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解析

6大現象 造成台灣併購障礙

德勤財務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 范有偉總經理

台灣企業能透過併購進行產業結構轉型,且跨區併購可強化市場整合能力,因此透過企業併購突破激烈競爭的淘汰賽,進一步尋求產業整合以求永續經營,已是台灣中小企業應思考的方向。

企業併購優點甚多,但從併購案件及金額卻顯示,台灣在亞洲區主要經濟體中卻相對小。BLOOMBERG統計,台灣的併購案件及交易金額均遠低於中國、日本及韓國。單以2014年併購案件及交易金額而言,台灣併購交易金額僅約韓國的九分之一。但無論以GDP規模、上市(櫃)家數或市值等數據相比較,台灣絕不會僅是韓國的九分之一而已。但為何台灣之併購活動相較韓國或其他國家卻如此貧乏?個人觀察下列幾個現象,可能造成台灣併購障礙,可供大家參考,並思考如何突破: 一、雙方估價(PRICING)認知差異 台灣多屬中小型企業,許多老闆身兼經營者(董事長或總經理),常見併購過程最後談及併購價格就發生買賣雙方對交易價格評估(PRICING)產生重大差異。近來全球股市低迷,股價偏低,因此跳過協商價格的「善意併購」,而直接訴諸股東收購價格的「敵意併購」情形可能會因此增加。

二、不願失去舞台(PLATFORM)的抗拒心態 台灣中小企業常見老闆身兼經營者,有些老闆擔心併購後少了自己舞台(頭銜),因此對併購產生抗拒心態。然美國或國外企業,主要係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其併購策略目標之出發點主要係尋求公司及股東最大利益,其決策過程相對單純。目前台灣許多產業常因企業規模過小且做相同業務,不僅未達經濟規模,亦因過度競爭,反而讓整體產業體質虛弱。

三、法規或政府態度的因素 有些併購不能成功,原因卡在法規或政府機關審批,因具有指標性質,對市場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例如:陸資問題、NCC審批、公平交易法或公民營銀行間的併購等等。惟近來政府鑑於併購的重要性,亦考量設置「併購投資基金」以協助企業進行併購。

四、員工權益問題造成併購的障礙 併購不只是股東的權益問題,亦會影響員工權益,有時併購過程因員工權益而談不攏、或員工抗議而無法順利併購或導致延遲。畢竟公司還是需要員工經營,員工也是創造公司價值者之一,不容忽視。例如:台灣公營銀行間的合併,就因員工權益而未能進一步整合。

五、缺乏跨國或彈性管理的信心 台灣中小企業居多,因受限於公司規模、技術及管理人才等,不若大型企業資源豐富;中小企業不只併購經驗欠缺,管理能力或跨業信心亦顯不足。對於併購對象的管理、技術或業務領域稍有差異,就顯得猶豫不決,似乎欠缺冒險開創精神。例如: PCB或IC設計公司其家數多,應可以試著做產業整合,惟對於不同產品型態的業務及技術不同(如,筆記型及手機用PCB版),部份業者就難以跨一步去談併購整合。

六、併購契約的條件無法成就 併購雙方就併購價格,職務(舞台),政府審批、員工權益或管理方式等都達成協議了,甚至雙方股東會亦通過決議。但也曾發生萬事已俱備卻在合併基準日前喊停的案件,例如,順達與加百裕的案例。雙方權益不僅應明訂於契約中,而如何確保合併契約條件均可履行,就更顯得重要。

綜觀,企業併購活動不僅是表面的「你丟我撿」,更是尋求「雙贏」的策略目標。併購不應是敵我的「零和遊戲」,而是應把它視同人生的「婚姻關係」,雙方共同走向嶄新的一頁。不論從全球的競爭趨勢、新經濟模式的產生、紅色供應鏈的崛起等等,此時,台灣企業應更具危機意識,除應認知本身產業的技術、規模、人才及市場地位等外,更應懂得如何透過併購方式以較快速度達成其策略成長目標,取得競爭優勢。儘管併購需付出學習代價,但就長遠角度而言,仍是必走之路。期盼台灣企業,能以長期併購之「價值」為目標,摒棄短期「價格」利益或「舞台需求」之心態;並以「雙贏」的角度,能更有信心的去思考併購活動,讓企業在激烈的全球競爭下,取得獨特的優勢,以立於不敗之地。

(本文已刊登於2015.09.10工商時報A6政經八百版)

是否找到您要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