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觀點

2022年趨勢解析《審計篇》新世代資料中心DCOS標準—上篇:以永續作為IDC服務管理新動能

勤業眾信 / 審計部李東峰營運長、陳盈州會計師、周哲賢協理

一、前言:

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6)剛在2021年11月落幕,雖然還很難完全達成實現「1.5攝氏度」目標,但是卻是在後疫情時代下更加確立人類往永續發展的決心與國際潮流,隨著科技的持續創新,新興科技的運用也吹響了新的號角,元宇宙(Metaverse)、無人車、量子運算、NFT非同質化代幣(Non-fungible token)開始被媒體雜誌報導,當AI、5G、雲端服務已成為基本要素的時代,然而要實現這些創新科技應用的最大公因數,就是網路基礎建設—新世代資料中心。根據(ADIC, Advanced Digital Information Corp)的統計超過七成的資料中心停機是人為錯誤、設備失效,現今資料中心機房營運面臨的問題包括:

  1. 內外部客戶的承諾與服務水準並沒有在服務流程中被良好的管理。
  2. 企業內部作業流程複雜及溝通所產生的問題。
  3. 對於資料中心的人力資源的投入不足。
  4. 維運過程對於空間、載重、電力、能耗、空調、消防等容量規劃,到上架過程、實體安全時常忽略或不足。
  5. 各項資源整合不易,以至於節能效益有限。

那該如何建立一個新世代的資料中心,既有資料中心又該如何轉型以因應時代的變革,這些將是實現人類未來願景不可不面對的議題。

1.  何謂DCOS(Data Centre Operations Standard) 資料中心營運標準?

過去資料中心的標準可能有:TIA-942、Uptime Institute  Tier分級認證、ISO 24762,考量到維運管理:ISO 20000,實體安全:ISO 18000、ISO 27001,專注在能源管理:ISO 50001、ISO 14001,營運持續管理:ISO 22301、ISO 24762…等,這麼多的國際標準與參考規範反而讓企業主管莫衷一是,不知道該依循哪一套作法才是最好的選擇。於是(EPI, Enterprise Products Integration)推出DCOS(Data Centre Operations Standard) 資料中心營運標準,在這國際標準中同時涵蓋:服務水準管理、安全和危機管理、安全維護管理、專案管理、設施維護、資料中心維運服務管理、環境可持續性、監控/報告/控制、管理風險及合規性等領域,並同時依循ISO國際標準的PDCA精神,更加入了資料中心維運成熟度等級:DCOS-1初始級、DCOS-2重複級、DCOS-3定義級、DCOS-4管理級、DCOS-5最佳化級,讓這套DCOS成為全球新世代機房標準中最全面、也最完整涵蓋,同時著重實用與成效的國際標準

圖一:DCOS涵蓋最全面的資料中心的國際標準 (資料來源:EPI)

圖二:DCOS資料中心營運標準成熟度等級 (資料來源:EPI)

2.  為環境成本訂價,引導資料中心作出低碳決策

持續且過度擷取自然資源(例如:高度仰賴化石燃料發電)或將生產與消費過程中產生的有害物質排放至環境生態系統,都會對環境造成負面的外部成本,如:氣候變遷、極端天氣事件加劇、可能致命的空氣污染。

當責的企業開始將該等隱藏成本內部化,逐步在生產過程中採取更友善環境的做法、減少廢棄物產生並增加其回收再利用比例、或提高服務效率。在數據產業中常見作法包含使用綠電、確保機器設備除役後廢棄電子零件的回用比例、使用服務與生產過程低碳排、設計低PUE的設備等。

但要落實這些措施並不簡單,通常需要支付較高的營運成本,因此DCOS條文也鼓勵企業將這些成本平均分攤給服務使用者。企業可以透過NPV或IRR方式估算成本回收期間,並將該成本以服務使用模式分攤,勤業眾信建議可以會計上常見的分攤法進行分攤,如:直線法(依回收年數平均分攤)、工作量法(依實際工作量分攤)、年數總和法(假定設備使用初期耗損較後期多)等,企業可依自身營運模式選擇合適的分攤基礎。透過為負面影響定價的過程,服務使用者將開始審視自身行為,加強檢視服務提供者的環境報告,例如:說明能源使用狀況、碳排放量、廢棄物處置情形,以便服務使用者或消費者做出更明智的低碳決策。

圖三:DCOS資料中心永續核心精神

3.  具ITIL精神的DCOS資訊服務管理

在DCOS標準中,合計共11個領域章節,其中「服務水準管理」章節可以協助資料中心辨識市場需求,包括業務要求、支持要求,以及商業與法律要求等,並評估資料中心內部之資源配置,以確保供需順暢。

根據客戶需求分析結果,訂定資料中心所能承諾的服務水準,據以展開相對應的維運措施。透過「資料中心營運」章節的內容,從建立一站式聯絡點,再到服務請求管理、事件管理、問題管理等,逐步建立各項管理流程,此外,亦可將維運措施與管理流程進行結合,將流程範圍擴大至汙染控制、設備生命週期管理等維度,使企業更全面的理解資料中心所應關注的維運面向。

而其中配置管理(Configuration Management)乃作為建構服務的關鍵,於企業資產盤點並識別維運節點間的連接性後,便可界定業務關鍵區域,如:資通訊機房、重要公用基礎設施等,以確保ICT資通訊機房與整體資料中心實體空間的關聯性,從而將機房維運人員及基礎設施維運人員的職責,重新劃分為一、二線人員的權責,使雙方有效整合維運量能。再藉由「設施維護」章節將監控與實作各項設備與設施的養護,以確保服務、人員、能力、資源及流程皆能有效銜接。

圖四:配置管理作為建構資料中心服務的關鍵

從DCOS所述資料中心整體維運架構,勤業眾信建議企業可以參照業界最佳實務ITIL (IT Infrastructure Library,資訊技術基礎架構庫)進行規劃,歸結資料中心營運管理三大要點:

(1) 關注價值共創,從需求分析推展服務組合(Service Portfolio)開始

DCOS首要為透過企業對於環境需求之理解,進行商業分析 (business analysis) 結果交付差異級距分析,以得出企業目前所提供各項服務的產品組合,讓資料中心服務能更貼近市場需求,將這些需求對應資料中心內部的維運服務,將其拆分為標準服務與客製化的租賃服務,並保持動態調整。因此,各維運單位及內外部供應者之績效檢視至關重要,藉由適時的服務水準審查、契約變更與擴充,更能確保資料中心更及時回應客戶需求以及市場動態。

另一方面,服務組合讓維運作業更顯得敏捷,亦展現企業的韌性,這也對應到DCOS強調的成熟度模式。面對資料中心可能遭受到的內外部事件,諸如天災、網路攻擊,資料中心維運可以透過自動化工具或系統來減少錯誤、並增加營運效能,從而轉而使最重要的資產「人」,人員與人員所具備之能力與技術、知識、溝通,並確實運用在能真正發揮價值的地方。

(2) 建構以人為本的服務設計

新世代資料中心的維運過程,人員是否具備相應知識與技能的重要性更被突顯,配合科技工具的導入監控系統及績效可視化,讓維運人員及時掌控設備運行狀況,並採取適當地應變措施,而人員、技術、流程的銜接順暢與否會對整體營運效能產生巨大的影響。將服務請求與事件發生進行趨勢分析,以識別維運服務可能造成潛在衝擊的「有意義」的訊號。因此更突顯人員專業價值的重要性,服務組態關聯圖的重要節點中,應有效識別人員,並利用建立知識庫或是處理客戶抱怨提升資料中心運作效能。

(3) 架構管理的重要性

架構管理使企業能釐清整體資料中心的商業架構、產品與服務架構及資訊系統架構等。在DCOS實務運作當中,變更與部署得以更廣泛的實施,包括服務所包含要件,如:電力、空調、冷卻、建築及通訊層面,從管理流程、資訊系統到基礎設施皆然。例如:機櫃建置除了應考量業務需要、監管或租賃用途限制外,亦需要考量樓層、高架樓板的承重等等規範。一個變更項目的執行,從任務拆分、相依性排序、到完成的檢核確認與覆盤,確認流程的存在性、運行性與有效性,執行紀錄與服務報告的留存與呈報,讓企業建立完整的架構管理,得以處理更複雜多變的環境議題。

圖五:資料中心營運管理三大要點

經由上述分析,企業開始瞭解到DCOS的運作宗旨在於關注價值本身,並且體現在服務設計當中,以設計思考為出發、以使用者為核心,有效定義資料中心的用戶真正面臨關注問題,並且快速回應與測試,企業得以適應更快速的環境變化,將跨域溝通共創為企業文化。在資料中心維運中,機房維運人員以及基礎設施維運人員不只是企業的支援單位,而是作為新世代資料中心發展的業務驅動能力。

二、結語:

近來國際大廠紛紛在台灣設立新的資料中心,Google除在彰濱工業區的投資外,也在板橋陸續啟用新的資料中心,而Microsoft宣佈在桃園設定新的Azure雲端資料中心,政府也加碼在台南科學園區設立全新世代的資料中心。而這些投資不只在陸地上,在海面下也有更多新的海底電纜連結至台灣以因應新資料中心後的數據需求與成長,而DCOS標準的導入可以為資料中心帶來(1)強化維運管理、(2)降低失效風險、(3)優化服務流程、(4)實現綠能機房、(5)符合國際標準及法令法規等諸多效益。

接下來,勤業眾信《新世代資料中心DCOS標準—下篇 再生能源運用於IDC多層次安全維護的綠色方案》將針對資料中心的再生能源及安全維護兩大議題進行探討。

 

 

(本文已節錄刊登於 2021-12-17 經濟日報 經營管理)

 

是否找到您要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