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

互联网金融的可为与不可为——对话唐宁

《德勤新视界》

2019年(第八辑)

随着未来中国征信体系的真正落地,网贷行业作为传统金融的有效补充,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国未来的金融体系将是百花齐放的多元化体系,不同类型机构间应该有更加明确的客群细分和战略选择。

“互联网金融”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被首次提及,已经连续五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健全互联网金融监管。

网贷即网络借贷(peer to peer,P2P),是金融体系多样化发展的客观需求。金融科技的应用,帮助网贷机构降低了数据采集和数据标准化的成本,可便捷、高效地进行信用风险评估,促成了中国网贷平台的爆发式增长。作为直接融资渠道,网贷行业部分满足了个人消费、小微企业甚至农户经营性贷款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大众理财的选择,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018年6月开始,网贷平台集中“爆雷”,资金净流入持续为负,行业颓势明显。监管政策正在引导网贷行业净化和逐步规范,行业正在经历调整和重塑。中国网贷行业正处于建章立制调整期,风险合规能力完备的平台与有较强风险识别能力的合格投资者们将推动行业走向成熟。

唐宁先生是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引领者,在普惠金融、财富管理和金融科技领域都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实践经验,其于2006年创立的宜信公司已成为业内标杆企业。唐宁先生与我们分享了他的洞见。

 

许思涛
德勤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合伙人

周菲
德勤研究金融服务行业研究员

此内容是否提供了您需要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