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觀點
提升新藥開發價值的成功祕訣
勤業眾信生技醫療產業負責人 / 虞成全會計師
新藥開發是全球研發型藥廠的企業核心活動,然而,隨著全球研發成本增加,收益逐年減少,如何維持或提升研發收益成為各大藥廠面臨的重要課題之一。
大藥廠研發收益減少 中小規模藥廠研發效率更好
勤業眾信(Deloitte)在2010~2015年期間,持續追蹤AstraZeneca、 Amgen、 Novartis、 Pfizer、 Roche12家全球居於領導地位的研發型藥廠。研究發現,自2010年以來,12家藥廠的研發收益日漸下滑,內部報酬率從2010年10.2%降到2015年的4.2%。由於來自於醫療保險支付的嚴格控管,激烈的市場競爭以及病人數的減少,研發獲利預估不斷下修,對新藥開發公司在未來研發繼續投入產生負面影響。
勤業眾信亦挑選了四家呈現爆發性成長且具有影響力的中型以上藥廠進行研究,發現小規模的公司在決策與公司治理上有較高的靈活性,與相對單純的營運模式,因此較能落實必要的決策調整,研發收益也相對較好。
成功創造新藥研發價值的重要關鍵
專科治療領域及外部創新是這些研發型藥廠創造價值的重要關鍵。有不少藥廠持續增加在專科治療領域(Specialty care)的研發投入,尤其是病患未滿足需求(unmet medical need)較高的領域。也有幾間藥廠積極在心血管等基本治療(Primary care)領域開發創新藥物。
2015年AstraZeneca、 Amgen、 Novartis、 Pfizer、 Roche等十二家藥廠的新藥研發晚期產品線的價值約有54%以上來自併購、合作研發、授權等外部創新(External innovation)所創造;四家中型以上快速成長的研發型製藥公司,外部創新帶來的價值比重更高達79%。外部創新對中型新藥開發公司的重要性更高。
台灣新藥公司發展建議方向
- 台灣新藥公司可聚焦在專科治療尋求利基商機,也可在心血管藥物等成熟市場尋找創新藥品。藥廠應充分衡量公司在特殊治療領域與開發成熟市場的利基機會,才能避免冤枉路。
- 對任何一家新藥研發公司而言,不斷轉換各種治療領域,將代表著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以取得同樣的報酬。新藥研發公司持續專注在單一治療領域以尋求更高的研發收益,藉由在同一個疾病領域或作用機轉深耕越久,累積更多的知識經驗,將能進而降低學習成本,提升研發效率。
- 面對高風險的新藥開發過程,中小規模研發型藥廠的公司治理及營運策略通常更為靈活彈性,也因此取得相對較高的研發收益。
- 新藥開發公司宜按照自己的研發優勢,從專科治療或基層治療藥物當中,選擇適合的研發模式,並深耕單一疾病領域。營運面觀之,大規模並非提升研發收益的必要條件,反而應確保公司研發策略保持一定程度的靈活與彈性,並專注於科學技術的發展,串聯外部研發資源以加速藥品上市等,將是台灣中小型為主的新藥開發公司未來可持續提升研發收益的可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