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鏈結創新.驅動未來】Future Talk高峰會

勤業眾信:整裝旗鼓蓄勢待發 2021全球經濟發展關鍵時刻

【2021/01/06,台北訊】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今(6)舉辦「Deloitte Future Talk-鏈結創新˙驅動未來」高峰會,2021新年伊始之際,邀集國內外產官學領袖菁英,共同探索「美中貿易角力下全球經濟發展、後疫時代企業創新與轉型、永續傳承發展之道」三大主軸,在2021全球經濟發展關鍵年,陪伴台灣企業共同突破關鍵瓶頸、尋找「復甦之鑰」。勤業眾信指出,2021年台灣在智慧製造業重構效應、金融業強調責任投融資、生技業新條例上路助攻,以及電動車業高值化等帶動發展下,將持續共創影響力(Connect for impact)、發揮韌性領導力(REsilience),齊邁向「鏈結世界、創新轉型、驅動復甦、永續未來」,實踐” Stronger Together”之願景。

勤業眾信Future Talk高峰會跨界鏈結邀各界齊聚首,由中華民國財政部部長蘇建榮、Deloitte亞太區(Deloitte Asia Pacific) CEO  Cindy Hook、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渣打銀行東北亞區資深經濟學家符銘財、台灣美國商會執行長 Leo Seewald、佳世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其宏、亞馬遜 AWS 香港暨台灣總經理王定愷、IDC國際數據資訊總經理江芳韻、財團法人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台灣萊雅股份有限公司永續長陳家祥,以及中鼎集團總裁余俊彥,搭起高峰對談橋梁與平台。

中華民國財政部部長蘇建榮致詞時指出,2020年在美中貿易角力、疫情影響全球經濟樣貌之不平靜,衝擊企業正常營運模式。面對疫情變化之風險,台灣在半導體等領導廠商與政府共同協助下,創造世界聞名的經濟表現,2020年12月16日世界經濟論壇肯定台灣抗疫表現優異、展現經濟韌性,不僅經濟成長率維持2.54%,成為亞洲四小龍當中唯一正向成長的地區,2021年經濟成長率更將有望達到3.83%,為七年來最佳水準。儘管能樂觀看待經濟前景,但仍不能掉以輕心,企業運用創新科技、AI、雲端、物聯網技術是全球產業趨勢,唯有勇於創新、才能展現韌性,後疫情時代企業應落實社會責任,政府負責維持社會穩定發展,集結各界力量持續穩固根基,邁向永續。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總裁賴冠仲表示,後疫情時代的新常態(New Normal)加速形塑了世界的三種「新」趨勢-全球經濟新秩序、科技創新、企業永續新思維,然而,因疫情發展仍存在不確定性,新常態也是動態的概念,隨時可能因為大環境而改變。過去一年間,疫情對產業發展造成不小衝擊,但也因此帶來許多機會,值得「借力使力」,台灣企業在面對新常態之際,除了須及時反應,亦須保有適應環境變化的韌性,以重整腳步,在市場中找到合適的定位。

關鍵趨勢分析一》美中角力與後疫全球未來經濟樣貌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服務部營運長洪國田表示,COVID-19黑天鵝嚴重衝擊全球經濟,隨著2020年底多國疫情再度升溫,加上美中貿易與科技戰持續延燒、美國總統新政新局勢之變動、中國大陸力推之《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簽署啟動等,2021年全球經濟仍壟罩在諸多風險因素中。儘管如此,根據勤業眾信日前發布之《亞洲之聲》(Voice of Asia)第八期報告,台灣憑藉優異的防疫舉措,在疫情席捲全球的烏雲罩頂下,2020年仍保持優異的經濟成長率。

洪國田指出,台灣的高科技硬體製造一直具備市場高度競爭優勢,過去多採中國大陸製造,輸出美國終端市場的方式,在美中供應鏈中擔任重要的一環。然而,美中摩擦加劇牽動台美與兩岸關係,「台美中串聯」三角貿易模式逐漸脫鉤,並促使全球供應鏈重整,推進台商大舉回台投資;根據美國國務院發布之《2020年度投資環境報告》(Investment Climate Report),台灣與外國投資者都將台灣視為重要布局選項,以避開區域貿易衝突之潛在供應鏈斷鏈危機。

而疫情之下的遠距商機,也催化人工智慧(AI)與5G數位化推展,突顯台灣資訊及資安產業優勢。洪國田建議,企業積極掌握疫情後的「新秩序、新契機」,發揮台灣在世界不可或缺的角色與地位,審慎關注台美中三邊關係於美國政權轉移後之變化,重新思考營運布局及加速調整生產比重。展望2021年,法人普遍預期全球經濟將迎來多年未見的「強勢復甦」。「曙光」再現,勤業眾信看好未來一年全球經濟走勢將穩步回暖。

關鍵趨勢分析二》科技創新與未來產業趨勢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風險諮詢服務部營運長吳佳翰指出,COVID-19席捲全球驅動數位轉型商機,為傳統市場掀起波瀾。受惠於供應鏈移轉及智慧工廠建置,市場對台灣製造產業機械設備的需求增加;5G為創造半導體業至網路通訊業革命的應用基礎,5G垂直應用快速發展及遠距商機的強勁需求,帶動科技業訂單持續成長外,台灣的半導體、資通訊業順應5G、雲端運算浪潮,出口穩定成長、效應正擴散發酵,於美中貿易戰下仍站穩市場地位。當產業趨勢圍繞「智慧化」概念,高科技業也正積極迎向新經濟、顛覆舊思維,調整供應鏈並增加數位化和綠色能源投資。

吳佳翰認為,疫情對產業的影響有機會在2021年逐步淡化,台灣各產業紛結合軟硬體轉化為智慧解決方案,例如:消費產業於無接觸經濟導入RFM或CRM、汽車產業邁向電動車高值化發展;另外,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於111年開始適用,有利引資留才支持產業發展、開放銀行邁向第二階段及純網銀上路在即,強化責任投融資等面向助使金融業創新服務與企業永續。

吳佳翰提醒,企業應打造數位韌性的體質以應對艱困時局,當創新技術百花齊放、風險意識抬頭,如何有效整合資源與善用科技以優化經營模式,成為習得「變革學分」關鍵。他指出,當改變成為新常態,企業的洞察調適能力及創新策畫之道,才能成功轉型與永續經營。不過,面對未知的企業經營環境,企業勿專攻單一市場,應根據國際經濟環境適時調整其經營定位與審視營運風險。

關鍵趨勢分析三》後疫時代企業永續治理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企業社會責任服務負責人陳盈州表示,COVID-19衝擊全球,敲響各界對於重視「永續發展與轉型」的警鐘;加之,全球暖化使氣候危機迫在眉睫,氣候變遷除了將引發「綠天鵝事件」(Green Swan),必須採取應變措施,否則恐因複雜和不可預測的連鎖反應造成金融危機。近年來,各國政府與監理機關對於公司治理及氣候資訊揭露等要求持續提高,促使「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ESG)概念逐步成為新顯學。

陳盈州指出,國際間掀起「碳中和」熱潮,實踐盤查、減量、抵換三階段,力行節能減碳;美國新當選總統拜登聲明重返《巴黎協定》,中國大陸也正式宣布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歐盟會員國決議2030年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55%;國際巨擘企業Apple、Google 與Amazon等,在聯合國 2050 年「淨零碳排放」目標下,倡議響應推行零碳排;紐西蘭、瑞典、丹麥、英國、法國、匈牙利六國,更將淨零排放目標及時程訂於法律中。台灣身為國際供應鏈重要角色,除了原訂2050年排碳量要降至基準年2005年50%以下之目標應該嚴格執行外,亦應思考在現行能源機制下,能否開發新興低碳技術,積極轉變策略應對碳中和趨勢;同時,利害關係人及投資人對ESG等永續治理資訊的關注升溫,董事會有義務透過管理權責加強公司治理之履行,包含:能否有效揭露ESG資訊或使用適用框架及準則、能否辨識ESG相關風險、同業間ESG績效表現、尋求第三方確信以規劃策略等。全球減碳風雲再起,陳盈州認為,永續的價值不僅為滿足各界期待,更關鍵地是刺激大規模和結構性的系統性創新,台灣政府與企業應將眼光放遠,不侷限於改善科技和制度效能,台灣應思考中長期氣候變遷對策並接軌國際。

勤業眾信Future Talk高峰會論壇集錦

  • 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美中摩擦在2021局勢將持續,全球供應鏈重組引起的臺商回流為產業帶來新的投資機會,政府也應思考如何建構好的政策法規環境,加速產業轉型。
  • 渣打銀行東北亞區資深經濟學家符銘財:經過疫情衝擊,疫苗開發,全球市場重新開放及原物料價格反彈會為非科技產業帶來新機會;美中貿易戰加速供應鏈重組,也使台灣科技產業受惠最大,然而長期如何維持高科技產業的成長動能,將會是台灣需要關注的議題。
  • 台灣美國商會執行長 Leo Seewald:美國新政短期內仍聚焦在本土議題,對外的貿易政策目前尚未明朗。台灣在美中貿易競逐引發的供應鏈重組已抓到了商機,展望2021年,在美中貿易摩擦持續的趨勢以及美台產業緊密連結的前提下,美國與台灣的投資合作仍有很多潛在機會。
  • 佳世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其宏:2020年疫情加速了數位轉型、無紙化、催化零接觸發生等,疫情不只是催化劑,更促成典範轉移。隨著全球進入網路取代馬路的時代,未來5G更是資訊的高鐵,帶來更多提升生產效率、提高生活品質與品味的機會。
  • 亞馬遜 AWS 香港暨台灣總經理王定愷:2020年讓全球企業都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AWS也看到强大的核心技術和最完善的全球網路佈局尤為關鍵。展望2021,AWS將繼續與合作夥伴一起,驅動及賦能台灣各行業數位轉型和發展,幫助他們立足台灣,放眼全球。
  • IDC國際數據資訊總經理江芳韻:5G、AI及混合雲(Hybrid cloud)的落地將帶來更多創新應用,而在全球疫後復甦的過程中,數位韌性也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企業在疫後的前三大投資主要在於工作轉型科技(Work transformation tech)、數位基礎科技數位基礎科技(Digital infrastructure tech)及數位智能(Digital intelligence)科技。
  • 財團法人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國際對氣候變遷及ESG的重視持續增加,疫情後更促使政府、企業及消費者重新思考經濟、社會與環境之間的關係。臺灣在這段路上還有許多發展空間,唯有透過公私協力,提升ESG的資訊透明度,進一步展現永續價值。
  • 台灣萊雅股份有限公司永續長陳家祥:疫情形成「新常態」時代。百年企業萊雅力推2030永續大計:為對抗氣候變遷及維護地球限度,萊雅盤點營運價值鏈並串聯生態鏈,以科學方法制定目標、發揮永續最佳效力,視永續為蘊含企業轉機與地球生機的「新常態」策略。
  • 中鼎集團總裁余俊彥:因暖化及氣候變遷的因素,高耗能的石化產業勢必要面對更嚴格的環保要求,產業將朝向「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及「降低能耗」的趨勢發展。中鼎從董事會下設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啓動全員CSR計畫,讓永續發展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圖一: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今(6)舉辦「Deloitte Future Talk-鏈結創新˙驅動未來」高峰會,2021新年伊始之際,邀集國內外產官學領袖菁英,共同探索「美中貿易角力下全球經濟發展、後疫時代企業創新與轉型、永續傳承發展之道」三大主軸,在2021全球經濟發展關鍵年,陪伴台灣企業共同突破關鍵瓶頸、尋找「復甦之鑰」。
圖二:中華民國財政部部長蘇建榮。
圖三: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總裁賴冠仲。
圖四: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服務部營運長洪國田。
圖五: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
圖六:渣打銀行東北亞區資深經濟學家符銘財。
圖七:台灣美國商會執行長 Leo Seewald。
圖八: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風險諮詢服務部營運長吳佳翰。
圖九:佳世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其宏。
圖十:亞馬遜 AWS 香港暨台灣總經理王定愷。
圖十一:IDC國際數據資訊總經理江芳韻。
圖十二: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企業社會責任服務負責人陳盈州。
圖十三:財團法人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
圖十四:台灣萊雅股份有限公司永續長陳家祥。
圖十五:中鼎集團總裁余俊彥。
是否找到您要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