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觀點

邁向「無疆界」的競合時代,企業和政府準備好如何「創新」了嗎?

勤業眾信風險管理諮詢公司 / 陳清祥 董事長

全球經濟持續放緩,台灣更是面臨保一保二困境,經濟結構需要不斷優化轉型升級,準總統及閣揆強調「『創新』、就業、分配」為核心的經濟發展新模式。未來需要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政府及企業需從主要依賴成本優勢競爭的時代,走向依靠日益增強的創新能力逐步登上世界舞台。

基於科技的不斷進步,互聯網的滲透,人與人、國與國、產業與產業的界線被打破,行業邊界趨於模糊甚至消失,企業競爭與合作範圍無限擴大,進入一個“無疆界”的競合時代。企業在這樣的環境下,不能再獨善其身,而是如何在自身所在的商業生態系統(Business Ecosystem)中創造價值?

這個商業生態系統,不只是單純的整合與結盟,而強調的是不同組織、個體之間的互動,是共生、互生的關係,並將所有夥伴視為一個整體。勤業眾信將商業生態系統定義為「以客戶、供應商、主要生產商、競爭對手、互補產品生產商、投資者、貿易合作夥伴、標準制定機構、工會、政府、社會公共服務機構等組成的具有一定利益關係的組織或群體,互相競爭、互相合作,並構成一個動態的經濟聯合體」。

與勤業眾信同屬德勤全球(Deloitte)的大陸會員所於2015年12月針對滬深300和港交所百餘家企業高管進行「商業生態系統治理調查」,其結論可供借鏡參考。

商業生態系統融合共生趨勢明顯

企業對於生態系統中的合作夥伴依賴性正日益增強,前三大合作的價值為「增強某種競爭優勢」、「降低成本」及「提供專門技能」。跳脫傳統引入跨界的生態夥伴,一方面透過創新增長價值,進而吞噬原本的市場領先企業,這種超越想像的新模式,正在各行業發生。以金融科技(Fin-Tech)為例,是一種通過將消費、理財等金融需求和互聯網、IT相關科技技術關聯,為與金融行業無關的人群提供相關服務,如網路貨款、虛擬貨幣、第三方支付、群眾募資等,逐漸佔領市場,對傳統的金融業帶來極大衝擊。

商業生態系統致勝的六大要點為:

(一)建立井然有序的共生關係,協助創造價值及提高經營績效;

(二)保持多方互動,加強信息交流和分享;

(三)進行商品、服務、金融多元的交互服務,將生態系統價值極大化;

(四)利用多種資源擴展生態系統,形成聯盟,為企業注入新活力;

(五)保持警惕、應對風險;及

(六)培育核心競爭能力,強化生態系統凝聚力。

無邊與跨界是監管的挑戰

根據調查,合作方的行為導致聲譽受損及服務中斷是最大風險,而企業最擔心的是缺乏明確的組織與機制落實相關的風險控管,以及合作方治理和管理不足。

企業在創新的路上愈跑愈快,新產品/新商業模式不斷推陳出新,監管者也需要與時俱進努力適應新常態。商業變革瞬息萬變,生態系統中有更多非直接競爭者,不同行業法規交叉,加上跨國界創新,各國法規有交叉等,更需要逐步建立生態系統的合作監管機制,包括:

(一)靈活有度的治理模式:鼓勵各方及時根據外部環境變化,參與重大決策討論,引導各方在生態系統中不斷優化和調整資源結構及合作方式;

(二)掌握數據、支持決策:掌握各方共享數據的有效模式,有效挖掘數據,分析潛在風險及預測趨勢,支持決策;

(三)監測合作企業風險事件:企業在營運過程面臨著諸多風險如市場、客戶、營運、合規、財務、聲譽、信用完全等,企業不僅要隨時追蹤及監控自身風險,同時也要密切關注並監控第三方風險;

(四)有效管理合作關係與合規:積極在新的跨界領域,協助監管機構明確標準,促進行業健康有效發展;

(五)提升聯合績效:以共享的目標和雙方的一致利益為基礎,建立評估體系,設定量化聯動績效評估指標,確保雙方或多方在合作中實現共贏。

企業不斷創新、創造價值,政府也需要努力適應新常態,修改及鬆綁過時法規,與時俱進的發展和完善治理規範,為商業生態系統提供更有利的環境,從實體到虛擬世界,從擁有到分享經濟,政府在面對新商業模式時,如何多關注新科技帶來的好處,再兼顧防弊的思維。政府及企業都要開創新思維及格局去面對全球挑戰,快速轉型升級,才能開創台灣新動能。

(本文精華版已刊登於2016-04-13工商時報A6政經八百版)

是否找到您要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