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解析
透視稅務科技的現在與將來:OECD稅務管理2024報告之稅務科技大解密
2025年趨勢解析《稅務篇》
勤業眾信商務數位科技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 楊淑芳副總經理
甫於2024年11月中由OECD發佈了2024年的稅務管理報告中,解析且比較了58個不同經濟體的資料,旨在協助各國共享資訊,以促進對稅收制度設計和管理的分析和對話;而其中與數位化相關持續出現的關鍵字詞不外乎科技與資料,除描述各國在納稅義務人與政府組織間,如何運用各類科技提升法令遵循品質,亦強調如何透過資料來提升納稅資訊透明度、降低稅務風險與爭議,以及簡化納稅義務人取得關聯稅務資訊取得等作業,全面地提升稅務生態系連結的廣度與深度。在與國際接軌並提升稅務法令遵循的目標之下,企業應如何妥善運用新興科技,有效提供高品質的稅務資料,已成為企業在稅務治理中防弊興利的重要關鍵;依據此報告,我們將從不同的構面出發,詳細解析科技與資料帶來的改變,並提供企業可如何更加靈活快速的運用上述稅務科技,以及企業應當進行的事前準備與相應項目,完整且全面的進行有效的稅務治理。
- 稅務法令遵循透過資料與技術,識別並管理稅務風險幫助納稅義務人降低法令遵循成本
自稅務法令遵循的章節中,我們可以看出下列幾項與科技及資料的關聯:
- 稅務法遵的數位轉型趨勢
隨著全球化和新興科技的發展,稅務管理的要求日益複雜;數位化技術在稅務法遵作業中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如提高了資料的正確性與細緻度,也同步加速整體作業所需準備時間;透過流程自動化與電子資料處理,稅務相關的資料可透過標準化的方法系統性地整合,使稅務部門能更有效地取得、追蹤、報告和分析相關的稅務資訊。 - 資料是稅務法遵的基礎
高品質的資料是良善的稅務法令遵循的基石,稅務機關通過大數據分析以及人工智慧等技術,能夠有效地識別如稅務欺詐、可能的稅務延遲等稅務風險管理,並提供更加精準的執行稅收作業;企業亦可運用數位科技,有效地生成稅務申報資訊與稅務報告,確保滿足法令要求之餘,同時進行更加細緻的稅務規劃,以作為內部決策的支援資訊。 - 技術提升稅務透明度
雲端技術和區塊鏈等新興技術在稅務法令遵循作業中,可大幅提升資料的透明度與安全性。這些技術將有助於構建稅務法令遵循的信任基礎,減少稅收爭議,並促進企業與政府間的協作。
數位化的稅務法令遵循將帶來稅務申報作業的新紀元,可更有效地提升政府與企業間的對話與溝通協調;然而在法令遵循的過程中,企業也將碰到諸多的挑戰,如技術系統或資料規格間的相容性,資料產出的細緻度與完整度與可追溯性等,企業皆須審慎評估如何因應此類變化;如部分的國家將海關、社會保險以及不動產銷售紀錄,讓企業可透過與第三方平台的串聯自動申報如電子發票等相應資料,以穩定、可信賴的方式提供納稅義務人更加彈性的選項;而在可追溯性與細緻度方面,部分政府亦積極使用第三方的解決方案或稅務代理人增強稅務平台的可追溯性,而這也更加強化了數位化在稅務稽核的應用,促成整體的稅務管理生命週期全面性的進展;部分國家的稅務機關甚至會直接稽查企業ERP系統內的交易資料,進而要求在這些會計資訊系統內預先建立符合認證的稅務規則( Tax Rules),結合複雜的演算法或遠端的程序校閱相關資訊以提升整體稽徵效力與效率。
- 稅務科技應用同步提升稅務申報相關服務的質與量,提升整體稅務申報生命週期正向循環
各國稅務機關皆致力於提供更好的稅務申報使用者體驗,以提升納稅義務人可透過自助式的服務完成高品質的稅務法令遵循,自本章節中我們可以看出幾項要點,透過技術的應用鼓勵更多的納稅義務人願意自主合規,透過無縫的資料整合降低稅務管理的門檻與成本。
- 提升稅務申報的效率與精確性
稅務申報運用了如自動化的技術將資料整合,減少人工介入可能導致的風險,並大量的運用人工智慧進行原始資料的識別與提取,蒐集更加精准、可信賴的申報資料之餘,亦可提高資料的透明度與一致性;而在稅務機關合作運用的第三方解決方案中,可在交易發生當下自交易資料內提取稅務申報所需的資訊,以幾近實時的方法同時完成交易和稅務申報的作業,政府機關亦可透過這些申報資訊即時監控交易資訊是符合法令規範的。 - 強化稅務風險的檢測與防範
當稅務機關有大量且高品質的資料時,即可採用資料科學的分析方式對於潛在的稅務風險建立對應模型並盡早介入以免產生稅額流失,如新加坡政府運用人工智慧建立了預防失蹤交易(Missing Trading Fraud, MTF) 稅務詐欺,在供應鏈中及早於上游偵查出此類型的欺詐,相較於傳統的稽查方式效率提升三倍;法國的公共財政總局(DGFiP)則運用人工智慧偵測出房地產所得稅詐欺,透過機器學習建立模型,將房屋所在社區及相關社會經濟資料如收入中位數、社會住宅數量等,比對稅務申報的租金金額合理性以識別潛在的短少申報,在運用該模型完成的稽核案件,有近半數被偵測出應支付額外的稅款。 - 稅務服務的個人化與便捷化提高稅務申報作業效率
各國稅務機關已大量運用線上申報與數位助理的方式來提升納稅義務人申報的便利性,最顯而易見的部分在於這打破了傳統稅務申報僅能在辦公時間進行,成為7*24小時不受營業時間限制的作業模式;而各式各樣的服務如稅務試算、稅務資訊彙整、延長申報截止日或提交稅務爭議項目等服務,皆有超過七成的比例是透過線上提供予納稅義務人;時至2022年底已有超過八成的稅務機關已採用或正在開發聊天機器人這類型的數位助理來為納稅義務人解惑,而提供便捷服務串聯的應用程式介面(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API)則更為普及,納稅義務人可自行或透過第三方解決方案來呼叫服務,提升整體作業流程效率與品質。
綜上所述,提供便捷且完整的服務對於稅務機關與納稅義務人顯然是雙贏的局面,然而當各類服務提供日益成熟,同時一些跨地域性的要求如全球對低稅負制等法令遵循需求,也使稅務遵循的規範與申報在各國的要求日漸相近,而如電子發票、國別報告等申報方式也使申報格式趨向一致以利國與國之間的交換;企業也應當時刻檢視相關的稅務作業流程,是否可運用各類便捷服務來提升作業效率與品質,應如何藉助自動化技術或第三方的解決方案快速地與此類服務互相串連;同時運用新型態的稅務科技工具進行資料檢查,提早識別出資料可能有不一致或闕漏之部分,避免額外的稅務風險產生;透過此類稅務科技的應用亦可提升企業內部的稅務作業效率與彈性,讓企業在複雜的稅務申報環境中仍可快速完成,強化企業的稅務治理以保有更高的競爭力。
- 主管機關運用科技評估稅收缺口並處理未繳稅款及爭議處理,企業宜注重申報資料品質
各國的稅務主管機關皆非常注重如何找出稅收缺口,以及相關的未繳稅款與稅務爭議處理,除增加稅收以投入公共支出外,建立納稅義務人與主管機關的互信亦為其至關重要的原因;透過科技與資料的輔助,稅務機關能運用自下而上的資料分析找出稅收缺口主要的來源及可能的成因,進而推敲出如何縮減稅收缺口;而未繳稅款或爭議處理皆可透過資料分析與審計進行追查,如加拿大稅務機關運用之收款驗證工作負載管理系統(CVWMS),透過對資料的分析與管理,可以有效減少資訊蒐集與分派的時間,並更加快速的產製報告供稅務人員使用,以加速整體未繳稅款的催繳與收回,並使用線上服務進行分期償還債務的協商;而對於稅務爭議案件,稅務機關亦可透過人工智慧對案件進行分類與貼標,將分類結果更加快速的分派予法官進行審判,巴西稅局即已透過人工智慧分類貼標的協助,在不增加法官人數的前提下,在一年內提升訴訟案件的處理效率達94%。
當各國稅局都已採用申報資料交叉比對分析更多的稅收來源之際,企業也應當對所申報的資料進行更加全面的資料治理,如提升資料的透明度,保留資料蒐集與計算的軌跡,最小化人工介入比例避免人為疏誤,並透過完整且細緻的檢核方式校驗資料的合理性,當確認資料品質無虞時,亦應將過往申報資料標準且有系統地存放於安全且易於查找的資料中心內,當有任何需要進一步檢視過往申報資訊相關的明細時,能夠快速且完整的舉證將成為企業自我保護的不二法門。
綜合上述案例,數位化的稅務管理已是不可逆的趨勢,而資料與科技更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企;業應重新檢視當前稅務相關作業流程,從現有的流程與資料開始,釐清在現有的環境下與未來數位化稅務管理的差距為何,擬定出應如何運用稅務科技產製出所需的資料細度與廣度,以終為始的評估如何結合科技來填補差距,重新思考如何藉助數位化來重塑稅務部門職掌及稅務作業流程的未來面貌,將稅務治理自法令遵循之餘,再向前提升至下一個層次,成為公司經營管理、策略擬定、提升競爭力與韌性的最佳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