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觀點

《財務顧問服務篇》2018年趨勢解析

勤業眾信財務顧問服務 / 范有偉營運長

全球併購市場在2015年達到新高點後,2016年及2017年間國際經濟與政治變數升高,包含美國推動本土製造、英國脫歐以及加泰隆尼亞獨立等反全球化議題持續發酵,全球併購熱潮稍微降溫。展望2018年,美國與中國為首之新興國家將引領全球經濟增長,川普政府提出大型稅改以及美國製造可望為經濟注入活水,惟此舉可能引發各國實施貿易保護主義;然而,預期中國以及其他新興國家將維持發展、開放基調。部分區域仍持續動盪,影響全球經濟穩定,如中東衝突影響原油價格與北韓核武威脅等,預期2018年經濟局勢仍充滿變數。面對詭譎多變全球局勢,新政府2017年推動「五+二」產業創新政策以及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並成立國家級投資公司,引導臺灣產業進行創新、整合與升級。展望2018年,如何協助台灣企業創新投資、並藉由併購、整合與轉型,重拾產業成長動能及競爭力,為政府與企業共同面臨之重要議題。

政府主導「五加二」產業升級扮演火車頭角色帶動創新投資及產業整合

新政府於2017年主導「五加二」產業創新政策以及「前瞻基礎建設計畫」,除打造臺灣中長期發展所需之基礎建設外,並積極推動「五加二」產業創新升級,包含綠能科技、亞洲矽谷、生技醫療、智慧機械、國防產業、新農業及循環科技。藉由設立產業創新轉型基金以及成立國家級投資公司,並借重民間專業投資能量,刺激創新產業之發展。

受惠於各界對產業創新政策推動之高度關注,預期2018年政府可持續優化台灣產業結構,企業亦可藉由政策推動,進行整合與轉型。預期2018年投資併購趨勢可區分以下類型:

I. 著重未來科技相關應用之創新投資

新政府扶植成立國家級投資公司,由政府與產業設立基金,主導投資未來科技相關應用產業,自產業源頭注入活水,帶動產業發展,預期物聯網、生技醫療、人工智慧、電動車與自動駕駛以及綠色能源相關領域應用將成為2018年投資以及併購交易之重點。

II. 綠能產業受惠政策補貼促進產業投資與整合

新政府訂下2025年非核家園目標,綠能發電占比要達到20%,相關能源政策將刺激離岸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智慧電網以及儲能裝置相關之投資與整合,能源事業具穩定收益特性,符合保險機構投資項目,因市場資金充沛,預期相關投資與整合將持續進行。此外,為爭取與國家級政策合作的機會,產業積極整合擴大營運規模,以太陽能產業為例,新日光、昱晶與昇陽光電將整合為聯合再生能源公司,借重新日光在下游電站的營運規劃,以及昱晶及昇陽光電在中上游的布局,完成太陽能產業的垂直及水平整合,除消弭產業內競爭外,也爭取產業話語權,預期2018年綠能產業整合之趨勢將延續。

面對產業結構性改變,傳統產業併購整合進行重組及改造

台灣傳統製造業廠商家數雖多但平均規模小,難與國際大廠競爭。隨著國際經濟環境的轉變,營運規模的提升,中國大陸紅色供應鍊崛起以及物聯網經濟模式改變,傳統產業發生結構性變革,廠商開始思考退場與整合以及重組與改造,主要考量議題如下:

I. 企業傳承以及接班問題:

2017年部分產業因企業主多屆退休年齡,若缺乏企業傳承相關規劃,產業結構發生變化時,將缺乏適合接班人選,應考量尋求國內/國際策略夥伴合作或藉由釋出控制權,除實現獲利外,亦讓原有企業納入大型機構發揮營運效益,2017年成衣、手工具、文具、工業零件以及通路商等產業相關交易較為活絡,此態勢預期將延續至2018年。

II. 創新、重組、整合再造產業競爭力:

面對產業競爭環境之變化,許多企業也積極尋求創新、整合、再造產業競爭力,以工業電腦廠業為例,研華與樺漢近年持續整併成為國內前兩大工業電腦集團,2017年振樺結合淡馬錫資金併購瑞傳由專業POS廠商跨足應用,成為第三大工業電腦集團,預計產業相關整併將持續進行;而精密機械、特用化學、IC設計、電子零件、被動元件、太陽能、纖維、紡織與成衣產業皆積極進行規劃與討論,預期2018年相關整合將持續發酵。

各資本市場競合與跨境併購持續增溫,有助提升產業健全發展

台灣產業具優良製造能力以及研發量能,且股價相對合理,歐、美、日大廠積極評估台灣廠商投資機會。同時臺灣資本市場資金充裕,融資成本低廉,近年來臺灣部分產業也積極進行跨國併購,取得先端技術、品牌、生產量能以及通路,例如鴻海於2016年併購夏普後,2017年再投資震旦通路,於兩岸建布全系列夏普產品通路,替台灣製造業走出不一樣的策略;同時,海峽兩岸關係雖於新政府期間急凍,民間合作雖遲緩仍持續進行,新政府積極推動之新南向政策亦提供企業未來發展方向。

I. 台灣企業可藉由資本市場豐沛資金持續投資/參股海外優質產業

臺灣資本市場資金充裕以及融資成本低廉,提供臺灣企業轉型及升級之動能,部分臺灣企業藉由市場豐沛資金,進行併購投資,取得海外先端技術、品牌、生產量能以及通路,2017年如興以小併大併購大陸玖地集團,取得生產技術、產能以及客戶,成為全球牛仔褲製造龍頭廠商,獲得國發基金參股支持。而和泰汽車藉由投資蘇黎世產險臺灣子公司,成功跨足金融保險領域,提供車主更完整服務,進一步鞏固汽車銷售之龍頭地位,預期2018年成衣、工業電腦、工具機等產業將持續投資、參股海外優質企業。

2017年新政府鼓勵金融產業新南向政策,透過併購、設立子分行等方式布局東南亞,近年各金控持續尋求東南亞投資標的,如元大金2016年收購泰國券商,並於2016年9月及2017年7月合計共增資40億泰銖以擴大泰國總部,並完成收購越南第一證券股權,取得東南亞業務發展機會。展望2018年民營金控將持續扮演領頭羊之角色,菲律賓保險公司因法律變更具增資需求,而泰國、緬甸金融機構因市場價格相對合理,在新南向政策的推波助瀾下,伴隨政策及法規持續鬆綁,前述地區相關併購可望蓬勃發展。

II. 中日間合作持續增溫,相關併購案件將持續提升:

近年日本面臨少子高齡化及市場成長遲緩影響,政府藉由寬鬆貨幣政策,促使日幣貶值,以提升日本企業國際競爭力,使得企業近年獲利相對穩定,故2017年日本企業持續擴大海外市場份額,增加海外投資,並透過併購活動切入海外市場,同時強化與臺灣間之合作,以精密機械、化學以及電子零組件等產業為主。

同時間,日本企業積極檢視核心事業,並加速非核心/虧損事業及海外事業的處分,如夏普與東芝記憶體事業之出售案,臺灣企業之優異生產效率若可結合日本前端技術,可增加臺灣企業技術層次以及產品多樣性,進而增加國際競爭力,預期2018年中日間各項合作將持續增溫,以精密機械、光學元件、機器人產業以及IC零件為主。

III. 國際大廠尋找投資機會助產業健全發展

近年隨著台灣公司生產技術以及研發量能增強,以及臺灣公司評價相對合理,國際資金對於在台灣尋找投資標的興趣提升,2017年科技巨擘Google收購台灣手機大廠宏達電手機代工部門,以補強Google手機硬體設計能力,通訊軟體大廠LINE也收購台灣導購服務商,擴大電商加值型服務,預期2018年國際大廠將持續尋求投資/合作標的,強化研發量能以及產品組合,有助於國際競爭力之提升,以及產業之健全發展。

展望2018年,新政府主導推動「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重塑產業核心競爭力,台商企業可思考因應措施,包括強化符合政策方向之投資、規劃全球製造地區配置,以及降低整體稅務負擔,相信未來一年,許多產業除了面臨創新轉型壓力外,亦需因應新的國際化挑戰。然而,台灣企業如何運用跨國產業的整合及併購,一向是解決問題的主要策略之一,應值得深思。

是否找到您要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