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勤業眾信發布《2020醫療照護產業展望》報告
科技助攻!2040年醫療照護產業 邁向三大全新的價值鏈
① 資料+平台 ② 健康+照護服務 ③ 照護服務支援者
- 全球醫療照護產業焦點:高度互通資料、消費科技公司崛起、智慧健康社群
- 台灣醫療照護產業焦點:早覺與預防醫療、健保資料應用、外溢型保單
【2020/01/08,台北訊】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今(8)發布《2020醫療照護產業展望》報告(2020 Healthcare Outlook),就2020年全球與台灣醫療照護產業發展趨勢進行剖析。內容指出,在科技發展與谷歌(Google)、蘋果(Apple)等消費科技巨頭多角化經營驅動下,2040年前醫療照護產業將全面轉變為「資料+平台、健康+照護服務、照護服務支援者」三大全新的價值鏈。同時,隨著消費者追蹤自身健康資訊的比例提升,健康資料的收集、儲存與分析完整,有助將傳統治療疾病目的,逐步推展為維護健康的目標,成為醫療體系的核心、實踐預防醫學的價值。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醫療照護產業負責人溫紹群表示,在物聯網、穿戴式裝置、 AI 等數位科技的輔佐下,醫療照護逐步跨出醫院圍牆,除了逐步推動醫療照護場域轉移,也刺激醫療機構與科技產業跨界創新合作,更進一步將醫療照護的服務內涵,帶向更個人化、自主化的方向發展,構建以消費者為主體的預防醫療機制,並在產業鏈中取得「心」價值,迎接醫療照護產業全新典範轉移的契機。
消費科技X互通資料 全面翻轉醫療照護結構鏈
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等科技發展,正全面翻轉醫療照護這個高度專業且嚴謹保守的產業。面對醫療資料互通開放與醫療場域去中心化的趨勢,未來全球醫療照護產業的發展重點,將由治療疾病轉向改善健康;同時,連網裝置與醫療資料互通,也將帶領消費科技與醫療科技走向融合,朝推出更有效、更符合成本效益的照護方案邁進。
勤業眾信報告彙總,2020年全球醫療照護產業須關注「高度互通資料、消費科技公司參與並崛起、智慧健康社群影響力發酵」議題。
一、高度互通資料:Deloitte《2018美國醫療照護消費者調查》報告(2018 US Health Care Consumer Survey)發現,現今消費者對自身健康監測參數的掌握程度,已是 2013 年的 2.5 倍,一旦消費者擁有的健康資訊愈完整,愈有機會在不同機構間自由轉換運用,搖身一變成為醫療體系最大權力者;同時,在健康感測技術進步帶動下,愈能即早處理潛在的健康風險。因此,未來醫療照護重點將是「維護健康」,而非僅因應疾病。隨著高度互通的資料與安全開放的平台逐步構建完成,將有效鏈結目前獨立而不連貫的醫療機構,推動醫療照護模式跳躍性發展。
二、消費科技公司參與並崛起:Google、Apple、Amazon、Microsoft 等消費科技巨頭企業,因提供消費者健康資料存取的服務,擁有收集、儲存與分析的立基點,成為醫療照護產業的新興參與者。同時,其擁有低風險穿戴式裝置(第 I 類器材)創新能力、龐大的研發預算、有效的分銷管道、內化的創新文化等優勢,將自醫療照護產業崛起,進而影響整體結構鏈。勤業眾信報告預估,2040年前醫療產業將全面朝「資料+平台、健康+照護服務、照護服務支援者」三大價值鏈進行轉變。
三、智慧健康社群影響力發酵:過去醫療照護體系被視為影響健康狀況的主因,不過研究發現,高達八成以上的健康問題和醫療體系無關,飲食、運動、社經地位與居住環境才是關鍵。因此,公家機關、非營利組織與私人企業等,皆努力建立防治疾病與維護身心健康的「智慧健康社群」。期望在物聯網與穿戴式裝置幫助下,推動社群影響力與觸及範圍,發揮其「賦予個人自主管理健康福祉的權力、協助凝聚社群共識與歸屬感、運用數位科技與行為科學理論、善用資料改善計畫成果、建造全新且創新的生態系統」等核心特質,成為維護消費者健康福祉的重要角色。
善用健保資料與外溢保單 正視台灣超高齡趨勢
2018年台灣已邁入老年人口占比14%的高齡社會,預計2026年老年人口將超過20%,正式成為超高齡社會的一員;面對醫療人力短缺的困境,須善用健保資料與AI技術,以提升醫療照護的營運效率。未來,台灣的醫療照護產業將逐漸走向科技助攻帶來的嶄新局勢,以消費者為中心、整合生活圈、邁向永續,以全面維護消費者健康。
展望2020年,勤業眾信建議,台灣醫療照護產業應關注「早覺與預防醫療、開放健保資料應用、外溢型保單」議題。
一、早覺與預防醫療:目前台灣出現過度重視急性疾病治療的狀況,造成健保支出高昂與國家財稅負擔,為緩解人口持續高齡化的交互作用,亟需從上游著手提高預防醫療的比重。目前將人工智慧(AI)應用在預防醫學,主要分為:預防照護階段「預測健康惡兆」、急性照護階段「預測疾病進程」、長期照護階段「預防失能惡化」三個部分。台灣擁有累積超過25年的單一連續健保資料庫,且就醫使用頻率相當高,加上台灣資通訊產業的實力,將能落實智慧醫療先驅者的願景。
二、開放健保資料應用:勤業眾信研究發現,智慧時代下醫療體系將朝「遠距醫療(Distance)、經濟醫療(Economics)、生態圈醫療(Ecosystem)、精準和預防醫療(Precision & Preventive)」DEEP2方向轉變。不過,台灣的健保數據開放和使用,仍有隱私資料如何符合個資法管制,以及可否要求資料不授權被使用的問題。健保資料庫若要發揮價值,應著手就法源進行更完整的規劃,進一步開放資料予醫療、保險及健康管理單位使用,並允諾民眾可行駛健保資料「事後退出權」以保自身權益。
三、外溢型保單: 2016 年6 月起,金管會保險局開放保險公司販賣「外溢保單」,鼓勵被保險人加強自我檢視身體健康,以降低疾病風險並減免保費,達到主動促進健康和防範疾病的效果。開放初期誘因不足導致推行成效不彰,但2019年第二季已有八家壽險公司、銷售21張具外溢效果的商品,總保費收入接近1.5億元,相較2018年上半年的0.1億元,業績已大幅度提升,不過仍有成長空間。
外溢型保單需蒐集個人化健康資料,須仰賴穿戴式裝置以蒐集資料。市場調查公司Frost & Sullivan預測,2021 年醫療級穿戴式裝置市場規模可達105 億美元,是2015年51億美元的兩倍之多。勤業眾信建議參考國外業者作法,將消費者周遭生活情境包裝為產品賣點,例如將在超商購買新鮮蔬菜、定期上健身房,作為換取健康點數或獲得免費票券的依據,惟有整合保單功能於日常生活之中,才可實現正向外溢效果的目標。