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醫產業策略性併購的四大關鍵

洞察解析

生醫產業策略性併購的四大關鍵

勤業眾信生技醫療產業團隊─財務顧問服務 / 潘家涓執行副總經理

近年醫藥產業研發成本高,生醫業者面臨醫療模式及獲利模式改變之衝擊,選擇透過策略併購轉型以提升自身市場競爭力。為因應未來生技醫療產業發展趨勢,許多產業巨頭紛紛透過併購快速取得技術、產品和通路等策略性資源並跨足多個領域。觀察全球生技醫療產業併購總金額,從2013年1,581億美元快速攀升至2015年6,907億美元,年均複合成長率高達180%,其中2014年與2015年之併購案以製藥業為主,占生技醫療產業總併購案之交易額約六到七成。

2016年間全球生醫併購活動則趨緩,在缺乏製藥產業大型併購案件的挹注下,交易金額明顯下降,醫療產業與應用生技產業則呈現成長,醫療產業則為了擴大規模,提高營運效率,近年也興起併購整合,尤其截至2016/12/14為止,醫療業併購金額占了總交易額61%。過去幾年之間,企業轉型需求、擴大產品組合、加速全球布局等誘因帶動生技醫療產業策略性併購活動快速興起。

評估生醫策略性併購的四大關鍵議題

併購有如兩家結親,盼能結合兩家優勢,達到長久經營及合作綜效,因此在對目標公司開啟策略性併購前,因先掌握以下四大核心議題,方能有效提高談成效率,確保併購目標順利達成。

  • 開發中產品組合之市場潛力

生技產業中研發屬最重要的一環,擴大產品組合亦為策略併購一大誘因,應審慎評估自身產品組合之潛力及競爭力,評估合乎未來發展走向之買家,以使併購效益達到最大化。

  • 標的公司經營團隊

策略併購無論版圖擴張或擴大產品組合,皆須仰賴標的公司經營團隊,故併購後如何留住人才成為一大重點。

  • 併購雙方價格協議

生技產品價值難判定,併購雙方對技術以及研發中產品之價值評估想法易有出入,合併後將產生之綜效亦難評估,且台灣生技公司於資本市場表現優異,將導致雙方對於價格期待產生落差。

  • 政府機構核准

近年來生技產業併購活動活躍,各國政府機關希望避免稅負倒置及壟斷情形,致使併購時程延長甚至破局。

台灣生技醫療業併購朝向兩大方向發展

相比國外生技醫療產業活躍的併購活動,台灣國內的生技醫療產業過去因企業產品線較為單一,難吸引跨國藥廠進行收購,因此多為創投或私募基金的投資,等未來技術與專利研發成熟、營運規模成長後才較能吸引國外藥廠的併購。而台灣學名藥廠多為歷史較久之家族企業,傾向由自家人掌握經營權,故缺乏與跨國公司進行併購之意願。

然而,未來在面對日新月異的醫療科技應用及新藥投入研發費用及風險日益增高的趨勢之下,台灣生技醫療產業的併購之路,或將朝向兩大方向進行:台灣藥廠透過投資或併購擴大研發組合或市場布局,以及電子業與醫療醫材產業進行跨界整合。過去幾年隨著台灣全面實施PIC/S認證,有些學名藥藥廠尋求退場,大型學名藥廠藉此機會發起併購以擴大產品線及通路,未來為了尋求更大的市場成長空間,海外併購目標將成為選項之一。若是資金較為雄厚的研發型藥廠,更可投資海外新藥公司,藉此擴大研發產品組合。此類併購不僅需考慮產品組合、價格及經營團隊等議題,法規及稅務議題更需要一起納入考量。

在醫材產業,大型電子公司擁有大量資金及相對豐富的併購經驗,著眼於智慧醫療的發展前景,併購成為他們跨入醫材及醫療電子產業的最佳捷徑,如台達電、佳世達等。未來跨界整合及併購在醫材及醫療產業將持續增加,併購後整合的組織及策略調整將對未來綜效有決定性影響。

(本文完整內容已刊登於 環球生技月刊2017年5月號)

是否找到您要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