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數位浪潮下製造業的未來

洞察解析

探索數位浪潮下製造業的未來

勤業眾信管理顧問(股)公司 / 胥傳沛副總經理、王仁良副理

前言

隨著消費需求多樣化與產品的銷售周期縮短,全球生產製造和配銷通路的網路亦隨著新興國家的整體經濟局勢而改變;各種運用的材料搭配3D、4D列印的積層製造技術 (Additive Manufacturing)、機器人自動化與無人化的智能工廠、物聯網以及雲端數據分析帶給台灣製造業從傳統代工與生產角色轉變的契機,跳脫低成本大量生產的模式,轉型成為價值型的少量多樣接單生產模式。勤業眾信觀察歸納出其中消費需求、產品性質的、生產經濟、價值鏈重組四項主要變化。

而不同類型的製造業者需面臨的許多嚴肅課題,如,從既有產業的中衛協同體系轉型成「產品到平台」(Product to Platform)的趨勢;甚至是積極加入國際大廠所創立的產品與資訊平台,邁入製造業服務化以及運用「取得重於擁有」(Ownership to Access)的敏捷製造模式。

目前現況

以往製造商均奉行「多予少取」,專注於提供更低價格但更高品質、更多功能的產品給消費者;同時加快提升技術水準與縮短產品上市的週期;然而在全球競爭的壓力下,製造商也面臨無法在既有營運模式中持續提升產品功能與利潤的窘境。同時,製造技術的進步與複合材料的跨界應用讓新進業者更容易切入區域市場獲取消費者的青睞,製造業上下游價值鏈的定位與全球供應鏈的布局因而進入重新整理的階段。有遠見的製造商正在尋找替代方法來創造價值,協同新的技術能力,重新思考價值來源,不再侷限於販賣商品本身,而是獲取整體價值鏈上的價值份額。

面對上述宏觀的轉變,製造商,無論老牌企業和新進業者、來自於傳統或是新領域背景,必須理解推動行業發展的力量,選擇自己的道路前進。企業如何利用新興的工具、技術和平台優勢?如何借鏡其他業者發展的經驗?如何規劃組織在未來的盈利與持續成長的路徑?針對大環境趨勢的轉變所造成的影響,勤業眾信北美研究機構歸納出四個主要的改變與變化:

  • 消費需求的改變:消費者期望商品多樣化、個性化及客製化的商品需求增加,使得各種利基市場持續增加。
  • 產品性質的改變:先進製造技術實現產品模組化和可結合性,加上材料科學的運用,使設計商品能更廣泛、更智能化;從單一產品延伸到多產品的平台,進而創造出“取得重於擁有”的商業模式。
  • 生產經濟的變化:積層製造或是3D 列印、機器人自動化的技術協助製造業者往小批量接單生產的新興製造模式更具成本效益。
  • 價值鏈重組的變化:資訊科技的發展縮小了製造商和消費者之間的距離,使製造商能夠繞過傳統的中介機構更快速實現客戶的期待。

這四個主要變化將使製造業者在價值的「創造」與「獲取」上更具挑戰性,每一企業更須採用新的角度檢視現有營運模式,充分利用現有的機會以通往成功的道路。回應四個主要變化帶來的挑戰,勤業眾信北美研究機構的分析,建議製造業者應優先考慮幾點……完整內容請參見本期通訊第27頁。

是否找到您要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