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全球綠色金融崛起 2017年發行規模達1,500億美元
勤業眾信:亞洲已成綠色債券重要市場 積極實踐永續作為
【2017/05/11,台北訊】台灣已是全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CSR Report)發行量最多的國家之一,但公開揭露資訊僅是實踐永續的第一步,結合企業價值與核心能力的永續產品與服務規劃,才是實踐永續的關鍵。適逢櫃買中心日前公布「綠色債券發行要點」,提供企業思考的新觀點,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今(11)舉辦「企業價值的永續實踐-綠色債券發行與運用研討會」,就綠色債券應如何用於永續產品規劃與發展,展開相關介紹,期望協助企業打造獨一無二的永續策略。
勤業眾信總裁郭政弘指出,為達成企業發展、經濟成長與環境保護的平衡永續發展,國際間興起「綠色金融」意識,金融機構與企業進行投融資決策時,須考量環境風險與成本,而發行「綠色債券」(Green Bond)便是企業實踐綠色金融的積極作為。
郭政弘說,綠色債券與一般債券最大的不同,在於發行綠色債券須將對地球環境永續發展納入考量,企業發行綠色債券所募得資金,需全部用於對環境具實質改善效益的綠色投資計畫。由於國際間發行的綠色債券有諸多優點,包含到期日短、流動性佳、部分享免稅優惠,因而廣受企業與投資人青睞。
綠色債券在國際上已行之多年,根據氣候債券倡議組織(Climate Bonds Initiative)統計,2016年全球綠色債券的總發債規模約達810億美元,估計2017年將倍增至1,500億美元。另外,郭政弘指出,亞洲發展綠色債券市場速度加快,2016年綠色債券發行總量中有近400億美元為亞洲區發行人,占將近一半,可見亞洲已成綠色債券重要市場。
台灣也已跟上這股綠色債券潮流。響應政府綠色金融及「五加二」產業政策,金管會與證券櫃買中心力推「綠色債券」,櫃買中心在4月21日公告實施綠色債券作業要點及相關配套措施。郭政弘表示,第一波發行綠色債券的四檔案件,都是由勤業眾信輔導。綠色債券將可協助銀行、企業募資,並投入綠色專案計畫,達到平衡環境永續及經濟報酬的目標效益,企業在善盡企業社會責任的同時,也透過綠色債券創造「產業、金融與環境」三贏局面。
綠色識別認證 助企業實踐社會責任
證券櫃買中心債券部經理陳德鄉指出,發行綠色債券的目標,是希望企業將有價證券所募得的資金,用於氣候與環境保護、節能減碳等「綠色投資計畫」,以具備實質改善環境之效益。為建立綠色債券認證機制,櫃買中心訂定發行人需申請綠色債券「識別標章」,將定期請會計師查核,確認募集資金是否用於綠色投資計畫項目內,嚴格把關不符資格者。
不過,陳德鄉提醒,發行綠色債券前,應確認募資用於對環境具實質改善效益的綠色投資計畫,並制定資金管理計畫確保資金用途;發行後,也應該定期追蹤資金運用情形,並定期揭露使用情形。
陳德鄉說,在金管會協助下,櫃買中心最快將在今年內,推出綠色債券上櫃制度。屆時,不僅提供更多樣化的債券上櫃服務,也豐富投資人的投資選擇。同時,企業發行綠色債券並用於環保節能等議題,更是企業實踐「社會責任」的具體作為,不僅可促進永續發展、減輕災害影響或幫助受災弱勢群眾,對公司治理更是加分之舉。從投資者角度思考,投資綠色債券亦直接表達對社會公益、環境保護的支持,一舉數得!
新思維!綠色債券崛起 展現永續正向作為
勤業眾信風險管理諮詢公司資深副總經理曾韵指出,綠色債券可由企業、金融機構甚至國家來發行。一般企業透過綠色債券募集資金,可應用於改善生產機器、製程及運作流程之綠化,因此,無論是產品設計、營運流程節能減碳、原物料管理或將回收再利用廢棄物之循環經濟機制,都是展現對環境永續的承諾。
對金融機構而言,除了減少紙張使用、建立節能機制,與增加綠色採購等方式,受限於金融業業態本質,難以實踐對環境永續的重視。不過,曾韵指出,綠色債券可充分結合金融業債券產品,與對環境永續的承諾和實踐,若進一步依循「赤道原則」,於融資徵授信流程中,建立環境與社會管理機制,有效控管融資業務的風險,定能掌控整體永續風險。
勤業眾信風險管理諮詢公司專案協理張煥穆表示,綠色債券是企業結合永續於產品服務的新風潮。舉例來說,Apple透過發行綠色債券募得4.41 億美元,優先投入關注三大環境議題,包括:使用可再生能源於設施、產品和供應鏈中以提高效率、率先在產品和工藝中使用更安全的材料,以及節約寶貴的資源和降低對氣候變化的影響。
張煥穆說,建議企業應以綠色債券為本加以延伸,考慮發行社會型債券(Social Bond)、永續型債券(Sustainability Bond),或其他不同類型的永續產品服務。例如紐西蘭政府於2017年發行150萬美金、六年期之社會型債券,用於輔導1,700名員工心理健康,並協助其重回職場;星巴克(Starbucks)於2016年發行5億美金、十年期之永續型債券,以支持建立永續供應鏈,並將資金主要用於提供咖啡農工人公平之薪水,以及保護自然生態。
永續實踐不應被過去作法所侷限,唯有真正考量企業價值與能力,才能發展屬於自身企業獨一無二的永續策略與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