是全球發展關鍵

根據勤業眾信《2023年金屬與礦業產業趨勢展望》指出,全球超過半數產業皆和金屬與礦業有密切關係,不僅牽動全球發展,更是達成永續目標、進行能源轉型的基石。對於半導體產業而言,唯有透過相關原物料,才得以進行電池製造、晶片產製,且估計以上需求會於2040年成長近10倍。筆者認為,數位化是加速企業升級的最佳選擇。透過完善的資料治理架構、雲端技術以及人工智慧等數位科技,落實循環經濟與強化韌性,帶動企業永續發展,於風險不斷的市場開拓新商機。

循環經濟是永續經營的不二法門

Our World Data 報告顯示,石化、鋼鐵與水泥三產業共佔全球碳排放12.4%,為有效解決碳排放的問題,針對相關產業進行碳排放規定之法規不斷釋出及更新,台灣亦規劃2050淨零排放路徑,期許製造業者從製程改善、能源轉型與循環經濟三面向著手,朝淨零目標邁進。

傳統「開採—製造—消費—拋棄」的線性消費模式對自然環境已然造成損害,引發氣候變遷風險俱增。目前許多企業透過低碳技術,或將原物料與能源再利用,藉由循環經濟促成永續發展。例如歐洲某鋼鐵大廠從2018年起即致力發展低碳綠色鋼材,2022年其生產鋼鐵之碳排放已低於世界平均20%,且至今簽署超過150萬噸綠色鋼材之採購協議,可見綠色產品之無限商機與潛力。台灣鋼鐵龍頭企業也透過鋼化聯產,將煉鋼產生之二氧化碳用於其他產品製造,透過跨產業能資源整合落實循環經濟達成減碳目標,緩解資源短缺並開創新商機。

透過數位科技與風險管理機制打造韌性供應鏈

不僅氣候變遷改變產業競爭態勢,新冠疫情與地緣政治也對產業造成重大衝擊。Deloitte Global報告指出,在疫情期間全球有85%之企業遇到至少一次供應鏈斷鏈,且至今供應鏈問題仍持續影響企業營運。針對提升金屬與礦業產業企業之供應鏈韌性,筆者認為提升數位化程度、與供應商維持密切關係並優化風險管理機制,以上兩策略是致勝關鍵。

透過數位科技增加供應鏈透明度,藉由數據分析與蒐集進行預測,提高對製程的掌握。以知名鑽石品牌商為例,其透過區塊鏈平台追縱鑽石從開挖至銷售之過程,不僅能確保鑽石真偽,還可以追蹤製程確保開挖過程中無虐待勞工等爭端,滿足ESG目標。除了導入數位科技,企業也應與既有供應商保持密切關係,即時溝通掌握最近狀況,並提高對供應商的風險評估頻率,將資安風險納入考量,降低企業可能面臨的各樣衝擊。疫情期間,台灣鋼鐵大廠因與既有供應商合作已久,且保持密切聯繫,而能及時應變,並沒有因供應鏈問題對生產造成太大影響。

建立明確職涯發展路徑及技術傳承是企業人才發展關鍵

除了永續、供應鏈等議題,勤業眾信《 2023 CxO 調查:質變新時代》報告指出,近年台灣出生率不斷降低,且跨境流動性降低、提前退休人數增加,人才短缺將是企業2023首要內部風險。在煉鋼、煉鐵等產業除了人才流失外,近年退休人數不斷增加,產生技術失傳之難題。為避免員工退休造成技術失傳影響產品品質,鋼鐵廠亦可透過建立人才庫,提供彈性雇用制度,讓退休員工回到工廠進行指導與教學,讓技術代代傳承。

 

參考資料

1.“ Tracking the trends 2023 : The indispensable role of mining and metals”, Deloitte Global, Jan. 2023.

2.《2023 CxO調查- 質變新時代》。勤業眾信,2023年2月

3.《歐洲 塔塔鋼鐵公司推出低碳綠色鋼材》。工業節能服務網,2022年9月

4.《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國家發展委員會,2022年3月

是否找到您要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