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解析
創新生態發展 鼓勵企業投資新創
「創新創業」滾動產業資源鏈結
透過各企業對於投資新創之認知和期待,統整歸納臺灣CVC之投資新創驅動要素,進而提出適切的建議參考
在投資市場中,企業與新創合作的成功案例不勝枚舉,國內企業或企業創投(CVC)參與新創投資的比例可觀,參與情況逐漸熱絡。大型企業與新創合作,需依靠具潛力新創企業、投資者與政府政策共同投入,朝向正向循環之商業模式,為大型企業與新創帶來實際的效益與價值。 台灣新創生態及產業概況 目前台灣新創投資交易規模仍低,尚未企及國際水準,且在與大企業合作面向上,可能面臨規模不對等之營運模式、募資與外資限制等挑戰。然而近幾年交易規模雖然不大,但交易數量成長快速,逐漸獲得投資人關注,目前還需在政策輔助下,持續穩紮穩打。 台灣企業創投(CVC)現況探究 在投資型態中,多數企業仍以業務出發,評估新創對企業發展的適切度,且投資的目的在於財務性投資及尋求新事業機會,同時針對政府獎勵機制規劃或方案,大多企業表示目前未曾使用稅務減免相關法規,故對於未來推動新創合作,期待政府能在資金活化與退場機制上予以協助。本研究亦透過不同的產業面向,了解企業現階段的運作模式與挑戰,進而觀察台灣企業、新創圈以及政策機制三方認知現況。 亞太區新創環境概況 聚焦日本、新加坡與韓國新創生態系之特點 一、 日本:導入大數據分析、人工智慧、數位轉型於「社會5.0」平台系統,強化產業競爭力,並連結公私部門資源,往海外擴展。 二、 新加坡:法規明確、稅制簡便及行政高效率成為吸引海外新創團隊的三大亮點。 三、 韓國:政府對產業的發展積極介入,皆可針對特定產業量身打造。 驅動投資新創環境觀點建議 一、環境法規調適思考 對企業而言租稅獎勵雖不是決定投資新創的因素,卻也是附加的誘因;此外,各產業之產品研發週期及商業模式建立之時程不盡相同,如能專案認定放寬部分高風險新創事業公司之設立期間限制,將能獎勵更多需長期發展之新創公司符合相關優惠。 二、資金引導策略 盼嫁接予創投或企業 大部分臺灣新創公司面臨B、C輪資金斷鏈的困境,且臺灣創投環境愈發風險趨避,資金多積壓於pre-IPO輪;可借鏡以色列或新加坡「政府參與」模式,給予風險承擔、資源供給、策略性投資完善措施。 三、更加整合政府與企業資源 |
政府可攜手臺灣指標性企業,「以大帶小」結合產業技術發展、企業資源與轉型需求以及活絡創新生態系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