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以數位科技打造創新的永續產業發展 勤業眾信:掌握三策略 化永續力為企業競爭力
①供應鏈循環經濟 ②數位化ESG管理 ③平台式共享經濟
【2021/01/20,台北訊】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今(20)攜手台灣玉山科技協會舉辦「科技業的藍海洞察-以數位創新打造永續發展」線上研討會。數位科技的進步使得循環經濟、共享經濟等「永續新經濟」之概念得以實現,在落實永續發展的過程中,企業必須從商業模式與產品設計階段開始思考資源的使用,並導入數位化ESG管理,從根本解決環境與社會面臨的永續挑戰。勤業眾信建議,企業需檢視內部永續對於財務面和企業營運可能造成的衝擊,並透過「供應鏈循環經濟、數位化ESG管理與平台式共享經濟」三策略,評估外部永續發展的風險與核心,將「永續力」化為「競爭力」,藉以發掘市場上的新機會。
台灣玉山科技協會理事長李紀珠表示,全球氣候正面臨極端變化,而社會貧富差距也逐漸擴大,人們越來越重視企業、環境和社會間的和諧發展。聯合國2015年提出的永續發展目標(SDGs),近年來愈來愈專注於「環境保護、經濟促進與社會和諧」三大面向。由於企業肩負著向股東及利害關係人應負的責任,因此,各產業在落實ESG時,應有其優先順序,若能結合本身日常業務之拓展,則更能發揮落實ESG的目標,例如,金融業強調責任投資原則(PRI)、赤道原則、責任銀行原則(PRB)及永續保險原則(PSI),亦即金融業在其做決策時,檢視其所投資的企業、授信對象及保險對象是否有積極落實ESG,使得除其自身落實ESG外,更可擴大拓展其他產業落實ESG的能力。李紀珠強調,也因此企業追求永續已不僅是形象的打造,有效落實ESG之企業亦可從中獲得銀行和投資主的幫助,有助企業本身的永續經營與未來發展。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總裁賴冠仲表示,因應永續發展,導入綠色供應鏈已成為台灣電子製造業在全球市場中迫切之需求,越來越多企業採用「數位化轉型」的方式,除了藉以審視企業內部問題,了解永續對業務的衝擊,同時可對外評估永續發展的風險與策略,將「減碳力」化為「競爭力」,發掘新機會。
高科技產業的永續循環經濟發展趨勢
DIGITIMES電子時報社長黃欽勇指出,2020年全球產業在美中貿易大戰、5G、AIoT及COVID-19的襲擊下歷經了非常大的變化;2021年,掌握世界的改變與台灣產業間的關係成為重要課題。台灣半導體業者在產業供應鏈中,擁有優勢及對電子產業充分的了解,以未來車的商機為例,台灣在未來十年電動車的供應鏈中,有機會因為具備出色的製造技術與從區域貿易戰中獲利,在世界電動車產業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建議企業可以自身的製造業優勢為基礎、串聯上下游供應鏈,掌握歐美市場的戰略布局,進而向高附加價值的智慧應用邁進、掌握全球的話語權。
台灣企業永續學院秘書長郭財吉指出,2021年全球的供應鏈發展可歸納出「地緣政治形勢的不確定性、數位化轉型『智造』升級、COVID-19流行、全球化永續發展的挑戰」四大趨勢,企業主面臨最大的挑戰就是確保企業的永續經營,並思考最高效率的資源應用及下一世代的需求。
現今商業環境使供應鏈由過去全球貿易下的集中式生產、大量製造及分銷模式,轉型為較符合市場量少且多元化、虛實整合和客製化等智慧型供應鏈。郭財吉提到,未來的智慧供應鏈應由「線型」朝向「循環經濟型」,並履行「減少材料(Reduce)、再利用(Reuse)、產品回收(Recycle)」的「3R原則」,而其策略亦包含數位決策最佳化物料使用效率、全面能源資源管理、循環型的永續智慧工廠、永續型消費與生產的商業模式等;在供應鏈方面,也由過去客戶決策導向的「命令控制」,轉為供應鏈協作的「事業夥伴」。
ESG震動全球科技供應鏈板塊,企業三大關鍵主動出擊
勤業眾信風險管理諮詢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陸孝立指出,近兩年氣候變遷與永續議題提升了台灣科技產業對供應鏈韌性的關注,而企業的ESG表現不僅關乎自身未來十年的關鍵發展,更可能進一步影響全球科技供應鏈板塊的挪移。針對台灣企業供應鏈的ESG布局,除了運用實際行動來響應與落實供應鏈合作夥伴的永續目標外,在滿足法令法遵、機構投資人及國際客戶的期待下,企業更應化被動為主動,採取三點行動優化競爭力:
第一、建立跨境溯源機制,評估產品或服務上下游對於ESG的衝擊,制定管理政策或措施,控管ESG風險;
第二、落實供應鏈碳盤查,降低服務或產品生命週期產生的碳排放,接軌國際間企業將碳排管理延伸至供應鏈的趨勢;
第三、善用數位化工具,結合內部資訊系統降低供應鏈管理成本,並創建與供應商間的議合平台,提升供應鏈管理成效。將ESG納入傳統「品質(Quality)、成本(Cost)、交付(Delivery)和服務( Service)」的QCDS管理將有助增加控管機制,並透過永續思維建立台灣企業與國際的共同語言與價值觀,持續深化國際供應鏈夥伴關係與產業話語權。
永續數位轉型藍圖,運用科技搭起企業與利害關係人的即時溝通橋樑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企業社會責任服務負責人陳盈州資深會計師指出,ESG之於企業而言,已不再僅是一個概念,企業應將其納入營運考量,並有責任充分揭露管理政策與績效,作為與利害關係人之溝通管道。在分類上通常歸類為「非財務」資訊,過去雖未於財報中揭露,但對公司之價值(Value)影響卻不容小覷。有鑑於此,台灣的金融業者也紛紛響應環濟永續之趨勢,根據金管會統計,截至2020年6月底,銀行對綠能科技產業放款餘額逾1.1兆元;截至10月底,保險業投資 9 家再生能源電廠, 金額約 140 億元。而市場上,客戶對於供應商的永續管理期待,也擴大至整體供應鏈,無論是原料製造、加工組裝或產品經銷等流程,皆需充分揭露。面對更多元的ESG風險,陳盈州也建議,企業可藉IoT、AI、可視化等技術,進行數位化ESG管理及制定永續決策,運用科技即時紀錄與回報數據,以利後續管理。
永續的航海時代,台灣應發揮科技實力航向XaaS 2.0產業新藍海
勤業眾信風險管理諮詢股份有限公司資深執行副總經理溫紹群指出,過去半世紀,全球從專注於產品效能提升及製程優化的短期效益,進展到現今追求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而數位科技無疑為ESG管理注入全新動能,敏捷地回應多元且環環相扣的永續發展議題。就科技產業鏈來說,大型企業應整合性運用大數據、IoT、雲端服務,即時且精準地投放資源邁向數位轉型、智慧製造乃至於循環經濟;中小企業則可善用數位化工具與平台,以策略結盟方式獲取外部夥伴資源,藉由強弱項互補與資源共享,加速催化永續發展的進程,有效地降低風險管理成本、提升競爭力以爭取國際機會。
此外,台灣企業身處全球科技產業研發製造的關鍵位置,除了強化自身供應鏈韌性以鞏固既有市場外,更應在永續議題上發展策略性定位,在氣候變遷的挑戰與機運下,透過數位、能源、業務及組織等企業轉型,以厚實的科技力與領先人才快速部屬,創造台灣產業的永續典範,將「一切即服務」(Everything as a Service, XaaS)的商業模式進化為「一切即可持續服務」的思維(Everything as a“Sustainable-Service”),以永續創能驅動台灣科技業探索下一個藍海。
共享經濟盛行,「平台」有助環境永續概念延續
台灣微軟合作夥伴暨商務事業群副總經理張天成表示,實踐共享經濟達永續,已是多年來的熱話題,隨著科技越趨成熟,5G、AI、IoT與邊緣裝置結合達成無所不在的運算時代來臨,這將使以平台營運為基礎的共享經濟,能透過加強資料分析與運算、以AI做預測更有效的發揮。然而,隨創新科技不斷推陳出新,共享經濟營運業者應持續保持開放態度,尋找適合的技術合作夥伴,透過創新科技導入來進化商模,以打造「一切即可持續服務」。張天成亦強調,永續是一家公司的核心,不能只是口號,就像企業目標一樣,永續應該也賦予明確目的,而微軟在永續上,就訂下了2025年前達到100% 可再生能源使用、2030負碳排放、零廢棄物等目標。微軟更透過要求自己與供應鏈為碳足跡負責、全球投資十億美金於減碳行動上、運用新科技幫助客戶與夥伴加入減碳行動、每年公開環境永續報告、響應政府與社會減碳議題、號召員工響應永續行動,此六大原則與方法,加上運用雲端、AI、IoT、區塊鏈等創新科技,具體邁向實踐永續承諾的路程。
GoShare新事業總監姜家煒指出,共享經濟的概念雖已存在多年,但近年來由於「經濟環境、科技到位與環境趨勢」三大重點因素,加速了共享經濟的成熟。從科技可及性來看,近十年的行動網路、行動裝置、IoT、5G等科技陸續到位,商業模式的本質和價值鏈已串聯,加上「去中介化」與創新的商業模式誕生,使得人與人、人與環境之間的串接更加緊密,XaaS甚至「萬物皆服務」之概念得以成功發展。台灣擁有硬體創新與整合能力的優勢,業者可透過「平台」的力量,邀請更多人得以從自身的需求出發,串聯企業夥伴共同發展與創造可持續性的創新永續服務。
※完整線上研討會請見勤業眾信YouTube頻道: https://youtu.be/TlDf5lPt3z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