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經濟部預告修正「產業創新條例」助燃重點產業發展
勤業眾信:產創第10條之1新增AI及節能減碳抵減項目 政策延長至118年底及抵減上限18億元
明定特定國外投資核准規定及罰則、創投有限合夥穿透稅制門檻及天使投資人優惠亦有調整
【2024/10/07,台北訊】經濟部5日預告修正「產業創新條例」(以下稱產創條例)部分條文草案,其中包括第10條之1、第22條、第23條之1、第23條之2及第67條之3,其中最值得注意為產創條例第10條之1大幅修正,適用投抵項目將新增人工智慧(AI)及節能減碳兩項,投資抵減支出金額上限由現行10億提高至18億元,實施期程延長至118年底。
產創條例第10條之1原本規定,投資於自行使用之全新智慧機械、5G或資通安全的全新硬體、軟體、技術或技術服務,支出金額在同一課稅年度內合計達新臺幣100萬元以上、10億元以下之範圍,經提出具一定效益之投資計畫,並經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專案核准者,得選擇於符合規定支出金額5%或3%限度內,抵減營利事業所得稅應納稅額。
勤業眾信國內稅務服務負責人張瑞峰資深會計師指出,本次修正財經兩部為順應AI及ESG浪潮,將原本屬智慧機械範圍之AI單獨列項,新增節能減碳給予抵減,並同步調高抵減上限,以彰顯政策重點獎勵項目,對於產業發展適時提供助燃氣,值得肯定本次修法之政策用心;而原投資抵減租稅優惠於2024年底落日,比照產創條例本法及第10條之2規定延長至118年12月31日。相關關注重點如下:
產創條例第10條之1修正重點彙整表
修正重點項目 |
修正前 |
修正後 |
施行日期 |
108/1/1~113/12/31 |
108/1/1~118/12/31 |
新增項目 |
全新智慧機械、5G、資通安全 |
全新智慧機械、5G、資通安全、AI及節能減碳 |
抵減上下限 |
新台幣100萬元至10億元 |
新台幣100萬元至18億元 |
另為避免關鍵技術外流,影響產業競爭力及國家安全,修正產創條例第22條特定國外投資應事前申請核准之規定,以及增訂第67條之3罰則如下:
產創條例第22條、產創條例第67條之3修正重點彙整表
條文 |
修正重點項目 |
修正前 |
修正後 |
22 |
特定國外投資核准規定 |
國外投資15億元以上一律事前申請核准 |
|
67-3 |
違反特定國外投資核准罰則 |
無 |
10萬至1,000萬元 |
張瑞峰說明,產創第23條之1創投有限合夥穿透稅制及第23條之2天使投資人亦考量各界意見予以修正,持續為台灣新創產業發展挹注動能,重點包括:
產創條例第23條之1、產創條例第23條之1修正重點彙整表
條文 |
修正重點項目 |
修正前 |
修正後 |
23-1 |
出資額門檻/ 投資新創事業金額比例 |
|
投資新創事業金額比例:50% |
23-2 |
高風險新創事業公司定義 |
設立登記日起未滿2年 |
設立登記日起未滿5年(設立未滿兩年者,投資金額需達100萬元、持有期間需屆滿兩年;設立滿兩年以上未滿五年者,投資金額需達50萬元、持有期間需屆滿三年) |
最後,勤業眾信國內稅務服務協理劉紋廷也提到,本次修正產創條例第10條之1投資抵減得減免公司或有限合夥之營利事業所得稅應納稅額(包含未分配盈餘稅),建議適用之企業可留意後續辦法發布,評估相關租稅優惠之效益據以申請;另提醒注意經濟部考量修法急迫性,本次預告期間僅有14日,以加速修法流程。此外,本次修法除第22條及67之3條施行日期由行政院定之外,其餘自114年1月1日開始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