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解析
2022年趨勢解析《財務顧問服務篇》
勤業眾信財務顧問服務/范有偉營運長
2021台灣併購市場回溫 聚焦零售業與金融業版圖重組
隨著疫情趨於穩定,因疫情而暫緩的交易陸續重啟,加上全球寬鬆貨幣政策導致的資金氾濫,以及因疫情而凸顯的產業轉型需求等因素,台灣併購交易市場於2021年快速回溫,包含科技業、產業傳承/轉型/升級以及新創領域之投資等、下半年更聚焦於零售業及金融業。
實體零售業務在疫情中面臨重大挑戰,零售業者因此加速擁抱電商與新零售轉型,並將整合線上線下銷售通路視為重要策略目標;另一方面,成功渡過疫情風暴的企業亦在後疫情時代聚焦於拓展市占率,並積極透過資本市場操作以加速策略布局。主要案件如全聯斥資130億新台幣收購大潤發、三商家購旗下美廉社以69元承銷價掛牌上市等。
金融業亦加速其整合步調,在高資金水位與低利率環境之下,大型金融機構加快轉型的腳步。2021年已可觀察到大型金控透過併購強化整體策略版圖,以及跨國金融機構或海外投資人出售成長緩慢的部門,主要併購案如富邦金斥資490億新台幣收購日盛金、台新金以56億新台幣併保德信人壽、開發金以換股取得中國人壽100%股權等案,另外尚在進行中的交易則有國票金併安泰銀、待價而沽的花旗銀行消金部門等。展望2022年全球產業因應疫情、全球暖化、區域政治以及數位化等議題,產業處於大規劃轉型升級階段,預期併購市場依舊熱絡,各產業圖重組趨勢將延續。
氣候暖化產生重大影響 ESG相關投資成為主流
ESG已成為未來產業主流趨勢,在國際龍頭大廠的帶動下,各產業皆積極推動潔淨能源供應鏈,再加上政策法規等因素,推升企業綠色轉型需求,進而帶動相關併購交易及業務商機蓬勃發展。整體市場對於ESG相關投資,預期將持續關注新能源、電動車、綠色供應鏈等焦點面向。
- 新能源:
太陽光電為台灣主流再生能源,裝置容量佔所有再生能源之冠。在台美各國政府訂定擴大採用太陽光電的分針,以及RE100等倡議推動下,大型企業如Google與台積電等亦積極採用與進行投資。在綠電躉購等優惠機制推動下,大型漁電共生案持續推動,並實際併網供電。需求面強勁趨勢在短期內預期將保持不變,全球2021年太陽能領域之投資與併購市場熱絡,儲能系統與案場開發成為投資焦點。
風電方面,台灣海峽擁有優異風場,過去幾年已吸引眾多國際離岸風電業者投資,如沃旭能源、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等。政府訂定2025年前分階段落實離岸風電供應鏈在地化,積極推動國際業者在台針對電力設施、海事工程、風機零組件、水下基礎四大面向進行設廠或投資。藉此機會,本土業者有望打入國際風機系統商旗下供應鏈,進而進軍全球市場。
另一方面,隨著再生能源發電比重逐年提升,強化電網穩定性之相關措施亦陸續上路。包含於台電電力交易平台於2021年11月正式啟用,率先導入輔助服務交易,將民間電力資源引入電力市場,吸引多家儲能業者積極參與。2021年用電大戶條款正式實行,用電大戶應於2025年前完成義務容量建置,包含裝設再生能源發電、建置儲能系統,及購買綠電或憑證等方式。在產業發展趨勢與政策誘因驅動之下,預期2022-2023年再生能源相關建置及投資需求仍將維持高檔。
- 電動車:
電動車帶來的商機極廣,除傳統車廠面臨轉型議題外,車用晶片、充電系統、儲能等面向亦受到業界矚目。鴻海集團與裕隆成立合資公司,組成策略聯盟,打造MIH開放式電動車平台;另一方面,鴻海亦於2021年8月取得旺宏旗下晶圓廠,並持續深化雙方在車用晶片與新一代半導體的布局,成為鴻海在電動車與半導體策略的重要里程碑。台泥集團為脫離高排碳標籤,加速綠色環保轉型,近年積極佈局能源事業。台泥於2021年4月宣佈以1.32億歐元收購歐洲Engie EPS儲能公司60%股權,成為單一最大股東。台泥透過此併購案成功跨入電動車電網與充電解決方案領域,結合原先旗下專攻電池的子公司,集團在電動車相關版圖更加全面。
- 綠色供應鏈:
綠色供應鏈涉及全面的企業營運,包含採購、製造、銷售、消費、回收、物流等。當終端市場的消費者提高對於環保的要求時,國際科技巨頭與品牌商亦會要求其供應商要滿足相關標準。時至今日,綠色供應鏈已成為台灣業者是否能在全球產業鏈中維持競爭力的關鍵指標,而產業界的綠色供應鏈管理需求也因應而生。在此趨勢之下,環保材料、碳捕捉、廢水與廢氣處理,以及相關監測與認證服務皆有望受益。
太空產業逐漸成型 有望成為市場下一焦點
SpaceX拓展的太空計畫,打造無人太空船與低軌衛星,釋出巨大商,台灣於航天領域有著眾多深耕多年的隱形冠軍,橫跨特殊材料、火箭技術、航天通訊、精密零組件、工具機等各種領域,有機會成為半導體外另一個打入世界供應鏈的產業。政府亦意識到航天領域在國防與戰略上的重要意涵,加強相關政策的推動。未來數年可著重觀察航太產業資本市場之相關動態,可期待投資交易案件的成長。
後疫情時代及地緣政治 集團分拆與供應鏈重組趨勢不變
企業在承受疫情所帶來的壓力測試後,其營運中的脆弱環節與潛在風險得以顯現。在過往商業常態被翻轉之下,將使得企業經營的優劣勢以及生存競爭被巨幅放大,預料2022年企業不論規模及產業將普遍面臨各項內外部議題及變動應對的挑戰。如何強化企業營運體質與韌性已成為經營者必須正視的議題。在2022年,集團分拆重組趨勢預期將會持續。僅2021年第四季,全球已有包括奇異公司、嬌生、東芝集團等多家大型企業集團或出於管理效率、或出於成本考量、或出於資本市場因素,紛紛宣布進行公司分拆。此外,台灣諸多企業的傳承接班議題在過去幾年已逐漸浮現,在疫情回穩的2022年,該議題預期將重回相關企業主的焦點。另一方面,由於中國大陸政策及經營成本轉變、中美競合及他地低成本人力供給的吸引,過去一年許多於中國大陸進行生產製造的外企均開始執行生產基地移出,進而產生大量經營終止、資產及廠房處分的需求。該趨勢雖因疫情影響略有放緩,但基於目前國際情勢與疫苗逐漸普及,預料2022年供應鏈重組的腳步將重新加速。
企業強化公司治理 以誠信打造永續經營藍圖
在ESG掀起新一代商業浪潮的同時,企業必須透過與利害關係者的溝通,在企業永續發展的環境面E、社會面S、治理面G中,找出企業永續發展的優先順序,並據以開展出企業整體永續發展策略的全面性完整規劃。在整體企業永續發展藍圖上,公司治理可說是最重要也是最基礎的一環。因此,許多國際級企業從治理層面著手,在既有主管機關的要求之外,更積極參考國際最佳實務,導入ISO37001反賄賂管理制度,進而建立起從上而下、由內而外的企業誠信經營文化與體質。不僅藉此奠定企業內部誠信文化,開創公司治理的新高度;進而拓展至對於商業夥伴的要求,打造一個誠信經營的生態鏈接軌國際,贏得客戶的信任與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