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觀點

應對氣候變遷的行動與「去碳」

勤業眾信永續發展服務與確信服務負責人 / 陳盈州會計師

Deloitte Access Economics研究機構預測,若積極採取行動防止氣候變遷,亞太地區將從原本可能面臨的96 兆美元經濟損失,轉變為在50 年內增加47兆美元的經濟效益。至於台灣若及早面對氣候變遷,經濟產值將有機會於2070年增加近1,650億美元。為有效防止氣候變遷,企業轉向低碳排放的商業營運模式已是全球共識,在進行「去碳」之後,若以工業化前、後設為比較基準點,台灣將立基在全球氣溫上升幅度保持在比工業化前平均值高1.5°C 以內的程度,同時與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的目標一致。憑藉著創新技術與頂尖製造業的重要樞紐角色,台灣未來有機會在此「去碳」世界中獲取經濟利益。研究顯示,從2021年放眼50年後,氣候變遷對台灣造成的經濟損失,按現值計算更可達到約1.4兆美元。反之; 若 2070年達到快速「去碳」,將有助為台灣經濟帶來約1.3兆美元的經濟收益,GDP每年平均將成長4.5%,相當於2070年GDP成長將來到10%,而經濟產值則將增加近1,650億美元。

「大膽行動、協調變化、轉捩點和低碳排放未來」四個經濟階段,可實現未來全球平均升溫在1.5°C以內,最終達成「去碳」的目標。

一、 2021-2025年:「大膽的氣候行動」 讓潔淨能源業為早期收益者

全球永續意識的崛起,政府、產業與消費者等利害關係人的決策,五年內將為快速「去碳」奠定基礎,更有效率、有規模實現「去碳」並創造市場需求。此階段所產生的資源價格訊號(price signals)變化,為市場奠定供應鏈轉型的基礎,逐步落實去碳作為下,讓全球平均升溫限縮在1.5°C以內。隨著發電技術的演進與價格下降,有助推動台灣產業發展,潔淨能源業可望於此階段獲得早期收益者。

二、 2025-2035年:「協調產業變化與需求,著墨焦點轉向運輸業」

在這十年內,企業與經濟體可見上一階段之成果,隨著能源轉變的動力不斷成長發展與新興技術的成熟,台灣的潔淨能源產業將持續受益,焦點也將轉向碳排放相對為高的運輸業。嶄新的全球供應鏈將應運而生,以滿足台灣及全球的能源需求。但隨著傳統能源、製造及運輸等產業持續轉型,也將衍生出結構性成本。

三、 2035-2045年:「氣候與經濟轉捩點,綠色科技需求快速成長」

在此時期高碳排放產業的「去碳」行動已大致完成,新的低碳排放技術成本將下降,更多元的產業領域將共享所創造的經濟收益。這十年將是氣候與經濟的轉捩點,而台灣作為低成本、高複雜度電子產品的主要製造商,將受益於全球對於綠色科技需求的快速成長。

四、 2045年後:「低碳排放未來,能源與產業成功轉型」

台灣的經濟將在這個階段接近淨零碳排放,而世界生產經濟體制也會將全球平均升溫控制在1.5°C左右。在各個市場中,低碳排放或零碳排放來源將主導整個市場的能源結構。台灣也將因為新的供應鏈得以建立、能源與產業將成功轉型。

若企業要面對上述低碳轉型挑戰並準備好迎接「去碳」的世界,有幾項關鍵策略與案例可供參考:

一、「洞悉未來」:了解組織在未來朝低碳發展的態勢中,所面臨的風險和機會-

高階管理者需了解企業內外部對於永續的期待漸增,以及這些期待將如何影響企業和產業的未來。佈局方式可分為規劃6至12個月的「短期行動方案」,協助企業邁向長期目標。另一個則為採取10 至 20 年的「長期策略規劃」,以創造長期價值。

2019 年 12 月,跨國金融服務公司高盛(Goldman Sachs)宣布投入 7500 億美元推動應對全球氣候轉型規劃和經濟成長策略。高盛透過短期資金投入方案,使企業朝向更長遠的目標前進。以國際著名能源公司丹麥的沃旭能源(Ørsted)為例,在十年前是歐洲最耗煤的能源公司之一,為達長期永續發展,現已停止生產石油天然氣,轉型生產再生能源(風能、太陽能等)。目標在2023 年達到完全不使用化石燃料,並期許在2025年達到碳中和。沃旭能源(Ørsted )跳脫短期季度績效思維,採取10至20年的長期策略規劃,洞悉未來的可能變化。

二、「檢視內部」: 從企業組織內部的營運模式作分析,找出加速低碳轉型的新模式-

企業透過檢視內部,將原本的思維做轉換,建立正確的永續認知,以因應風險並為未來的永續商機做準備。企業可將原本資訊發散的思考模式轉成資訊整合的方式,針對多元碳風險議題,透過科技協助、組織政策等管理手段,強調量化數據、即時性及透明度,協助領導團隊掌握真實現況,結合公司營運發展方向,逐步精進碳管理績效。農產企業奧蘭國際(Olam International)開發讓消費者可訂閱的數位平台,該平台提供消費者從線上追蹤產品原材料來源與產品生產過程的碳足跡,滿足大眾對供應鏈生產過程需透明化的要求。另一種思維轉換則為將商業模式變成循環經濟的方式,結合服務與科技創新,串聯設計、製造、服務、回收再利用,將產品有效使用至產品生命週期尾聲。以國際知名傢俱零售商宜家(IKEA)為例,該公司允許消費者租借各式傢俱,結合每月訂閱制定,月付約美金$34即可使用此服務。過程中由宜家進行妥善保養、最後回收再生成傢俱,建立永續的商業模式。

三、「觀察周遭」: 運用企業組織周圍的商業生態圈創造低碳競爭優勢-

若企業缺乏達到低碳轉型目標的必要知識或技術,可透過商業生態圈中夥伴的能力,合作進行低碳轉型; 另一種方式則為與其他企業合作擬定策略,創造有利低碳轉型的商業環境。全球石化龍頭巴斯夫(BASF)開發化學循環技術,使塑膠垃圾取代石油,回收再生成為原料,發揮「去碳」影響力。巴斯夫與歐洲包裝大廠蒙迪(Mondi 集團合作研究,以化學回收技術,用 100% 的塑膠垃圾開發出果昔飲料袋材質裡的的薄膜。台達電、台積電、宏碁、華碩、臺灣微軟、友達、光寶、和碩等八家科技業,於 2021 年 6 月共同組成「台灣氣候聯盟」,主動承諾減碳目標,並將影響與帶領各自供應鏈同步達成碳中和目標,向外界倡議積極減碳。

許多企業需從根本上對他們的商業模式做轉型,以應對不斷呼籲永續發展的市場條件與期待; 長遠來看,也可避免氣候變遷對經濟造成嚴重的影響。透過以上三項策略不難看出,企業除了將眼光放遠,洞悉中長期減碳趨勢並規劃策略以外,更要檢視內部以發展新的商業營運模式,加速減碳,最終達成「去碳」。甚至企業的成功往往非仰賴一己之力,而係由第三方組織共同促成,此結果將有機會在未來建立全國或全球的永續商業生態圈。

是否找到您要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