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

讓數位證據說真話 – 電子證據開示(eDiscovery)平台實務運用工作坊

數位證據開示對事實證明之重要性與日俱增。工作坊由勤業眾信專家團隊帶領,從台灣與海外的視角切入,並透過案例分享與小組練習,說明平台的執行程序及其功能,協助企業於調查過程中善用數位科技聚焦關鍵資訊並提升效率。

內/外部調查方向的難題,eDiscovery電子證據開示平台解決的痛點

工作坊以實際跨國案例情境,帶領學員思考當調查案件有數個關係人的郵件檔時,如何開始分析作業?

 

隨後透過以下步驟,帶領學員如何透過eDiscovery電子證據開示平台協助企業內外部調查,並透過實作感受其方便及智能之處。

1. 證據蒐集與保全

在法令規範下,為保全資料的證據力及證據能力,勤業眾信團隊使用科學驗證的方式來調查數位證據,主要是在處理電腦有關的數位證據之保留、識別、萃取、記錄及解讀,以確保事件現場數位證據的原貌,使蒐證過程合法,鑑識結果具備完整性,並能作為法院審理犯罪案件的重要參考依據。

2. 證據資料處理分析

在文件審閱階段,勤業眾信顧問需與公司合作,整合不同來源之文件,透過Relativity平台功能:篩選/排序/關鍵字搜尋、關鍵字醒目標示、視覺化信件串(Email thread)、案件調查進度追蹤及分類,實現多人協同合作審閱平台。

早期案件評估

在此案例情境,發現有一個特定嫌疑人員跟外部單位有頻繁郵件往來的現象,故在早期案件評估、中期資料分析階段,可透過Brainspace平台將資料視覺化,呈現母體資料的輪廓,並輔以關鍵字搜尋外的切入點,初步建立資料間的關聯性並限縮資料範圍,進行各類視覺化分析,分析通訊往來關聯性,亦能透過Brainspace平台AI智能等機器學習功能聚焦重點資料,找出異常使用行為跡象,藉以推薦審閱者優先搜查的檔案,以更有效益地方式縮短審閱數量與時間,有助企業掌握調查及訴訟預算之合理性。

3. 分層審閱 強化品質管控

調查案件往往需要一個團隊進行文件審閱及資料整理,勤業眾信團隊帶領學員透過Relativity平台,實際模擬如何進行多層次的文件檢閱作業。讓初階人力進行基本的文件過濾及分類後,由法務、律師等高階人力進行詳細的審閱。

多元資料搜尋功能 提升審閱效率

透過審閱平台與外部律師、專業員,共同進行文件審閱與分析協作,並能確保資料安全性,針對資料進行快速分析操作,包含篩選/排序/關鍵字搜尋,在檢視個別檔案內容時,也可透過醒目提示方式加速分析效率,且在整個過程中不會造成任何檔案內容變動,有效確保證據能力。

運用eDiscovery電子證據開示平台之效益-學員實際模擬成果

透過本次工作坊實際操作不同eDiscovery電子證據開示平台,學員可以得到以下視覺化的方式呈現文件統計資訊,且建立後可以在多個專案中重複使用,讓使用者可以快速洞悉資料,快速掌握資料的分布全貌。工作坊可以發現採用結合機器學習的資料分群分類方式(事實審閱),將審閱量降低至原有的5.5%,加快審閱時間、降低審閱成本,以滿足案件的急迫性要求。

 

活動花絮

 

是否找到您要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