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觀點

承載企業科技性能的底盤:三招教會你打造靈活的營運模式

勤業眾信管理顧問 (股) 公司 / 鄭興總經理、辜卓洋協理

企業在數位時代之下,經常接受到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流程自動化等商業科技的訊息。企業主對於數位科技應用有很高的期待,部分企業為了害怕跟不上趨勢,東一點西一點地使用新的科技、毫無章法;也因為沒有釐清使用目的、與不切實際的期待,往往使科技工具「成功上線」,但卻沒有「上線成功」。其實數位化的過程,該考慮的不只是「科技」.企業必須先建立足以應付快速變化的「營運模式」。

如果將數位化的過程比喻為性能車的製造,則科技之於營運模式,就如同汽車引擎之於底盤系統;唯有能夠適切搭配引擎動力的汽車底盤,才能徹底發揮車子的性能。

實務來說,企業數位化的進程中,企業必須審視幾個面向,來打造最適合的營運模式:

一、要做什麼,需要哪些能力?──確立目標以決定需求

在數位轉型的過程中,企業首要針對商業目標來檢視所需的能力,這種方式可以用 「能力地圖」 來表達(如下圖)。

能力地圖(Capability Map)

例如企業欲透過優化財務及商業分析的流程(Process),延攬熟稔商業流程及資料分析的人才(Talent),清理及整合相關資料以及建立分析模型來形成洞見(Insights),透過能使跨業務單位用戶使用交流的分析平台工具(Technology),建立報表審核及決策拍板的管理機制(Governance),來達到優化商業決策的最終目標(Mission)。能力地圖提供了企業建構目標營運模型的基礎,建立績效指標,及發掘外部合作夥伴的機會。

二、如何完善能力,先解決哪些問題?──營運目的為決定的因素

企業一般有4條途徑用以發展能力:

  • 自建(人員培訓或技術開發)
  • 外部取得(招聘人才或收購)
  • 協同(策略合作或投資合資)
  • 外包

這些途徑的選擇會因為營運目的不同,而互有見長(如下圖)。

企業完善能力的方式

在完善能力的過程中,也可能在不同階段選擇不同的發展能力途徑。例如企業欲針對大量並具規則性的作業推行流程自動化藉以提高營運效率,初期可選擇加班嚴重或是經常延遲產出的人工作業「重災區部門」先行,外包給專業顧問來梳理、優化流程並導入流程自動化工具,以速度解決急迫性的問題。

透過外包的過程,企業充分瞭解所需的內部能力,再逐步自建流程自動化卓越中心(Center of Excellence),建立服務機制、規章、及組織分工,透過招聘或教育訓練的方式,建置可以服務各業務單位的流程自動化團隊,漸進深化主導權。

三、如何運用能力,在哪裡工作?──擴展性及價值決定組織的模式

企業運用能力的方式應該考慮能力的擴展性(是否能跨產品、跨區域、跨客戶別的應用)及對企業的價值(與商業決策或是增加營運的效率)。例如跨區域的標準化會計業務,可以建立會計共享中心(Shared Service Center),運用科技或工具來進一步提升營運效率。

總的來說,企業在數位化的過程中,檢視調整營運模式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驅使動態管理的首要動因,是根據客戶需求與回饋形成的商業策略與目標,其次是營運目標,最後透過對數位趨勢與科技的理解與應用,達成這些目標。透過營運作業流程的梳理,持續將規則化的作業集中、自動化處理;針對與商業決策攸關的功能,強化分析功能及洞見。在科技運用上,活用雲端軟體服務(SaaS)去除軟硬體購置的固定成本及增加科技運用的彈性。人員的任用上,打破僵化功能別運作、商業與科技拆分的組織運作方式,建立可以結合跨領域、跨組織的人才,強化功能別互補的組織架構,才能使企業領先在數位時代.

 

(本文已刊登於 2019-10-08 數位時代 數位專輯: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5031/business-model

是否找到您要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