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勤業眾信發布2018投資管理業趨勢展望報告
付諸行動、營運模式、數位策略三大關鍵 提升企業競爭優勢
【2018/03/07,台北訊】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今(7)發布《2018年投資管理業趨勢展望》(2018 Investment Management Outlook: Vision and focus to drive success)報告。勤業眾信指出,綜觀2018年的投資管理產業趨勢,大多數投資管理公司仍將面臨獲利空間壓縮之挑戰,因而建議業者「付諸行動、敏捷的營運模式、量身打造的數位策略」將為提升企業競爭優勢之三大關鍵。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證券暨投資管理產業負責人黃海悅表示,隨著科技服務創新,對於投資管理企業而言,數位策略調整將成無法忽視的課題,同時提醒,投信投顧產業從與客戶相關的商品設計至後端的策略規劃,皆可受惠於演算法之運用,因此運用新興科技所帶來的創新營運模式也應發展健全的風險管理制度。
2018年投資管理產業發展趨勢
勤業眾信報告指出,近年來投資者偏好低手續費且被動式管理的產品,綜觀2018年的投資管理產業趨勢,大型投資管理公司掌握了ETF及共同基金逾七成之市佔率,一般公司難與之抗衡及競爭,但大多數投資管理公司仍將面臨獲利壓縮,因此預計年底的資產管理規模將維持平穩,面對這般趨勢,勤業眾信建議,投資管理業者應掌握「付諸行動、敏捷的營運模式、量身打造的數位策略」三大關鍵改變,以提昇競爭優勢。
一、付諸行動
勤業眾信報告指出,業者投入能刺激成長的具體行動可朝併購與人工智慧兩大方面著手。首先,可透過併購擴大營運規模,如此業者能有更廣的產品配置、更多的銷售管道、更多元的人才庫。根據統計,2017年投資管理業平均併購規模成長至6億5千萬美金[1],相較2016年成長兩倍,因此預期2018年平均併購規模將持續成長,甚至可達歷史新高。若以台灣的併購狀況而言,日前勤業眾信甫發布的《私人企業全球視野》(Global perspectives for private companies)調查報告也指出,整體而言,在政策扶植及企業支持下,2018年台灣的併購市場發展亦將持續樂觀的成長。
*註:
[1] 資料來源: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 2017年之數據僅統計至2017/10/01為止。
其次之具體行動是運用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選擇投資標的,除了掌握現有參數之外,同時將過去未使用之資料庫納入分析範圍,以期獲得更新的投資觀點。報告指出,相較於2015年僅47%的企業採用人工智慧及機器學習等演算法,在2018年於全球新發布的對沖基金將有七成採用這類方式。因此,勤業眾信建議,投資管理業者可盤點現有的科技架構,評估是否擁有運用人工智慧及另類數據所需之資訊儲存空間及處理能力,以確保能滿足未來成長需求。
二、敏捷的營運模式
勤業眾信報告指出,面臨獲利緊縮及成本攀升,企業應檢視現有營運模式中成本可更有效率處,進行有效資源分配,因此企業可自人才、流程、科技三面向著手改善營運模式,並評估是否將部分人力及科技委任外包,未來服務委外之情形將更加普遍。
根據勤業眾信觀察,大型企業間採用雲端技術的解決方案已十分普及,相較於單純升級既有資訊技術架構,2018年也預期有更多中小型企業跟隨著這股潮流,採用雲端技術的解決方案。對此,黃海悅補充,金融服務業者成本管理的前提是風險控管,企業也應監控流程與建立審視機制,確保風險導向之資源分配以進行營運模式轉型,並研擬如何監督委外作業的第三方合作夥伴,做好資訊安全之治理與防護,才得以兼顧風險管理與營運效能。
三、量身打造的數位策略
勤業眾信報告指出,投資管理業者的產品需有明確定位,才可以鎖定對的族群。例如,千禧世代較為習慣新興科技的服務,但對於戰後嬰兒潮世代,面對創新科技的接納程度仍在適應,因此企業面對不同目標客群時,應有不同的數位策略。
隨著科技服務創新,對於投資管理企業而言,數位策略調整將成無法忽視的課題。然而,根據調查指出,僅四成業者認為公司有明確且一致之數位策略;若將時間拉長,具備五年以上整體數位策略的公司卻僅有2%。黃海悅表示,透過新興科技可將服務推廣至更大的客群,兼顧「非主流的投資群體」量小單多之需求,進而達到普惠金融的效果,因此業者應將數位策略納入整體考量,進而制定短中長期之規劃。
報告也指出,雖然千禧世代尚未成為投資的主力客群,也預期在不久的將來成為重要的群體,因此勤業眾信也建議,業者若能及早布局、開展與千禧世代客群的關係,日後亦能透過社群基礎擴大客群,從中獲益。
為滿足新世代的理財需求,自動化投資理財顧問(Robo-Advisor)應運而生,雖短期內尚未蔚為主流,但也將持續成長。現階段台灣的自動化投資理財顧問服務仍以「分析及給予建議」為主要,投資人仍需積極管理投資決策,因此黃海悅建議,投資管理業者在提供自動化投資理財顧問時,應先釐清目標客群對於理財機器人的預期及認知,並將從業人員累積之經驗轉化為投資觀念及金融知識教育之基礎,產官學研也應共同努力制定機器學習的跨產業驗證標準,配合健全之監理機制及合理之究責制度,方能創造投資管理業者、投資人及監理單位三贏之局面。
黃海悅補充,運用新興科技所帶來的創新營運模式也需要發展健全的風險管理制度,以投信投顧產業而言,從設計創新商品、提升客戶體驗,至企業營運及策略規劃,皆可受惠於演算法之運用,然而,開發人員運用個人經驗或理論知識將導致流程差異,且隨著演算法的複雜度日益加深、過程設計缺乏透明度、使用不當等諸多因素,亦將招致營運風險提升。企業若未能在設計、導入及應用層面先將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及信用風險等因素納入考量,演算法所帶來的潛在利益則將受損。
風險管理應為企業運用人工智慧之前提,無論是公司內部的風險治理架構之調整或管理階層對人工智慧之認知與風險意識,皆需要從在營運模式調整同時一併規劃,才能在監理環境中突破創新,掌握引領產業創新之契機,並鞏固在市場中的領導地位。
更多關於《2018年投資管理業趨勢展望》報告趨勢內容,請參閱完整全文:http://deloi.tt/2I3QAP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