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2016年全球製造業角力賽 三強鼎立、金磚式微、五星崛起

台灣排名連年下滑 應推動創新政策挖掘競爭利基

【2016/05/04,台北訊】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今(4)發佈「2016全球製造業競爭力指標」(2016 Global Manufacturing Competitiveness Index)報告,內容指出2016年全球製造業競爭力排行榜,由中國、美國與德國名列前三強大國;而人口紅利變化與快速經濟成長需求,也讓印度、越南、馬來西亞、泰國與印尼「五星崛起」,逐漸取代中國,成為低成本中心;而金磚四國中的印度,本次調查僅位居第11名,但因印度仍保有成本優勢,以及印度製造(Make in India)等政策鼓勵後勢看好,預期五年內將重返前五寶座。

台灣部分,本次指標位居全球第七名,與上次(2013年)調查相比退步一名,報告預測台灣將在2020年降至第九名。

勤業眾信製造產業負責人龔俊吉會計師指出,台灣人才外流劇烈,產業轉型政策成效未彰,是製造業發展的最大隱憂;但製造業所創造的收入和出口仍為支撐經濟的重要基礎,隨製造業由實體跨足數位,促使各國積極投資高科技基礎設施與教育,台灣應聚焦於發展先進製造能力,以強化國際競爭力。

全球製造業排行角力賽:三強鼎立、金磚式微、五星崛起

勤業眾信報告指出,全球製造業競爭力仍為中、美、德「三強鼎立」。中國繼2010、2013年調查,今年第三度蟬連榜首。美國僅以微幅差距緊追在後,名列第二,但未來五年內有望超越中國,成為第一。德國今年位居第三名,為歐洲國家中表現最佳者,報告也預測2020年德國仍將緊守第三名寶座。

中國是全球最大製造出口國、全球第二大進口國,其2014年製造業出口占總出口93.8%。近年中國中產階級人數增長刺激市場需求,豐富的天然資源以及(相對印度、越南)進步的基礎建設,吸引製造業者持續投資。對製造業來說,中國整體研發支出持續增加,專利申請數激增,政府亦扶植先進電子供應鏈,這些因素都使得中國製造業競爭力仍位居全球第一。

隨著製造業跨足「數位化應用」,純熟先進的製造業技術,成為打造未來競爭力利器。勤業眾信報告預測,美國將在2020年將超越中國,成為全球製造業競爭力第一的國家,勤業眾信全球消費與工業產品負責人Tim Hanley表示,這是因為美國在「科技創新」領域所保持的優勢,美國所開發的先進製造技術、先進材料與預測分析等領域均領先世界(例如互聯的智慧工廠與產品),成為構築未來競爭力的重點關鍵。

已開發國家的製造業,則持續朝向發展「高值化商品」與「高端製造」邁進。因此,20世紀傳統製造業強國(美國、德國、日本與英國),全數於2016年被列為最具競爭力前十強國。

2016年競爭力前十強中,出現「北美三國」(美國、墨西哥、加拿大)與「亞太五國」(中國、日本、韓國、台灣、新加坡),兩個強而有力的區域集群。分屬於此兩集群的八個國家,除了新加坡將在2020年被印度取代外,其餘屬於此二集群者在2020年皆維持前十強。

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兩樣情,2016年排名僅中國獨善,其他三國於過去數年排名連續見衰。2013年列於前十名的印度與巴西,今年跌出前十名榜外。即便如此,印度因成本優勢尚在,且持續吸引科技、工程、數學專才,被期待於未來五年內重返前五名,並成為亞太區域集群中的一員。

隨著中國近年力朝高科技創新製造業轉型,連年提高勞工薪資,跨國企業逐漸將眼光移至其他可取代中國的低成本中心,「強力五國」(MITI-V or the“Mighty Five”)-印度、越南、馬來西亞、泰國與印尼-因應而生。除了勞動成本仍偏低的因素外,受惠於人口紅利、靈活的製造能力與快速成長的經濟與市場需求,將有助此五國獲得外資青睞,未來五年內將可望躋身競爭力前十五強。 

台灣製造競爭力連續下滑四大主因

勤業眾信報告顯示,全球製造業競爭力排行台灣由2013年第六名,滑落至2016年的第七名,並被預測於2020年前再下跌兩名至第九。龔俊吉指出,製造業倚賴單一優勢即可生存的時代已經過去,政府與企業需平衡創新、成本、人才、供應鏈等多項因素,以找到最適競爭利基。台灣於成本、供應鏈項目上的優勢仍存,然而在創新突破與吸引人才的表現卻顯不足。

一、對中國貿易依存度高 首當其衝成重災區

龔俊吉分析,台灣排名連年走低,主因之一為「台灣對中國貿易依存度漸增」與「中國經濟連動性升高」。根據Forbes 2015年所發布的〈Top 10 China Dependent Countries〉調查結果,在出口最依賴中國市場的國家之中,台灣位居第二,全球僅次於澳洲。因此,在中國經濟成長放緩、需求降低環境下,台灣因此也成為經濟重災區。

龔俊吉指出,勤業眾信此份報告結果與台灣各界評論,國內製造業競爭力不振、轉型緩慢的觀點不謀而合。進一步檢視外銷成果發現,受到國際油價崩跌、日美元等主要國際貨幣匯率變動、中國經濟成長減緩及新興市場需求降低等影響,台灣2015年整年出口相較上一年(2014年),衰退幅度高達10.6%,是2009年金融海嘯後最劇烈的負成長。其中,台灣優勢產業-機械設備、工具機產業與電子產業,皆見顯著的出口衰退。

二、新興市場來勢洶洶 新競爭板塊成型

由於中國、東協、印度等國挾帶產業轉型、經濟成長、市場需求、擁有勞力成本低廉等優勢,造成競爭加劇,致使台灣排名連續下滑。龔俊吉指出,印度政府透過實施「印度製造 (Make in India)」、「技能印度(Skill India)」計劃,改善基礎建設與商業環境,吸引製造業投資,五年內印度將躍升至第五名、超越台灣的第九名;而中國除積極吸引科研人才外,政府亦大力推動「中國製造2025」與「互聯網+」等政策,積極布局先進製造能力,期望能加速中國由世界工廠朝技術密集轉型;加之,中國已建立的「紅色供應鏈」與進口替代策略,也將對台灣製造業造成莫大威脅。

三、人才斷層成隱憂 生產力政策待發酵

根據Oxford Economics所發布的〈國際人才報告〉(Global Talent 2021),2021年台灣將成為全球人才赤字最嚴重的國家。顯見,「人才斷層」將成為台灣競爭力的最大隱憂。龔俊吉分析,台灣少子化與高齡化的人口負債結構,導致勞動力短缺、人才外流劇烈。目前,許多製造業已出現缺工現象,除了不利於長期經濟發展外,也代表至今產業轉型政策成效未彰。龔俊吉建議,公、私部門應協力改善薪資結構,發展留才、育才配套措施,吸引人才回流,積極因應此重大挑戰。

此外,即便台灣政府自2012年起,提出「三業四化」政策,倡導製造業服務化,以優化產業結構,但整體產業升級速度仍未如期待。呼應國際「工業4.0」趨勢,強化先進製造需求後,台灣政府於去年啟動了「生產力4.0」方案,規劃九年360億的預算,冀能解決台灣缺工議題,並進一步推動製造業高值化,至今效益仍待發酵。但隨今年初總統大選後政黨輪替,「生產力4.0方案」的延續性仍屬未知。

四、政府產業政策為製造業核心命脈

著眼於連結國際趨勢與台灣優勢的七大產業,台灣新政府欲打造五大創新研發產業聚落,包括亞洲矽谷、智慧精密機械、國防產業、綠能研發與生技產業聚落。其中,亞洲矽谷計劃和智慧精密機械聚落兩項,與提升台灣先進製造能力最為相關,各界皆期待新政府上任後能破釜沉舟地執行,創造全新的產業生態圈。此外,未來兩岸關係的走向、台灣是否能突破被邊緣化的困境,成功加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PP)的第二輪談判,參與史上規模最大的區域自由貿易協定,也對出口導向的台灣製造業競爭力影響甚鉅。

勤業眾信(Deloitte)與美國競爭力協會(The Council on Competitiveness)聯合發布「2016全球製造業競爭力指標」報告,為自2010年、2013年後,第三度攜手合作的調查。針對國際製造業執行長與資深領導者,進行超過500份問卷調查與訪談。透過對關鍵指標評比、預測世界各國製造業當前和未來的競爭力,並揭露影響競爭力的核心驅動因素,受訪者一致認為先進科技對維持、提升競爭力最為關鍵。

是否找到您要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