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觀點
成為文化發展的推手:2023年上市櫃公司永續新目標
勤業眾信永續發展服務團隊 / 施俊弘會計師、陳世婷協理
資本市場的永續影響力除了表現在企業治理與環境發展外,能否也於文化塑造發揮正向影響力,也是利害關係人對企業在社會參與發展的期待,主管機關為鼓勵企業更加重視台灣的文化發展與傳承,於2022年底修訂「上市上櫃公司永續發展實務守則」,增訂第二十七條之一『上市上櫃公司宜經由捐贈、贊助、投資、採購、策略合作、企業志願技術服務或其他支持模式,持續將資源挹注文化藝術活動或文化創意產業,以促進文化發展』,並將此列入「112年度(第十屆)公司治理評鑑」之評分項目,也期許企業將支持方式與成果揭露於公司網站、年報或永續報告書。除此,文化部目前亦積極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的修法,期望再放寬營利事業捐贈認列費用上限,及增訂個人及營利事業投資抵減規定,給予企業投入文化永續時更實質的支持。
勤業眾信獻策:成為文化發展的推手,企業2023年的永續新目標
企業將文化傳承與藝術美育納入永續發展的關鍵,即是思考如何將其投入結合效益與附加價值的最大化,可分為以下三層次進行:
一、企業自身對文化發展之推動:企業在規劃永續發展目標的社會參與策略時,可將文化納入主軸之一,思考企業的核心能力與文化藝術活動或文化創意產業如何連結,並訂定目標與績效衡量指標,統計商業、環境或社會效益,了解企業的投入與產出,以展現企業的社會影響力。
二、與合作方共同進行資源整合:改善單向由企業提供資源贊助的模式,企業可轉換思考模式為如何促進自身與文化藝術活動或文化創意產業的資源結合、形成雙向互惠、打造出新的產品或商業模式,發展具文化意涵的產品與服務,如:藝文信用卡(以此信用卡進行藝文活動消費,可獲得特殊折扣)、文化旅遊套裝行程等。
三、提升社會採購,讓每筆消費都發揮社會影響力:改變過去成本導向的採購策略,企業可優先選購具文化理念的商品,使購買可額外達到幫助文化產業工作者的附加價值。如:透過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推動的「Buying Power社創選品採購手冊」,選擇有將文化永續價值融入產品或服務的廠商進行購買,甚至進行專案合作與推廣,持續深化文化永續的影響力。
企業於進行文創與文藝標的投入時,也可參考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進行思考,如:「SDG 4優質教育」或「SDG 9產業、創新與基礎設施」等,透過支持文化藝術單位或與文創業者合作,促成文化教育的社會推廣,並在推廣的過程中,激發企業內部對於產品或服務的多元創新想法,帶來意想不到的正向效益。據文化部文馨獎統計台灣永續報告書揭露的社會投入資金,2021年企業投入文化產業的資金規模約20億元,且具逐年成長趨勢,預估至2024年將上達80億元。期待未來能有更多企業一同投入文化永續,勤業眾信也會身體力行,攜手員工與客戶一起挺文化、共寫文化新台灣。
(本文已節錄刊登於 2023-03-03 經濟日報 經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