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觀點
董事會的企業社會責任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企業風險管理服務 / 溫紹群協理、李介文經理
前言
企業社會責任並非新興議題,國際於近十年已非常多的討論與發展實務作為,且證交所在民國99年即已編定「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供上市上櫃遵循,且要求年報中必須進行相關資訊的揭露,但由於企業社會責任容易被歸類成公益或者是純粹的回饋活動,導致國內企業對於企業社會責任之關注力偏低,且仍未能將該觀念普遍納入公司營運中。
事實上,經調查分析很多企業社會責任績效獲評價卓越的公司,多由董事會層級、高階管理階層進行推動與涉入,甚至有專門的功能組織從事相關議題的治理行為。本文試圖探討董事會在企業社會責任上扮演的角色,以及可行的方案。
企業社會責任必須成為董事會議題的原因
董事會在公司治理的角色裡,扮演了領導者與監督者的角色。而Deloitte認為高效能的董事會的運作尚需涵蓋以下特點:
- 對於組織重大決策負有最高控制權
- 董事會的成員須對於前瞻性的議題進行深入討論以獲得最佳決策
- 從有別於執行長以外的來源獲得資訊並尋求專家意見
- 深入的了解主要的策略方向以決定企業戰略地位及價值創造因子。
綜上而言,公司的長期策略方向、營運績效的設立與檢核、以及營運資訊揭露的正確性,都是董事會的重點職責。除此之外,為確保穩固未來的戰略地位,董事會運作也必須能夠包含前瞻性的議題、及多元觀點,並廣納外部利害關係人與專家觀點,以確保公司能夠從不同面向中取得平衡並做出最佳決策。
董事會的運作模式也是企業永續績效的一環
從另外一方面來看,企業內董事會的運作方式,實為企業永續績效的一環。若要了解董事會在企業社會責任內的角色,可以從永續性報告指南GRI G4(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 為國際上公認用以檢視企業社會責任的績效指標與方法的框架)中最高治理機構應揭露的事項進行檢視。
讓董事會成為企業社會責任推動的策略性角色
治理活動與管理制度的行為,都應該由上而下進行推動。若由董事會開始,其效果會更為全面,且可與營運方針整合,建議可以透過幾個方式達成:
- 透過既有的治理組織或建立專門性的功能組織,主導企業社會責任相關事務的討論與決策,並延攬相關專業人士進入董事會。
- 將企業社會責任的議題納入討論範圍中,並持續關注最重大的議題。
- 建立衡量永續績效的機制。
- 確保企業社會責任績效的透明與揭露。
- 為企業社會責任議題保留討論時間。
企業社會責任的成效,對於公司的商譽、法令遵循、風險管理會有顯著影響,而且若能有效將企業社會責任的觀念納入營運方針中,亦可協助企業創造可能的商機。董事會作為引領公司長期策略方向的關鍵組織,必須重視該議題,提出可同時創造股東與其他利害關係人利益之原則,打造永續經營之藍圖,創造百年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